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張書毓
華山的山峰從西面聚集到潼關來,黃河的波濤洶湧澎湃,潼關古道連線著關內華山和關外黃河。西望長安,心神不定,感慨萬端。
令人傷心的是經過秦漢宮殿的遺址,昔日秦皇漢武的萬間宮闕都已蕩然無存,所剩的只有眼前的一片蕭條。國家興起,受苦受難的是黎民百姓;國家滅亡,受苦受難的還是黎民百姓。
2樓:暖暖炊煙裊裊
元代: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譯文:
(華山的)山峰從四面八方會聚,(黃河的)波濤像發怒似的洶湧。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遙望古都長安,陷於思索之中。
從秦漢宮遺址經過,引發無限傷感,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一朝興盛,百姓受苦;一朝滅亡,百姓依舊受苦。
3樓:小貓驢
華山的山峰好像從四面八方奔集起來,黃河的波濤洶湧澎湃好像在發怒,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我遙望古都長安一帶,內心想得很多。(心情很不愉快)令人傷心的是經過秦漢宮殿的遺址,看到了無數間的宮殿都變成了泥土。
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滅亡,百姓還是受苦。
4樓:亡神小洛
華山的)山峰從四面八方會聚,(黃河的)波濤像發怒似的洶湧。
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
遙望古都長安,陷於思索之中。
從秦漢宮遺址經過,引發無限傷感,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
一朝興盛,百姓受苦;一朝滅亡,百姓依舊受苦。
5樓:團結有力量
1.作者簡介。
張養浩:元代詩人,散曲作家。字希孟,號雲柱,濟南(今山東省)人。曾任監察御史、禮部尚書,為人剛直,敢言時弊,後辭官歸隱。其詩歌、散曲對當時的社會黑暗有揭露。
2.題解及中心思想。
「山坡羊」,曲牌名,「潼關懷古」是標題。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歷年間,關中大旱,張養浩被徵召任陝西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經過潼關時觸發了追念古代情懷而作的,表現了作者對民間疾苦的關心和同情。
3.教師範讀後,學生反覆誦讀。
4.結合課文小注,翻譯本文。
像是群峰眾巒在這裡會合,像是大浪巨濤在這裡震怒。華山在腹,黃河守門,好一條潼關路。遙望長安古西部,思緒沉鬱又起伏。
途經秦漢故地,引出傷感無數。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泥土。唉!
一朝興起,百姓受苦;一朝敗亡,百姓還受苦。
5.分析結構特點。(學生討論後回答)
全曲分三層:第一層(頭三句):寫潼關雄偉險要的形勢。第一句寫重重疊疊的峰巒,第二句寫怒濤洶湧的黃河,第三句寫潼關位於群山重重包圍、黃河寒流其間那除隘之處。
因地勢險要,為古來兵家必爭之地。山本是靜止的,「如聚」化靜為動,乙個「聚」字表現了峰巒的眾多和動感。黃河水是無生命的,而「如怒」則賦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乙個「怒」字,寫出了波濤的洶湧澎湃。
本層描寫潼關壯景,生動形象。
第二層(四一七句):寫從關中長安萬間宮闕化為廢墟而產生的深沉的感慨。第
四、五句點出作者遙望古都長安,憑弔古蹟,思緒萬千,激憤難平。第
六、七句點出無限傷感的原因。「官闕萬間都做了土」,概括了歷代帝業盛衰興亡的滄桑變化。秦漢的一宮一闕都凝聚了天下無數百姓的血和汗,像秦王朝的阿房宮,但它卻隨著秦王朝的滅亡而化為焦土。
王朝的興替固然令人傷感,但作者最傷心的卻是百姓之苦。
第三層(末四句):指出歷代王朝的或興或亡,帶給百姓的都是災禍和苦難。這是作者從歷代帝王的興亡史中概括出來的乙個結論。
三層意思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思想越來越顯豁,感情越來越強烈,渾然形成一體。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怎樣理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話?
「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滅亡之際戰亂頻仍,民不聊生。「興」,怎麼也「百姓苦」呢?
王朝之「興」必大興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興起時,築長城,開馳道,造宮室,勞役繁重,百姓受盡了苦。「興,百姓苦」一句,發人所未發,深刻而警策。
興則大興土木,亡則兵禍鏈結,不論「興」、「亡」受苦的都是百姓。歸納總結:這首小令語言精練,形象鮮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個元散曲中的優秀作品。
6樓:相忘乎江湖
樓上的huangsaya,你太不厚道了,我譯了半死,居然把最佳答案給了盜版的人,那小子連我的標點都抄了。真是氣死我了。
7樓:手機使用者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華山的山峰好像從四面八方奔集起來,黃河的波濤洶湧澎湃好像在發怒,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我遙望古都長安一帶,內心想得很多。(心情很不愉快)令人傷心的是經過秦漢宮殿的遺址,看到了無數間的宮殿都變成了泥土。
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滅亡,百姓還是受苦。
8樓:育才少兒語文
華山的山峰從西面聚集到潼關來,黃河的波濤洶湧澎湃,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遙望古都長安,心潮澎湃,感慨萬千,途經秦漢宮殿的遺址,昔日秦皇漢武的萬間宮闕都已蕩然無存,所剩的只有眼前的一片蕭條。無論是朝代興盛,還是朝代滅亡,受苦受難的都是黎民百姓。
張養浩 《山坡羊 潼關懷古》原文及翻譯是什麼?
9樓:胡小潘
元 ·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譯文(華山的)山峰從四面八方會聚,(黃河的)波濤像發怒似的洶湧。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遙望古都長安,陷於思索之中。
從秦漢宮遺址經過,引發無限傷感,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一朝興盛,百姓受苦;一朝滅亡,百姓依舊受苦。
注釋(1)山坡羊:曲牌名,是這首散曲的格式;「潼關懷古」是標題。
(2)峰巒如聚:形容群峰攢集,層巒疊嶂。聚:聚攏;包圍。
(3)波濤如怒:形容黃河波濤的洶湧澎湃。怒:指波濤洶湧。
(4)「山河」句:外面是山,裡面是河,形容潼關一帶地勢險要。具體指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
表裡:即內外。《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表裡山河,必無害也。」注:「晉國外河而內山。
」潼關:古關口名,在今陝西省臨潼縣,關城建在華山山腰,下臨黃河,扼秦、晉、豫三省要衝,非常險要,為古代入陝門戶,是歷代的軍事重地。
(5)西都:指長安(今陝西西安)。這是泛指秦漢以來在長安附近所建的都城。秦、西漢建都長安,東漢建都洛陽,因此稱洛陽為東都,長安為西都。
(6)躊躇:猶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處形容思潮起伏,,感慨萬端陷入沉思,表示心裡不平靜。一作「踟躕(chí chú)」。
(7)「傷心」二句:謂目睹秦漢遺跡,舊日宮殿盡成廢墟,內心傷感。傷心:
令人傷心的事,形容詞作動詞。秦漢經行處: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陽和西漢(前208~8)的都城長安都在陝西省境內潼關的西面。
經行處,經過的地方。指秦漢故都遺址。宮闕:
宮,宮殿;闕,皇宮門前面兩邊的樓觀。
(8)興:指政權的統治穩固。興、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賞析:此曲是張養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名作。在他的散曲集《雲莊樂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寫下的懷古之作有七題九首,其中尤以《潼關懷古》韻味最為沉鬱,色彩最為濃重。
全曲分三層:第一層(頭三句),寫潼關雄偉險要的形勢。張養浩途經潼關,看到的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景象。
這層描寫潼關壯景,生動形象。第一句寫重重疊疊的峰巒,潼關在重重山巒包圍之中,一「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因地勢險要,為古來兵家必爭之地。山本是靜止的,「如聚」化靜為動,乙個「聚」字表現了峰巒的眾多和動感。
第二句寫怒濤洶湧的黃河,潼關外黃河之水奔騰澎湃,一「怒」字讓讀者耳邊迴響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黃河水是無生命的,而「如怒」則賦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乙個「怒」字,寫出了波濤的洶湧澎湃。「怒」字還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詩人弔古傷今而產生的滿腔悲憤之情。
為此景所動,第三句寫渲關位於群山重重包圍、黃河寒流其間那除隘之處。「山河表裡潼關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關之氣勢雄偉窺見一斑,如此險要之地,暗示潼關的險峻,乃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由此引發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層(四一七句),寫作者途徑潼關時的所見之感,主要寫從關中長安萬間宮闕化為廢墟而產生的深沉的感慨。第
四、五句點出作者遙望古都長安,憑弔古蹟,思緒萬千,激憤難平。「望西都,意躊躇」,寫作者駐馬遠望、感慨橫生的樣子。作家身處潼關,西望舊朝故都長安,西都」即長安,長安不僅是秦漢都城,魏、晉、隋、唐都建都長安。
作為六朝古都,當年是何等的繁華、昌盛。昔日的奢華早已灰飛煙滅不復存,只剩下一片殘垣斷壁的衰敗景象,不禁令詩人躊躕傷心。 曾經是好幾個朝代的都城,它的繁榮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過記載,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涼,萬千滋味湧上心頭,遙想當年,秦之阿房,漢之未央,規模巨集大,彌山縱谷,可如今崇麗之宮闕,寸瓦尺專皆蕩然無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務,他不禁感慨萬千。
第六、七句「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點出無限傷感的原因。「宮闕萬間都作了土」,便是這由盛到衰的過程的真實寫照,是令人「傷心」的。這一層看起來只是回顧歷史,而沒有直接提到戰爭,然而歷代改朝換代的戰爭的慘烈圖景觸目驚心。
在這裡概括了歷代帝業盛衰興亡的滄桑變化。這裡作者面對繁華過後的廢墟所發出的「傷心」實乃悲涼。為秦漢舊朝統治者悲涼,恐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三輔黃圖》:
「阿房宮,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宮未成而亡,始皇廣其宮,規恢三百餘里。離宮別館,彌山跨谷,輦道相屬,閣道通驪山八百餘里。
」後來項羽引兵西屠咸陽,「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見《史記·項羽本紀》。故曰:
「阿房一炬」。) 這種局面是他們不曾想到的吧!同時亦為百姓悲涼,秦漢的一宮一闕都凝聚了天下無數百姓的血和汗,像秦漢王朝為彰顯乙個時代的輝煌,集國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築,但它卻隨著秦漢王朝的滅亡而化為焦土。
輝煌過去,隨即而來是朝代的變換,百姓在戰爭中苦不堪言。此情此景,讓作家沉重地說出第三層「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千古流傳的語句。
第三層(末四句),總寫作者沉痛的感慨:歷史上無論哪乙個朝代,它們興盛也罷,敗亡也罷,老百姓總是遭殃受苦。乙個朝代興起了,必定大興土木,修建奢華的宮殿,從而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乙個朝代滅亡了,在戰爭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他指出歷代王朝的或興或亡,帶給百姓的都是災禍和苦難。這是作者從歷代帝王的興亡史中概括出來的乙個結論。三層意思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思想越來越顯豁,感情越來越強烈,渾然形成一體。
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題的開拓和深化。如果這首曲子的曲意僅僅停留在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上,那麼它僅僅宣揚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與其它懷古詩(與《洛陽懷古》「功,也不久長!
名,也不久長!」 陳草庵《山坡羊 嘆世》「興,也任他;亡,也任他。」 《驪山懷古》「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趙慶善《長安懷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楊慎《臨江仙》「是非成敗轉頭空」)的主題並無多大區別。在否定歷史的同時,也否定了積極有為的人生態度。
正因為最後兩句就使得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題材的其它作品。這首曲可貴之處在於它有深切的人文關懷,有對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與關懷。
「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滅亡之際戰亂頻仍,民不聊生。「興,百姓苦」的原因則是:
王朝之「興」必大興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興起時,築長城,開馳道,造官室,勞役繁重,百姓受盡了苦。「興,百姓苦」一句,發人所未發,深刻而警策。
興則大興土木,亡則兵禍鏈結,不論「興」、「亡」受苦的都是百姓。歸納總結:這首小令語言精練,形象鮮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個元散曲中的優秀作品。
《潼關懷古》中對歷史的概括,顯指元代現實生活:懷古實乃傷今,沉重實乃責任。這種複雜的感情要結合作家的生平經歷才能理解。
張養浩特殊的仕途經歷,決定了他的懷古散曲中有一種參破功名富貴的思想,《驪山懷古》中寫到「贏,都做了土;輸,都做了土。」 《洛陽懷古》中寫到「功,也不長;名,也不長。」 《北邙山懷古》中寫到「便是君,也喚不應;便是臣,也喚不應。
」這些曲中張養浩把勝負之數、功名之分、生死之際,看成了毫無差別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說富貴無常、人生如夢。只有《潼關懷古》以難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會裡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寫法上,作者採用的是層層深入的方式,由寫景而懷古,再引發議論,將蒼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辭的議論三者完美結合,讓這首小令有了強烈的感染力。字裡行間中充滿著歷史的滄桑感和時代感,既有懷古詩的特色,又有與眾不同的沉鬱風格。
從作品內容、作家其他懷古作品、同時期其他作家懷古作品三個層面上看,《山坡羊·潼關懷古》都表現為 乙份難得的沉重。
山坡羊潼關懷古注音山坡羊潼關懷古拼音
山坡羊 潼關懷古 全文拼音版 注音版 f ng lu n r j b t o r n sh n h bi o l t ng gu n l w ng x d u y ch u ch sh ng x n q n h n j ng h ng ch g ng qu w n ji n d u zu le t ...
山坡羊潼關懷古。翻譯,山坡羊 潼關懷古原文及翻譯
元代 張養浩。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躊躇 一作 踟躕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譯文。華山的山峰從四面八方會聚,黃河的波濤像發怒似的洶湧。潼關古道內接華山,外連黃河。遙望古都長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令人傷心的是秦宮漢闕里那些走過的地方...
山坡羊潼關懷古全文翻譯,張養浩 《山坡羊 潼關懷古》原文及翻譯是什麼?
3227王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譯文 華山的山峰從西面聚集到潼關來,黃河的波濤洶湧澎湃,潼關古道連線著關內華山和關外黃河。西望長安,心神不定,感慨萬端。令人傷心的是經過秦漢宮殿的遺址,昔日秦皇漢武的萬間宮闕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