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感應與天人合一有什麼區別,天人感應,天人合一,君權神授,分別是啥意思?

2021-03-22 09:28:06 字數 4981 閱讀 5371

1樓:皈山小童女

二者的區別在於:天人感應,代表的是早期儒家所倡導的讖緯神學;天人合一,代表的是早期道教所提倡的宇宙哲學。其在所追求的終極命題上有著本質差別。但天人感應深受天人合一的影響

①天人感應:是中國古代儒教神學術語。指天意與人事的交感相應。

中國哲學中關於天人關係的一種唯心主義學說。認為天能影響人事、預示災祥,人的行為也能感應上天。 漢儒董仲舒在答漢武帝策問中作了具體闡述。

明宋濂《序》:「凡存心養性之理,窮神知化之方,天人感應之機,治忽存亡之候,莫不畢書之。

②「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道家思想家莊子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並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天」代表「道」、「真理」、「法則」,「天人合一」就是與先天本性相合,回歸大道,歸根覆命。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乙個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不僅僅是一種思想,而且是一種狀態。

③相比起「天人感應」的思想,「天人合一」不僅僅是一家之思想,更是萬物的對生存狀態的表述。其二者於不同處的比較,恰恰印和了儒道兩家秉持的不同世界觀。中國歷史上,儒道思想以陰陽之態共同構成了傳統文化的基石。

雖然源頭和主張不盡相同,但經過歷史的演變後,「天人感應」與「天人合一」兩種思想逐漸相互吸收,在百姓的信仰中已經無太多二致,這大概也正是中華文化所具有的兼收幷蓄之包容性的典型表現之一。大儒程顥的「天人本無二,不必有合」的觀點,便是對「天人感應」與「天人合一」兩種思想的最好總結。

拓展資料:

①「天人感應」一詞源出於《尚書·洪範》,其寫道:「曰肅、時雨若;曰乂,時暘若;曰晰,時燠若;曰謀,時寒若;曰聖,時風若。曰咎徵:

曰狂,恆雨若;曰僭,恆暘若;曰豫,恆燠若;曰急,恆寒若;曰蒙,恆風若。」  意思是說,當朝君主的施政態度如何,會影響到大自然的氣候變化,認為人的行動其實是與天象有關聯的。

孔子在作《春秋》的時候,也曾經提出「邦大旱,毋乃失諸刑與德乎」的疑問,並規勸國君要「正刑與德,以事上天。」由此可見,早在先秦時期,天就已經被人們供奉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並且具備根據人類行為的善惡而做出徵兆的主動性。所謂「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便是這一觀點的集中體現,而孔子強調的「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則直接奠定了人類在蒼天面前的無能為力。

② 作為「天人感應」論的集大成者,董仲舒在進諫漢武帝的時候說:「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

」其觀點基本上繼承了先秦時期的「災異說」,同時董仲舒還充分發揮了陰陽五行學說的生成論,認為天地與人類自身的禍福、社會秩序的制定都是按照五行的生剋來運轉生存的。當萬物合於五行,則生生不息而萬物昌;若萬物背離於五行,則天降災異、社會失序、萬物皆禍。

董仲舒還認為,構成天地萬物與人類自我的基本物質是相通的,他秉持「氣化論」,主張人之氣若能夠調和順適,天地之氣因感而必然化現祥瑞。相反,人之氣如果邪亂乖謬,當此氣與天地之氣相混淆時,就會使得災象叢生。「世治而民和,志平而氣正,則天地之化精而萬物之美起;世亂而民乖,志癖而氣逆,則天地之化傷,氣生災害起」,這是「天人感應」論的一項重要內容

③ 天人合一,或稱天人合德、「天人相應」,天人合一並非中國文化所獨有的觀念,在世界很多高階宗教中都有這類觀念,並且有詳細系統的修行方法。儒、道、釋三家均有闡述。其基本思想是人類的生理、倫理、政治等社會現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

最早起源於春秋戰國孔子,漢朝董仲舒引申為天人感應之說,程朱理學引申為天理之說。

道家

在道家來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莊子說:「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於人制定了各種典章制度、道德規範,使人喪失了原來的自然本性,變得與自然不協調。人類行的目的,便是「絕聖棄智」,打碎這些加於人身的藩籬,將人性解放出來,重新復歸於自然,達到一種「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

儒家

在儒家來看,天是道德觀念和原則的本原,人心中天賦地具有道德原則,這種天人合一乃是一種自然的,但不自覺的合一。但由於人類後天受到各種名利、慾望的蒙蔽,不能發現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則。人類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慾望的蒙蔽,「求其放心」,達到一種自覺地履行道德原則的境界,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七十從心所欲而不踰矩」。

當代思想

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能夠領會所有生命的語言,時時處處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與大自然的旋律交融相和,能夠取得對方生命的信任並和諧共存,與大自然和諧共存,人與物質、物質與物質極度巧妙完美的結合。

④ 季羨林老先生說:「『天人合一』就是人與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處,不要講征服與被征服。雖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強調人類的行為要合天道,否則就會自遺其咎,但這種合道的思想、行為並不是以某種附加了人格意識的神明做主宰的,而是以天地萬物都需要遵循的自然之道為準則。

⑤科學闡釋:

中國古代天文學是指以地球為參照物的天體運動學,即天體是地球的擴大,或地球是天體的縮小。古代天文學認為天球的南北極所形成的天軸與地球南北極所形成的地軸處在同一條直線上,其軸與公轉軌道所形成的夾角均成66.5度,即無論地球執行到公轉軌道上的那乙個點,地軸與黃道平面的傾斜方向始終保持不變,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

而且,此理論也得到現代天文學和磁力學理論的支援,現代天文學和磁力學理論認為:天體是乙個巨大的磁體,天軸南北兩極是南北磁極;地球居天體之間,是一小磁體。地球南北兩極也是南北磁極,分別與天體兩大磁極發生磁感應,所以天地的軸心傾向相同,在一條直線上,這便是天地感應最根本的內涵之一。

[1]《黃帝內經》所述五運六氣的種種感應之道,統統建立在這個感應性上。這種感應性或磁力,都屬於無形的能,在中醫名之曰"氣"。

天人感應與天人合一有什麼區別?

2樓:匿名使用者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莊子闡述,後被漢代思想家、陰陽家董仲舒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並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

天人感應相關論是人與自然是相互影響的。

3樓:水中花

就是乙個接受,乙個服從。

天人感應,天人合一,君權神授,分別是啥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天人感應指天意與人事的交感相應。認為天能影響人事、預示災祥,人的行為也能感應上天。

天人合一:「天」代表「道」、「真理」、「法則」,「天人合一」就是與先天本性相合,回歸大道,歸根覆命。

君權神授即指君主是天命派遣,於凡間管治世人,它是天神在人間的代表,作為人民只可遵從君主的指示去做,不能反抗。

擴充套件資料

天人感應思想源於《尚書·洪範》,從人身為一小宇宙的觀點出發,其學說認為:天和人同類相通,相互感應,天能干預人事,人亦能感應上天。古代認為天子違背了天意,不仁不義,天就會出現災異進行譴責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會降下祥瑞以鼓勵。

主要 學派有孔子學說、墨子學說和 董氏學說等。董氏學說繼承了《公羊傳》中的災異說和吸收了墨子的天罰理念,在其儒學體系的建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理論貢獻作用。天人感應思想在中國古代君主施政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天人合一,或稱天人合德、「天人相應」,天人合一並非中國文化所獨有的觀念,在世界很多高階宗教中都有這類觀念,並且有詳細系統的修行方法。儒、道、釋三家均有闡述。其基本思想是人類的生理、倫理、政治等社會現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

最早由春秋戰國的孔子提出,漢朝董仲舒引申為天人感應之說,程朱理學引申為天理之說。

君權神授亦稱「王權神授」。君主(國王)的權力**於神的學說。中國在奴隸社會的周王朝時,就稱武王是「受命於天」,自稱周天子,一切「禮樂(政令)征伐(軍令)自天子出」。

王權是神授的,神聖不可侵犯。

考古學從殷周的金文、甲骨文的大量卜辭中發現,當時統治階級利用勞動人民對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崇拜,把自己的意志假託為上天的命令,稱之為「天命」。周王朝的政治結構的核心是王權,所以周人集中論述了君主權力的起源是天神。

5樓:最好的幸福

「天人感應」是一種理論學說,用來解釋人和自然、宇宙的關係,是由陰陽五行學說發展和改造而成。天人合一是天人感應的一種理想狀態。君權神授是天人感應學說的目的,或者說君權神授需要天人感應學說來支撐和解釋。

君權神授,就是說皇帝的權力是上天授予的所以皇帝頒發剩紙時都會說什麼奉天承運 天人感應 天人合一 其實是表達乙個意思,就是說上天和君主存在聯絡,君主做了善事,上天就會保佑天下人,就會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但是倘若君主整日作惡事,終日不理朝政荒淫無度,上天就會降罪於人,而黃河發大水什麼災難也會這麼解釋,董仲舒這廝創立君權神授一說,無疑是為了神話君權,強調君權的合法合理性,其最終目的當然是為了強化君權,維護封建君主**,但是天人感應,天人和一一說,又從另乙個方面又限制了君權,因為君主若不勤眠,上天會降罪於他

但是在封建社會中,如果有什麼災難通常不會被解釋為君主的罪過,因為皇帝不允許也沒人敢這麼做,這通常被解釋為人間有什麼災星或上天動怒要懲罰於人,總而言之董仲舒的這個學說是封建君主**的理論基礎,因而也被後世繼承,它一方面加強了君主**另一方面又禁固了人民的思想使人民精神麻痺,喪失靈魂自由,這個學說後來在反封建時成為阻礙時代程序的腐朽思想

如有幫助請給好評,先謝謝了

天人感應和天人合一有什麼區別?

6樓:匿名使用者

天人感應是還在聯絡中會去愛有你不知道的,天人合一是二者已經合二為一,要把將要成的事都讓你知道

7樓:朗和

前者還在聯絡,後者已然附身,前者相對真實,後者多用作形容。

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君權神授」有什麼區別」

8樓:匿名使用者

「天人感應」是一種理論學說,用來解釋人和自然、宇宙的關係,是由陰陽五行學說發展和改造而成。天人合一是天人感應的一種理想狀態。君權神授是天人感應學說的目的,或者說君權神授需要天人感應學說來支撐和解釋。

9樓:匿名使用者

天人感應源於陰陽五行學說,由西漢儒學大家董仲舒創設,成為漢武帝執政的理論基石;君權神授是天人感應的具體運用和表現,在現實社會中誕生了天子。天人合一是一種境界,以道家為主,雜糅儒、佛的自然觀、命運觀。

請問,道教中的天人合一是什麼意思?請舉例詳細解釋和說明

天人合一 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莊子闡述,後被漢代思想家 陰陽家董仲舒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並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對這個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他是儒家最早言說五行者,戰國以前的儒家只言陰陽而不論五行。而董仲舒將陰陽 五行學說合流並用,他一般還被看作是儒門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

「天人合一」到底是什麼意思,誰能給我明確的解釋

在中國傳統思想中,對人的認識首先是從天人關係中加以把握的。從先秦時代至明清時期,大多數思想家都宣揚乙個基本觀點 天人合一。從史料記載上看,天人合一 觀念肇始於孟子的 天人相通 說。大體而言,天人合一是 指 天道 與 人道 或自然與人事相通 相類和統一的。孟子 盡心上 說 知其心,知其性,則知天矣。在...

衝鋒衣和三合一夾克有什麼區別 the north face

三合一的內膽夾克 有內膽的衝鋒衣 分可拆卸與不可拆卸 通常再各國際品牌來說 至少中檔 衝鋒衣分 外膽 內膽 外膽 是代表防雨防風指數 內膽 保暖透氣性能 the north face 北臉 的衣服 logo 下面 加個中國是怎麼回事?今天買到了一件這樣的。tnf的戶外bai服裝辨別起來比較容易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