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陳壽《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 原文及譯文拜託了

2021-03-26 06:34:14 字數 3086 閱讀 8663

1樓:北島無夢丷

原文如下: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 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譯文如下:

諸葛亮擔任宰相,撫卹百姓,揭示法規,精簡官職,權事制宜,誠心待人,公正無私。凡是盡忠職守,有益時事的人,即使是仇人也必定會獎賞;凡是觸犯法令,懈怠,傲慢的人,即使是親人也必定會處罰。坦誠認罪,傳布真情的人,即使犯了重罪也必定會開釋;說話浮誇,巧辯文過的人,即使只是犯了輕罪也必定會殺戮。

無論多麼小的善行,沒有不獎賞的,無論多麼細的惡行,沒有不貶抑的。處理事務非常精明幹練,管理事情著重在它的根本,依照官名來要求他盡到實職,對於虛偽造假的人不予錄用。最後全國的百姓,大家都敬畏他,愛戴他;刑法政令雖然嚴厲,卻沒有人怨恨他,因為他用心公平而且勸戒明白。

他真可以稱得上是明白治道的好人才,和管仲,蕭何是同一類的人。然而他連年勞師動眾,都未能成功,大概臨機應變,作大將的策略,並非他所擅長的吧!

2樓:踏雪一無痕

原文,晉朝陳壽《三國志》: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譯文,諸葛亮擔任宰相,撫卹百姓,揭示法規,精簡官職,權事制宜,誠心待人,公正無私.凡是盡忠職守,有益時事的人,即使是仇人也必定會獎賞;凡是犯干犯法令,懈怠,傲慢的人,即使是親人也必定會處罰.坦誠認罪,傳布真情的人,即使犯了重罪也必定會開釋;說話浮誇,巧辯文過的人,即使只是犯了輕罪也必定會殺戮.

無論多麼小的善行,沒有不獎賞的,無論多麼細的惡行,沒有不貶抑的.處理事務非常精明幹練,管理事情著重在它的根本,依照官名來要求他盡到實職,對於虛偽造假的人不予錄用.最後全國的百姓,大家都敬畏他,愛戴他;刑法政令雖然嚴厲,卻沒有人怨恨他,因為他用心公平而且勸戒明白.

他真可以稱得上是明白治道的好人才,和管仲,蕭何是同一類的人.然而他連年勞師動眾,都未能成功,大概臨機應變,作大將的策略,並非他所擅長的吧

3樓:百度使用者

諸葛亮作為一國的丞相,安撫百姓、遵守禮制、約束**、慎用權利,對人開誠布公、胸懷坦誠。為國盡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賞賜,玩忽職守犯法的就算是自己的親信也給予處罰,只要誠心認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給予寬大處理,巧言令色逃避責任就是再輕的過錯也要從嚴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勞都給予褒獎,再微不足道的過錯都予以處罰。他處理事務簡練實際,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計較虛名而重視實際,貪慕虛榮的事為他所不齒;終於使全國上下的人都害怕卻敬仰他,使用嚴刑峻法卻沒有人有怨言,這是因為他用心端正坦誠而對人的勸戒又十分明確正當的緣故。

可以說他是治理國家的優秀人才,其才能可以與管仲、蕭何相媲美。然而他連年勞師動眾對外征戰,都未能取得成功,大概是因為率軍作戰隨機應變,不是他的長處吧!

4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作為蜀國的丞相,安撫百姓,演示制定禮儀規範,設定管制,就這個意思吧

陳壽 《三國志·諸葛亮傳》 譯文

5樓:舊城南憶往

諸葛亮,字叫做孔明,他是琅邪郡陽都縣人;漢元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父親是諸葛圭,字叫做君貢,在漢朝末年擔任過太山郡的郡丞。諸葛亮小時候父親就過世了;叔父諸葛玄被袁術推薦去擔任豫章太守,諸葛玄就帶著諸葛亮及亮的弟弟諸葛均前去上任。

正好遇到漢朝改選朱皓代替諸葛玄,諸葛玄平常和荊州太守劉表有交情,就前去投靠他。諸葛玄過世以後,諸葛亮親自在田地裡耕種,平常喜歡唱著《梁父吟》的曲調。

亮身高八尺,每每把自己比喻成管仲,樂毅,當時沒人相信。只有博陵的崔州平,穎州的徐庶(字元直)和諸葛亮交情不錯,認為他真的具有管仲,樂毅般的才華。

坦誠認罪,傳布真情的人,即使犯了重罪也必定會開釋;說話浮誇,巧辯文過的人,即使只是犯了輕罪也必定會殺戮。無論多麼小的善行,沒有不獎賞的,無論多麼細的惡行,沒有不貶抑的。處理事務非常精明幹練,管理事情著重在它的根本,依照官名來要求他盡到實職,對於虛偽造假的人不予錄用。

最後全國的百姓,大家都敬畏他,愛戴他;刑法政令雖然嚴厲,卻沒有人怨恨他,因為他用心公平而且勸戒明白。他真可以稱得上是明白治道的好人才,和管仲,蕭何是同一類的人。然而他連年勞師動眾,都未能成功,大概臨機應變,作大將的策略,並非他所擅長的吧!

」原文: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后也。父圭, 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

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 ,謂為信然。

評曰: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 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

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出處:出自西晉陳壽的《三國志》。

6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作為—國的丞相,安撫百姓、遵守禮制、約束**、慎用權利,對人開誠布公、胸懷坦誠。為國盡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賞賜,玩忽職守犯法的就算是自己的親信也給予處罰,只要誠心認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給予寬大處理,巧言令色逃避責任就是再輕的過錯也要從嚴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勞都給予褒獎,再微不足道的過錯都予以處罰。他處理事務簡練實際,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計較虛名而重視實際,貪慕虛榮的事為他所不齒;終於使全國上下的人都害怕卻敬仰他,使用嚴刑峻法卻沒有人有怨言,這是因為他用心端正坦誠而對人的勸戒又十分明確正當的緣故∩以說他是治理國家的優秀人才,其才能可以與管仲、蕭何相媲美。

然而他連年勞師動眾對外征戰,都未能取得成功,大概是因為率軍作戰隨機應變,不是他的長處吧!

三國志中諸葛亮傳中的一段的解釋,《三國志 諸葛亮傳》原文及翻譯

我 裴松之 認為 魏略 這些話,如果是說諸葛亮為公眾威望做謀劃,尚且可以,但如果說是作為自己一方之言,可以說是沒有深入 孔明的 內心。老氏稱,能夠看清別人的人是明智的,有自知的人是聰明的,凡是賢達的人,一定都兼有這兩個優點。憑著諸葛亮的見識,難道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才能幾許嗎?裴松之認為魏略說的話,說諸...

三國志曹操傳諸葛亮怎麼魔化,三國志曹操傳諸葛亮魔王是怎麼回事

走忠臣 藍色 路線。三國志曹操傳在劇情選擇時,選項會影響到忠奸度數值 就是上方的紅藍條 紅藍條的數值會影響樊城之戰後的劇情。藍色劇情 忠臣劇情 就是諸葛亮魔化劇情。忠臣路線 曹操的基礎野心值為50,藍線到頂為0,紅線到頂為100一.許子將預言曹操是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2.似乎言之過早 10 二...

三國志諸葛亮傳必能安國安什麼意思

必能安國 中的 安 指 使 安定 三國志 蜀書 諸葛亮傳 是出自 三國志 裡面一文,作者是陳壽。本文是作者為蜀漢丞相諸葛亮作的傳,詳細寫了諸葛亮的一生。原文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 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