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琉璃
他在上古漢語中表是指示代詞,
就是代表第三人稱指示性代詞
舉個例子可以是顧左右而言他
「僅」這個字在現代漢語和古漢語中是什麼詞性?各表達什麼含義?求答案
2樓:百度使用者
轉一篇解釋:
現代漢語中「僅」只是個限制範圍的副詞,「只」的意思;但是在古漢語中,它除了表達這一含義之外,還可以表示數量多,有「幾乎」、「將近」的意思,「僅」的這一含義和用法,主要是出現在唐代的詩文中,而且要讀「jìn」。如:
初守睢陽時,士卒僅萬人,城中居人戶亦且數萬。(韓愈《張中丞傳後序》)僅萬人:將近一萬人。
夾澗有古松老杉,大僅十人圍,高不知幾百尺。(白居易《廬山草堂記》)僅十人圍:將近有十圍粗。
古漢語中的詞類活用 乙個字原來是什麼詞性是怎麼判斷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實我們復的生活,也只有它能帶
製給我們不曾有過bai
的滿足du,像得到糖果的孩子zhi那樣得滿足。dao我們有我們的理想,有值得我們緊握的璀璨年華,我們不曾孤單。
成長中的煩惱——你是否擁有。
每樣東西都有它的不足之處,成長中的不足之處在於煩惱。但是正因為這個不足才使原有的東西更加絢麗。成長,意味著告別童年。
兒時的一切,我們都那麼的留戀,那麼得回味。童年中有太多太多我們的往事,那麼得開心,那麼得感動。童年中有那漂亮的洋娃娃,有蛋糕,有冰淇淋,有玩具,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都曾擁有,而又想繼續的。
而成長,無疑把這些都給徹底地抹殺了。有得只是那乙個個曾嚮往的夢鏡和那夢醒時的恐懼。成長中,我們受到過許多傷害,但是記住一句話,感謝傷害你們的人,因為是他們教會了你一些事,懂得了一些事,而這些只有靠你自己去經歷。
漢語中詞類的活用怎麼知道詞原來是什麼詞性
4樓:惑亦不惑
只針對你舉的例子說啊,這個問題得歷史地看。「霸」這個詞在古漢語中沒有形容詞詞性,商務印書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霸」的條目下,特意指出:在古代,「霸」沒有蠻橫不講理的意思。
所以,你的這個疑惑應該可以消除了。
另外,樓上談到的「高興」一詞,既是形容詞又是動詞。首先,詞典裡是這樣標註的;其次,「高興」有兩個重疊形式:高高興興、高興高興。這也說明它具備兩種詞性。
5樓:從未有過的安靜
詞類活用是指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改變詞性,用作另一類詞。他是臨時的用法,一旦離開語境,這用法就不存在。你舉的例子是古漢語的。
所以,你問的是現代漢語的活用還是古代漢語的活用??
古漢的:順流而東行。意思為:順著水流向東行走。東,本為名詞,在句子為狀語。那麼「東」是名詞做狀語。因此,古漢活用的判斷,你應該反映成現漢,看起在現漢總所做的句子成分
現漢的:老栓,運氣了你。「運氣」為名詞,在這裡活用為動詞。
6樓:天風海雨樓主
原來的詞性一般 有規定,如 「霸」,名詞,盟主。引申為稱霸。例句語境,故是使動用法。
這裡說名詞動詞都可以,一般說成名詞。名詞前不能加「很」「不」,動詞前可加「不(表心裡活動的動詞可加「很」,如高興),形容詞前可同時加「不」「很」。
7樓:匿名使用者
關鍵看古漢語的句子翻譯,古人的句式是古人習慣說話的方式由於和我們現代漢語不同我們才自己歸類了詞類活用的現象,目的還是為了看懂!
你看活用的詞,關鍵看在局子裡它的翻譯是什麼詞性,就是活用做什麼詞,而這個詞單拿出來我們現代漢語是什麼詞就是它的本來詞性。
舉個例子: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這裡的「美」,現代漢語的詞性是形容詞,而在句子裡如果你按照形容詞翻譯:我的妻子美麗我......顯然這就不是「人話」了,那麼你按照和「美麗」有關的中心內容考慮就知道了,翻譯為「認為我美麗」就順耳了,那麼「認為......美麗」是動詞,而且是意動詞。所以我們說:
美字是形容詞活用為意動詞。
8樓:錯緣永記心中
其實非常簡單的,主要是看這個詞現代漢語中的詞性,在古漢語中作什麼詞性,就是詞的合用。霸,現代漢語中是霸氣,是乙個名詞,在古漢語中作為稱霸,是乙個動詞,所以說是名詞活用為動詞。
9樓:豐田山人
高興是形容詞,形容詞可以受「很」的修飾,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也可以受「很」的修飾,區分是動詞還是形容詞,就看後面能否帶賓語,動詞能帶賓語,形容詞不能帶賓語。「高興」後面不能帶賓語,便是形容詞,如「擔心」一詞也能受「很」的修飾,但它是動詞,因為它後面能帶賓語。
10樓:匿名使用者
漢語中詞類本來就是多性詞。比方說。活字,活著的人,就是動詞,生活也可以是動詞也可以是名詞。使用的地方不一樣,詞性就不一樣,很正常的。凡事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
11樓:匿名使用者
「霸」的本義「霸王」,「霸佔」「霸道」應是引申義。按本義來理解。
「僅」這個字在現代漢語和古漢語中是什麼詞性
12樓:匿名使用者
「僅」在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中的詞性和意義是相同的,都是副詞,「只」「不過」的意思。
"以"在古漢語中有哪幾種詞性
13樓:o型血男孩
以1、因為,由於:例:
(1)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2)臣是以無請也。
(3)惟三保勇而多藝,推為長。
(4)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7)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8)卒以吾郡這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
(9)不賂者以賂者喪。
(10)以心中有足樂者。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
2、而。例:
(1)有好事者船認入。
(2)留五百人鎮之,以斷洄曲及諸道橋梁。(以:以便)(3)吾騎馬挾矢以助戰。
(4)卷石底以出。
(5)而托於柑以諷耶?
(6)以齧人,無御之者。(以:這裡有如果的意思)(7)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8)屬予作文以記之。
(9)殺之以應陳涉。
(10)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12)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13)餘與四人擁火以入。
(14)夫夷以近,則遊者眾。
(15)操悉浮以沿江。
(16)樊噲側其盾以撞。
(17)吾誠願與汝相守以死。
(18)忽魂悸以魄動。
(19)淫侈之俗日日以長。
(20)各各竦立以聽。
(21)以致天下之士。
(22)然而隱忍以行。
(23)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
(24)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25)遂拔以擊荊河。
(26)遂自投汨羅以死。
(27)其責已也重以周。
(28)以一物以與物物爭。
3、把,拿,用。例:
(1)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以」後省略介詞賓語。)(2)以錢覆其口。
(3)屠懼,投以骨。
(4)具以情告。
(5)以縛即爐火,燒絕之。
(6)以檻車送元濟詣京師。
(7)何以為計?
(8)將以攻宋。
(9)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10)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1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2)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
(13)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14)操當以肅還付鄉黨。
(15)具告以事。
(16)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璧之下。
(17)以我應他人。
(18)以虞待不虞者勝。
(19)國胡以相恤。
(20)將以釁鐘。
(21)悉以心誠之話倚託,千萬無渝。
4、以為,認為。例:
(1)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2)臣以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3)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
(4)皆以美於徐公。
(5)而小儒規規焉以君臣之義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5、憑,靠。例:
(1)以我酌油知之。
(2)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5)以勇氣聞於諸侯。
(6)以攻則取。
(7)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8)皆好辭而以賦見稱。
6、按照,依照。例:
(1)策之不以其道。
(2)今以實校之。
(3)餘船以次俱進。
(4)何必更以多寡為差?
(5)蓋以律非故殺。
(6)以次進。
(7)則又法從事。
7、根據。例:
(1)今以蔣氏觀之,猶信。(以:一?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99ff99'>的謾#?
(2)貴以近知遠。
8、通「已」,已經。例:
(1)固以怪之矣。
(2)日以盡矣。
9、作語助,表示時間、方位和範圍。例:
(1)受命以來,夙夜憂嘆。(以:表時間)
(2)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以:方位)
(3)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範圍)
10、在。例:
(1)餘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
(2)以八月十三斬於市。
(3)以崇禎十七年夏,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
(4)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
11、作語助,起調整音節作用。例:
逆以煎我懷。
12、為。例:
(1)如或知爾,則何以哉?(以:做)
(2)要以不能免。(以:是)
13、通「已」,止。例:
無以,則王乎?
14、任用。例: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15、此,這。例:
以一物體與物物爭。(本義項指前乙個「以」。)
古漢語中,一些字的意思,古漢語中表示 的 的意思的字有哪些
都在裡面,很多 之 1 助詞,表示領有 連屬關係 赤子 心。2.助詞,表示修飾關係 緩兵 計。不速 客。莫逆 交。3.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 大道 行也,天下為公 4.代詞,代替人或事物 置 度外。等閒視 5.代詞,這,那 二蟲,又何知 6.虛用,無所指 久而久 7.往,到 吾欲 南海 然...
在古漢語有什麼意思聊在古漢語有什麼意思
乙個意思是依賴 依靠。再乙個意思是權且 暫且。依靠,依賴,憑藉的意思。w li o 1.猶無可奈何。史記 吳王濞列傳 王實不病,漢 系治使者數輩,以故遂稱病 今王始詐病,及覺,見責急,愈益閉,恐上誅之,計乃無聊。宋 蘇軾 漢高帝論 呂后 雖悍,亦不忍奪之其子以與侄。惠帝 既死,而 呂后 始有邪謀,此...
狐眠在古漢語中是什麼意思,窺在古漢語中視什麼意思
狐狸在荒敗殘破的台階上宿眠。本意是指原本這裡十分豪華,但經過歲月滄桑或戰亂,變得破敗不堪,成為狐狸 兔子的宿眠所在。反映了人對世事無常 繁華易衰的一種感慨和懷舊。窺在古漢語中視什麼意思 不全是偷偷看的意思,有時也可以直接翻譯為看如 窺鏡 照鏡子。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 吾與徐公孰美?客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