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遊練習題答案記承天寺夜遊練習及答案

2021-03-10 11:21:32 字數 9096 閱讀 9000

1樓:陽春白雪

1、寫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影的清麗淡雅。渲染了乙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的境界。

2、「懷民亦未寢」。理由:二人心境相同,情趣相投。

3、尋友賞月抒閒情。

不知滿意與否?

2樓:生命的細節

1、月光 竹柏影 比喻 此句用比喻手法寫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點染出乙個空明澄澈,疏影版搖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權界。

2、月色入戶,無與為樂。

3、①「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結尾的「閒人」是點睛之筆,以別人的不「閒」反襯「吾兩人」的「閒」。②「念無與樂者」:可見其很少有人與他交遊往來,「閒」。

4、透露出作者在貶謫中感慨深微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5、月光;「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庭中月色」(或「月色空明」)

6、「閒」字是本文的文眼,「閒人」是本文的點睛之筆。「閒」人含義是:①反映作者身為閒官的現實;②表達了作者安閒自適的心境;③慨嘆世人忙於名利而無閒顧及良辰美景。)

7、曠達(答「豁達」也對;答「懷才不遇」、「憤憤不平」、「樂觀」、「閒適」、「熱愛自然」不對。)

3樓:匿名使用者

3. 用水喻月抒閒情

記承天寺夜遊練習及答案

4樓:落薇欣

12.本文寫於作者貶官黃州期間,你認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答:本文表達了作者微妙複雜的思想感情,其中有貶謫的悲涼、賞月的欣喜,也有漫步的悠閒、人生的感慨。

十一、2023年荊州市

閱讀《短文兩篇》,完成下面9-12題。

答謝中書書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記承天寺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9.解釋加點詞的詞義。

①曉霧將歇. (消散(或「消歇」「散去」))

②月色入戶. ( 門 )

③庭下..如積水空明 (院子(或「庭院」) )

④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只是(或「只」)

10.詞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b )

a.之:山川之美甚矣,汝之不惠

b.是:實是欲界之仙都

問今是何世

c.與:念無與為樂者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d.尋:尋張懷民

尋病終11.

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譯文:太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

②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譯文:水中藻、荇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

12.簡答。

①從表達方式看,兩文都有緊扣景物特徵的描寫,也都有堪稱點睛之筆的議論。

②從思想感情看,兩文都表達了對自然的親近和熱愛,但作者的心緒並不同。《記承天寺夜遊》的蘇

軾是受到貶謫的「閒」人,

《答謝中書書》中的陶弘景則堪稱隱居的「仙」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乙個字)。十三、

2007

年山東省棗莊市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9題。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

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

?何處無竹柏?但少

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拭《記承天寺夜遊》

7.下列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 )

a.月色人戶(窗戶

) b

.念無與為樂者(想到

) c.懷民亦未寢(睡覺

) d

.相與步于中庭(一起

)8.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d)

a.庭下如積水空明——月色灑滿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的藻、荇。

c.何夜無月

?何處無竹柏

?——哪一夜沒有月光

?**沒有竹子和松柏? d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但是缺少像我倆這樣閒極無聊的人啊。

9.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c )

a.「欣然起行」一句寫出了作者賞月的興奮喜悅之情。

b.「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貶謫的悲涼和對人生的感慨。

c.蘇軾「念無與為樂者」的「樂」與

<醉翁亭記

)中歐陽修的「樂」在思想內容上有著相同的意味。

d.本文敘事、寫景、抒情,又都集中於寫人;寫人,又突出了乙個「閒」字。十五、

2008

年湘西自治州

比較閱讀蘇軾的兩篇作品,完成9 一

12 題。

【甲】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記承天寺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

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2 分)

(l)左牽黃.

,右攀蒼(黃狗)

(2)念

.無與為樂者(想)

10.下列句中的「

/」廣表示朗讀時的停頓,其中讀法不正確的一項是(b )

( 2 分)a

.千騎/

卷平岡b

、酒酣胸膽尚

/ 開張

c.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d、相與/步于中庭

11、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3 分)

(l)請寫出《江城子·

密州出獵》中蘇軾渴望重新得到皇帝重用的句子。(

l 分)

答: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 分)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答: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的藻荇。

1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c )

( 2 分)a

.甲、乙兩篇均寫於作者仕途失意之時,甲境界開闊,表達愛國熱情;乙透露出隨緣自適、自我排

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兩篇都寫到了「月」,甲篇「會挽雕弓如滿月」,表現了詩人殺敵報國的英雄氣概;乙篇

用形象的比喻、傳神的文字,描繪了空靈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天狼」指天狼星;乙中的「閒人」指悠閒之人。

d.甲、乙兩篇分別是詞和遊記,體裁不同決定了語言風格的不同:前者氣勢雄渾,感情奔放,後者

凝練含蓄,饒有餘味。

十六.2009

年山東泰安市

【甲】水陸草木之花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皆愛牡丹;予獨

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

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乙】元豐六年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

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庭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

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者耳。兩人耳。

7.解釋加點的詞。(4分)

①陶後鮮有聞

鮮:少②濯清漣而不妖

濯:洗滌

③亭亭淨植

植:豎立

④相與步於庭中

步:走8

.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①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譯文:我惟獨喜愛蓮花,蓮從淤積的汙泥里長出來卻不受一點沾染。

②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譯文:庭院地面,沐浴在像積水那樣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錯縱橫,

原來是竹子和柏樹枝葉的影子。

9.甲文運用了托物言志表現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乙文運用了借景抒情的

手法,抒發了壯志未酬的苦悶心情。(4分)

十七.(2010

·上海市,

9---11,8

分)(三)閱讀下文,完成第9—

11題(8分)

記承天寺夜遊

①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②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

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③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④何夜無月?何處

無竹柏?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9、本文作者是

北宋(朝代)的

蘇軾(人名)。(2分)

學科王10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詞的含義(3分)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

.中庭。

答: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便一起到院子裡漫步。

11、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b )(3分)

a、第①句交代了夜遊的時間、地點和起因。

b、第②句寫出了作者與張懷民的情趣相投。

c、第③句描寫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顧亭林居家恆服布衣

,俯身者無寸縷之絲景。

d、第④句流露出作者遭貶後複雜的內心感受。

2010

年福建福州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一

)比較閱讀甲文《答謝中書書》和乙文《記承天寺夜遊》,完成9—

12題。

(18分

) 【甲文】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乙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

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

?何處無竹柏?但少

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9.用「/」為文中畫線句子標出停頓。(2分

) 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10.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 (1)

曉霧將歇

.(消散) (2)

未復有能與

.其奇者

(參與,這裡指欣賞

) (3)

懷民亦未寢

.(睡覺) (4)但.

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 只是

) 11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 (1)

沉鱗競躍。翻譯:

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

(2)相與步于中庭。翻譯:

我們一起在庭院中做步。

12.填空。(8分

) (1)

甲文寫景動靜相襯,

其中通過生命活動的描寫,

為景增添動感的語句是

「猿鳥亂鳴」和

「沉鱗競躍」。

乙文寫景的名句是「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4分)

(2)甲乙兩文都寫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繪了「

山川之美」,乙文描寫了「月色(

月夜)之美」。但兩文表

達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達了作者的

熱愛自然,沉醉山水

思想感情;乙文則把賞月的欣喜、漫步的

悠閒、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等微妙複雜的思想感情濃縮在文中「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的語句中。(4分

) 十八、(2011

真題)臨沂

閱讀下面【甲】【乙】兩個文言選段,做

6-9題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

民。懷民亦未寢,

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橫,

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選自《記承天寺夜遊》)

【乙】然杭人遊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

舂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

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節選自袁巨集道《西湖遊記·晚遊六橋待月記》)

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2分)

⑴月色入戶.。

戶:窗戶⑵蓋.

竹柏影也。

蓋:原來⑶止.

午、未、申三時。

止:僅僅,只是

⑷其實湖光染翠之工.。

工:美妙

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翻譯:

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閒的人罷了。

⑵安可為俗士道哉?翻譯:

怎麼能講給那些世俗的人聽呢?

8.【甲】【乙】兩文中描寫月色的句子分別是什麼?同是描寫月色,兩文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5

分)⑴寫月語句:

【甲】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乙】月影尤不可言,花態

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

⑵描寫方法:

【甲】直接描寫與間接描寫相結合,通過比喻描寫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過竹

柏的影子,間接地寫出了月光的明亮。【乙】文通過對月下景物的描寫,間接表現了月光的別樣趣

味。9.

【甲】【乙】兩文篇末的議論分別表露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或感情?(2分)

答:【甲】文表現出作者豪放曠達的人生態度,也隱含著被貶後內心的悲涼與**。【乙】文表

現出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獨以自然山水為樂的情感。

2011

麗水二閱讀甲乙兩文,完成20—

22題。(8分)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

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

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乙】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挐一小舟,擁毳衣

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

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

餘強飲三大白而別。

問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

「莫說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張岱《湖心亭看雪》)

2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3分)

⑴念.無與為樂者考慮、想到⑵餘

.強飲三大白而別我

⑶相與步于

.中庭在

21.下面兩個句子所描寫的景物各有什麼特點?(2分)

⑴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答:空明清麗、疏影搖曳、似真似幻

⑵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答:冰花瀰漫、水天一色

22.根據甲乙兩文內容,完成下表。(3分)

選文時間

景情甲文

⑴夜(晚上、

夜晚)月景閒情乙

文更定⑵雪景⑶痴情

20、山西(一

)比較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

7-11

題。(12分)

小石潭記(節選

) 柳宗元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

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乙】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

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

?何處無竹柏?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7.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2分

) 往來翕.忽

( x

ī) 遂.

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 suì)

8.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2分

) 潭中魚可

.百許頭

大約懷民亦未寢

.睡覺、眠、臥

9.把下面句子譯成現代漢語。(4分

) ①其岸勢犬牙差互

翻譯:那(石)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犬牙)那樣相互交錯(參差不齊)

②念無與為樂者

翻譯:想到(考慮)

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

10.甲、乙兩文都運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2分

) 甲文是(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答「心樂之」也可)

乙文是(何夜無月

?何處無竹柏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11.仿照示例,賞析乙文中的句子。(2分

)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示例:正面寫了游魚,側面寫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寫魚,對水隻字未提,但水清魚歡的優美畫

面卻展現在了讀者面前。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答: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月光的皎潔(清澈透明)。句中沒有寫「月

」字,卻無處

不見皎潔的月光,點染出乙個空明澄澈,蔬影搖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記承天寺夜遊改寫成作文以上啊, 記承天寺夜遊 改寫成作文 300字以上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我解開衣裳準備睡覺,這時皎潔的月光悄悄的照進我簡陋的屋子裡,恬靜而十分優美,這使我非常高興,來到戶外,在幽靜的小路上邊散步邊欣賞月亮。此時的我想到了沒有與我同樂的人,就來到承天寺找張懷民。見張懷民也沒有睡,於是便和他相伴,在庭院中漫步。月亮的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好像一片積水一...

記承天寺夜遊朗讀節奏與停頓,記承天寺夜遊朗讀節奏

元豐六年 十月十二日 夜,解衣 欲睡,月色 入戶,欣然 起行。念 無與 為樂者,遂至 承天寺 尋張懷民。懷民 亦 未寢,相與 步于中庭。庭下 如積水空明,水中 藻荇交橫,蓋 竹柏影 也。何夜 無月?何處 無竹柏?但少 閒人 如 吾兩人者耳。記承天寺夜遊朗讀節奏 記承天寺夜遊 全詩朗讀節奏如下 元豐六...

記承天寺夜遊賞析文中寫景句,《記承天寺夜遊》中描寫月色的句子的賞析是什麼?

1全部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為寫月光的高度傳神之筆。短短三句,沒有寫乙個月字,卻無處不是皎潔的月光。積水空明 給人以一池春水的靜謐之感 藻荇交橫 卻具有水草搖曳的動態之美 整個意境靜中有動,動而愈見其靜。積水空明 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藻荇交橫 是從松柏倒影來烘托 兩句之間,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