關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起因過程結果影響

2021-03-07 10:41:53 字數 4468 閱讀 2584

1樓:匿名使用者

2樓:墼餮魍薅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在俄、美支援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 英國與法國趁中國太平天國運動之際,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藉口,聯手進攻清朝**的戰爭。

因為這場戰爭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延續,所以也稱「第二次鴉片戰爭」。戰爭中沙俄出兵後以「調停有功」自居,並脅迫清**割讓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至今,從而成為最大的贏家。

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和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中國因此而喪失了東北及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戰爭結束後清**得以集中力量鎮壓了太平天國,維持統治,清史稱同治中興。

影響1、政治上,它使中國損失了更多的主權和領土,中國喪失了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俄北京

條約還為沙皇俄羅斯更多地割佔中國西部領土製造了條件。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清朝統治者投靠外國侵略者,開始成為他們的附庸與工具,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2、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中國沿海各省,並伸向中國內地,方便了列強傾銷商品,掠奪廉價原材料和勞動力,使中國受到資本主義經濟的侵略性衝擊。

3、鴉片**合法化、華工出國及允許外國人前往內地傳教,都使中國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

3樓:匿名使用者

1856~2023年(咸豐六年至十年)英、法在俄、美支援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因其實質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而得名,亦稱英法聯軍之役。

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相繼侵入中國。但是,它們不滿足已經取得的特權和利益,蓄意加緊侵犯中國主權,進行經濟掠奪。2023年,《南京條約》屆滿十二年。

英國曲解中美《望廈條約》關於十二年後**及海面各款稍可變更的規定,援引最惠國條款,向清**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條約》的要求。主要內容為:中國全境開放通商,鴉片**合法化,進出口貨物免交子口稅,外國公使常駐北京等。

法、美兩國也分別要求修改條約。清**表示拒絕,交涉沒有結果。2023年,《望廈條約》屆滿十二年。

美國在英、法的支援下,再次提出全面修改條約的要求,但仍被清**拒絕。於是,西方列強決心對中國發動一場新的侵略戰爭。是年春,克里公尺亞戰爭結束。

英、法獲勝,得以調出較多的兵力轉向中國。**則因戰敗,企圖用侵略中國來彌補損失。美國積極向外擴張,採取與英、法勾結侵略中國的政策。

2023年10月,英國利用「亞羅號事件」製造戰爭藉口。「亞羅號」是一艘中國船,曾為走私方便在香港英國當局註冊,但已過期。10月8日,廣東水師在「亞羅號」上逮捕幾名海盜和涉嫌水手。

這純系中國內政,與英國毫不相干。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在英國駐華公使、香港總督包令的指使下,致函清兩廣總督葉名琛,稱「亞羅號」是英國船,捏造中國兵勇曾侮辱懸掛在船上的英國國旗,要求送還**者,賠禮道歉。葉名琛初據理力爭,但旋又妥協退讓,將全部人犯送到英領事館。

巴夏禮為進一步擴大事態,百般挑剔,拒不接受。10月23日,英艦突然闖入虎門海口,進攻珠江沿岸炮台,悍然挑起侵略戰爭。接著,英軍炮轟廣州城,並一度攻入內城。

當地軍民英勇抵抗。英軍因兵力不足,被迫於2023年1月退出珠江內河,等待援軍。

為了擴大侵略戰爭,英國**於 2023年3月任命前加拿大總督額爾金為全權代表,率領一支海陸軍來中國;同時向法國**提出聯合出兵的要求。此前,法國正以「馬神甫事件」(又稱「西林教案」)向中國交涉。所謂「馬神甫事件」,是指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違法進入中國內地活動,胡作非為,於2023年2月在廣西西林縣被處死一案。

此案迄未議結。2023年,法國**將它作為侵略中國的藉口,任命葛羅為全權代表,率軍來華協同英軍行動。

2023年12月,英法聯軍五千六百餘人(其中法軍一千人)在珠江口集結,準備大舉進攻。美國公使列衛廉和**公使普提雅廷也到達香港,與英、法合謀侵華。其時,清**正以全力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加上「餉糈艱難」,對外國侵略者採取「息兵為要」的方針。

葉名琛忠實執行清**的政策,不事戰守。12月28日,英法聯軍炮擊廣州,並登陸攻城。都統來存、千總鄧安邦等率兵頑強抵禦,次日失守。

廣東巡撫柏貴、廣州將軍穆克德訥投降,並在以巴夏禮為首的「聯軍委員會」的監督下繼續擔任原職,供敵驅使。葉名琛被侵略軍俘虜,後解往印度加爾各答。侵略軍占領廣州期間,當地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

廣州附近義民在佛山鎮成立團練局,集合數萬人,禦侮殺敵。香港、澳門愛國同胞也紛紛罷工,以示**。

廣州陷落後,四國侵略者合謀繼續北上,以便對清**造成直接威脅。2023年4月,英、法、俄、美四國公使率艦陸續來到大沽口外,分別照會清**,要求指派全權大臣進行談判。俄、美的照會還表示願意充當「調停人」。

咸豐帝一面命令清軍在天津、大沽設防,一面派直隸總督譚廷襄為欽差大臣,前往大沽辦理交涉,並把希望寄託在俄、美公使的「調停」上。英、法侵略者並無談判誠意,只是以此拖延時間,加緊軍事準備。5月20日,英法**炮轟大沽炮台。

駐守各炮台的清軍奮起還擊,與敵鏖戰。但譚廷襄等毫無鬥志,望風披靡,加以炮台設施陳陋,大沽失陷。英法聯軍溯白河而上,26日,侵入天津城郊,並揚言要進攻北京。

清**慌忙另派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沙納為欽差大臣,趕往天津議和。桂良等在英法侵略者威逼恫嚇下,於6月26日、27日分別與英、法訂立中英、中法《天津條約》。

中英《天津條約》共五十六款,附約一款;中法《天津條約》共四十二款,附約六款。主要內容是:①公使常駐北京;②增開牛庄(後改營口)、登州(後改煙台)、台灣(後定為台南)、淡水、潮州(後改汕頭)、瓊州、漢口、九江、南京、鎮江為通商口岸;③外籍傳教士得入內地自由傳教;④外人得往內地遊歷、通商;⑤外國商船可在長江各口岸往來;⑥修改稅則,減輕商船噸稅;⑦對英賠款銀四百萬兩,對法賠款銀二百萬兩。

在此之前,俄、美公使利用「調人」身份,以狡詐的手段,分別於 6月 13日、18日與清**簽訂中俄《天津條約》十二款、中美《天津條約》三十款,攫取了除賠款外與英、法所得幾乎一樣的侵略特權。中俄《天津條約》第九款還特別規定,兩國派員查勘「以前未經定明邊界」,「務將邊界清理補入此次和約之內」,以便日後解決,從而為沙俄進一步掠奪中國領土埋下了伏筆。

《天津條約》簽訂後,英法聯軍撤離天津,沿海路陸續南下。咸豐帝此時對條約內容又感憂恐,令桂良等在上海與英、法代表談判通商章程時,交涉修改《天津條約》,取消公使駐京、內地遊歷、內江通商等條款,並設法避免英、法到北京換約。11月,桂良等與英、法、美代表分別簽訂了《通商章程善後條約》,規定:

鴉片**合法化;海關對進出口貨物照時價值百抽五徵稅;洋貨運銷內地,只納2.5%子口稅,免徵一切內地稅;聘用英國人幫辦海關稅務。但是,英法方面不容變易《天津條約》的各項條款,並堅持要在北京換約。

英、法**遠不滿足從《天津條約》攫取的種種特權,蓄意利用換約之機再次挑起戰爭。2023年6月,在拒絕桂良提出的在滬換約的建議後,英國公使普魯斯、法國公使布林布隆和美國公使華若翰各率一支艦隊到達大沽口外,企圖以武力威懾清**交換《天津條約》批准書。清**以大沽設防,命直隸總督恆福照會英、法公使,指定他們由北塘登陸,經天津去北京換約,隨員不得超過二十人,並不得攜帶**。

英、法公使斷然拒絕清**的安排,堅持以艦隊經大沽口溯白河進京。大沽一帶防務,自2023年英、法艦隊退走後,清**即命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負責。6月25日,英法聯軍突然向大沽炮台進攻。

在僧格林沁的指揮下,守軍英勇抵抗,戰鬥異常激烈。直隸提督史榮椿、大沽協副將龍汝元身先士卒,先後陣亡。激戰結果,英法聯軍慘遭失敗,損失艦艇多艘,死傷四百多人,英艦隊司令何伯也受重傷。

戰鬥中,美國艦隊幫助英、法軍作戰和撤退。8月,美國公使華若翰偽裝友好,由北塘進京,返回北塘時與直隸總督恆福互換《天津條約》批准書。在此之前,**代表已在北京換約。

英法聯軍進攻大沽慘敗的訊息傳到歐洲,英、法統治階級內部一片戰爭喧囂,叫嚷要對中國「實行大規模的報復」,「占領京城」。2023年2月,英、法兩國**分別再度任命額爾金和葛羅為全權代表,率領英軍一萬五千餘人,法軍約七千人,擴大侵華戰爭。4月,英法聯軍占領舟山。

5、6月,英軍佔大連灣,法軍佔煙台,封鎖渤海灣,並以此作為進攻大沽口的前進基地。**公使伊格納季耶夫和美國公使華若翰也於7月趕到渤海灣,再次以「調停人」為名,配合英、法行動。清**在大沽戰役獲勝後,幻想就此與英、法兩國罷兵言和。

當英、法**逼臨大沽海口時,咸豐帝還諭示僧格林沁、恆福不可「仍存先戰後和」之意,以免「兵連禍結,迄無了期」,「總須以撫局為要」,並派恆福與英、法使者談判。前敵統帥僧格林沁則以為敵軍不善陸戰,因而專守大沽,盡棄北塘防務,給敵以可乘之機。伊格納季耶夫為英、法提供了北塘未設防的情報。

8月1日,英法聯軍在北塘登陸,沒有遇到任何抵抗。14日,攻陷塘沽。再水陸協同,進攻大沽北岸炮台。

守台清軍在直隸提督樂善指揮下,英勇抗擊。但清**本無抗戰決心,咸豐帝命令僧格林沁離營撤退。清軍遂逃離大沽,經天津退至通州(今北京通縣)。

8月21日,大沽失陷。侵略軍長驅直入,24日占領天津。清**急派桂良等到天津議和。

英、法提出,除須全部接受《天津條約》外,還要增開天津為通商口岸,增加賠款以及各帶兵千人進京換約。清**予以拒絕,談判破裂。侵略軍從天津向北京進犯。

清**再派怡親王載垣、兵部尚書穆蔭取代桂良,到通州議和。由於雙方爭執不下,談判再次破裂。9月18日,英法聯軍攻陷通州。

21日,清軍與英法聯軍在八里橋激戰,統帥僧格林沁等率先逃走,致使全軍動搖,而遭敗績。次日,咸豐帝帶領后妃和一批**倉皇逃往熱河(今河北承德),令其弟恭親王奕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簡要過程及影響,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原因,經過,結果,及影響

樓主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1856年至1860年間發生於中國本土,英國與法國聯手進攻清朝的戰爭。又稱英法聯軍之役。1856年,英國藉口廣東水師在廣州黃埔捕捉中國船 亞羅 號上的海盜,派兵進攻廣州。法國藉口法籍天主教神甫馬賴在廣西西林被殺,亦出兵入侵。1857年,英法組成聯軍,攻陷廣州。10月18日,英法...

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原因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

d試題分析 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原因是要求修改條約,擴大在中國的侵略權益,遭內到清政容府拒絕,故選d。點評 學生還要知道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間是1856年 1860年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1860年10月奕?與英法簽訂 北京條約 賠款割地,增開漢口 南京 天津等地為通商口...

第一次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區別

區別 1 第二次鴉的目的是擴大第一 次鴉片戰爭的權益,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2 第一次鴉片戰爭是英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發動者是英 法兩國,美 俄則以調停人身份從旁助戰,獲取權益。3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擴大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特權 擴大通商口岸,免納內地稅,鴉片 合法化,海關由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