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中國傳統文化裡面拜神是拜哪些神

2021-03-07 15:13:18 字數 5121 閱讀 5274

1樓:匿名使用者

儒教的神、道教的神、民間信仰的神。中國的這些信仰是多神、汎神的,神祇多不勝數,幾乎所有事物都有對應的神祇。如風雨雷電神,福祿壽喜財神等。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家是每年都會拜的,但是每個地區都有他們各自的神或者說菩薩。比如重慶地區,會拜觀音,天地菩薩,灶王爺,還有專門管牲畜的菩薩,藥王菩薩等等。不管拜什麼神什麼菩薩,都是老百姓的乙個信仰。

3樓:

現在大copy部分人已經不是宗教信仰了,而是希望燒香、獻祭,通過交易,從神那裡獲得什麼,這是非常可笑和愚昧的,是真正的迷信。

眾人譁埂糕忌蕹渙革惟宮隸都不明白,神不會帶走你們身上的壞毛病,而是讓你們捨棄;神不會帶給你們快樂,而是讓你們自己懂得快樂;神不會給你們財富,而是賜予你們能力和技能,讓你們可以創造財富;神不會給你們一切,而是給你們生命,可以享受一切;神不會帶走你們的痛苦,而是通過給你們痛苦,告訴你們錯了,讓世人成長,希望你們得見真理。

4樓:腐楓子

過年時拜土地神、風神、樹神、水神、火神、老祖宗、灶王爺、財神,保佑自己、自家一年衣食無憂、啥都不缺、平平安安。

無子拜 送子觀音

無財 拜財神

但要還願,否則「請神容易送神難」會遭報應和天譴的~~~~

5樓:匿名使用者

佛、財神、灶王爺……

6樓:我是武俠味

你說的是祭祖先吧。有很多神啊,有道教的,有佛教的,還有儒教的。

7樓:匿名使用者

你希望發財就拜文財神和關公 祝福自己喜運大多觀音 善財童子 祈求平安 觀音 拜霸氣就 如來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神仙

8樓:一束精光

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天仙配、梁祝、孟姜女哭長城、牛郎織女、白蛇傳,願者上鉤姜大叔,大鬧天宮齊天大聖。

中國古代人神祭祀有哪些

9樓:不曾明了

1、祭天

在古人看來,天

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是萬物之父。它控制著萬物的生死禍福,甚至是人間的改朝換代。人們對它望而生畏,自然產生了對它的崇拜和祭祀。

幾千年來,無論帝王將相或是貧民百姓,無不信天、敬天、拜天,他們都以種種方式祭祀天神,祈求天神的佑護。祭天大約從周王時就有了,王被稱為「天子」,所以要隆重的祭天。祭天是郊祭。

天的功德至高無上,祭天也最隆重。祭天突出乙個「尊」字,天子才有資格祭天。通過祭天,君王的權威也會得到加強。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祭天與王權形成了「政教合一」的趨勢。秦漢之際,祭天有了更加正規的儀式,主要有封禪和郊祭。至唐宋之世,祭天已完全成為了政治倫理中必備的儀式,即使是異族君王,也會採納漢制舊俗。

祭天,是國家的第一大禮,也是王室的特權,所以,祭天已成為一種必備的政治儀式,歷代帝王不論是開國奠基者,還是承繼中興者,或是危亡喪國者,都不敢忘記祭祀上天。

2、祭地

祭地是社祭。祭地突出乙個「親」字,百姓可以祭地。臘祭是每年歲末合祭萬物而舉行的祭祀。

臘祭的物件包括與農耕有關的各神,甚至包括督促農耕的田畯之神、撲食傷害莊稼的田鼠、野豬的貓神、虎神,還包括堤防之神和水溝之神。除了地神,人們還要祭拜的比較重要的地界神靈有社神,社是土地的象徵,社與五穀之長的稷相連,稱為社稷,表示整個農業,而農業又關係到王朝興衰,所以社稷成了國家政權的代名詞。它也作為王朝的重要的祭祀物件傳承下來,後來由於佛教的傳入,道教的興起,官方的社祭只留下了外在的形式,而民間的社稷演變成了城隍神與土地神。

地上的神靈很多,人們要祭祀的物件也很多。有些神靈在人們心中並不佔特別重要的地位,但他們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息息相關,所以人們也會進行一些祭祀。除了祭祀地神、社神外,山林、川谷、丘陵供給民眾生存需要的物資,都有功於人類,人們也會祭祀山神(山鬼)、水神、石神、火神等地界神靈。

3、祭祖

殷商時期人們尊崇的鬼神非常多,但對祖先神的崇拜卻尤為突出。殷人的祭祖活動會用人祭,手段也是非常殘忍的,如砍頭、活埋,甚至把他們剁為肉泥,焚燒、肢解就更是常見。祭祖活動在周代就已形成定製,周代也為後世的祭祖活動樹立了典範,歷經千百年而不衰。

初時的祭祖除了死時厚葬及人殉之外,還要定期的供奉酒食玉帛,後來發展為燒紙錢供祖先花銷。而祭祀也是給了祖先遊蕩的魂靈乙個歸宿。對祖先而言,由於他在冥冥之中影響乃至支配人間子孫的一切事情,所以子孫如有重要的活動或發生災難,就要祈求祖先保護。

同時對已故長者的敬畏,也使人們定時為祖先供奉衣食。如此代代相傳,遂成定習。

春秋時期,祭祖內涵已發生了變化,對祖先的敬畏與祈求已轉化為「致意思慕之情」的倫理觀念。秦漢時期,在平民社會中,祭祖與社祭成為一般百姓生活中及心靈上的寄託,社祭扮演著凝聚社會功能的角色,而在各個家庭中,祭祖則成為全年中不可或缺的行為。魏晉後,佛教思想融入中國傳統文化中,也融入祭祖思想中,形成了儒佛整合後的時代面貌。

此後,又歷經元明清朝,經過千百年的沿革變遷,中國古代的祭祖匯成了一種傳統,歷代相承,雖然偶有枝節增減,但其主流趨勢儼然成形。在近現代中國的多數地區,祖先祭祀成為了各種祭祀中最重要的一種。幾千年間,對其他神靈的祭祀或淡漠或消亡,或併入佛道兩教之中,惟有對祖先的祭祀歷經千年而不衰。

4、祭聖賢

於人界神靈的祭祀,除了祭祖先之外,還有祭聖賢的禮儀,如對黃帝、炎帝、孔子和關公的祭祀。另外古代各行各業都有行業神,還有行業神的祭祀。比如學算命先拜鬼谷子,木匠、水泥匠、瓦匠、油漆匠等很多行業則尊奉魯班。

還有人們繼承下來的祭奠家神,比如門神、灶神、井神等。

10樓:陸地天人

祭天地(相應的神),比如天壇祭天就是祭皇天上帝

祭祖宗(相應的神,或者說祖先本身就有神性),比如商代祭帝夋那幫子神

祭正神(得到古代朝廷官方認證的神),這個根據朝代更迭會有一定變化,但主要就是三皇五帝皇天后土女媧那幾個(區別於盤古這種民間傳說神和三清那種宗教神)

祭祀有哪些?

11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祭祀的儀規

關於祭祀的儀規

關注人世,依俗而行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中國傳統宗教也悠久綿遠。在中國傳統宗教的活動中,其核心內容就是祭祀,它是伴隨著神靈觀念的產生而產生的,是人們希望各種神靈在支配自身運動時能有利於氏族的生存和發展,因而將最好的禮品奉獻給神靈,以期實現這種願望,天長日久就形成了祭祀的習俗。從本質上說,祭祀活動就是古人把人與人之間的求索酬報關係推廣到人與神之間而產生的活動。

所以祭祀的具體表現就是用禮物向神靈祈禱或致敬。祭祀在中國人頭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而有「國之大事,唯祀與戌」的說法,並將其作為五經之要事,「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1),所以大凡天地萬物,日月星辰,風雨雷雲、山川五祀、四靈人鬼等都是人們祭祀的物件。這些宗教祭祀習俗作為一種文化、一種民眾心理長期流傳,在佛教的寺院生活中也滲透著這種俗世的習俗。

寺院的祭祀活動,在早期的佛教典籍中並沒有記載,即便到了唐代百丈懷海禪師制定《百丈清規》時,也沒有提及祭祀活動和祭祀之禮。從寺院清規條例中,能夠見到祭祀活動的記載是元釋德輝禪師的《敕修百丈清規》。在《敕修百丈清規》中,與祭祀活動有關的活動是祝聖、國忌(帝王、皇后忌日)、祈禱、達摩忌、百丈忌以及各寺歷代諸祖忌。

自此以後,寺院就將中國傳統的祭祀活動與自己的佛事活動互相聯絡起來,不僅每年在諸佛、菩薩的忌日大作道場,舉行帶有佛教特色的祭祀儀式,而且把中國傳統祭祀中經常舉行的、影響長遠的祭灶活動,也列入寺院的活動之中,由此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祭祀風俗。

我們上面已經說明,寺院的祭禮活動十分頻繁,因此,不可能將其一一敘述,這裡,我們僅僅選擇與中國傳統祭祀活動密切關聯的祭祖與祭灶進行敘述,以便通過這種兩祭祀活動,了解佛教是怎樣吸收中國傳統文化並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構成的。

祭灶灶就是用土或石砌起來可以燒火飲食的人造物,在今天的農村中還普遍使用。灶的性質與少數民族的火塘相似,據此可以推想,灶神的前身就是原始人的火塘神,灶神就是火神的轉變。據考古和民俗材料印證,這種信仰當起源於母系氏族階段。

火神觀念產生後,隨後便產生了相應的祭祀儀式,早在《周禮》中,就有「天子祭五祀」的記載。祭社神就是其中之一。《後漢書·陰識傳》載:

陰子方為人至孝,臘日晨炊,忽見灶神現形,子方再拜,以家中黃羊禮之。從此以後,竟成巨富。陰氏子孫便世世代代在臘日用黃羊祀灶。

人間之所以對灶神如此敬重,是由於人們認為爐灶中的火是上帝派駐人間的全權監察,是各戶的主要家神,它不僅掌飲食,並主宰全家的生死禍福。而且,灶神與全家成員的生活最接近,明察男女老幼的一言一行,它可以直接返天向上帝報告人間的善惡,西漢時就有了「灶神晦日歸天,白人罪」(2) 的傳說。魏晉以後至唐宋,更盛傳灶神夜間或選日上天白人罪狀,並演變出許多民間傳說。

正因為人間相信灶神決定一家的貧富之命,記人善惡,上報天堂,所以祭灶時必須恭敬,由此而生出許多忌諱。如切不可對灶吟詠嬉笑,穢語惡言,也不可燒不淨柴,不可用灶火燒香等,在敦煌伯二六六一背《諸雜略要得抄子》卷中,更明確指出了忌兇、吉利,其文為:

灶當戶舍,令人失火,兇。

故灶處安床,令人子孫不利。

井灶相當,令人數有口舌,不利。

灶與天窗並,令人燒死不利。

灶前浴小兒,令隆殘不利。

凡作灶磚土,勿著人旁,令人家衰耗;

宜著宅外丙丁地,如離宅,分灰。

凡作灶餘泥,凡灶中灰,隨多少去之,

勿出著前,令人家不利。

立春日取富家地中土塗灶,令人富貴。

這種灶神信仰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並在固定的日期(從宋代就已基本確定)或臘月二十四,或二十三日舉行祭灶神活動。

對於這種帶有宗教色彩的中國傳統習俗,或許出於同質(同為宗教),或許為了吸引民眾,在中國求得發展,或許其他什麼原因,佛教也將祭灶習俗吸收進來,

佛教的祭祀禮俗,始於元代。關於寺院灶神的來歷,在佛教大有一段近乎神話的傳說。據《河南府志》說,元代至正(一三四一 —— 一三六八)初年,少林寺有位行者,蓬頭裸背跣足,手中常提著一根燒火棍,在廚房做雜務,盡職盡責,十分勤勞。

由於地位低賤,寺中竟然沒有人知道他的姓名和法號。劉福通等領導的紅巾軍突然圍攻少林寺,由於事發突然,寺中僧眾皆不知所措,在這危急關頭,這位幹燒火雜務的行者手提燒火棍,衝出山門,身體忽然長高數十丈,站立山峰之上,大叫「吾乃緊那羅王也」,紅巾軍見此情狀驚恐萬分,到處逃邃,少林寺因此免遭大難,但這住行者也隨即倒地而亡。為了紀念這位行者的護寺之功,少林寺僧眾在寺院中為他塑了像,供於廚上,並讓他坐上伽藍之位,供奉他為「監齋使者」,使他成了寺院的灶神,專管飲食之事。

這種傳說傳出後,天下寺院都紛紛效法,普遍在寺中塑起了「監齋使者」像,年年祭祀,從而形成了佛寺的祭灶習俗。

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資料

中國書法 篆刻印章 中國結 京戲臉譜 皮影 武術 秦磚漢瓦 兵馬俑 桃花扇 景泰藍 玉雕 中國漆器 紅燈籠 宮燈 紗燈 木版水印 甲骨文 鍾鼎文 漢代竹簡 茶 中藥 文房四寶 硯台 毛筆 宣紙 墨 四大發明 豎排線裝書 剪紙 風箏 佛 道 儒 法寶 陰陽 禪宗 觀音手 孝服 紙錢 樂器 笛子 二胡 ...

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中國書法 篆刻印章 中國結 京戲臉譜 皮影 武術 秦磚漢瓦 兵馬俑 桃花扇 景泰藍 玉雕 中國漆器 紅燈籠 宮燈 紗燈 木版水印 甲骨文 鍾鼎文 漢代竹簡 茶 中藥 文房四寶 硯台 毛筆 宣紙 墨 四大發明 豎排線裝書 剪紙 風箏 佛 道 儒 法寶 陰陽 禪宗 觀音手 孝服 紙錢...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法是指 汗法 吐法 下法 和法 溫法 清法 消法 補法,是天人協調的體現。孔子之後,中庸 作者從理論上進一步將智 仁 勇概括成 三達德 是剛健有為的表現。五常之德 仁 義 禮 智 信。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學發達,人們的文化水準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