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一雙笑靨
東方紅一號
2023年4月24日
東方紅二號2023年4月16日
東方紅三號 2023年5月12日
東方紅四號
曙光計畫2023年4月
神舟一號 2023年11月20日凌晨6點
神舟二號 2023年1月10日
神舟三號(首次載動物航天)2023年3月25日
神舟四號 2023年12月30日凌晨零時四十分
神舟五號(首次載人航天)2023年10月15日九時許
神舟六號 2023年10月12日九時
神舟七号(首次出艙活動)2023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
天宮一號(首個宇宙空間站)為中國乙個正在計畫中的目標飛行器,目的是作為其他飛行器的接合點。計畫將於神舟七号之後及神舟八號之前,即在2023年至2023年間發射。根據國家航天局所表示,天宮一號會是乙個重達8噸的空間實驗室元件。
其後發射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和神舟十號將與其對接,成為中國首個小型神舟八號(未來,不載人,與天宮一號對接)
神舟九號(未來,不載人,與天宮一號、神舟八號對接)
神舟十號(未來,載人,與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神舟九號對接,首個宇宙空間站正式開始運作)
空間站及首個空間實驗室。
夸父計畫是中國的乙個太陽監測衛星計畫,又稱為「空間風暴、極光和空間天氣」探測計畫,計畫得名於中國神話中的夸父。
2023年6月16日下午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3名航天員進入太空,景海鵬、劉旺和劉洋(中國首位女航天員)。神舟九號
2023年6月26日8時7分,神舟十號飛船成功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預定區域,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順利出艙,圓滿完成神舟十號此次的太空飛行。神州十號是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第二步第一階段的收官之戰,也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次應用性飛行。神十的此次任務可以說是「準備充分,實施順利,成果豐碩,完美收官」,不僅為工程第二步第一階段任務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也為後續載人航天空間站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23年,這一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實施的15 次宇航發射任務以「全勝」告捷,發射次數繼俄、美之後排名世界第三;
順利完成首次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次數突破200 次;
高分二號衛星讓我國民用遙感衛星跨入亞公尺級時代;
2023年12月31日。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風雲二號08星送入太空
此外,我國計畫於2023年陸續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貨運飛船,長征五號和長征七号運載火箭也將在2023年進行發射試驗。
中國航天史上的重大事件
2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10月15日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順利公升空,在太空中,執行這次任務的航天員楊利偉在飛船裡向人們展示了聯合國國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3樓:
2023年10月15日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順利公升空
4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11月26日,長征二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地發**我國第一顆返回式科學試驗衛星,並於3天後成功**。 2023年4月8日,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地發**我國第一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東方紅二號試驗通訊衛星。 2023年4月7日,中國用自行研製的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地發**亞洲一號通訊衛星,這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國外衛星,使我國在世界航天商業發射服務領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5樓:匿名使用者
不好意思哈?一人一千:
世界航天大事記的所有事件
6樓:莫念v勿忘
世界航天所有大事記:
2023年宇航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發表了使用火箭發射太空船的偉大構想.
2023年3月16日美國科學家哥達德製造的世界第一枚液體燃料火箭試飛成功,飛行時間2.6秒.
2023年德國火箭專家馮.布勞恩把液體燃料火箭a2號發射到兩公里的高度.
2023年10月3日德國的v2液體燃料火箭在佩內明德試驗場發射成功,是世界第一枚飛彈的原型.
2023年6月蘇聯成功地發射重80噸,射程達八千公里,世界第一枚洲際飛彈t3號.
2023年10月4日蘇聯發**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波尼克1號",標緻航天時代的開始.
2023年1月31日美國成功發射其第一顆衛星"探險家1號",發現了範亞倫輻射帶.
2023年7月29日美國太空總署發布人類登陸月球的"阿波羅計畫".
2023年2月16日美國用世界上第一具固體燃料四級運載火箭發射"探險家9號"成功.
2023年4月12日蘇聯太空飛行員加加林駕駛的"東方一號"發射成功,環繞地球一周後安全返回,這是人類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2023年11月26日法國第一枚人造衛星a-1公升空.
2023年1月15日蘇聯飛船"聯盟4號"和"聯盟5號"完成世界上首次載人飛船的相互對接.
2023年7月16日美國用"土星5"運載火箭發射"阿波羅11號"成功;20日,太空飛行員阿姆斯特朗成功踏上月球.
2023年2月11日日本在內之浦發射其第一枚衛星"大隅號"成功.
2023年4月21日中國在酒泉用"長征1號"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送入太空.
2023年12月7日美國"阿波羅17號"成功登陸月球,這是"阿波羅計畫"的最後一次任務.
2023年9月5日美國發**星際探測飛船"航海家1號".
2023年12月24日歐洲空間局從法屬蓋亞那,成功發**第一枚阿里安運載火箭.
2023年4月12日美國第一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成功發射,並於14日乎安返回地球.
2023年11月20日中國在酒泉發射成功"神州1號"無人飛船,繞地飛行14圈後安全返回.
拓展資料:
大事記2023年宇航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發表了使用火箭發射太空船的偉大構想.
2023年3月16日美國科學家哥達德製造的世界第一枚液體燃料火箭試飛成功,飛行時間2.6秒.
2023年德國火箭專家馮.布勞恩把液體燃料火箭a2號發射到兩公里的高度.
2023年10月3日德國的v2液體燃料火箭在佩內明德試驗場發射成功,是世界第一枚飛彈的原型.
2023年6月蘇聯成功地發射重80噸,射程達八千公里,世界第一枚洲際飛彈t3號.
2023年10月4日蘇聯發**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波尼克1號",標緻航天時代的開始.
2023年1月31日美國成功發射其第一顆衛星"探險家1號",發現了範亞倫輻射帶.
2023年7月29日美國太空總署發布人類登陸月球的"阿波羅計畫".
2023年2月16日美國用世界上第一具固體燃料四級運載火箭發射"探險家9號"成功.
2023年4月12日蘇聯太空飛行員加加林駕駛的"東方一號"發射成功,環繞地球一周後安全返回,這是人類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2023年11月26日法國第一枚人造衛星a-1公升空.
2023年1月15日蘇聯飛船"聯盟4號"和"聯盟5號"完成世界上首次載人飛船的相互對接.
2023年7月16日美國用"土星5"運載火箭發射"阿波羅11號"成功;20日,太空飛行員阿姆斯特朗成功踏上月球.
2023年2月11日日本在內之浦發射其第一枚衛星"大隅號"成功.
2023年4月21日中國在酒泉用"長征1號"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送入太空.
2023年12月7日美國"阿波羅17號"成功登陸月球,這是"阿波羅計畫"的最後一次任務.
2023年9月5日美國發**星際探測飛船"航海家1號".
2023年12月24日歐洲空間局從法屬蓋亞那,成功發**第一枚阿里安運載火箭.
2023年4月12日美國第一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成功發射,並於14日乎安返回地球.
2023年11月20日中國在酒泉發射成功"神州1號"無人飛船,繞地飛行14圈後安全返回.
航天之最
1.最早進行太空飛行的航天員:(蘇聯)加加林
2023年4月12日,他乘坐"東方1號"載人飛船,以1小時48分的時間繞地球飛行了1圈並安全返回地面,成為人類進行太空飛行的第一人.2023年3月27日,加加林在一次練習飛行中因飛機失事遇難.
2.最先進行太空飛行的女航天員:(蘇聯)捷列什科娃
2023年6月16日,她乘坐"東方6號"飛船進行太空飛行,3天後返回地面,開創了婦女航天的先河.捷列什科娃在3天的太空飛行中繞地球飛行了48圈,完成了生物醫學實驗和科學考察工作,並證明了婦女能在太空正常生活和工作.
3.最先進行艙外活動的航天員:(蘇聯)列昂諾夫
2023年3月18日,他作為"上公升2號"飛船上的副駕駛員同別利亞耶夫一起完成了太空飛行.在這飛行中,他走出飛船艙,在太空活動了24分鐘,其中自由"漂浮"12分鐘,實現了人類第一次太空行走.2023年7月15日-20日,他還作為蘇聯"聯盟19號"飛船的指令長參加了同美國"阿波羅18號"飛船的對接聯合飛行.
3.最先進行艙外活動的女航天員:(蘇聯)薩維茨卡婭
2023年7月25日,他走出"禮炮7號"空間站,在窗外進行了3小時39分鐘的太空活動,用萬能工具完成了切割,焊接和噴塗等複雜任務.
4.最先登上月球的航天員:(美國)尼爾.阿姆斯特朗
2023年7月16-24日,他作為"阿波羅11號"飛船的指今長與奧爾德林和科林斯共同完成了第1次載人登月飛行.7月21日,阿姆斯特朗開啟飛船登月艙的艙門,順著梯子第1個踏上月球,實現人類幾千年的登月夢想.19分鐘後,奧爾林也踏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停留了2.
5小時.
5.在太空飛行時間最長的航天員:(俄)瓦列里.波利亞科夫
他於2023年3月22日從"和平號"空間站返回地面,在空間站單次連續飛行438天,創造了人在太空中飛行時間最長的世界紀錄.
6.最先進行太空飛行的太空梭:(美)後"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2023年4月12日,第1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由兩名航天員駕駛,完成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首次軌道飛行.太空梭飛行54小肘後,順利返回地面.
7.最先進入太空執行的空間站:(蘇)"禮炮1號"試驗載人空間站
"禮炮1號"於2023年4月19日發射公升空,該空間站長13.5公尺,最大直徑4.15公尺,重量18.
6噸,曾有3名太空飛行員在站上生活工作23天.2023年10月11日,該空間站墜入大氣層燒毀.
8.世界上最大的運載火箭:(美) "土星-5"號運載火箭
它是美國為實施"阿波羅"登月計畫而專門研製的一種巨型運載火箭.火箭為**,全長110.6公尺,最大直徑10公尺,起飛重量2930噸,運載能力為127噸(低軌道)和48.
8噸(逃逸軌道).第一級採用液氧和煤油推進劑,第二級和第**採用液氧液氫推進劑.該火箭從2023年9月到2023年7月進行了發射,其中有7次進行載人登月飛行,成功6次,先後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
9.載人航天史上最大的悲劇:(美) "挑戰者"號太空梭**
2023年1月28月,美國的"挑戰者"號太空梭在進行第10次發射時,發射後73秒鐘太空梭發生**,造成7名航天員全部罹難.事後調查研究查明,太空梭**是由於右側固體火箭助推器尾部密封圈失效造成的.
10.迄今為止在太空執行時間最長的空間站:(俄) "和平號"空間站
"和平號"空間站已在太空執行了14年,2023年2月20日,蘇聯用"質子號"運載火箭將空間站的核心艙送入太空.後經過不斷擴充,於2023年4月26日組裝完畢.
11.目前正在建造的最大的空間站:國際空間站
它是由美國,歐洲航天局,俄羅斯,日本和巴西合作建造的乙個大型永久性載人空間站.該站規模龐大,結構複雜,將由參加國分別提供不同艙段和裝置組成.建成後,空間站的總重量將達到423噸,長108公尺,寬88公尺,密封艙容積達到1202立方公尺,可供6-7名航天員長期居住和工作,在軌執行壽命為10-15年.
2023年11月20日,俄羅斯首先用"質子號"火箭將空間站的第1個部件--多功能艙送上軌道,今後將用太空梭和大型運載火箭陸續把空間站的部件運送入靶.該站計畫2003-2023年建成.空間站建成後將成為下世紀初惟一在軌執行的大型載人軌道設施,作為各種科學研究與應用試驗門載人空間基地.
中國航天史上有哪些成就和貢獻
神舟五號 1999年11月20日 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艘 神舟 無人試驗飛船飛行試驗獲得了圓滿成功。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繼研製並發射成功了神舟2 4號無人試驗飛船,獲得了寶貴的試驗資料,為實施載人航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神舟 5飛船是在無人飛船基礎上研製的我國第1艘載人飛船,乘有1名...
中國航天標誌的由來,關於中國航天成就的資料
背景圖案為 中國航天 標識,三個同心圓象徵 宇宙速度,箭頭象徵航天產品沖天而起。casic 為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英文名稱縮寫,紅色字母 a 變化為地球軌道的形象,既體現航天的行業特徵,又寓意航天科工及全體員工良好的精神風貌。紅色寓意國家 奉獻 人文感 藍色代表科技 未來 時空感。企業的標識延續...
中國航天員是出自中國航天員中心的嗎
目前中國航天員都是從飛行員中選拔出來的。探索黑洞?你想多了吧。中國航天員名單 2003年,神舟五號 楊利偉 2005年,神舟六號 費俊龍 聶海勝 2008年,神舟七号 翟志剛 劉伯明 景海鵬 2012年,神舟九號 景海鵬 二度登天 劉旺 劉洋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 2013年,神舟十號 聶海勝 二度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