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全詩的線索,了解詩歌的層次及各層次如何展開的

2021-03-30 12:29:30 字數 4154 閱讀 2484

1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詩以「月」為線索,全詩按照月亮起落高低來描寫。全詩共分三層,第一層是 寫景,重點在月色下的春江,第二層仍寫月,當一輪明月獨照大地,作者不由得不感嘆宇 宙和大自然的永恆,以及人生的短暫,於是由寫景轉入抒情,因景生情,由此引出對宇宙 人生的哲學思考。第三層轉入寫遊子、閨婦的相思之情,景物變為烘托,但仍然與月有 關,因為正是月光引發了遊子、閨婦之間的相思之情。

春江花月夜全詩的線索,了解詩歌的層次及各層次如何的?

2樓:牧墨徹乘君

這首詩以「月」為線索,全詩按照月亮起落高低來描寫。全詩共分三層,第一層是

寫景,重點在月色下的春江,第二層仍寫月,當一輪明月獨照大地,作者不由得不感嘆宇

宙和大自然的永恆,以及人生的短暫,於是由寫景轉入抒情,因景生情,由此引出對宇宙

人生的哲學思考。第三層轉入寫遊子、閨婦的相思之情,景物變為烘托,但仍然與月有

關,因為正是月光引發了遊子、閨婦之間的相思之情。

《春江花月夜》全詩層次與線索,景物描寫及語言

《春江花月夜》怎麼劃分層次,還有各層次的概括?

3樓:布吉島該叫啥

《春江花月夜》層次劃分及其概括:

第一層次:開頭八句為第一層次,寫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絢麗景觀。

第二層次:接下八句為第二層次,由寫景轉向觀照人生,主要以明月長照對照人生短暫,思索茫茫人生與漫漫宇宙之間的相互關係,抒寫詩人心中對人生的迷惘與感嘆。

第三層次:餘下二十句為第三層次,由感嘆人生進而抒寫人間思婦遊子離愁別緒,表達了人們對愛情的嚮往和對幸福的憧憬。

《春江花月夜》

唐代 張若虛

原文: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擣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譯文:春天的潮水來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公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似的。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里萬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啊!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著,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雪白的雪珠在閃爍著光芒。

月色如霜,所以霜的消失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清楚。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微小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江邊上什麼人最先看見月亮?

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先照耀著人們?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那麼相像。

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著什麼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遊子像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下憂愁不已。哪家的遊子今晚在坐著小船在漂流?

什麼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台啊。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擣衣砧上,拂不掉。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昨天夜裡夢見花落閒潭,可惜的是春天過了一半自己還不能回家。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裡,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盪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擴充套件資料

《春江花月夜》創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南朝陳後主所作,原詞已不傳。本詩詩人是站在揚州南郊曲江邊賞月觀潮,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

《春江花月夜》作者簡介:

張若虛,唐代詩人。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

生卒年、字型大小均不詳。事蹟略見於《舊唐書·賀知章傳》。唐中宗神龍年間,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詞俊秀馳名於京都,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

唐玄宗開元時尚在世。《全唐詩》僅存其詩二首,而這首《春江花月夜》又是最著名的一首,它號稱以"孤篇橫絕全唐",奠定了張若虛在唐代文學史的不朽地位。

4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層:前10句 寫月光下花林美景

第二層:後四句 寫作者面對月景感嘆人生短暫與對宇宙的嚮往

第三層:不知江月待何人到最後 從感嘆人生到寫思婦與遊子的離愁別緒,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美滿愛情的嚮往

5樓:七先生的遊戲分享

這主要就是看你自己來進行劃分就可以了

如何對古詩《春江花月夜》劃分層次並概括其內容?

6樓:路過的

第一層(「白雲一片去悠悠„„何處相思明月樓」)四句,總寫在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中,思婦和遊子的兩地思念之情。

「白雲」、「青楓浦」托物寓情。白雲飄忽,象徵「扁舟子」的行蹤不定。「青楓浦」,地名,但「楓」、「浦」在詩中常用為感別的景物、處所。

「誰家」、「何處」為互文,正因不止一家、一處有離愁別恨,詩人才提出這樣的設問。

一種相思,牽出兩地離愁;一往一復,詩情曲折有致。

第二層(「可憐樓上月徘徊„„魚龍潛躍水成文」)八句,寫思婦對離人的懷念。

主要用 「月」來烘托她的懷念之情。詩中把「月」擬人化。「徘徊」二字極為傳神,似乎月光也懷著對思婦的憐憫之情,在樓上徘徊不去,要和思婦做伴,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輝灑在妝鏡台上、玉戶簾上、擣衣砧上。

孰料思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更深,她想趕走這惱人的月色,可月色「卷不去」、「拂還來」。這裡的「卷」、「拂」兩個痴情的動作,生動地表現出思婦內心的惆悵和迷惘。(「打起黃鶯兒,莫叫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攪擾著她,此時此刻,月色不也照著遠方的親人嗎?共望明月而無法相知,只好依託明月遙寄相思之情(正像一首歌裡唱到的——明月千里寄相思。

)望長空,鴻雁遠飛,飛不出月的光影,飛也徒勞;看江面,魚兒在深水裡潛躍,只是激起陣陣波紋,躍也無用。「尺素在魚腸,寸心憑雁足」,向以傳信為任的魚雁,如今也無法傳遞音訊,又憑添幾重愁苦!

第三層(「昨夜閒潭夢落花„„落月搖情滿江樹」)最後八句,寫遊子思鄉戀親之情。

作者在這裡用落花、流水、殘月來烘托他的思歸之情。遊子在外,連做夢也念念歸家,花落幽潭,春光將逝,遠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遊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

江潭落月,更襯托出他淒苦的寂寞之情。沉沉的海霧隱遮了落月;「碣石瀟湘無限路」也就無限地加深了他的鄉思。他想:

在這美好的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幾人能乘月歸家?他那無著無落的離情,伴著殘月之光,灑滿在江邊的樹林之上!

「落月搖情滿江樹」,這結句的「搖情」——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將月光之情、遊子之情、詩人之情交織成一片,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讀者心上,情韻裊裊,搖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的線索

7樓:匿名使用者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樂府舊題,七言古詩。作品景物描繪中起統攝作用的是月;作為結構線索的景物是月。

分析月亮在全詩結構上的作用:(1)在春、江、花、月、夜這五種景色中,以月為中心。在寫景、抒情、哲理的關係上,月起了關鍵的作用。

望月懷人,對月遙想。(2)整首詩的結構是按時間先後來安排的。以明月初公升(海上明月共潮生)、月到中天(皎皎空中孤月輪)、月亮西移(可憐樓上月徘徊)、月落西山(斜月沉沉藏海霧)作為全詩的線索

8樓:匿名使用者

張若虛僅存於世的兩首詩之一 號稱 孤篇蓋全唐 是初唐的著名詩篇。我正好學到這詩。

9樓:匿名使用者

以時間為主線,就是月公升月落的全過程

春江花月夜的層次分析

10樓:匿名使用者

都讀到孤篇壓全唐了啊!!

不錯哦,

在那邊好好念書!

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全詩和詩意

原文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

春江花月夜全詩有幾個韻腳,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全詩

八個。分別是 eng,an,en,ou,ai,en,a,u.平生明,甸霰見,塵輪人,悠愁樓,徊台來,聞君文,花家斜,霧路樹。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全詩 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

求春江花月夜全詩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 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