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測戰國七雄哪個國家可能完整統一

2021-03-17 08:30:37 字數 5444 閱讀 5639

1樓:吉以丹

秦國是周朝時華夏族在中國西北建立的乙個諸侯國,秦人就是華夏族西遷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並遂為諸侯[1]。後因嬴姓部族捲入了武庚挑唆的叛亂而遭到周公姬旦的懲罰[2],嬴姓部族因此淪為奴隸。

[3][4]

周孝王時,秦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王封為附庸。秦人此後世代為周王室養馬並在戍邊對抗西戎。周夷王以後,周王室越來越衰敗,[5]不得不依靠秦人來穩定西部疆域的和平。

西元前821年,秦莊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再次賜以秦(天水),連同原大駱之族所居的犬丘(咸陽)之地[6][1]。西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殺,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賞識。[6]

西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歧山以西之地。[7][6][1]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6]

戰國七雄,哪些國家曾有統一可能

2樓:幸山雁

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楚莊王 是五霸

齊、楚、秦、燕、趙、魏、韓 是七雄

戰國七雄最後統一天下的是哪國

3樓:曦月

秦國西周滅亡以後,經過春秋五霸,中國歷史進入戰國時期,這時候,七雄並立。而七雄爭鬥的結果,是西方的秦國佔了上風。秦始皇,也就是秦王贏政就在這種背景下出生。

他在前246年即其13歲時,繼承王位,前237年即其22歲時開始親理朝政。在軍事上,他制定了「分化瓦解各個出破」的正確戰略。經過長期的準備,秦王贏政開始著手進行統一戰爭。

贏政首先滅掉了早已臣服於自己的南韓,將南韓的貴族王室都押送到咸陽。南韓是六國中最為弱小的國家,而且和秦國相連,它的滅亡,為秦國勢力東出承谷關提供了條件。

西元前225年,秦國大將王貫攻破大樑,魏國滅亡,韓趙魏原來是乙個國家,就是晉國。晉國原本是春秋諸候國中最為弱小的國家,可惜的是,這麼乙個強國卻**為韓、趙、魏三個國家,自己又互相猜疑,最終被秦國各個擊破。

接著,贏政計畫滅掉六國中地盤最大的楚國。在御前會議上,年輕的大將李信認為,楚國雖然地盤很大,但是它的兵力不強,而且早在十幾年前秦國就出兵奪取了楚國的巴蜀部分;如果是非曲直江而下,只要20萬兵力,就可以征服楚國。但是老將軍王翦卻不以為然,他認為,楚國是個大國,雖然屢次戰敗,但是實力猶存,用20萬人去消滅楚國是不現實的。

要滅亡楚國至少要60萬兵力,而且穩紮穩打,才能成功。但是贏政沒有聽取王翦的意見,他委派李信為統帥,帶領20萬兵力南征楚國。

但是戰爭的結果完全證明了王翦意見的正確,李信的20萬大軍在長江一線遭到楚軍的頑強阻擊,最後後援不及,大敗而退,秦軍損失慘重,兵士死傷無數,七個有名的悍將戰死。

秦王政閏訓大怒,把李信革職,並最後下定決心,派王翦率60萬大軍再次選徵。王翦大軍浩浩蕩蕩向楚國戟。楚國也動員全國兵力進行抵抗。

王翦到了前方,只讓兵士修築壁壘,閉門不理楊國大將項燕的一再挑戰。過了一段時間,面燕做出了乙個錯誤判斷,他認為秦國新敗,沒有實力和膽量馬上戟,王翦是在這麼駐防保護已被占領的南韓,於是放鬆了敬惕。就在項燕鬆懈之機,王翦突然發起攻勢,楚國迅速瓦解。

秦軍乘勝一直打到壽春,俘虜了楚國負 。項楚得知楚王被俘虜的訊息,渡過長江,想繼續抵抗。王翦不給項燕以喘息之機,迅速打造戰船,訓練水軍,渡江追擊,項燕購大勢已去人得拔劍自殺,楚國滅亡。

隨著楚國的滅亡,水面的燕國和東西的齊國也相繼在西元前222年和西元前22年滅亡。這樣,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建立了乙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王朝。

4樓:匿名使用者

秦國耶,不過很快就嗝屁了

5樓:伊喬司元柳

秦國於西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乙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

戰國七雄哪個國家軍事最弱?

6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時期七國國力變化都不同,在戰國的前期,中期,後期各國國力排行都不同。戰國前期,魏先變法,最先強大起來,後來「圍魏救趙」為齊所敗,從而開始沒落,後來齊楚居上。戰國中期,商殃入秦變法,秦崛起,齊楚沒落。

戰國後期,趙改胡制,成為唯一可以與秦抗衡的大國,只是長平戰敗後步入沒路。戰國七雄中的韓,個人觀點,充其量只是個比較大的小國,前期曾經強大過幾年,之後一直為人魚肉,較宋等國也不過強一丁點。燕在歷史上,比較大事情只有中期連取齊七十二城以及後期刺秦兩件,大國地位只對當時的邊遠民族來說吧。

個人評價,魏好戰,楚貪婪,韓懦弱,趙昏庸,燕偏遠,齊安逸,促使它們為秦所代。當然,秦幾代明君,商殃趙高白起等能人,統一大業哪有不落入秦。

7樓:匿名使用者

著要看是哪個時期了

戰國剛開始時是燕國,因為整個春秋時期這個國家更本沒有什麼地位和勢力可言,不過是地理位置好,在乙個角落上,可以自守。後來因為經濟滯後,秦國也成為7國中最弱的一起,一度被山東六國看不起,因為秦國當時經濟和國力方面的確是落後的。然後最弱的要算是南韓了,在和魏國的相持戰中輸得很慘,秦國這個世界、後得以坐收漁翁,一直到到南韓亡國時,南韓基本上已經沒有乙個像樣的將領來抵抗秦國的進攻了。

8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七雄中最弱的南韓

戰國七雄哪個國家最大

9樓:蘇堤舊事

戰國時期的齊國和楚國人口都在百萬之眾,應為最多. 從統治疆域看:秦、楚、齊最大。

戰國七雄指中國歷史上戰國時期的七個最強的諸侯國,也代表了除了周文化之外不同文化體系(楚文化、齊文化、秦文化、三晉文化、燕文化)。經過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的無數次兼併戰爭,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時期(前475年―前221年)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國分別為秦、齊、楚、燕、韓、趙、魏,這七個國家被歷史學家稱作「戰國七雄」。

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巴、蜀、宋、中山等大國。小國尚有鄭、衛、東周、魯、滕、鄒、費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

10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期:楚國面積最大,南起五嶺,北面則占有山東南部、河南中南部、陝西漢中地區。

秦國最強;齊國最富。

11樓:匿名使用者

史學上以三家分晉

(西元前403年)作為戰國時代的開始,以秦始皇統一(西元前221年)為結束,戰國七雄分別為齊,楚,燕,韓,趙,魏,秦。戰國時代也有近200年的時間,不同的時間段有不同的局勢,如戰國初期魏國是軍事,經濟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魏惠王前期魏國成為了中原的霸主國,但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幾十年變使秦國成為一大強國,而原來的霸主國魏國也因為魏惠王的昏庸而霸權衰落,所以不能把乙個時間段的局勢當做整個戰國時代的局勢。

戰國七雄哪個國家最大,從前期來講魏國最大,而後齊國打敗魏國但不能取代魏國成為霸主國,中國成為各國爭強的局面,到齊威王後期齊國有稱霸中原的跡象,但當時齊國的實力也不是絕對性的對各國壓倒性的,中期是秦國的綜合國力最為強大,楚國的土地面積最大,國力也強,趙國經過趙武靈王變法成為一大強國,連燕國和秦國國君都是趙武靈王扶植上去的,趙國成為當時不可激怒的強國,武靈王也成為史上不可否認的一代霸主(雖然最後不得善終),戰國中期還發生一件大事,齊愍王時,齊國的軍事達到巔峰,後來燕國樂毅帶領五國聯軍(戰爭後楚國也加入了所以是六國聯軍)攻占了齊國的70餘座城池,只剩兩座沒攻下,儘管後來齊國在田單的帶領下復國,但以後齊國的實力就不能和秦國想抗衡了,戰國後期長平之戰後,東方六國在無力和秦國大戰,秦國獨大,秦王政時期,秦國開始統一大業,秦王政也就是秦始皇。

12樓:匿名使用者

楚國是國家最大,人口最多的。

戰國七雄中哪個國家的歷史最久?

13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七雄

易維基,關注傳統文化、神秘文化以及高新科技的自由百科全書

戰國七雄是中國古代戰國時期七個諸侯國的統稱。春秋時期無數次戰爭使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時期,七個實力最強的諸侯國,是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國家被稱作「戰國七雄」。

在七個諸侯國之中,以秦國國力最強。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該六國又稱「山東六國」。

[編輯]歷史

春秋末年,經列國兼併,剩下的大國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晉,東方的齊、燕,南方的楚、吳、越。戰國早期,上述大國,除吳於西元前473年被越所滅,全都儲存下來。秦國、燕國實力較弱。

比較強大的是晉、齊、楚、越四國。其中晉國經過六卿之間的兼併,西元前453年,形成趙、魏、韓「三家分晉」的局面,號稱「三晉」。三晉在戰國初期最強大,常常聯合兵力進攻其他國家。

西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策命三晉為諸侯。齊國自西元前481年田氏子殺齊簡公,專齊政,形成「田氏代齊」的局面。但戰國初期,齊實力暫時弱於三晉。

楚國雖向東方略地擴充套件,但其北上與三晉爭奪鄭卻遭受失敗。越國滅吳後曾強盛一時,進入戰國後因長期內亂,勢衰。

戰國中期,秦、齊、楚、趙、魏、韓、燕七國爭雄的格局逐漸形成。最初,魏國在各大國中實力最強,但在後來居上的齊、秦夾擊下逐漸衰落下去。楚國任用吳起變法,國勢頗振,稱雄江南。

趙國與南韓亦攻滅周邊小國,並於西元前367年,乘西周內亂,把周**為西周和東周兩個小國,逐漸占領周的外圍地區。各國中只有燕實力仍較弱。由於國內變法的成功,秦、齊成為西方與東方兩大強國。

雖然魏惠王在西元前344年稱王,但在桂陵之戰(前353)和馬陵之戰(前341)中兩次負於齊國,遂被迫在西元前334年,與齊威王「會徐州相王」。西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稱為王。隨後韓、趙、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後稱王。

各大國紛紛拉攏與國,出現合縱連橫的高潮。合縱連橫的實質是秦與齊、楚這兩大東西對峙集團的鬥爭。秦在這一期間基本上居上風,先後**韓、魏,重創楚國,攻滅巴蜀。

齊因未與秦直接交鋒,仍保持東方霸主地位。趙亦實力較強,趙武靈王曾實行「胡服騎射」,圖滅中山和攻略胡地。

戰國晚期,各國之間的兼併更加激烈。楚違背縱約,與秦結盟,但在齊、韓、趙以及背盟的秦國的兩面夾擊下,一蹶不振。趙滅中山。

國力強盛。齊雖挾韓、魏與秦相抗衡,但卻難以阻止秦對韓、魏的蠶食進攻。西元前288年,齊、秦並稱東、西帝,旋皆放棄帝號。

次年,蘇秦、李兌合趙、齊、楚、魏、韓五國攻秦,罷於成皋(今河南滎陽汜水),秦歸還部分趙、魏失地求和。次年,齊滅宋。秦遂主謀合縱攻齊。

西元前284年,燕昭王使樂毅為將,合燕、秦、韓、趙、魏五國攻齊,攻入齊都臨淄,占領齊國長達五年。西元前279年,齊將田單組織**,收復失地。齊雖復國,但元氣大傷,從此無力與秦抗衡。

這以後秦的對手主要是趙國。秦在進一步削弱楚的基礎上,向東積極發展,與趙形成正面對抗。西元前262-前260年,秦、趙在長平(今山西高平)激戰,秦大敗趙(長平之戰)。

西元前259年,秦進圍趙都邯鄲,達三年。西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趙敗秦,解除邯鄲之圍。趙雖轉危為安,但受創慘重。

西元前251年,燕乘趙國新敗,出兵攻趙,反被趙國擊敗。然而在秦的威脅下,東方六國又結成暫時的聯盟。西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國兵攻秦,敗秦於河外。

西元前241年趙龐暖合趙、楚、魏、燕、韓五國兵攻秦,但為秦所敗。從此,東方六國聯盟不復存在。秦乘勢各個擊破,自西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燕、魏、楚、齊,統一天下,七國爭雄的局面結束。

戰國七雄是哪七雄戰國七雄有哪幾個國家

七雄分別是 秦國 楚國 齊國 燕國 趙國 魏國 南韓。戰國七雄,是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三家分晉後,趙國 魏國 南韓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

戰國七雄是哪些國家戰國七雄有哪幾個國家

1 戰國七雄是指秦 齊 楚 燕 韓 趙 魏這七個國家。2 簡介 戰國七雄指中國歷史上戰國時期的七個最強的諸侯國,也代表了除了周文化之外,七種不同文化體系與軍事力量,不同卻又息息相關。經過春秋時期 前770年 前476年 的無數次兼併戰爭,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時期 前475年 前221年 實力...

戰國七雄是哪國家啊,戰國七雄是哪七個國家啊

齊 楚 燕 韓 趙 魏 秦,這七個國家被稱作 戰國七雄 春秋戰國 春秩,西元前77o 475,戰國,西元前475 22l年。周東遷後,實力大為削弱,全國 處於四分五裂割據的狀態,大小國家約有一百二十多個。經過不斷兼併,到戰國初年,也有十幾個國家,大國有秦 楚 韓 趙 魏 齊 燕七國,即有名的 戰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