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旦在古時表示什麼時候,古代的時間怎麼表達?

2021-03-11 06:36:54 字數 5531 閱讀 9145

1樓:yui了

噗但在古時表示的時間是早晨,紫薯炒牛言虎卯兔跟甲乙丙丁打退。

2樓:守株待虎

東方的天空濛濛亮時,相當於現在常說的拂曉。

3樓:我是唐朝十八子

出單在古代時候表示乙個時間的問題。

4樓:l小澤澤

出蛋白股時表示是什麼時候?應該是早晨吧,早上的時候吧,不是早晨中午不可能是中午早晨。

5樓:熱心網友

初旦在古代就是黎明,拂曉,天快亮了的時候

6樓:我abc呃

初旦在古時侯表示太陽剛剛從東方出來。

7樓:迴圈往復永不盡

初旦在古代應該是表示凌晨的時候吧,我覺得是這樣。

8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歷史 歷史 中國

9樓:匿名使用者

出出單在古詩嗯,表示什麼時時候在古時的時候是50年代那個時候?

10樓:匿名使用者

但在古時表示什麼時候出石?在古時表示清晨的時候

11樓:匿名使用者

不得這故事表示什麼時候標識處的的時候。

12樓:匿名使用者

孤單在股息表達的什麼時候呢?他們幹嘛用這樣的表達方式?

13樓:匿名使用者

在古時候表示是什麼時候?是早晨起來的意思?

14樓:喜歡溫開水

噗但再補手錶是什麼?

15樓:匿名使用者

出蛋在古時表示什麼意思時候我不知道出石在古代時是表示什麼時候

古代的時間怎麼表達?

16樓:匿名使用者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

、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乙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 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公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擴充套件資料

具體時間的計算

古代自唐以後將十二個時辰分為初、正兩個部分,午時三刻即午正三刻(非午初三刻)但是這種午正三刻並非是中午陽氣最盛的時候,最接近中午陽氣最盛的時候是午初三刻,即現在的十一時四十五分。

中國古代長期實行百刻製(清以後改為1日96刻),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一時辰有八刻,一刻有三盞茶,一盞茶有兩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彈指,一彈指有十剎那,一剎那就是半秒鐘。早在西周時就開始使用。

其中的十二個時辰,就是我們常 常 聽到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兩個小時為乙個時辰。所謂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完全是根據太陽的節奏來安排自己的作息的。

17樓:種花家的小公尺兔

古人表示日期的方式除了普遍地用干支來表示以外,就是用某月某日的方式。表示日期的方式應該是「幾月初幾」,如「九月初九」、「十月初一」等等,和今天農曆的表達方式應該是一樣的。

時間表示的方式為每晝夜為二十四小時,在古時則為十二個時辰。當年西方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人們將中西時點,分別稱為「大時」和「小時」。

天干地支在中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春秋戰國時期又採用十二辰(地支)紀月,而十二辰紀時制度至遲西漢時已被採用。

西漢末始又用干支來紀年。唐以後,五代曆書月名開始注以干支,北宋時又將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紀時,至此年月日時分別全以干支註記,這就是干支歷(甲子歷),它是一種陽曆。

此外,干支註記時間的方式起碼還從殷歷開始,附加在各個朝代至今所制定的陰陽曆中,兩種曆法同時並用。

干支註記時間在中國古代一直使用,從未間斷。因此對研究歷史非常有幫助,非常容易推算歷史時間。如《馮婉貞》:「咸豐庚申,英法聯軍白海入侵。」咸豐,皇帝年號;庚申,干支紀年。

18樓:墼餮魍薅

古代十二時辰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乙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公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更,是古代人夜間用來計時的單位。 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等於乙個時辰.

晝夜時辰

地球自轉一周為一晝夜,稱為「太陽日」,晝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陽之地面為晝

,背陽地面則為夜。春分以後,日照北半球漸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晝長,南半球則相反

;秋分以後,日照南半球漸多,故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乃相反。

晝夜的劃分方法

中國傳統以十二個時辰來計算晝夜,以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

,亥十二地支來表示,每時辰分為八刻,又區分為上四刻,下四刻。這樣,每個時辰相

當於現代的兩個小時,如巳時相當於9時到11時。那時候,白天靠測量太陽的影子,夜晚

用漏壺(計時工具)滴水測時。但這不是最早的測時法。在這以前,如下表的俗稱所反

映的情況。表內的俗稱,是指十二時辰在古代的一種通俗叫法。這種俗稱,就是中國古

人借助一些自然特徵和生物特徵來計時的。「雞鳴」「人定」,借助於半夜雞叫和人入

夜睡覺的特徵。「食時」「晡時」,借助吃飯時刻表示時間。古人一日兩餐,早飯在日

出以後,隅中以前,所以稱這段時間為「食時」;晚飯在「日昳(太陽偏西)以後,日

入以前,所以稱這段時間為「晡時」。其餘八個時間以太陽位置為主要特徵來命名的。

由於季節的不同,具體的時間差竟達兩小時,因此後來被十二地支計時所替代。

另外,中國古代還有報更(又叫打更)的計時法。把夜間分為五更:相當於現代的

晚上7點到9點為一更,9點到11點為二更,午夜11點到1點為三更,凌晨1點到3點為四更

,凌晨3點到5點為五更。

19樓:9小王子非魚

古代時間稱呼:

子時:23時至01時;丑時:01時至03時,寅時:

03時至05時;卯時:05時至07時;辰時:07時至09時;巳時:

09 時至11時;午時:11時至13時;未時:13時至15時;申時:

15時至17時;酉時:17是至19時;戌時:19時至21時;亥時:

21時至23時。

一小時是半個時辰,一刻為十五分鐘。20點整是戌時;20點30分是戌時兩刻。

1、十二時辰制。西周時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乙個時辰。

2、二十四時辰制。宋以後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醜初、醜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3、十時辰制。出現於先秦。晝夜各五分。據《隋書.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

即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又把每更分為五點。

每更就是乙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鐘,所以每更裡的每點只佔24分鐘。

4、五時辰制。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參閱《淮南子.天文訓》。

5、百刻製。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

可能起源於商代。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明末又提出九十六刻製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

20樓:疾風動竹

一般格式:朝代+年號+數字+年。

如:大唐貞觀廿一年。

年號一般為兩字,也有四字的,如「太平興國」就是宋太宗使用過的乙個年號。

**中久安盛平十七年哪個是年號?另乙個又是什麼?

這個要看具體**裡有沒久安這個國家,如果有的話,那麼久安是朝代名,盛平是年號;沒有的話,那麼「久安盛平」就是年號。望採納

21樓:袁錦豪

年號,從先秦開始有的。久安盛平就是年號。另乙個「十七年」是指在位皇帝改年號後的第十七年。

年號:年號,是我國從漢朝初年開始使用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繼位後始有年號的出現,始創年號元狩,並追建元狩以前年號為建元、元光、元朔。

此後形成制度。歷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遇到大事、要事,都要更改一下年號。乙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乙個,多則十幾個。

如唐高宗有14個;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乙個年號,故後世即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22樓:高大貓說

年號,自漢武帝開始有的。久安盛平就是年號吧

年號真正使用的開創制度,當發源於中國漢朝皇帝漢武帝劉徹,年號建元。

23樓:匿名使用者

嗯ヽ(○^㉨^)ノ♪天壇醫院我們的家園,嗯?一天天人的命只為了一下鄉。。嗯ヽ(○^㉨^)ノ♪地方日日日本車?我們的快樂。你家門口的不一樣一樣地方日日日又一村幹嘛了呢就

蚊帳在古時候叫什麼,蚊帳古代都怎麼稱呼

中國古代防蚊之具主要是帳幔。它的最早名稱是 幬 春秋時期,齊桓公 公元前685 前643年在位 的 翠紗之幬 使飢蚊營營不得入內。這個記載在 春秋 國語 等先秦史料中皆不見,僅儲存於南朝梁元帝蕭繹撰寫的 金樓子 立言篇九 中。幬,也許還有一個寫法。詩經 召南 小星 有 肅肅宵征,抱衾與裯 句中的 裯...

什麼時候用a,什麼時候用an在英語中,什麼時候用a什麼時候用an?

用an 當修飾的名字開頭是母音 特別注意 是發音是母音而不是字母是母音字母啊 時,用an,例如an interesting book 名詞的第乙個發音為子音音標時,用a eg a hand 英語字母u前面的不定冠詞a,an 的確定讓學生頭痛,怎麼掌握呢?很簡單,u發字母表音的單詞前是a,不發字母表音...

武漢古時候叫什麼名字,“武漢”古代的時候叫什麼?

繆妄 武漢漢口一帶古有夏汭 鄂渚之名。武漢考古發現的歷史可上溯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其考古發現有東湖放鷹臺遺址的含有稻殼的紅燒土 石斧 石錛以及魚叉。市郊黃陂區境內的盤龍城遺址是距今約3500年前的商朝方國宮城,是迄今中國發現及儲存最完整的商氏古城。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