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必能安國"中的"安"指“使……安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是出自《三國志》裡面一文,作者是陳壽。 本文是作者為蜀漢丞相諸葛亮作的傳,詳細寫了諸葛亮的一生。
原文: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
”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太短淺,遂用猖獗,至於今日。
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譯文:章武3年春天,先主劉備在永安病重,把諸葛亮從成都召過來,把後世託付給他,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夠安定國家,最後能成大事。
如果我的兒子(劉禪)能夠輔佐的話,請你輔佐他,如果他確實沒有才能,請你取代他。”
諸葛亮痛哭流涕,說道:“臣一定會竭盡全力,盡忠職守,直至死去。 ”先主又寫詔書給後主(劉禪)說:“你以後對待丞相,要像對待父親一樣。”
當時劉備駐軍在新野。徐庶拜見劉備,劉備很器重他,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是臥龍啊,將軍可願意見他嗎?
”劉備說:“您和他一起來吧。 ”徐庶說:
“這個人只能到他那裡去拜訪,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門來,您應當屈身去拜訪他。” 於是劉備就去拜訪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見到。
於是讓旁邊的人避開,對諸葛亮說:“漢朝的天下已經崩潰,奸臣竊取了政權,皇上逃難出奔。我沒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張大義,但是自己的智謀淺短、辦法很少,終於因此失敗,造成今天這個局面。
但是我的志向還沒有罷休,您說該採取怎樣的計策呢?”
擴充套件資料
歷史背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斬殺曹操名將夏侯淵,擊敗曹操、佔據戰略要地漢中。在這樣節節勝利的情況下,劉備部將關羽孤軍北伐曹魏,雖然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圍曹仁於襄陽,達到軍事上的最高峰。
但是荊州後方空虛,東吳違背湘水劃界,在背後對盟友倒戈一擊,呂蒙以白衣渡江乘機奪取荊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最後關羽被吳軍擒獲,遭到殺害,“失荊州”使得劉備元氣大傷,蜀漢政權也開始走下坡路。劉備聞後盡起全國大兵去討伐吳國,為關羽報仇,被陸遜擊敗,劉備兵敗退到白帝城。
劉備在白帝城一病不起,召諸葛亮等人託孤,劉備對諸葛亮說:“如果你看阿斗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取度吧。”諸葛亮哭著說:
“我一定盡我所能去中興大漢,為了大漢竭智盡忠,直到死那一刻。”
託孤大事
戰略要地荊州的丟失,關、張敗亡以及夷陵之戰的大敗,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新生的季漢政權面臨內外交迫。而在這個時候劉備又一病不起,這個依託劉備個人魅力建立起來的國家已經搖搖欲墜。
同時劉備雖然知道諸葛亮等人對於自己十分忠心,但對自己的兒子忠不忠心就不能保證了,因為知道諸葛亮的責任心十分強,所以這時只要把兒子交給諸葛亮,諸葛亮就會盡責地把他扶起來。
章武二年冬十二月,漢嘉太守黃元聞先主疾不豫,舉兵拒守。
章武三年春三月,黃元進兵攻臨邛縣。
建興元年夏(章武是劉備的年號,章武年為公元221年、222年、223年,這年四月,劉備病逝,劉禪繼位,改年號為建興,建興元年夏和章武三年夏是同一年的夏天。),牂牁太守朱褒擁郡反。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闓反,流太守張裔於吳,據郡不賓,越雋夷王高定亦背叛。
此時季漢接近一半的國土已經反叛。
2樓:披煋の瀻月
簡單說吧 是讓國家處於一個相對安定的環境
3樓:匿名使用者
肯定能讓國家興旺,平安
4樓:匿名使用者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解釋:
使……安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種樹郭橐駝傳》 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諫太宗十思疏》
商務印書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1、安穩、安定、安全。 2、安逸、安樂。 “安”字的古文形體
3、安心。 4、安放、設定(後起意義)。 5、疑問代詞。a、什麼,什麼地方;b、怎麼,**。 6、養 例:1安定,安逸,安適
綜上所述:就是使國家安定的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安 ,使~~~穩定,安國指 使國家穩定。
《三國志諸葛亮傳》原文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能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劉備到底是何用意
6樓:
這是試探,也是威脅。
如果諸葛亮稍微流露出想取劉禪而代之的臉色,劉備會立馬殺了他。
劉備真實的意思是叫諸葛亮“輔之”。
7樓:匿名使用者
1.多贊其君臣肝膽相照,並取魚水之喻相印證。2.但也有人認為此乃劉備“詭偽之辭”[1](《蜀書·諸葛亮傳》注引孫盛曰),對諸葛亮心存猜忌,故以“自取”試探之。
急需《三國志諸葛亮傳》的部分翻譯
8樓:匿名使用者
章武三年春,先主劉備在永安病的快不行了,就把諸葛亮從成都招來,把自己的身後事託付給他,先主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華勝過曹丕十倍,肯定能夠使國家(蜀國)安定,最終成就大事業。如果我的兒子值得輔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沒什麼才能,你可以取代他為君。
”諸葛亮哭道:“臣一定竭盡作為肱骨之臣的力量,奉獻忠貞的節氣,到死為止!”先主又給後主劉禪留了詔書說:
“你和丞相共事,要象父親一樣對待他。” 建興元年(西元223年),劉後主封諸葛亮為武鄉侯,(特別允許他)可以開設官府,管理大小事情.不久,又兼領益州刺史的職務.
政事不分大小,都由諸葛亮裁決.這時南方好幾郡,同時叛亂;諸葛亮因為剛遭逢到劉備的大喪事,所以不方便立刻派兵去討伐.他暫時派遣使者出使東吳,趁機和東吳議和,並結為親家,於是雙方成了盟邦.
建興三年(西元225年)春天,諸葛亮率軍南征.這年秋天叛亂全部平定.所需要的軍費就由這幾個郡來出,蜀國因此而富足了起來.
諸葛亮於是訓練軍隊,講習武備,等待大舉出兵北伐.建興五年(西元227年),諸葛亮率領各軍向北前進,軍隊屯駐在漢中.出發前,他呈上一道奏疏,上書說:
“先帝創業一半的時候卻中途駕崩”
諸葛亮傳翻譯
9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評曰: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譯文諸葛亮作為一國的丞相,安撫百姓、遵守禮制、約束**、慎用權利,對人開誠佈公、胸懷坦誠。為國盡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賞賜,玩忽職守犯法的就算是自己的親信也給予處罰,只要誠心認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給予寬大處理,巧言令色逃避責任就是再輕的過錯也要從嚴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勞都給予褒獎,再微不足道的過錯都予以處罰。他處理事務簡練實際,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計較虛名而重視實際,貪慕虛榮的事為他所不齒;終於使全國上下的人都害怕卻敬仰他,使用嚴刑峻法卻沒有人有怨言,這是因為他用心端正坦誠而對人的勸戒又十分明確正當的緣故。
可以說他是治理國家的優秀人才,其才能可以與管仲、蕭何相媲美。然而他連年勞師動眾對外征戰,都未能取得成功,大概是因為率軍作戰隨機應變,不是他的長處吧!
三國志曹操傳諸葛亮怎麼魔化,三國志曹操傳諸葛亮魔王是怎麼回事
走忠臣 藍色 路線。三國志曹操傳在劇情選擇時,選項會影響到忠奸度數值 就是上方的紅藍條 紅藍條的數值會影響樊城之戰後的劇情。藍色劇情 忠臣劇情 就是諸葛亮魔化劇情。忠臣路線 曹操的基礎野心值為50,藍線到頂為0,紅線到頂為100一.許子將預言曹操是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2.似乎言之過早 10 二...
三國志中諸葛亮傳中的一段的解釋,《三國志 諸葛亮傳》原文及翻譯
我 裴松之 認為 魏略 這些話,如果是說諸葛亮為公眾威望做謀劃,尚且可以,但如果說是作為自己一方之言,可以說是沒有深入 孔明的 內心。老氏稱,能夠看清別人的人是明智的,有自知的人是聰明的,凡是賢達的人,一定都兼有這兩個優點。憑著諸葛亮的見識,難道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才能幾許嗎?裴松之認為魏略說的話,說諸...
晉朝陳壽《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 原文及譯文拜託了
原文如下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 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 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 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 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