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有哪些民俗活動,元宵節都有些什麼傳統活動?

2021-03-24 04:34:42 字數 4212 閱讀 6713

1樓:y丶

元宵節的民俗活動:

1、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型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2、觀燈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烟花助興。

3、過橋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4、舞龍獅

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元宵節熱熱鬧鬧的節氣,少不了舞龍獅的存在了。舞龍獅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習慣,有的地區是**者聚集在某地**舞龍獅表演,有的地區則是舞龍獅團隊沿街遊行表演。

2樓:爽朗的

張燈結綵、猜燈謎、耍龍燈、踩高蹺、舞獅子、劃旱船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紮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間。

如同坐於船中一樣,手裡拿著槳,做划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有時還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檔著表演。

3樓:瑾瑜

1、元宵

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分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

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於乙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麼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節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節耍龍燈

龍是中華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正月十五舞龍燈,載歌載舞的喜氣氛圍,流傳於很多的地方。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乙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史記·樂書》:「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元宵節是中國自古的傳統節日,元宵賞燈始於上古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

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元宵節有哪些民俗活動

4樓:匿名使用者

元宵節的習俗有吃元宵,看花燈,猜燈謎等。

吃元宵又叫吃湯圓,元宵及湯圓,他們的做法風格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團團圓圓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

5樓:戈雯泉易蓉

元宵燈謎,還有煙火晚會吃元宵

6樓:鹹慕葷俊遠

折柳樹枝就是我們這風俗

7樓:改本景翠巧

元宵,燈謎....o(∩_∩)o

元宵節都有些什麼傳統活動?

8樓:去問驅蚊器

1、劃旱船

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內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

容,鋸成船形,以竹木紮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間,如同坐於船中一樣,手裡拿著槳,做划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

2、走百病

元宵節除慶祝活動以外,還有信仰性質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婦女居多,她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或過走郊外,其目的就是驅病消災。

隨著歷史的發展,元宵節的慶祝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踩高蹺、耍獅子、扭秧歌、劃旱船、打太平鼓等活動。

9樓:定一日便是舊

跳舞的燈籠,猜燈籠的謎語,玩龍的燈籠,高蹺,舞獅和划船舞獅是中國優秀專的民屬

間藝術。 每次慶祝元宵節或集會時,人們都會用舞獅來幫助。 這種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並在南北朝時期流行。 它有1000多年的歷史。

划船是為了紀念在水質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大禹。 划艇也稱為幹船,它是模仿船在陸地上的工作。 大多數執行幹船的女孩都在表演。

幹船不是真正的船。 它使用兩塊薄板,鋸成船形,用竹子和木頭綁起來,並用彩色布覆蓋,綁在女孩的腰上。

就像坐在船上,劃著槳,划船,跑步,唱歌,跳舞,這是一艘划船。 有時還有另乙個男人擔任船上的乘客並搭檔表演。

10樓:爽朗的

張燈結綵、猜來燈謎、耍龍燈、踩自高蹺、舞獅子bai、劃旱船

舞獅du

子是中國優zhi秀的民間藝術,每

dao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紮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間。

如同坐於船中一樣,手裡拿著槳,做划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有時還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檔著表演。

元宵節的來歷以及風俗習慣是什麼?

11樓:喜腦弓子

節是我國最為傳統盛大的節日,從初一到十五,每天都是各種活動慶祝節日。那麼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呢,相傳和漢武帝有關。

12樓:瀟筱這來

元宵節的來歷: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人們慶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圓之夜。據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燃燈放煙火的習俗就是從這個說法來的。

風俗習慣:

1、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公尺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2、觀燈,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

3、逐鼠,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公尺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

13樓:茶茶xi允在

元宵節的來歷: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司馬遷建立《太初歷》,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志》日:

"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乙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後來節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乙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

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在國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為人所知。

元宵節的風俗習慣主要有猜燈謎、吃元宵、看花燈、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

元宵節都有哪些好玩的活動,元宵節都有哪些好玩的活動 習俗?

元宵節吃元宵是必不可少的,在東北元宵節前後會有燈會,每年我都會和家裡人一起去看燈會,特別的熱鬧,特別有意思。還記得有一年姥爺單獨帶我去看燈會,我就不知道為什麼特別害怕,一直哭著吵著要回家 還不小心把一整個糖畫都沾前面那人的身上了 哈哈哈哈哈哈 還記得小時候才叫個熱鬧呢!正月十五去看花燈還有舞獅子耍龍...

元宵節有哪些花燈,元宵節花燈都有哪些樣式

龍燈 宮燈 紗燈 龍鳳燈 稜角燈 樹地燈 禮花燈。自漢朝起,元宵節賞花燈 猜燈謎就是必不可少的專案。每年的正月十五,全國各地張燈結綵,將花燈製作成各種各樣的形狀,等到晚上全部亮起,讓夜晚也如白晝一般。除此之外,放天燈也是元宵節的習俗之一。和花燈一樣,天燈也寄予了人們無限的希望和祝福,現在人們燃放的孔...

元宵節花燈都有哪些樣式元宵節花燈名稱都有哪些元宵節花燈種類大全

走馬燈 骰子燈 圓燈 關刀燈 兔子燈 吊燈 座燈 壁燈 提燈等等。花燈,又名 彩燈 燈籠 是中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產物,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花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重要的娛樂文化,它酬神娛人,既有 儺戲 酬神的功能,又有娛人娛樂的價值,是中華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寶。花燈起源自漢武帝於農曆正月十五日於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