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角落裡的春
「自信」的意思:
1.相信自己:~心。~能夠完成這個任務。
2.自表誠信。
自信是指人對自己的個性心理與社會角色進行的一種積極評價的結果。它是一種有能力或採用某種有效手段完成某項任務、解決某個問題的信念。
造句:1.有了自信,我們才能面對困難。
2.我們應該懂得自尊、自愛、自信、自立、自強,不應依附他人。
3.我內心是自信的,失敗是成功之母,是墊腳石,我會戰勝它。
擴充套件資料「自信」的近義詞:相信、自傲
一、相信[ xiāng xìn ]
認為正確或確實而不懷疑:我~他們的試驗一定會成功。
造句:1.此後他再也不相信算命先生的胡說八道了。
2.我相信,我的希望一定能夠實現。
二、自傲[ zì ào ]
自以為有本領而驕傲:居功~。
造句:1.居功自傲,是個人英雄主義的一種表現。
2.李工程師技能出眾,平時對人深藏若虛,並不自驕自傲,所以得到大家的敬佩。
2樓:匿名使用者
自信 :
zì xìn
自己相信自己:自信心|信心十足|過分自信|永久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是成功的源泉。
相信自己行,是一種信念。
自信是人對自身力量的一種確信,深信自立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實現所追求的目標。
自信不能停留在想象上。要成為自信者,就要像自信者一樣去行動。 我們在生活中自信地講了話,自信地做了事,我們的自信就能真正確立起來。
面對社會環境, 我們每乙個自信的表情、自信的手勢、自信的言語都能真正在心理中培養起我們的自信。
你怎樣理解自信一詞?
3樓:※壞※巒
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自信不能停留在想象上。要成為自信者,就要像自信者一樣去行動。
我們在生活中自信地講了話,自信地做了事,我們的自信就能真正確立起來。面對社會環境, 我們每乙個自信的表情、自信的手勢、自信的言語都能真正在心理中培養起我們的自信。 廣義地講,自信本身就是一種積極性,自信就是在自我評價上的積極態度, 是自我評價的積極態。
狹義地講,自信是與積極密切相關的事情。沒有自信的積極,是軟弱的、 不徹底的、低能的、低效的積極。 自信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肯定與相信。
自信無論在人際交往,事業工作上都非常重要。
自信的深層含義
4樓:時均琪
一、自信的概念
自信,是一種對自己素質、能力作積極評價的穩定的心理狀態,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自己既定目標的心理傾向。是建立在對自己正確認知基礎上的、對自己實力的正確估計和積極肯定。是自我意識的重要成分。
就學生的自信而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學習、精神狀態、社交、能力等方面。如:
相信自己能學好,知道自己該怎麼學好並能認真去做;有良好的精神狀態,能夠笑對人生,即使遇到困難和阻力也不輕易改變信念或者放棄;相信自己的社交能力,能夠和多數人融洽地相處,輕鬆自如地交往;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能處理好一切事情;相信自己是很好的,能夠全面客觀地評價自己、認識自己、悅納自己。
二、缺乏自信性格的形成
缺乏自信的性格如何形成?一般有生物-心理-社會三方面的原因。從生物和心理互動的角度來看,如果某人有無法克服的生物學上的缺陷,那他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可能接受到很多負面的評價甚至反覆受到他人的嘲弄,容易將這些評價內化,形成自卑的性格。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些病態教育方式可以直接導致自卑的性格。馬斯洛認為人性本善,人之所以有心理障礙是基本需要得不到滿足的結果;羅傑斯則認為無條件的尊重和接納是促使乙個人成長的必要條件。
缺乏自信的性格還與父母對子女要求過高有關。行為主義學派有乙個著名的實驗:習得性無能(learnedhelplessness),這是m·塞利格曼提出的術語,指這樣一條普遍法則,即無能是由於處在無可逃避或迴避的有害的、不愉快的情境中所產生的一種習得性狀態。
實驗者將狗分為兩組,a和b,a組狗和b組狗用導線連線起來,都接受同樣的電擊。當紅燈亮時,a組的狗如 果能夠及時按壓槓桿就能避免電擊,而b組的狗對於自己的境遇無能為力。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後,研究人員發現雖然兩組狗都接受了同樣的電擊,但是在學習新事物 時b組狗明顯不如a組狗。
這個實驗說明了無能是可以「習得「的,這類實驗後來被推廣到了人類,獲得了類似的結果。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高,孩子長期生活在失敗的陰影下,很難獲得成就感,最終會出現習得性無能,對自己評價低,抑鬱退縮。
一些社會心理因素也與缺乏自信的性格的形成有關,比如單親家庭的孩子可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當代社會貧富分化嚴重,貧困學生可能在同學的比較中產生自卑心理,長期以往就可以形成缺乏自信的性格。
三、自信的深層認知分析
人的認知與行為是相互影響的。阿倫•貝克(a.t.
beck)認為,如果在知覺和思維過程中對外界資訊作出不適當的解釋與評價,就會造成認知歪曲,從而導致錯誤觀念並最終引起不適應的行為。在生活中,人們常常忽略了這個過程,許多判斷、推理和思維顯得是模糊、跳躍的,這種思維習慣被儲存下來,使個體自身對這些錯誤的認知觀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判。
於是缺乏自信的人只要遇到特定的情境刺激就會想:「我肯定做不好」,「我不行」等消極的思維。這種「自動化」想法由一特定的刺激引發並可導致情緒反應,將「客觀現實向自我貶低的方向歪曲。」
通常缺乏自信者會在資訊不足或錯誤資訊的基礎上進行不正確確推理,以及不能區分現實和想象。貝克曾指出這一類系統推理錯誤:
主觀推斷:沒有支援性的或相關的根據就做出結論,包括「災難化」或在大部分情境中都想到最糟糕的情況和結果。
選擇性概括:僅根據對乙個事件某一方面細節的了解就形成結論。在這一過程中其他資訊被忽略,並且整體背景的重要性也被忽視。這其中所包含的假設是那些與失敗和剝奪有關的事件才是重要的。
過度概括:由乙個偶然事件而得出一種極端信信念並將之不適當地應用於不相似的事件或情境中。
誇大和縮小:用一種比實際上大或小的意義來感知乙個事件或情境。
個性化: 個體在沒有根據的情況下將一些外部事件與自己聯絡起來的傾向。
貼標籤和錯貼標籤:根據缺點和以前犯的錯誤來描述乙個人和定義乙個人的本質。
極端思維:用全或無、非白即黑的方式來思考和解釋,或者按不是/就是兩個極端來對經驗進行分類。
所以,改變缺乏自信性格就是要改變這種「自動化」的思維習慣,學會對認知過程的反省和體驗。發現並改變錯誤的認知從而增強自信。
四、自信訓練方法
根據以上論述及認知與行為的規律,此方案的訓練主要分以下幾個階段:
(注意:因為認知行為訓練要求訓練者對自己內部思維、行為、體驗等的探索與反省,自我意識發展水平較高的或者說高年級的學生訓練效果較好。)
1、自我審查
這一階段是讓練習者了解自己的認知過程及認知觀念。為了使自己能盡快發現不自信背後的不正確的認知觀念,應該集中注意那些具體的和可以觀察到的事實,如某幾次失敗,身體不足等。還應該對它們進行體驗和反省。
具體的技術為自我審查,就是毫無顧忌地說出對自己的看法,並對自己的這些看法進行細緻的體驗和反省。還要找出以前被忽略了的經驗。由於這些經驗是當前不自信的認知基礎,因此,對這些經驗重新加以體驗和評價就能使練習者很快發現自己的認知過程是不合邏輯的。
而一旦認識到這一點,他也就有可能從這種不合理的認知框架中擺脫出來。
(具體的事例如:對一次考試失敗或幾次人際交往的失敗進行各方面的思考,「我當時是怎麼樣想的」,「有多難過」,「如果我不難過會怎樣,別人是不是也這樣呢」,「我因為那次與人交際的失敗就變成不想與別人交際了好不好」,「我這樣做好不好,為什麼我會這樣做」等等,可以把自己的思考過程記下來,還可以逐字逐句地再進行分析與體驗,看看自己思想的不合理之處。)
2、檢驗表層錯誤觀念
表層錯誤觀念是指練習者對自己不自信的直接、具體的不合理解釋。如對學好數學沒信心就解釋為自己對數字不敏感,或說沒有天份。或一些不可控制的原因。
總之,缺乏自信者很容易用具體事件對自己的行為加以解釋,這種解釋所包含的非邏輯就是表層錯誤觀念。
對於這些錯誤觀念,可以用以下幾個方法檢驗與訓練:
(1) 建議
可以請求同學給出進行某一項活動的建議。因為自己已經處在表層錯誤觀念的指引中,別人建議可能比較客觀,檢驗出來的果效也更客觀,即對自己更有說服力。如做某件事是否真的是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如運氣,真的不偏愛自己。
在現實中檢驗這個錯誤的觀念。
(2)模仿與想象
讓自己過入一種現實或想象的情境,對自己錯誤觀念的作用方式及過程進行觀察。或者觀察別人是如何完成自己不敢去做的某種活動,然後通過想象或模仿來完成同樣的活動。通過這兩種方法的結合使有,往往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但有時卻不行,因為這些模仿想象是在「真實情景」之外的,練習者本人知道,這不是他要真正面對的。即在這些檢驗中,他暗暗地把自己排除於所想象的情境之外,他可能暗示自己這一切都是在練訓之中的。在現實中面對真正的問題時,他還是沒有自信去完成。
這就涉及到了比我對數字不敏感更基本、更核心的錯誤觀念。即認為自己與眾不同等等。
3、糾正核心錯誤觀念
深層錯誤觀念往往表現為一些抽象的與自我概念有關的命題,比如「我毫無價值」等等,它們並不對應具體的事件和行為,也難以通過具體的情境加以檢驗。這就需要使用一些邏輯水平更高、更抽象的技術進行糾正。可以通過「重新歸因」使練習者對自己非現實的假設作嚴格的邏輯批判,使他看到自己思維的不現實性,從而做出對挫折和失敗更為客觀的現實歸因。
而通過認知重建則可以學會如何正確地使用思維工具來代替非邏輯的認知。
重新歸因等是從認知**中的專門術語,它與語義分析技術密切連系。此階段的訓練重點是讓練習者學會語義分析技術。
語義分析技術主要針對自我概念。這些自我觀念常常表現為一種特殊的句式,也具有共同的邏輯形式,即乙個「主—謂—表」的句式結構。例如說「我是乙個笨蛋」或「我是個毫無價值的人」。
這是一種邏輯判斷式的句子結構,一旦練習者用這種結構來表達對自我的態度,他就有可能用這個判斷來概括他的一切行為。例如說「我是個毫無價值的人」,實際上就是暗示他在一切方面都是毫無價值的。
然而通過對這樣的句子進行語義分析,就不難發現作為主語的「我」應包括與「我」有關的各種客體(如我的頭髮、我的身體等)或與「我」有關的各種行為(如我說話、我走路等等)。而動詞「是」後面的表語則描述的是主語的整體性質。因此,從語義學的理論來看,說「我是個毫無價值的人」是指與「我」有關的各種客體和行為都是無價值的,面這樣的句子顯然沒有什麼邏輯意義。
因為我們可以說,「我上次做的那件事是沒有價值的」,但不能說「我的呼吸」、「我吃飯」等都是沒有價值的。這些句子顯然與客觀實際不符,也就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此外,處於表語位置上的詞也不能被客觀評定,那麼這樣的詞在這種句子中也是沒有意義的。
例如「我是個很笨人」,「笨」的含義不清楚,沒有客觀標準來判斷某人是笨還是不笨。但如果把這句話換成「我的智力不高」,這樣的句子才有一定的意義。
因此,學會語義分析技術在注意以下。首先要把主語位置上的「我」換成與「我」有關的更為具體的事件和行為。其次,表語位置上的詞必須能夠根據一定的標準進行評價。
(具體的例項可以如下:缺乏自信的人經常說「我是個笨蛋」,如上所述,「我」包括很多方面,這句話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我們不能說「我的呼吸是笨蛋,我的手像笨蛋等」,只有具體化了才有意義,如說「我上次做的那件事現的像笨蛋」,還有表語上的詞也不具有明確的判斷標準,也沒有太大的意義,「笨蛋」通常是指「沒有把事情做好」。所以這句話應該這樣表述「我上次做的那件事沒做好」,這樣就減少了感**彩,但更客觀,更有實際意義。
)4、行為改變
認知理論認為,認知過程決定著行為的產生,同時行為的改變也可以引起認知的改變。認知和行為的這種相互作用關係在缺乏自信者身上常常表現一種惡性迴圈,即錯誤的認知觀念導致不自信的情緒和行為,而這些情緒和行為也反過來影響認知過程,給原有的認知提供證據,使之更為鞏固和隱蔽。所以訓練要讓練習者在認知與行為建立起一種良性迴圈。
練習者可以通過設計特殊的(能夠產生成功體驗的)行為模式或情境來體會人所忽視的情緒體驗。如完成一些難度不高的活動,可以是做習題等,成功後要認真體會當時的感覺,並要及時鼓勵自己。還要主動比較成功前後的認知差別。
通過這些行為或情境,讓練習者改變不適當的認知,學會體驗積極情緒及如何獲得這些體驗的方法。
5、應用和完成階段
該階段是將在訓練過程中發生的改變遷移到現實生活中,並將之維持下去。練習者應該將學會的客觀的自我陳述在現實中實踐,並不斷堅持。如在實際情境中繼續使用語義分析技術對自己的深層錯誤觀念進行句子分析,繼續注意自己的活動和反應,並及時記錄下來,不斷加以評估和反省。
這樣才在現實生活的情境中有更多的機會來鞏固那些剛剛建立起來的認知過程和正確的認知觀念,進一步學習使用新的思維方式和正常的積極的情緒行為反應。
通過這些認知思維的改變最終導致練習者回歸到積極發展的狀態,從而提高自信心。
怎麼理解設計一詞,怎麼理解設計一詞
人類通過勞動改造世界,創造文明,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而最基礎 最主要的創造活動是造物。設計便是造物活動進行預先的計畫,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動的計畫技術和計畫過程理解為設計。意指有目標和計畫的創作行為 大部份為商業性質 少部份為藝術性質。根據工業設計師 victor papanek 的定義,設計 de...
大家怎麼理解命運一詞,大家怎樣看(命運)這個詞!你們相信命運的說法嗎?
回憶 命運就象放風箏,高高飄起的風箏,不管他飛多高,你始終要把箏線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心 命運應該是一種大生命的運動,永遠流淌著的流水,永遠希望的繼往開來的律動。讓我們把命運指揮得自然一點,條規一點 光彩一點吧。讓它真正執行律動起來。 小月有愛 事情因有眾多的素因影響其發展,而時間和機會只給一次,任...
怎麼能讓自己自信一些,怎樣讓自己變得自信
1 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2 多與自信的人接觸和來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 自我心理暗示,不斷對自己進行正面心理強化,避免對自己進行負面強化。當你碰到困難時,一定不要放棄。4 樹立自信的外部形象。腹有詩書氣自華,多讀書,可以讓自已有氣質,有文化,另外也需要適當的打扮一下自已。平時多看書提公升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