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張鈺濤
端午節就像其他傳統節日、民間習俗一樣,也是三里不同風,五里不同俗。比如端午節吃什麼,做什麼,南北各地就不盡相同。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中國漢族人民祭奠屈原 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懸艾葉菖蒲、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已成為國人普遍行為。
端午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
「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端陽節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乙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
2樓:東郭遠酈秋
端午節文化意義:在節日中回歸傳統,增強文化使命感
端午節就像其他傳統節日、民間習俗一樣,也是三里不同風,五里不同俗。比如端午節吃什麼,做什麼,南北各地就不盡相同。
端午節食俗中除了全國各地共享的粽子之外,南方大部分地區喝雄黃酒,湖南常德、張家界等地還吃糍粑,江漢平原一帶吃黃鱔,山東、江西等地吃茶葉蛋,河北地區吃印有五種毒物花紋的五毒餅等。長江黃河以南人們包粽子都用竹葉,而北方地區多用蘆葉。這些均展示了我國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日飲食文化。
在端午的習俗中,消災避疫、驅邪避魔是最原始的主題和最主要的動力。例如喝雄黃酒,《白蛇傳》裡有乙個情節講的就是許仙聽了法海的話,讓白娘子飲雄黃酒,結果現出了原形。這種建立在祛毒禳災、保健康、求吉祥基礎上的節日主題,自古便有著蓬勃的生命力。
端午節習俗是人們對生命、自然、美好人格和幸福生活的歌頌和期盼。它伴隨著人們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轉變而變化。從對辟邪驅瘟主題、捨身報國或捨身救父等高尚人格的尊崇開始,逐漸又通過各種活動(吃粽子、賽龍舟等)上公升為人類與自然、社會既和諧相處又主動調節的生活智慧型。
正是由於這些原因,端午節這個傳統的節日才得以長盛不衰。
端午節之所以特別受到民眾的喜愛,還源於人們對於民族傳統文化背景的認同。紀念屈原是端午節最鮮明的主題之一。從抗日戰爭開始,中國的進步知識分子便採取詩會的形式紀念屈原,將詩會與賽龍舟活動相呼應,更能夠體現中國古典的傳統文化。
在全球化的時代,世界文化大融匯的今天,守住自己的身份,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傳承屈原所代表的文化精神。通過開展多種傳統節俗活動,將文化傳承融入民俗節日中,讓人們在端午這個特定的節日中回歸傳統,在與祖先的對話中,感受偉大愛國詩人高尚的品格,增強我們的民族意識與文化使命感,讓優良的民族文化傳統在現代生活中得以延續更新。
3樓:首蕊騎鶯
1.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乙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2.影響:無論是艾蒿還是香囊還是五彩繩,都傳遞著人們對健康、美好、生命的嚮往,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祈福形式,這種寄託既有端午的符號意義,也是在把傳統價值相互傳遞。
傳統文化的重要存在或者延續方式就是依靠人與人的傳遞,這種代際的傳遞才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以長盛不衰地關鍵。
3.傳統習俗的傳遞也是凝聚民族的力量。幾年前吵得沸沸揚揚地南韓準備把端午節作為自己的民族節日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時全國譁然,明明是為了紀念我們的古人屈原的節日,怎麼能允許被他們抄襲過去?!
乙個民族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賴於這些帶有歷史意義的符號化的無形的鏈結上。而端午節最本源的設立意義,對屈原精忠報國,報國情懷的肯定。所以這個節日傳遞的愛國主義層面的價值和意義,也是讓我們後人繼續沿襲這個節日的價值。
4.對於現代人來說,節日還提供了乙個親朋相聚的大好機會。其實粽子什麼時候都可以包,什麼時候都可以做,但是在端午節之際,親朋相聚,包粽子,品美味,意義就會變得不一樣。
把親朋從平日繁忙的工作中解脫出來,以節日為契機,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品嚐舌尖上的美味,如此和諧的畫面。
端午節對人們有哪些影響
4樓:匿名使用者
中華傳統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具有增強凝聚力、樹立核心價值觀、加深文化認同的重要作用,是集體的文化記憶。一到過節,舉國同慶、同祭,這與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是乙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傳統節日的價值就在於它彰顯民族情感、昭示人生意義、滋養民族精神、它是中華優秀傳統道德教育的有效載體。
人們通過感受傳統節日所體現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能夠使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昇華。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和力量,這對人的精神和心理產生的影響是難以磨滅的。
傳統節日是美好人性的再現,是中華美德的縮影,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巨大的精神遺產。同時,它又作為乙個文化符號,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標誌著民族的認同感,成為維繫中華民族融合與統一的重要紐帶,其傳統已經成為國家和民族鮮明的文化和精神特徵。
這些節日的存在,已經成為國家統
一、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紐帶。
中華傳統節日,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思維模式、倫理道德、行為規範、審美情趣。體現了中華民族和諧為美的社會倫理思想,強調人與人的和諧、家庭和諧、鄰里和睦到社會和諧的邏輯程序。體現了中華民族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社會進步的渴望的文化價值觀。
體現了中華民族樸實、熱情、開朗、健康的品質特徵,民族性情盡顯其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崇尚勞動、尊親敬祖、敬老敬賢、慎終追遠等傳統倫理觀念。
5樓:梵音凡凡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
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乙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影響:無論是艾蒿還是香囊還是五彩繩,都傳遞著人們對健康、美好、生命的嚮往,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祈福形式,這種寄託既有端午的符號意義,也是在把傳統價值相互傳遞。傳統文化的重要存在或者延續方式就是依靠人與人的傳遞,這種代際的傳遞才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以長盛不衰地關鍵。
傳統習俗的傳遞也是凝聚民族的力量。幾年前吵得沸沸揚揚地南韓準備把端午節作為自己的民族節日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時全國譁然,明明是為了紀念我們的古人屈原的節日,怎麼能允許被他們抄襲過去?!乙個民族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賴於這些帶有歷史意義的符號化的無形的鏈結上。
而端午節最本源的設立意義,對屈原精忠報國,報國情懷的肯定。所以這個節日傳遞的愛國主義層面的價值和意義,也是讓我們後人繼續沿襲這個節日的價值。
對於現代人來說,節日還提供了乙個親朋相聚的大好機會。其實粽子什麼時候都可以包,什麼時候都可以做,但是在端午節之際,親朋相聚,包粽子,品美味,意義就會變得不一樣。把親朋從平日繁忙的工作中解脫出來,以節日為契機,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品嚐舌尖上的美味,如此和諧的畫面。
6樓:啥是佛
端午節是五毒月
一定要戒淫,嚴禁淫慾,尤其是陰曆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再加陰曆十四,這十天更是要命。
理由:1,傳統,尊重祖宗;
2,少**,對身體也有好處;
3,希望遭罪尋死的隨意。
南無阿彌陀佛
端午節的意義是什麼
7樓:高小清清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在傳統節日當中,論民俗之繁多複雜,或只有端午節能和春節可比擬,兩節都有著祈福、消災等禮俗主題,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願望。
端午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端午習俗甚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端午節期間通過傳統民俗活動展演,既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端午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8樓:熱詞課代表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被稱為端陽節、五月節等!還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9樓:清遠中公教育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天中節、龍舟節等等。端午節是古已有之的民俗大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亦有起源於惡月惡日、夏季時令、蓄蘭沐浴以及紀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總的來說,端午起源於南方百越,把農曆五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附會紀念屈原跳江自盡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最後形成端午節文化相沿迄今。
10樓:楊必宇
吃粽子。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汩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
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說是讓魚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效仿。
一位老醫師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有乙個水上運動賽艇,跟我國的端午節賽龍舟很像,很多人都認為它們是同乙個運動,只是造型不一樣,是這樣嗎?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端午節是我國人民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專門設立的乙個較為隆重的節日。各地的風俗習慣差不多主要有吃粽子,劃龍舟,還有大門掛艾草。端午習俗甚多,主要有扒龍舟 祭龍 採草藥 掛艾菖 打...
端午節有哪些別稱,端午節的別稱有哪些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 端五節 端陽節 重五節 重午節 天中節 夏節 五月節 菖節 蒲節 龍舟節 浴蘭節 粽子節等等。端陽節,據 荊楚歲時記 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乙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
端午節還有什麼習俗,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吃粽子 賽龍舟 掛艾草 1 粽子,又叫做 角黍 筒粽 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現在的孩子對端午最深的印象應該就是吃粽子了,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草蘆葦葉 某些地區也有用竹葉 紮成乙個個三角形,根據內瓤給粽子命名,有沾著白糖吃的甜粽也有餡料豐富的鹹肉粽。2 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