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8.從首聯來看,作者登高臨遠,看到眼前蒼茫的景象,觸景生情,只覺愁緒如茫茫海天撲面而來。(2分)從尾聯來看,作者被貶蠻荒之地,難免有仕途失意之愁;從詩歌標題和最後一句看,詩人與朋友彼此隔離,音訊不通;加之遠離故土,身居異鄉,難免產生思念朋友、想念家人之愁。(3分;分號前後所分三點,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兩點即可給3分)
9.頷聯、頸聯在寫景角度上有動與靜、近與遠的不同。頷聯描繪風急雨驟中的景象,是近景、動景;頸聯描寫登樓遠眺所見的重嶺密林、九曲江流,是遠景、靜景。(3分;答出一個方面給2分,答出兩個方面給3分)
頷聯與頸聯主要運用了比喻(答“象徵”“雙關”“借景抒情”“動靜結合”也可)的藝術手法。頷聯表面上好像是在描寫夏季的“驚風密雨”侵襲“芙蓉薜荔”的景象,實際上卻是暗寫朝廷保守勢力對革新派的圍攻、**,用自然物象暗喻世間人事,曲折含蓄;頸聯以“曲似九迴腸”的江流來比喻詩人百結的愁腸,自然貼切。(3分;答出“手法”給1分,具體分析各1分;如答“象徵”“雙關”“借景抒情”“動靜結合”等“手法”,分析合理也可給3分)
附:《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賞析
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適死,太子李誦(順宗)即位,改元永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於保守勢力的反撲,僅五個月,“永貞革新”就遭到殘酷鎮壓。永貞革新失敗後,革新派人物紛紛遭到打擊**,王叔文、王伾被貶斥而死,柳宗元被貶為邵州(今湖南省邵陽市)刺史,上任途中,再貶為永州司馬。同時被貶為各遠州司馬的還有劉禹錫、韋執誼、韓泰、韓曄、陳諫、凌準、程異等七人,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二王八司馬”事件。
直到唐憲宗元和十年(815)春,朝廷執政大臣中有人賞識他們的才能,想起用他們,除韋執誼、凌準已死,程異已先起用外,柳宗元等五人一起被召還京。誰知憲宗怨恨未消,又由於宰相武元衡極力反對,不出一月,憲宗又把他們貶逐出京。柳宗元被貶為柳州刺史,韓泰被貶為漳州(今福建省龍溪縣一帶)刺史,韓曄被貶為汀州(今福建省長汀縣一帶)刺史,陳諫被貶為封州(今廣東省封川縣一帶)刺史,劉禹錫被貶為連州(今廣東省連縣)刺史。
官職雖然比司馬高了,可是地區卻更為僻遠,這實際上是政治**的繼續。在暮春三月的落花時節,柳宗元與他的同道劉禹錫又帶著失望的心情一同離京赴任。這真是“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
他們一路上相互贈答了不少詩篇,在共同政治思想和生活遭遇的基礎上,彼此的友誼更加深厚了。他們一直同行到衡陽(今湖南省衡陽市)才依依不捨地分手惜別。
柳宗元到了柳州任所之後,心情鬱悶,在夏季六月的一天,他登上柳州城樓,觸景生情,想到朝廷的昏暗,戰友的疏離,不覺愁情滿懷,於是寫下了這首七言律詩,寄給劉禹錫等四位同道。
詩的開頭兩句,寫登城樓觸景傷懷,是總寫。“城上高樓接大荒”,寫城樓的形勢,是寫實。柳州城外邊遠,城樓很高,四野雜樹參天,野草叢生,人煙稀少,登城樓遙望,看到的是一片遼闊的大荒野。
這句起勢高遠,意境闊大,情景俱包,悲涼之氣,籠罩全詩,很自然地開啟了下句“海天愁思正茫茫”。詩人面對著遼闊的大荒野,不禁悲從中來,愁思萬端。他想到自己懷著濟世之志,參與政治革新,本是為了替朝廷除弊興利,做一些對百姓有益之事,卻不料“風波一跌逝萬里,壯心瓦解空縲囚。
”(《冉溪》)遠謫永州,十年被棄,壯志未酬。好不容易得到召還,滿懷希望地回到長安,以為政治理想又可實現了。誰知立足未定,又被貶逐到更僻遠的柳州,離鄉去京更遠,使他感到孤獨,對戰友的思念更深。
他極目南望,一片荒野無涯之色,使他不禁“愁思茫茫”,如海如天了。“茫茫”,既是寫“海天”的無邊無際,同時,也是寫“愁思”的無窮無盡。
中間四句,緊承上句,就登樓所見景象,由近及遠託景抒懷。前兩句是近景,寫夏天的風雨景象。“驚風亂颭芙蓉水”,寫狂風吹打荷花,乃水中景象。
夏季水池裡長滿了嬌豔美麗的荷花,可是狂風突起,肆意吹打,嬌美的荷花被吹打得在水上東倒西歪,飄搖動盪。句中的“驚”字,說明狂風突起。“亂”字承“驚”而來,“亂颭”,形象地寫出了狂風肆意吹打荷花的情景。
“密雨斜侵薜荔牆”,寫暴雨打薜荔,乃陸上景象。城牆上長滿了芳香的薜荔,景色美麗,不料突遭密集的雨點猛烈斜打,備受摧殘。“斜”字承上句“風”字而來,因為風狂,所以雨斜。
“斜侵”,寫出了暴雨猛烈地衝打薜荔的情景。在這裡,芙蓉與薜荔,正象徵著人格的美好與芳潔。以上兩句,表面上是寫夏季的急風暴雨景象,但言在此而意在彼,實際上是暗喻朝廷保守勢力對革新派的打擊和**。
以自然景象暗喻人事,這種藝術表現手法,在古典詩文中也是經常運用的。這種曲折的藝術表現手法,有含蓄蘊藉之妙。
後兩名是遠景,寫山水景象。“嶺樹重遮千里目”,寫山。詩人登上城樓,是為了遙望遠方的戰友。
他站在城樓上向南眺望,那山上的樹木重重,遮斷了他的視線,使他望不到遠隔千里的戰友,他不禁黯然神傷;他把視線收回,俯視著城外的柳江,柳江逶迤東去,使他不禁又產生了“江流曲似九迴腸”的悲哀。這是寫江流。用迴環曲折的江流比喻詩人自己的愁腸百結,異常貼切。
這句本於司馬遷《報任安書》“腸一日而九回”句意,詩人只是稍加點化,便情韻別緻。這一句既照應了開頭“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又很自然地引發下文的慨嘆。
詩的最後兩句,感嘆共同的不幸遭遇,直抒情懷,點明寄書寓意。詩人與劉禹錫等四位戰友,一同遭受貶逐,又“共來百越文身地”,天各一方。既是這樣,彼此就應音書頻寄,常來常往,音訊不斷才是。
可是,“猶自音書滯一鄉”,音信阻隔,竟不能相互慰藉。這茫茫愁思,真不知如何排遣了。“猶自”二字,表現了詩人對戰友們的殷切懷念之情。
這首詩託景抒懷,通過登柳州城樓所見景物的描寫,曲折地譴責了當時朝廷保守勢力對革新人士的打擊和**,委婉地表達了詩人由此而生的悲憤心情和對同貶戰友們的深切懷念。全詩構思精密,抒情委婉深沉,把一腔難於言說的思想感情婉轉託出,含蓄蘊藉。情調雖較低沉,卻富感染力量,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題。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① 柳宗元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
2樓:百度使用者
小題1:3分;分號前後所分三點,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兩點即可給3分
小題1:3分;答出一個方面給2分,答出兩個方面給3分
3分;答出“手法”給1分,具體分析各1分;如答“象徵”“雙關”“借景抒情”“動靜結合”等“手法”,分析合理也可給3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① 柳宗元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
這道題怎麼做: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
3樓:匿名使用者
1.從首聯來看,作者登高臨遠,看到眼前蒼茫的景象,觸景生情,只覺愁緒如茫茫海天撲面而來。從尾聯來看,作者被貶蠻荒之地,難免有仕途失意之愁;從詩歌標題和最後一句看,詩人與朋友彼此隔離,音訊不通;加之遠離故土,身居異鄉,難免產生思念朋友、想念家人之愁。(意對即可)
2.頷聯、頸聯在寫景角度上有動與靜、近與遠的不同。頷聯描繪風急雨驟中的景象,是近景、動景;頸聯描寫登樓遠眺所見的重嶺密林、九曲江流,是遠景、靜景。頷聯與頸聯主要運用了比喻(答“象徵”“雙關”“借景抒情”“動靜結合”也可)的藝術手法。
頷聯表面上好像是在描寫夏季的“驚風”“密雨”侵襲“芙蓉”“薜荔”的景象,實際上卻是暗寫朝廷保守勢力對革新派的圍攻、**,用自然物象暗喻世間人事,曲折含蓄;頸聯以“曲似九迴腸”的江流來比喻詩人百結的愁腸,自然貼切。(言之有理即可)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嶺樹
4樓:我要進主力
第二聯中,芙蓉與薜荔象徵著人格的美好與芳潔;驚風、密雨對映敵對勢力。暴風肆虐,抽打著水中的芙蓉;密雨施狂,侵襲著牆上的薜荔。是景語,更是情語,是詩人仕途險惡的寫照,詩人對險惡處境的憂慮和憤慨溢於言表。
試題分析:首先指出描繪出了什麼景,對照詩句,抓住意象描繪詩句中的景象;然後結合意象和畫面特點,分析詩歌的思想感情。
點評:對於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考查,考試的題型常見的為明考和暗考這兩種題型。本題就是一種明考的題型。
這種考查題型,往往是幾種考查內容的綜合。具體作答時,常常用文字對題目進行解說,分析印證題目就可以了。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1~3題。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柳宗元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5樓:百度使用者
1.遼闊、荒涼。由近及遠。
2.描寫夏天暴雨的景象:狂風無情地摧殘著水中的芙蓉,大雨斜打著爬滿牆頭的薜荔。“芙蓉”和“薜荔”象徵著人格的美好與純潔,詩人藉此抒發了自己慨嘆仕途風波險惡的憂懼煩亂與悲憤之情。
3.(1)哀景:“高樓大荒”“海天茫茫”“驚風亂颭”“密雨斜侵”“嶺樹重遮”“江流曲回…百越文身地”。
(2)哀情是“愁”:①對友人望而不見的關切之情。②對自己遭貶謫的哀傷之情。(意對即可)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按要求回答問題。(8分)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洲——柳宗元 求詩……
6樓:忘記停留的過客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的作品原文
7樓:檾茗蔏菏荼
作品原文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白話譯文
登上高樓遠眺,眼前一片荒涼,令人愁思無限。
狂風四起,驚動了水中荷花;暴雨驟下,抽打著牆上的薜荔。
想起同遭貶逐的朋友,怎奈崇山密林,遮住了千里的目光,讓我無法遠望。
柳江曲折,又似那九回的愁腸,叫我更加鬱悶。在這偏僻的蠻荒之地,就是互通音訊,也是困難重重。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於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創作並寄與際遇相同的韓泰、韓曄、陳諫、劉禹錫的一首七律。此詩寄贈四位共患難而天各一方的朋友,抒寫思念朋友而難以見面之意,表現出一種真摯的友誼,雖天各一方,卻有無法自抑的相思之苦。此外,“海天愁思”中亦當包括身世坎坷、世事莫測、仕途險惡之嘆。
詩人寫風雨侵颭、嶺樹遮擋,不僅僅是言自然現象,也蘊含了詩人遭貶以後憂恐煩亂的心境特點。
8樓:風紀社
城上高樓接大荒⑵,海天愁思正茫茫⑶。
驚風亂颭芙蓉水⑷,密雨斜侵薜荔牆⑸。
嶺樹重遮千里目⑹,江流曲似九迴腸⑺。
共來百越文身地⑻,猶自音書滯一鄉⑼。
誰記得高中語文課本《登柳州城樓增漳汀封連四州》(城上高樓接大荒)前面那首詩是什麼
一人獨佔一江秋 李商隱的 安定城樓 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賈生年少虛垂涕,王粲春來更遠遊。永憶江湖歸白髮,欲迴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雛竟未休。此詩馮 譜 張 箋 俱編入文宗開成三年 838 商隱於開成三年應博學巨集詞科不中,乃回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幕府,府治在關內道涇州 今甘肅省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