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關懷古主題,山坡羊 潼關懷古的中心思想?

2021-03-26 15:05:17 字數 4937 閱讀 9258

1樓:金牛咲

主題:撫今追昔,從歷代王朝的興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難,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封建統治與人民的對立,揭示了統治者壓迫人民的本質,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思索和對人民的同情。

《山坡羊·潼關懷古》是元曲作家張養浩的散曲作品,原文為: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譯文:華山的山峰從西面聚集到潼關來,黃河的波濤洶湧澎湃,潼關古道連線著關內華山和關外黃河。西望長安,心神不定,感慨萬端。

令人傷心的是經過秦漢宮殿的遺址,昔日秦皇漢武的萬間宮闕都已蕩然無存,所剩的只有眼前的一片蕭條。國家興起,受苦受難的是黎民百姓;國家滅亡,受苦受難的還是黎民百姓。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作者張養浩為官清廉,愛民如子。天曆二年(2023年),因關中旱災,被任命為陝西行台中丞以賑災民。他命駕西秦過程中,親睹人民的深重災難,感慨嘆喟,憤憤不平、遂散盡家財,盡心盡力去救災,終因過分操勞而殉職。

這首小令就是在他赴任途中經過潼關時觸發了追念古代情懷而作的,表現了作者對民間疾苦的關心和同情。

賞析:頭三句寫潼關雄偉險要的形勢。張養浩途經潼關,看到的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景象。這層描寫潼關壯景,生動形象。

第一句寫重重疊疊的峰巒,潼關在重重山巒包圍之中,一「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

第二句寫怒濤洶湧的黃河,潼關外黃河之水奔騰澎湃,一「怒」字讓讀者耳邊迴響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第三句寫渲關位於群山重重包圍、黃河寒流其間那除隘之處。潼關之氣勢雄偉窺,如此險要之地,暗示潼關的險峻,乃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由此引發了下文的感慨。

第四、五句點出作者遙望古都長安,憑弔古蹟,思緒萬千,激憤難平。「望西都,意躊躇」,寫作者駐馬遠望、感慨橫生的樣子。第

六、七句「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點出無限傷感的原因。「宮闕萬間都作了土」,便是這由盛到衰的過程的真實寫照,是令人「傷心」的。

末四句總寫作者沉痛的感慨:歷史上無論哪乙個朝代,它們興盛也罷,敗亡也罷,老百姓總是遭殃受苦。作者指出歷代王朝的或興或亡,帶給百姓的都是災禍和苦難。

這是作者從歷代帝王的興亡史中概括出來的乙個結論。

2樓:你的98k女友

表達了詩人途徑陝西對廣大人民的同情,揭示了統治者壓迫人民的本質。

3樓:匿名使用者

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表達了統治階級.不顧民生,批判了統治者,為百姓傷心

4樓:匿名使用者

本散曲由潼關而懷古,表達了對廣大人民的同情。「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道出了全文的主旨,揭示了統治者壓迫人民的本質。

山坡羊 潼關懷古的中心思想?

5樓:喵喵喵

《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心思想:這首曲借憑弔潼關古蹟來抒懷,表現了作者關心百姓疾苦,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原詩:《山坡羊·潼關懷古》

元代: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譯文:群峰眾巒連綿起伏,波濤如黃河奔騰,潼關內有華山,外有黃河,地勢堅固。遙望古都長安,思緒起起伏伏。

令人傷心的是途中所見的秦漢宮殿遺址,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唉!大興土木之時,百姓服勞役;一朝滅亡,百姓流離失所。

擴充套件資料

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歷年間,關中大旱,張養浩被徵召任陝西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經過潼關時觸發了追念古代情懷而作的,表現了作者對民間疾苦的關心和同情。

這支流傳的小令,以深邃的歷史眼光揭示出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們的爭城奪地的戰爭中蒙受災難的,還是那些無辜的老百姓。

它像一支高燒的紅燭,照亮了人們的眼睛,使之認識到象徵封建政權的宮闕,它的興建是無數老百姓的白骨壘起來的;它的倒塌也有無數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這便是它所閃耀的思想光輝。至於鑄辭精當,造型生動,有強烈的抒**彩乃其餘事。

6樓:梨落景年

這篇散曲撫今追昔,從歷代王朝的興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難,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封建統治與人民的對立,表現了作者對歷史的思索和對人民的同情。

(元)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譯文(華山的)山峰從四面八方會聚,(黃河的)波濤像發怒似的洶湧。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遙望古都長安,陷於思索之中。

從秦漢宮遺址經過,引發無限傷感,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一朝興盛,百姓受苦;一朝滅亡,百姓依舊受苦。

擴充套件資料:

文學賞析

全曲分三層:第一層(頭三句),寫潼關雄偉險要的形勢。第一句寫重重疊疊的峰巒,潼關在重重山巒包圍之中,一「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因地勢險要,為古來兵家必爭之地。

山本是靜止的,「如聚」化靜為動,乙個「聚」字表現了峰巒的眾多和動感。

第二句寫怒濤洶湧的黃河,潼關外黃河之水奔騰澎湃,一「怒」字讓讀者耳邊迴響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怒」字還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詩人弔古傷今而產生的滿腔悲憤之情。為此景所動。

第三句寫渲關位於群山重重包圍、黃河寒流其間那除隘之處。「山河表裡潼關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關之氣勢雄偉窺見一斑,如此險要之地,暗示潼關的險峻,乃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由此引發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層(四一七句),寫作者途徑潼關時的所見之感。第

四、五句點出作者遙望古都長安,憑弔古蹟,思緒萬千,激憤難平。「望西都,意躊躇」,寫作者駐馬遠望、感慨橫生的樣子。

作為六朝古都,當年是何等的繁華、昌盛。昔日的奢華早已灰飛煙滅不復存,只剩下一片殘垣斷壁的衰敗景象,不禁令詩人躊躕傷心。

第六、七句「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點出無限傷感的原因。「宮闕萬間都作了土」,便是這由盛到衰的過程的真實寫照,是令人「傷心」的。這一層看起來只是回顧歷史,而沒有直接提到戰爭,然而歷代改朝換代的戰爭的慘烈圖景觸目驚心。

第三層(末四句),總寫作者沉痛的感慨:歷史上無論哪乙個朝代,它們興盛也罷,敗亡也罷,老百姓總是遭殃受苦。乙個朝代興起了,必定大興土木,修建奢華的宮殿,從而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乙個朝代滅亡了,在戰爭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他指出歷代王朝的或興或亡,帶給百姓的都是災禍和苦難。這是作者從歷代帝王的興亡史中概括出來的乙個結論。

三層意思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思想越來越顯豁,感情越來越強烈,渾然形成一體。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題的開拓和深化。如果這首曲子的曲意僅僅停留在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上,那麼它僅僅宣揚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與其它懷古詩的主題並無多大區別。

正因為最後兩句就使得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題材的其它作品。這首曲可貴之處在於它有深切的人文關懷,有對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與關懷。

在寫法上,作者採用的是層層深入的方式,由寫景而懷古,再引發議論,將蒼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辭的議論三者完美結合,讓這首小令有了強烈的感染力。字裡行間中充滿著歷史的滄桑感和時代感,既有懷古詩的特色,又有與眾不同的沉鬱風格。

從作品內容、作家其他懷古作品、同時期其他作家懷古作品三個層面上看,《山坡羊·潼關懷古》都表現為 乙份難得的沉重。

7樓:韓琴

《山坡羊·潼關懷古》是元曲作家張養浩所作,中心思想是撫今追昔,從歷代王朝的興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難,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封建統治與人民的對立,表現了作者對歷史的思索和對人民的同情。

全文原文如下: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白話文釋義:華山的山峰從四面八方會聚,黃河的波濤像發怒似的洶湧。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

遙望古都長安,陷於思索之中。從秦漢宮遺址經過,引發無限傷感,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一朝興盛,百姓受苦;一朝滅亡,百姓依舊受苦。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作者張養浩為官清廉,愛民如子。天曆二年(2023年),因關中旱災,被任命為陝西行台中丞以賑災民。

他命駕西秦過程中,親睹人民的深重災難,感慨嘆喟,憤憤不平、遂散盡家財,盡心盡力去救災,終因過分操勞而殉職。張養浩在「關中大旱」之際寫下了這首《山坡羊》。

頭三句寫潼關雄偉險要的形勢。張養浩途經潼關,看到的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景象。這層描寫潼關壯景,生動形象。

第一句寫重重疊疊的峰巒,潼關在重重山巒包圍之中,一「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

第二句寫怒濤洶湧的黃河,潼關外黃河之水奔騰澎湃,一「怒」字讓讀者耳邊迴響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第三句寫渲關位於群山重重包圍、黃河寒流其間那除隘之處。潼關之氣勢雄偉窺,如此險要之地,暗示潼關的險峻,乃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由此引發了下文的感慨。

第四、五句點出作者遙望古都長安,憑弔古蹟,思緒萬千,激憤難平。「望西都,意躊躇」,寫作者駐馬遠望、感慨橫生的樣子。第

六、七句「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點出無限傷感的原因。「宮闕萬間都作了土」,便是這由盛到衰的過程的真實寫照,是令人「傷心」的。

末四句總寫作者沉痛的感慨:歷史上無論哪乙個朝代,它們興盛也罷,敗亡也罷,老百姓總是遭殃受苦。作者指出歷代王朝的或興或亡,帶給百姓的都是災禍和苦難。

這是作者從歷代帝王的興亡史中概括出來的乙個結論。

8樓:翁秀豔邵珠

這支流傳的小令,以深邃的歷史眼光揭示出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們的爭城奪地的戰爭中蒙受災難的,還是那些無辜的老百姓。

它像一支高燒的紅燭,照亮了人們的眼睛,使之認識到象徵封建政權的宮闕,它的興建是無數老百姓的白骨壘起來的;它的倒塌也有無數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這便是它所閃耀的思想光輝。至於鑄辭精當,造型生動,有強烈的抒**彩乃其餘事。

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把潼關的地形與歷史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寓情於景,觸景生情,以潼關作為歷史的見證者,發出一聲沉甸甸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嘆。

山坡羊潼關懷古注音山坡羊潼關懷古拼音

山坡羊 潼關懷古 全文拼音版 注音版 f ng lu n r j b t o r n sh n h bi o l t ng gu n l w ng x d u y ch u ch sh ng x n q n h n j ng h ng ch g ng qu w n ji n d u zu le t ...

山坡羊潼關懷古翻譯山坡羊潼關懷古翻譯

華山的山峰從西面聚集到潼關來,黃河的波濤洶湧澎湃,潼關古道連線著關內華山和關外黃河。西望長安,心神不定,感慨萬端。令人傷心的是經過秦漢宮殿的遺址,昔日秦皇漢武的萬間宮闕都已蕩然無存,所剩的只有眼前的一片蕭條。國家興起,受苦受難的是黎民百姓 國家滅亡,受苦受難的還是黎民百姓。元代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

山坡羊潼關懷古。翻譯,山坡羊 潼關懷古原文及翻譯

元代 張養浩。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躊躇 一作 踟躕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譯文。華山的山峰從四面八方會聚,黃河的波濤像發怒似的洶湧。潼關古道內接華山,外連黃河。遙望古都長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令人傷心的是秦宮漢闕里那些走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