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公尺格戰鬥機
明清時代。
皇上:即皇帝。皇,古為上天,光明之意,「因給予萬物生機謂之皇」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謂之帝」皇為上,帝為下。
古人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詞則是告訴人們,天地是萬物之主。
皇上到了清朝才成為皇帝的主要稱呼,其他朝代,對皇帝的通用稱呼基本為「陛下」。
2樓:傲世邋遢
皇帝之稱始自秦始皇,是取三皇五帝的舊名合稱,表示自己德邁三皇功超五帝。
秦始皇廢除了諡號廟號,自稱始皇帝,規定後代稱二世、三世......漢代恢復諡號、廟號,因為非有開創再造之功不能稱祖,非有大功不能稱宗,所以最初的皇帝並非個個都有廟號,但每個皇帝都有諡號,所以自漢到隋,習慣用諡號或其簡稱稱皇帝,如漢世宗(廟號)孝武皇帝劉徹,就稱為漢武帝,但有些皇帝廟號諡號相近,則很難區別,如劉邦是漢高祖(廟號)孝高皇帝。
後來皇權加重,幾乎無帝不稱宗,每個皇帝都有廟號,而諡號卻變得越來越長,有的長達十幾個字,不便行文,是以從唐以後改用廟號稱呼皇帝,如唐玄宗、唐德宗。明清兩代皇帝一般即位後不改年號,而且明代最後乙個皇帝崇禎,死後清和南明給予不同的廟號,清稱思宗,南明稱毅宗,一般人如果稱呼錯了,便會禍及自身,所以此後人們習慣用年號代稱皇帝,但廟號仍通用,如乾隆皇帝,一般人也多知道就是清高宗。
廟號、諡號都是皇帝死後嗣皇帝給加的,所以唐太宗時代有人稱呼他「太宗皇帝」之類電視劇集笑話是很低階的錯誤。唐以後,有些皇帝會在活著的時候接受臣下所上的「尊號」,如唐德宗就接受了「聖神文武皇帝」尊號,武則天等對此更是十分熱衷,不過尊號是可以隨時增刪改變的,也不是每個朝代和皇帝都有,唐以後的南唐、清,都無尊號,清有給皇太后的「徽號」,如慈禧就是,但皇帝沒有接受尊號的。
3樓:天真我想你
社會是慢慢發現慢慢進步的 你看西遊記妖怪自稱大王 皇帝這個詞是後來出現的 商朝屬於早期王朝 所以稱大王 望採納
4樓:夏顏熠熠
始於秦朝 始皇統一六國後自稱
5樓:w守望晨曦
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才有的 之前坐高稱謂是 「王」
6樓:
秦始皇取三皇五帝之名自命為始皇帝,之後就叫皇帝或者皇上了
商朝人見到國君怎麼稱呼,叫帝什麼?還是叫大王?例如紂王帝辛,是稱呼帝辛還是大王啊?
歷史上第乙個皇帝是誰?
7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誰?
8樓:為誰為誰為
秦王嬴政統一中國,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皇帝」一詞作為華夏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號。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國首位皇帝,自稱「始皇帝」。從此「皇帝」取代了「帝」與「王」,成為中國兩千年多來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是中國歷史上第乙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乙個稱皇帝的君主。
9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你都說對了 西元前259—前210年,中國第乙個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後人稱之為「千古一帝」。 姓嬴,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出生於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漢族,趙氏(先秦時期,姓氏並未統一,故秦始皇又叫趙政)。
也叫秦始皇
10樓:百度使用者
中國歷史上第乙個稱皇帝是始皇帝、秦始皇--嬴政 檔案鏈結 嬴政(西元前259~西元前210年),秦莊襄王子,13歲即位。在位期間,相繼滅韓、楚、燕、魏、趙、齊,統一六國,稱為始皇帝。秦始皇定官司制,廢分封、行郡縣,統一文字、律令、度量衡。
西元前210年,卒於東巡途中。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最高統治者一般都稱為「王」,君主自稱「寡人」,大臣們稱君主為「大王」。但是我們知道,後來的封建王朝,大臣們都稱君主為「皇上」。
那麼,中國歷史上是哪個君主最先稱皇帝的呢? 原來,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招來文武大臣討論他的稱號。於是,秦朝王宮的大臣們都了激烈的討論。
有的說:「『王』代表了至高無上,沒有比『王』更能形容您的了!」 但是,秦始皇覺得自己統一了六國,稱號當然不能再沿用以前的了,「王」已經不足以顯示他的尊貴。
有的說:「天皇、地皇、人皇是人類的先祖,大王您就也稱為『皇』吧!」 有的說:
「**勞,歷史上數五帝的功勞最大,大王的功勞足以和他們相比,您就也稱『帝』吧!」 經過激烈的討論,秦始皇說:「你們的想法都不合我的意思。
我統一了六國,結束了五百多年來諸侯**割據的局面。論德行,我超過了三皇,**勞,我超過了五帝。所以,我應該將『皇』和『帝』並起來,稱為『皇帝』。
而天下我是第乙個稱『皇帝』的人,所以應該稱為『始皇帝』。」 大臣們一聽,都紛紛附和。秦始皇得意地說:
「我死後,由我的兒孫即位,稱為『二世』、『三世』,依此類推。而且,秦王朝將世世代代傳下去!」 自此,「皇帝」就代替「王」而成為最高統治者的稱謂,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乙個稱皇帝的人。
為顯示皇帝的威尊和與眾不同,秦始皇對一些名稱也做了規定:皇帝自稱用「朕」,皇帝的命稱為「制」,令稱為「詔」。皇帝的印章專門用玉做成,叫作玉璽,而且只有皇帝的印章才能叫作「璽」。
有了這些規定,一般民眾再也不能使用「朕」、「璽」二字了。同時,秦始皇規定稱皇帝的妻子為「皇后」,父親為「太上皇」,母親為「皇太后」。 秦始皇從規定這些稱號開始,逐步建立起了我國歷史上第乙個統一的多民族的**集權的封建國家,而這些稱號,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裡一直延續下來。
11樓:英武有名
樓主的問題有問題。秦始皇中國第乙個皇帝;夏啟是第乙個做王的人,清乾隆弘曆第乙個統治中國的人。
12樓:七殿哥哥
據史料記載,歷史上第乙個皇帝是秦始皇,並且「皇帝」一詞也是由他所建立。
13樓:窩窩軍團
夏朝簡略: 大禹治水,有功天下,被禹立為繼承人。 禹收九洲,金鑄九鼎,以顯其功績及威信權力。
禹之子啟,承襲父位,中華歷史第乙個家天下的王朝-夏朝。 奴隸制社會大致形成於禹在位時期。 禹傳位啟,啟傳位太康,後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洩、不降、扃、廑、孔甲、皋、發、履癸。
履癸即桀,夏王朝最後一位大王
古代宮廷中的稱呼
14樓:nm牛虻
1、皇帝
天子(源於商朝)、皇帝(源於秦始皇)、萬歲(最早是代表喜慶,漢武帝後用到皇帝身上,到了宋朝專用)。皇帝的自稱:聯、寡人、孤、孤寡、予一人、有時候也用「我」或者「吾」。
2、太皇太后
皇帝的祖母,皇帝一般對其稱為皇祖母。自稱本宮(對大臣、奴才)、哀家(皇帝死後自稱)。簡稱太皇,或稱太母,是古代中國皇帝及東亞地區部分時代的君主法定祖母的正式封號。
在部分朝代曾出現的太帝太后、皇太太後、帝太太後等,皆為太皇太后的變體。
3、世子
也就是太子,古代的「世」與「太」字意義相通。
4、皇后
皇帝正妻的稱呼,始於秦朝,歷代相襲。
5、妃嬪:帝王妾侍的統稱。唐杜牧《阿房宮賦》:「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歷代帝王妃嬪眾多。
6、貴人
宮中女官,妃嬪的稱號。東漢光武帝始置,其地位僅次於皇后。此後,歷代沿用其名,但地位的尊卑並不相同。例如,清代貴人位在皇貴妃、貴妃、妃、嬪之下。
7、太妃
已故皇帝的遺妃。清制,皇帝的祖父或父親遺留的妃嬪,分別稱皇貴太妃、貴太妃。
擴充套件資料
稱呼是一種文化現象,從乙個時代的稱呼中,我們可以窺見乙個時代的風貌。稱呼也是一面鏡子。稱呼的變化是文化的變化,同時也被視為歷史文化的折射。
中國人的稱呼是宗法、習俗、等級、地位、聲望等的反映,尊長、後輩、上級、下屬各有各的一套稱呼,誰也不能逾越。
從稱呼中我們可以看到國人對宗法禮制、尊卑長幼等禮法習俗的重視,對官職、科舉的表示方式。古往今來,中國人的稱呼既反映出了人們對於成功的觀念,又透射著一種「自卑下之道」的「謙恭精神」,這種人生精神,必定要在人們的語言、稱呼中體現出來。
兄弟排行稱謂:古代以伯、仲、叔、季來表示兄弟間的排行順序;伯為老大,仲為老二,叔為老三,季排行最小。父之兄稱「父」,父之次弟稱為「仲父」,仲父之弟稱為「叔父」,最小的叔叔稱「季父」,後來父之弟都統稱為「叔父」。
古代父母稱呼:父母又稱高堂、椿萱、雙親、膝下、考妣等。
古代後宮稱呼:
1、惠妃、麗妃、華妃:宮中女官名,亦是皇帝妃嬪的稱號。唐玄宗開元時置。
《舊唐書·后妃傳·序》:開元中,「乃於皇后之下立惠妃、麗妃、華妃等三位,以代夫人,為正一品。」
2、美人:宮中女官名,亦是皇帝妃嬪的稱號。西漢始置。據傳,漢宮妃嬪有十四等,美人位居第五等。以後一直到明代,宮廷中皆有美人名號。
3、寡小君:古代國君夫人對諸侯自稱的謙詞。《禮記·曲禮》下:「夫人自稱於天子,曰老婦;自稱於諸侯,曰寡小君。」後來臣民對別國也謙稱本國國君的夫人為寡小君。
4、昭儀:宮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漢元帝時始置。漢朝妃嬪在皇后之下有十四等,昭儀是第一等。「位視丞相,爵比諸侯王」。後世雖然亦多沿用此名號,但地位尊卑不盡相同。
5、婕妤:又作婕伃。宮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
漢武帝始置。當時有趙婕妤、尹婕妤等。婕妤在漢朝妃嬪十四等中列第二等。
後世(明代以前)雖然亦多沿用此名號,但地位尊卑不盡相同。
6、內主:先秦時諸侯夫人的稱呼。後代有時也指皇后。《晉武帝立皇后大赦詔》:「以儀刑萬邦者,必須內主。」
15樓:從頭再來好風彩
一、妃別稱姬、國陰、側室、別房、妾身,對皇帝的妾氏及太子、王、後的妻子稱謂。下人稱為「娘娘」。妃子的自稱:
妾身、賤妾、小妾(對皇帝)、本宮(對大臣、奴才)、在正式場合用「妾某氏等」,平時則用「我」或者「吾」。
二、嬪古代皇宮裡的女官,皇帝的妾。位於妃以下,貴人以上。嬪的自稱:妾身(對皇帝)、本宮(對大臣、奴才)
三、太皇太后。
皇帝的祖母,皇帝一般對其稱為皇祖母。自稱本宮(對大臣、奴才)、哀家(皇帝死後自稱)。
四、皇上:
即皇帝。皇,古為上天,光明之意,「因給予萬物生機謂之皇」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謂之帝」皇為上,帝為下。古人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詞則是告訴人們,天地是萬物之主。
五、宗子:
大宗的嫡長子叫宗子。對大宗來講,他是家長;對於小宗來講,他是族長,宗子繼承始祖的爵位,主持始祖廟的祭祀。
六、世子:
世子也就是太子,古代的「世」與「太」字意義相通。
七、支子:
古代把嫡長子以外的其它兒子稱為支子。
擴充套件資料
1、後、帝王的正妻。夏代帝王生時稱「後」,死後稱「帝」。后稷、后羿等的「後」,都是君長的意思。
商代君主生前稱「王」,死後稱「帝」。在商代,「後」開始成為君主配偶的專稱。《禮記·曲禮下》:
「天子之妃曰後。」
2、皇后:皇帝正妻的稱呼,始於秦朝。歷代相襲。
3、王后:國王的正妻。
4、皇孋:皇后的別稱。《後漢書·皇后紀贊》:「祁祁皇孋,言觀貞淑。」
5、元妃、元嫡:國君或諸侯元配夫人的稱號。《左傳》隱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繼室以聲子,生隱公。」
6、元後、元配:帝王的正妻,元配皇后。《明史·后妃傳二》:「穆宗即位,禮臣議:』孝潔皇后,大行皇帝元配,宜合葬袝廟。」
7、女主:女子為君者,多指臨朝執政的太后。《史記·呂太后本紀》:「太后女主,欲王呂氏。」
8、君婦:君主正妻的稱呼。
9、梓童:皇帝對皇后的稱呼。
10、慈壺、慈闈:對帝王母親或皇后的敬稱。宋范成大《丙午東宮壽》詩:「晨昏兩慈壺,詩禮一賢王。」
11、中宮:皇后的住處,代稱皇后。
12、國陰:后妃的別稱。古代稱男為陽,女為陰,所以帝王的后妃稱國陰.
13、御妻:帝王之妻,也叫「御女」、「女禦」,位在世婦之下。《禮記·昏義》:「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以聽天下之內治。」
14、天下母、天地母:都是對皇后的敬稱。《漢書·元後傳贊》:「及王莽之興,由孝元後,歷漢四世,為天下母。」
歷代的皇上有姓高的嗎是什麼朝代的
北齊高祖bai神武皇帝 姓高 du,諱歡,字賀六渾zhi 文宣帝 高 洋 公元 dao回550 答559年 天 保 公元550 559年 廢 帝 高 殷 公元559 560年 幹 明 公元560 560年孝昭帝 高 演 公元560 561年 皇 建 公元560 561年武成帝 高 湛 公元561 5...
女性畫眉開始於什麼朝代,畫眉鳥是什麼朝代誰所作的詩內容是什麼
中國女性畫眉開始於什麼時候 秦朝 畫眉鳥是什麼朝代誰所作的詩內容是什麼 畫眉鳥 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前兩句寫景,景中寓理 後兩句言理,情理兼融。詩人在再現良辰美景時,著意於將自己感悟到的理念,不露痕跡地含蘊其間,從而表現出詩人對禁錮人才的憎惡與否定 對自由生活的熱愛與嚮往。這首...
瓦片砌墓是哪個朝代開始的,這是什麼朝代的瓦片
真正用於建造墓室,應該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5333637是西漢 瓦是重要的屋面防水材料,它的使用始於西周早期。1976年,在陝西岐山縣鳳雛村發現了一組大型建築基址,其年代,根據對一根炭化木柱所做的放射性炭素測定,結果為西元前1000年左右的西周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