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滅九族是怎麼一回事,誅滅九族是什麼意思?

2021-03-10 21:50:35 字數 5195 閱讀 4916

1樓:柯玉

誅滅九族:古代刑法名。其中「九族」涉及中國傳統的禮法制度。由於年代的久

內遠和資料容的缺失,有如下兩個說法:

說法一:是指父族

四、母族

三、妻族二。

①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兒及外孫。

②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兒子。

③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選自國文參考書第九課)

說法二:

另一種認為是從本人算起向上五代,向下五代,共是九代為九族。九代的直系親屬,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尚書·堯典:

「克明俊德,以親九族」。幼學瓊林·卷二·祖孫父子類:「何謂九族?

高、曾、祖、考、己身、子、孫、曾、玄。」

2樓:夢夢帝

是指父族

四、母族

三、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兒及外孫。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兒子。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選自國文參考書第九課)

n 說法二

中國古代「抄家」和「滅族」經常是伴隨使用的,目的在斬草除根--完全除去復仇的實力和人脈。少康中興「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就是除之不盡的後果,吳子胥與吳伐楚是滅族不徹底的結果。因此,秦始皇開始有「族誅」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後代越來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

株連最廣的是明成祖殺方孝孺,誅其「十族」。

n 相關故事:

安徽鳳陽朱元璋,以一孤苦無依、魁梧戽鬥的流浪兒,做過牧童、小和尚、行乞緣,最後投效郭子興軍,身經百戰,歷時十六載,終於驅逐元虜,建元洪武,定都南京,國號大明,是為明太祖。

太祖自小父母雙亡,兄姊五人或死或離。人單丁薄,無奧無援,即位後卻大大地發揮了「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的本能,總計生下二十六個兒子。太祖又鑑於隋、唐君主大權旁落藩鎮,導致衰亡,又以宋代內重外輕,以致外侮紛至沓來,亦導致亡國。

乃分封諸子,雖「分封不錫土,列爵不臨民,食祿不治事」以資預防。

太祖在位三十年,病歿,享年七十一。由於太子早逝,遺詔傳位於太孫允炆。

所謂九族,從己身往上數:父、祖、曾祖、高祖;再自己身往下數:子、孫、曾孫、玄孫,總共九族。

所謂十族,外加門下學生,連坐被殺者達八百七十三人,其他外親之發配充軍者高達千餘人,時稱「瓜蔓抄」是也。

中國古代「抄家」和「滅族」經常是伴隨使用的,目的在斬草除根--完全除去復仇的實力和人脈。少康中興「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就是除之不盡的後果,吳子胥與吳伐楚是滅族不徹底的結果。因此,秦始皇開始有「族誅」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後代越來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

株連最廣的是明成祖殺方孝孺,誅其「十族」。

方孝孺被稱為明初第一大儒,且是輔佐朱元璋孫子建文帝的重臣,桃李滿朝廷(其實是一大派系)。燕王朱棣打下金陵後,第乙個要收服的就是方孝孺,偏偏這位老夫子一身傲骨,兩次見新皇帝都是披麻帶孝、嚎啕痛哭,朱棣低聲下氣請他代擬詔書(逼他表態),他只寫了「燕賊篡位」四個大字。朱棣問他:

「難道你不怕死嗎?」方孝孺答:「要殺便殺,詔不可草。

」朱棣:「難道不顧及你的九族嗎?」方孝孺:

「不要說九族,誅十族也不怕。」這一下皇帝火了,在方孝孺九族之外,加上「門生」湊成十族,統統殺掉。

以今日觀點,方孝孺一派在「金陵政權」中勢力極大,若方孝孺肯表態,文官系統就可收編,方孝孺死忠前帝,他的門生,派系就不可信任。很可能這代表了當時江南民氣,導致朱棣不得不遷都燕京(今北京)。

九代的直系親屬,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尚書˙堯典:「克明俊德,以親九族。

」。幼學瓊林˙卷二˙祖孫父子類:「何謂九族?

高、曾、祖、考、己身、子、孫、曾、玄。」 關於九族說法不一: 一種認為是從本人算起向上五代,向下五代,共是九代為九族;另一種認為是父族四(代),母族三(代),妻族二(代),為九族。

n說法一是指父族

四、母族

三、妻族二。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

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兒及外孫。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兒子。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選自國文參考書第九課)n說法二中國古代「抄家」和「滅族」經常是伴隨使用的,目的在斬草除根--完全除去復仇的實力和人脈。

少康中興「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就是除之不盡的後果,吳子胥與吳伐楚是滅族不徹底的結果。因此,秦始皇開始有「族誅」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後代越來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連最廣的是明成祖殺方孝孺,誅其「十族」。

n相關故事:安徽鳳陽朱元璋,以一孤苦無依、魁梧戽鬥的流浪兒,做過牧童、小和尚、行乞緣,最後投效郭子興軍,身經百戰,歷時十六載,終於驅逐元虜,建元洪武,定都南京,國號大明,是為明太祖。太祖自小父母雙亡,兄姊五人或死或離。

人單丁薄,無奧無援,即位後卻大大地發揮了「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的本能,總計生下二十六個兒子。太祖又鑑於隋、唐君主大權旁落藩鎮,導致衰亡,又以宋代內重外輕,以致外侮紛至沓來,亦導致亡國。乃分封諸子,雖「分封不錫土,列爵不臨民,食祿不治事」以資預防。

太祖在位三十年,病歿,享年七十一。由於太子早逝,遺詔傳位於太孫允炆。所謂九族,從己身往上數:

父、祖、曾祖、高祖;再自己身往下數:子、孫、曾孫、玄孫,總共九族。所謂十族,外加門下學生,連坐被殺者達八百七十三人,其它外親之發配充軍者高達千餘人,時稱「瓜蔓抄」是也。

中國古代「抄家」和「滅族」經常是伴隨使用的,目的在斬草除根--完全除去復仇的實力和人脈。少康中興「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就是除之不盡的後果,吳子胥與吳伐楚是滅族不徹底的結果。因此,秦始皇開始有「族誅」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後代越來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

株連最廣的是明成祖殺方孝孺,誅其「十族」。方孝孺被稱為明初第一大儒,且是輔佐朱元璋孫子建文帝的重臣,桃李滿朝廷(其實是一大派系)。燕王朱棣打下金陵後,第乙個要收服的就是方孝孺,偏偏這位老夫子一身傲骨,兩次見新皇帝都是披麻帶孝、嚎啕痛哭,朱棣低聲下氣請他代擬詔書(逼他表態),他只寫了「燕賊篡位」四個大字。

朱棣問他:「難道你不怕死嗎?」方孝孺答:

「要殺便殺,詔不可草。」朱棣:「難道不顧及你的九族嗎?

」方孝孺:「不要說九族,誅十族也不怕。」這一下皇帝火了,在方孝孺九族之外,加上「門生」湊成十族,統統殺掉。

以今日觀點,方孝孺一派在「金陵政權」中勢力極大,若方孝孺肯表態,文官系統就可收編,方孝孺死忠前帝,他的門生,派系就不可信任。很可能這代表了當時江南民氣,導致朱棣不得不遷都燕京(今北京)。

3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無需歷史高手都知道,肯定不是見人就砍。把要殺的人抓出來按照通常殺人的程式將要殺的人斬首於菜市口,有親緣關係的一大家族全部被殺,一般不會亂殺。古人做事也有章程。

4樓:匿名使用者

誅滅九族是指父母,朋友,同學,老師,子女,父系親人,母系親人,老婆!呵呵…這是最直白的答案!

5樓:仙人球榴蓮

有本人的上下幾代,還有妻妾的上下幾代什麼的,嚴重的還有老師啊學生啊之類的…

6樓:匿名使用者

把祖宗八代全部 decapitate !!

7樓:匿名使用者

大部分是押往京城斬首,小部分被暗殺

誅滅九族是什麼意思?

8樓:夢裡心落

意思:殺光以自己為本位,上推至四世之高祖,下推至四世之玄孫的所有親屬。

讀音:zhū miè  jiǔ zú

九族:以自己為本位,上推至四世之高祖,下推至四世之玄孫為九族。

引證:先秦·左丘明《季梁諫追楚師》:故務其三時,修其五教,親其九族,以致其禋祀。於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動則有成。

翻譯:所以能夠忠心從事三時的農作,講習五教,親和九族,虔敬地祭祀鬼神。於是人民都很和睦,鬼神也就賜福,他們一舉一動都有成就。

例句:凡是附逆者誅滅九族,震懾其他有些異心的野心份子。

近義詞:

1、滅門絕戶 [ miè mén jué hù ] 全家死盡,無一倖免。

出處: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四折:「恨只恨屠岸賈那匹夫,尋根拔樹。險送俺一家兒滅門絕戶。」

例句:葉江玄聽著傲珊的一條條建議,還要給他滅門絕戶,渾身都打顫。

2、滅門之禍 [ miè mén zhī huò ] 滿門老少皆被誅滅的災禍,為古時抄家滅族的極刑。

出處:唐·岑文字《周書·王軌傳》:「皇太子,國之儲副,事有蹉跌,便至滅門之禍。」

翻譯:皇太子是國家的副君主,一旦失誤,也會有滿門老少皆被誅滅的災禍。

例句:很多人被迫遠離家園,甚至遭到滅門之禍。

9樓:拔劍煮酒論英雄

九族涉及中國傳統的禮法制度。由於年代的久遠和資料的缺失,說清楚「誅滅九族」是哪九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0樓:匿名使用者

誅滅九族是古代刑法的一種。意思是殺光其九族。

其中「九族」涉及中國傳統的禮法制度。由於年代的久遠和資料的缺失,說清楚「誅滅九族」是哪九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連瞿同祖先生在《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一書中,都是列舉了有關「九族」的不同說法,而沒有給出定論。

九族說法

說法一:

是指父族

四、母族

三、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兒及外孫。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兒子。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說法二:

另一種認為是從本人算起向上五代,向下五代,共是九代為九族。九代的直系親屬,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尚書·堯典:

「克明俊德,以親九族」。幼學瓊林·卷二·祖孫父子類:「何謂九族?

高、曾、祖、考、己身、子、孫、曾、玄。」

中國古代「抄家」和「滅族」經常是伴隨使用的,目的在斬草除根—完全除去復仇的實力和人脈。少康中興「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就是除之不盡的後果,吳子胥與吳伐楚是滅族不徹底的結果。因此,秦始皇開始有「族誅」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後代越來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

株連最廣的是明成祖殺方孝孺,誅其「十族」。

詳見:http://baike.

愛情是怎麼一回事,什麼是談戀愛,是怎麼一回事?

愛情 是酸酸的 甜甜的 苦苦的 愛情是真實的 是持久地 是我們知道的最甜的也是最苦的 其實呢?我想愛情不就是兩個人的事嗎?愛乙個不愛你的人又是何必呢?我想那應該算是了種解脫啊!找乙個愛你的人吧。他不珍惜就讓他去後悔 沒資格有你的愛 男人?其實女人也搞不懂他的!終於明白 愛情 只是模特身上那件美麗霓裳...

西遊記中唐僧的九環錫杖是怎麼一回事

九環錫杖 唐僧十八歲出家皈依佛門,經常青燈夜讀,對佛家經典研修不斷,而且悟性極高,二十來歲便名冠中國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愛。後來被如來佛祖暗中選中去西天取經,並賜寶物三件,即錦藍袈裟 九環錫杖 金箍咒。錫杖 僧人攜帶的道具,比丘乞食時,只能用此杖擊地出聲,請人出來,故又名聲杖。此杖原有三個目的。...

處暑出伏是一回事嗎處暑和出伏是一回事嗎?

不是一回事。處暑,二十四節氣之一。處暑節氣在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50 據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說 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熱的夏天將過去,到此為止了。處暑前後我國北京 太原 西安 成都和貴陽一線以東及以南的廣大地區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區日平均氣溫仍在攝氏二十二度以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