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的太和殿經過了改變了,不是原來的樣子。
2樓:
太和殿自bai建成後多次遭焚毀,du
經歷過多次重建
zhi,今
dao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2023年)重建回後的形答制。所以,已經不是最初的樣子。
2023年(永樂十八年),北京宮殿竣工。次年發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毀。
2023年(天順三年),營建西苑。2023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門、文武樓、午門全部被焚毀.
2023年(萬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毀前三殿、後三宮。
2023年(崇禎十七年),李自成軍攻陷北京,明朝滅亡。李自成撤離北京前焚毀紫禁城。
3樓:西北第一狼人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古代宮殿建築,為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精華,是內中國現存最大容的木結構大殿之一,位於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太和殿是皇權的象徵,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此舉行盛大典禮。
其於明永樂十八年(2023年)建成,稱奉天殿;清順治二年(2023年)改今名。建成後屢遭焚毀,經歷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2023年)重建後的形制。該建築上承重簷廡殿頂,下坐3層漢白玉台階,屋頂仙人走獸多達11件,開間11間,均採用最高形制。
所以說不可能完全保持200多年前的建築形式,只能是大體一致,重點是顯示皇家威嚴,氣派。
4樓:燕曉
不是最初的樣子。曾經找過大火,後來又翻修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大部分保留了原來的樣子,這麼多年的重修應該會在一些環節上變了,但還是保留原來的樣子
6樓:秋天裡的紅蠟燭
故宮經多次焚毀,多次修建已不是最初建造的樣子了。
7樓:龍的故紅
肯定不是對的,最初的樣子得長久修理,要不早不成樣子了,現在的肯定修理了。
8樓:匿名使用者
肯定對的比錯多,不然不會這樣。
太和殿最初是什麼時候建造成的?
9樓:西南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2023年)建成,稱奉天殿。
明嘉靖四十一年(2023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2023年)改今名。建成後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2023年)重建後的形制。
太和殿於明永樂十八年(2023年)建成,稱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2023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2023年)改今名。
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上承重簷廡殿頂,下坐3層漢白玉台階,採用金龍和璽彩畫,屋頂仙人走獸多達11件,開間11間,均採用最高形制。為中國現存最大木構架建築之一,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為乾隆皇帝的御筆,現存的牌匾為複製品。
原件在袁世凱稱帝時被換下,已佚。
為什麼故宮的太和殿是我國等級最高的古代宮殿建築
10樓:一箭雙鵰
因為太和殿抄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長64公尺,寬37公尺,建築面積2377.00㎡,高26.92m,連同台基通高35.05m,為紫禁城內規模最龐大也是等級最高,體量最大的建築。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2023年)建成,稱奉天殿。
明嘉靖四十一年(2023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2023年)改今名。建成後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2023年)重建後的形制。
太和殿於明永樂十八年(2023年)建成,稱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2023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2023年)改今名。
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上承重簷廡殿頂,下坐3層漢白玉台階,採用金龍和璽彩畫,屋頂仙人走獸多達11件,開間11間,均採用最高形制。為中國現存最大木構架建築之一,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為乾隆皇帝的御筆,現存的牌匾為複製品。
原件在袁世凱稱帝時被換下,已佚。
1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以前皇帝上朝的地方就是太和殿,還有面見外來使節都是在太和殿,宴請百官也是在太和殿
12樓:匿名使用者
。。。。。。。。。。。。。
故宮太和殿這個名字的由來
13樓:名字太難起了
太和殿於明永樂十八年建成,稱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改為太和殿。屢遭焚毀,多次重建。
上承重簷廡殿頂,下坐3層漢白玉台階,採用金龍和璽彩畫,屋頂仙人走獸多達11件,開間11間,均採用最高形制為中國現存最大木構架建築之一。
14樓:品北京
:「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其所塑造的文化心理、思維取向與行為方式深深烙印在中國社會歷史程序中。而這一「和」的價值追求、文化心理與社會行為的形成是傳統文化人格在歷史中培育並養成的。
中國古人從「天人合一」的天地之本中尋求「和」的先天根據,從「和實生物」的不息生命中追求「和」的內在潛能,從「心平氣和」的社會構建來證明「和」的現實可能,而「保合太和」的最**值嚮往為中國古人提供了「和」的超越境界與理想世界,「人生天地」主體之所具有的自覺完善的價值則論證了「和」之實現的不竭動力。「保合太和」的傳統文化最終在其理想上,以和濟天下的情懷為人類提供了永遠的精神借鑑。
15樓:哇傑秀
編輯本段歷史功能
現在很多人認為太和殿平時是用於上朝的,其實不是。太和殿其實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實際使用次數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門、乾清門(為御門聽政)、乾清宮(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時皇帝召見大臣所在地)、還有養心殿(清朝後期垂簾聽政)的,並不是平時所說的太和殿。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極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征,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
清初,還曾在太和殿舉行新進士的殿試,乾隆五十四年(2023年)始,改在保和殿舉行,「傳臚」仍在太和殿舉行。關於皇帝上朝的地點,其實不在太和殿,縱觀明清,皇帝一般都是在太和門、乾清門上朝,稱御門聽政,而當有比較緊急或重要的事情時,皇帝則在乾清宮召見大臣,晚清時期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上朝的地點也因此變為養心殿。
編輯本段建築風貌
太和殿面闊十一間, 進深五間,建築面積2377.00㎡,高26.92m,連同台基通高35.05m,為紫禁城內規 太和殿
模最大的殿宇。殿前有寬闊的平台,稱為丹陛,俗稱月台。月台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
龜、鶴為長壽的象徵。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量是古代的標準量器,二者都是皇權的象徵。殿下為高8.
13m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以欄杆。欄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可呈現千龍吐水的奇觀。太和殿外景(20張) 太和殿是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建築規制之高,裝飾手法之精,堪列中國古代建築之首。
而太和殿之上為建築形式最高的重簷廡殿頂,屋脊兩端安有高3.40m、重約4300kɡ的大吻,在中國古建築的岔脊上,都裝飾有一些小獸, 這些小獸排列有著嚴格的規定,按照建築等級的高低而有數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宮太和殿上的裝飾(共有10個),這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顯示了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
第乙個飾物是乙個騎鳳仙人,相傳原是南朝齊明王,後修道公升仙。仙人之後是十個小獸:龍、風、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鬥牛、行什。
在其它古建築上一般最多使用九個走獸。這裡有嚴格的等級界限,只有金鑾寶殿(太和殿)才能十樣齊全。中和殿是七個、保和殿是九個。
其它殿上的小獸按級遞減。天安門上也只是九個小獸。
編輯本段內部裝飾
太和殿的裝飾十分豪華。簷下施以密集的鬥栱,室內外梁枋上飾以級別最高的和璽彩畫。門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紋,下部浮雕雲龍圖案,接榫處安有鐫刻龍紋的鎏金銅葉。
殿內金磚鋪地(因而又名金鑾殿)(金磚是因其打造時所需的錢很多,因而得名),太和殿內地面共鋪二尺見方的大金磚四千七百一十八塊。但是金磚並太和殿內景(13張)不是用**製成,而是在蘇州特製的磚。其表面為淡黑、油潤、光亮、不澀不滑。
蘇州一帶土質好,燒工精,燒成之後達到"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程度,方可使用,燒煉這種磚的程式極為複雜,一塊磚起碼要煉上一年。太和殿共有七十二根大柱支撐其全部重量,其中頂樑大柱最粗最高,直徑為一公尺零六,高為十二公尺七零。明代用的是楠木,採自川、廣、雲、貴等地,要採取這種木材十分艱難,楠木往往長在深山老林之中,為此**百姓不顧性命安危冒險取材,民間對此有「進山一千(人),出山五百(人)」的說法。
清代重建後,用的是松木,採自東北三省的深山之中。太和殿的明間設九龍金漆寶座,寶座兩側排列6根直徑1.00m的瀝粉貼金雲龍圖案的巨柱,所貼金箔採用深淺兩種顏色,使圖案突出鮮明。
寶座前兩側有四對陳設:寶象、角端(音錄端)、仙鶴和香亭。寶象象徵國家的安定和政權的鞏固;角端是傳說中的吉祥動物;仙鶴象徵長壽;香亭寓意江山穩固。
寶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傘蓋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臥的巨龍,龍頭下探,口銜寶珠。
編輯本段皇帝寶座
故宮現存做工最講究、裝飾最華貴、等級最高、體量最大、雕鏤最精的是太和殿中陳設的髹金漆雲龍紋寶座,它設在大殿**七層台階的高台上,後方擺設著七扇雕有雲龍紋的髹金漆大屏風。它是明朝嘉靖(1522—1566)年間製作的,通高172.5厘公尺、寬158.
5厘公尺、縱深79厘公尺。椅圈上共有13條金龍纏繞,其中最大的一條正龍昂首立於椅背的**;椅面之下沒有通常的椅子腿,而是乙個須彌底座,在束腰的地方透雕雙龍戲珠,滿髹金漆。周圍擺設象徵太平有象的象馱寶瓶,象徵君主賢明、群賢畢至的角端,象徵延年益壽的仙鶴,以及焚香用的香爐、香筒。
而殿內靠近寶座的六根明柱和梁、枋上的群龍彩畫,全用瀝粉貼金。寶座上方的蟠龍銜珠藻井,也統統罩以金漆,更顯出「金鑾寶殿」的華貴氣氛,足見坐上這個寶座的人是何等尊貴。
編輯本段鎮殿之寶
中國古代皇家拿什麼來鎮殿?太和殿的房梁之上,到底隱藏著怎樣的鎮殿之寶?在太和殿300年大修之際,故宮近日披露了太和殿中隱藏的五座神秘符牌。
這五座符牌的供奉極有規律,以太和殿正中懸軒轅鏡正上方的藻井平台**所供符牌為中心,東西南北四方分別朝向正中各供奉一座。符牌由於雕刻著鎮殿神符,故又稱 為「符板」。正**的一塊符牌高約37.
5厘公尺,寬23厘公尺,以產於東北的高麗木所制,前置香爐、蠟臺、靈芝五供。符牌正面由上而下共分為四層,由佛教護持真言、神明和北斗七星圖組成,背面由鎮殿七十二符組成,可謂是一道鎮殿靈符。 清宮《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中記載, 雍正九年八月十二日(2023年),雍正降旨在養心殿安黃銅符板一塊,太和殿和乾清宮分別安木符板各一塊。
據此可知,此處符牌至少有一塊應是雍正九年供奉在太和殿上的。故宮專家介紹,雍正九年,正是雍正帝被病魔纏身,讓道士為其治病之時。此牌上的佛教經咒中既有漢傳佛教經典的經咒,又有藏傳佛教的心咒和咒牌,顯然是漢藏合一的形式。
編輯本段抗戰見證
2023年8月15日,侵華日軍宣布無條件投降,八年抗戰終於取得全面勝利。日本宣布投降之後,華北戰區正式的受降儀式就是在太和殿廣場舉行的,這是2023年的10月10日,也正是故宮博物院建院20周年的日子。當天,前來觀禮的總人數達到了十萬餘人,在太和殿、午門、端門乃至天安門,人潮湧動。
典禮在10點10分正式開始,景山山頂上軍號長鳴,太和殿主會場禮炮響起。參加典禮的有美軍司令羅基少將、華頓參謀長、英國代表、蘇聯代表、法國代表、荷蘭代表等。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將軍作為中方代表,立於太和殿台基下的受降臺正中,日軍代表20多人俯首低眉從太和門左側入場,走到受降台前,向孫將軍行禮。
接著日方的代表根本博在投降書上簽字並蓋章,並將戰刀放置在受降桌上,黯然從熙和門左門退場。典禮僅有短短的25分鐘,但是目睹這一幕的在場中國人無不群情振奮,歡聲雷動。詞條圖冊更多圖冊太和殿外景(20張)
太和殿內景(13張)
求故宮太和殿的詳細只是太和殿!謝謝
太和殿 the hall of supreme harmony 俗稱 金鑾殿 位於中國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 1420年 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 1562年 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 1645年 改今名。自建成後屢遭焚毀,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見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 1695年...
關於太和殿的解說詞,故宮太和殿導遊詞
凝汐 北京故宮的太和殿俗稱 金鑾殿 位於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 1420年 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 1562年 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 1645年 改今名。自建成後屢遭焚燬,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見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 1695年 重建後的形制。太和殿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
故宮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由來
故宮三大殿 太和 殿 中和殿 保和殿 的由來 太和殿 太和 二字內是說宇宙間容的一切關係都得到協調的意思。太,太極,指宇宙萬物 和,和諧,協調。中和殿 中和 取自 禮記 中庸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道也 之意。中和殿匾額 允執厥中 匾,為乾隆御筆。典出 書 大禹謨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