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葡萄酒的介紹

2021-03-19 02:43:59 字數 1643 閱讀 4972

1樓:千雞便豬

漢代 ―― 「將軍百戰竟不侯,伯良一斛得涼州」 據考證我國在漢代(西元前206年)以前就已種開始植葡萄並有葡萄酒的生產了。

司馬遷著名的《史記》中首次記載了葡萄酒。西元前138年,外交家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為酒,富人藏酒至萬餘石,久者數十歲不敗。俗嗜酒,馬嗜苜蓿。

漢使取其實來,於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及天馬多,外國使來眾,則離宮別館旁盡種蒲陶,苜蓿極望"(《史記·大宛列傳》第六十三)。大宛是古西域的乙個國家,在中亞費爾干納盆地。

這一例史料充分說明我國在西漢時期,已從鄰國學習並掌握了葡萄種植和葡萄釀酒技術。西域自古以來一直是我國葡萄酒的主要產地。《吐魯番出土文書》(現代根據出土文書彙編而成的)中有不少史料記載了公元4-8世紀期間吐魯番地區葡萄園種植,經營,租讓及葡萄酒買賣的情況。

從這此史料可以看出在那一歷史時期葡萄酒生產的規模是較大的。

西漢時期,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將西域的葡萄及釀造葡萄酒的技術引進中原,促進了中原地區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技術的發展。葡萄酒成為當時皇親國戚、達官貴人享用的珍品。相傳在漢朝,陝西扶風乙個姓孟名佗字伯良的富人,拿一斛葡萄酒賄賂宦官張讓,當即被任命為涼州刺史。

後來蘇軾對這件事感慨地說:「將軍百戰竟不侯,伯良一斛得涼州。」可見葡萄酒誘人的魅力。

唐朝 ―― 「李白斗酒詩百篇」

唐朝是我國葡萄酒釀造史上很輝煌的時期,葡萄酒的釀造已經從宮廷走向民間,葡萄酒在內地有較大的影響力,從高昌學來的葡萄栽培法及葡萄酒釀法在唐代可能延續了較長的歷史時期,以致在唐代的許多詩句中,葡萄酒的芳名屢屢出現。如膾炙人口的著名詩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王翰「涼州詞」)。

劉禹錫(772-842年)也曾作詩讚美葡萄酒,詩云:「我本是晉人,種此如種玉,釀之成美酒,盡日飲不足」。這說明當時山西早已種植葡萄,並釀造葡萄酒。

李白詩曰:「葡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這首詩既說明了葡萄酒已普及到民間,又說明了葡萄酒的珍貴,它像金叵羅一樣,可以作為少女出嫁的陪嫁。當時的胡人在長安還開設酒店,銷售西域的葡萄酒。

元代 —— 葡萄酒業的規模化

元代,已經有大量的葡萄酒產品在市場銷售。《馬可·波羅遊記》記載:「在山西太原府,那裡有許多好葡萄園,釀造很多的葡萄酒,販運到各地去銷售。

」所以山西那裡,早就有這樣一首詩:「自言我晉人,種此如種玉,釀之成美酒,令人飲不足。」看來,當地老百姓,把種葡萄、釀造葡萄酒,看成是一件很自豪的事。

元朝統治者對葡萄酒非常喜愛,規定祭祀太廟必須用葡萄酒。並在山西的太原,江蘇的南京開闢葡萄園。至元28年在宮中建造葡萄酒室。

明朝 —— 《本草綱目》中葡萄酒的藥用價值

明朝時候,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多處提到葡萄酒的釀造方法及葡萄酒的藥用價值。李時珍寫到:「葡萄酒……駐顏色,耐寒。」就是說葡萄酒能增進健康,駐容養顏。

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卷30中曾記載了我國栽培的葡萄品種有:

水晶葡萄,暈色帶白,如著粉形大而長,味甘;紫葡萄,黑色,有大小兩種,酸甜兩味;綠葡萄,出蜀中,熟時色綠,至若西番之綠葡萄,名兔睛,味勝甜蜜,無核則異品也;瑣瑣葡萄,出西番,實小如胡

古代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大量釀造葡萄酒?

2樓:

先秦以前中國新疆就已經在大量釀造葡萄酒了。

3樓:天子胥

中國沒有大規模的釀造過吧

中國古代鐘錶排名,中國古代兵器排名。

圭 讀作gu 日晷 沙漏 火計時 燭光計時 圭 讀作gu 表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 一般高八尺 和水平的圭組成。它利用了立竿見影的道理來測量日影長度。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回歸年長度。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日晷 讀作gu 又稱 日規 是我國古代利...

中國古代墓葬的方式中國古代墓葬的方式?

獨特的墓葬形式 中國墓葬的形式很多。一般來說,人死後用棺材殮身或者直接埋入土中,這屬於墓葬或土葬。但很多少數民族有一些奇特的喪葬形式。比如說 巴人懸棺 葬。藏族的人死後,依經濟和社會地位不同,採用 水葬 火葬 土葬或塔葬等形式。普通人都採用 塔葬只對高僧,是將大師們的法體經過防腐處理放入塔內或將骨灰...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中國古代文論研究和中國古代文論選讀一樣嗎

古人關於文學的看法抄 包括文學本原論 文與道 文體論 文學風格論 文學創作論 文學發展觀 文學鑑賞和文學批評觀等方面。將上述思想用中國文學批評史來指稱,似乎不妥。文學批評只是文藝學的乙個分支,它是在一定理論指導下,以作品為中心,以一切具體的文學現象為物件的解釋評價活動。文學批評史似應主要評述古人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