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鮮壬辰衛戰爭的背景和意義

2021-03-04 00:23:39 字數 2814 閱讀 1036

1樓:匿名使用者

明援朝抗日之戰是明朝萬曆時中朝人民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爭。起於2023年(朝鮮宣祖二十五年,明萬曆二十年,日本文祿元年)至2023年結束。2023年是朝鮮壬辰年,朝鮮史家因此稱此役為壬辰衛國戰爭,中國稱萬曆朝鮮之役,日本則叫文祿、慶長之役(日本在慶長2年發動了第二次戰爭)。

有明一代,中朝兩國一直友好相處,使臣往來頻繁。當時,中國向朝鮮輸出絹、布、藥材等物品,還特別允許朝鮮購買明朝嚴禁販賣的硝黃、火藥和牛角。朝鮮則向中國輸出耕牛、馬匹、紙張和苧布。

政治上的友好關係和經濟上的相互援助,促進了兩國間的文化交流。朝鮮在中國活字印刷術的彩響下,於15世紀初首先創造了銅活字印刷術,這一技術後來傳到中國。

16世紀80年代,在日本列島,中部尾張國織田信長被刺死,部下大將豐臣秀吉(1536-2023年)繼續其統一事業,進行了四次大規模的戰爭,基本結束了戰國林立的局面,使戰國以來延續百年的**局面重獲一統。豐臣秀吉以武力統一全國後,執掌了整個日本的軍政大權,為了滿足國內封建主和商人貪財牟利的慾望以及他自己驟然膨脹的野心,便開始了對外擴張。他乘朝鮮李氏王朝耽於黨爭內訌,朝綱紊亂,決定通過武力征服朝鮮入侵中國,進而稱霸東亞,使三國歸於一統。

日本侵朝,古已有之,早在公元四世紀,大和政權就在朝鮮半島的任那地區建立了殖民地,甚至倭五王時期還曾先後向當時中國南北朝的宋遣使,要求封為朝鮮和日本的總督。日本在朝鮮的勢力時進時退,最盛時曾一度打到平壤附近。而且就地理位置而言,日本孤懸海外,要向大陸發展,唯有從朝鮮一途。

所以豐臣秀吉侵略朝鮮,固有其野心的關係,但傳統的因素也不小。早在征討毛利的時候,秀吉就寫信給信長說待到大軍平定本州後就要進發九州,然後圖朝鮮以窺大明。在征服高野寺以後,在給一柳末安的信中也說「日本國之事自不待言,尚欲號令唐國。

」甚至他還曾委託傳教士購買兩艘歐洲戰艦。2023年在寫給朝鮮李王的信中更為露骨地地表示「予入大明之日,將士卒臨軍營,則彌可修鄰盟也,予無願也,只顯佳名於三國。」

當時,朝鮮處於李氏王朝時期,政治上確已十分腐敗,官僚營私舞弊,特別是統治階級內部的黨派之爭,即一派是世襲的官僚貴族,稱為勳舊派;另一派是地方中小地主出身的受過書院教育的新官僚,稱為士林派。兩派各自結黨爭權,互相傾軋,一大批人被殺戳流放,政變不斷,弄得民不聊生,國力大衰。整個朝鮮武備鬆弛,統治者重文輕武,「人不知兵二百餘年」,全國300多郡縣大多數沒有城防。

這恰好給日本提供了乙個極好的侵略機會。

2023年在征服了奧羽的諸大名後,秀吉就著手準備開戰。雖然黑田如水考慮到國內的形勢,反對徵朝。但此時的秀吉醉心於「顯佳名於三國」的美夢,結果如水的提案遭到無視,徵朝的計畫還是啟動了。

他首先在肥前修築了名護屋城,作為侵朝日軍的總指揮部,由他親自坐鎮。然後他把關白之職交給了那個日後的殺生關白秀次以備不測。在將領和軍隊的配備方面,秀吉共調動了五十萬人,其中三十萬用於作戰,十五萬人是先遣隊。

先遣隊分為八個軍,宇喜多秀家為總司令官,小西行長率第一軍,加藤清正率第二軍,黑田長政率第三軍,同時還有九鬼嘉隆的四萬水軍和七百艘艦船。另外還有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衫景勝、蒲生氏鄉、伊達正宗統帥的十萬人馬駐在名護屋做為預備隊。一時間是「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可以說是日本當時的最豪華陣容。

而在戰略上,日軍採用的是德川家康的提案,確定了「陸海並進」、「以強凌弱」、「速戰速決」的戰法;以水軍保證陸軍的戰略物資**,陸軍分三路齊頭並進,一舉占領朝鮮。在一切工作準備就緒後,豐臣秀吉藉口朝鮮拒絕攻明,於2023年4月正式開始了侵略朝鮮的戰爭。

日軍以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為先鋒,統率十多萬軍隊,上千艘戰船,偷渡對馬海峽,第一批部隊(1.8萬人)分乘350艘艦船,於2023年5月25日在釜山登陸。數量不多的釜山守軍和居民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因眾寡懸殊,城市終為日本人攻占。小西行長首先在釜山登陸成功後,在南部沿海登陸的由加藤清正率領的第二批部隊(2.2萬人)經慶州、熊川和新寧數城向北推進。

幾乎與此同時,第三批部隊(1.1萬人)在洛東江口登陸,占領了清元城,並向春川山口推進。在這幾批部隊登陸之後,日本將主力(8萬人)和其餘艦隊全都調往朝鮮。

2樓:齊海鳴

下面的這個鏈結有你想要的一切內容。

3樓:匿名使用者

背景:日本戰國時代初步劃上了句號,豐臣秀吉取得了日本全國霸權。但是秀吉長期以來就有取中華之志向,曾對織田信長表示希望獲封豐后國,渡海功明。

小田原戰役後,北條滅亡,伊達臣服,但是國內封建主對領土的分歧依舊有很大矛盾,緩和矛盾,鞏固豐臣天下是秀吉的第一要務。

反觀朝鮮,經過燕山君的**,中宗時代的亂政,文定太后時期的惡政,國家千瘡百孔,軍備鬆弛,社會矛盾激化,忠義之士無法盡忠於廟堂,武將酒色度日,民不了生。

中國在明神宗萬曆時期,隨初經過張居正變法,國力有所恢復,但神宗後期,宦官劉謹專權,國勢日衰,東北軍務日弱,明在東北的軍力大不如前,金的努爾哈赤開始崛起,明朝開始在東北陷入危機。

秀吉看準時機動員全國力量。先取朝鮮後功明土。以加藤清正、小西行長為先鋒,宇喜多秀家為總司令,九鬼嘉隆統帥水軍,水陸並進,進攻朝鮮。

意義:三國的政治發生重大變化

1、明朝雖然獲勝,但出動的號稱百萬大軍,被實際上只有10萬左右的日軍屢次重創,暴露了軍事的不盡人意。努爾哈赤藉機崛起,此後的50年裡,清國開始在東北佔據絕對優勢。為明的覆亡埋下了伏筆。

2、朝鮮加強與中國的宗番關係,更加傾向明朝,多次出兵東北協助明朝作戰,明亡後,一段時間不承認清**,直到被多爾袞出兵平定。朝鮮王朝下令供奉明神宗的牌位在一些寺廟。

3、豐臣實力受挫,德川家康在秀吉死後,通過約15年時間,消滅豐臣氏,建立了250餘年的德川天下。在島原天主教起義後,下令閉關鎖國,東亞迎來了德川時代的和平局面。

4樓:大家人

1、背景:16世紀末日本結束了諸侯割據局面,同時朝鮮國力衰落,倭寇的擴張本性開始勃發,侵入朝鮮;後經明朝幫助,中朝合作一舉趕跑倭寇。

2、意義:針對具有侵略本性的日本倭寇,你弱它就欺,你強它就怕。

生態文明的背景和歷史意義生態文明的背景和歷史意義

文明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成果,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誌。周易 裡說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穎達注疏 尚書 時將 文明 解釋為 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經天緯地 意為改造自然,屬物質文明 照臨四方 意為驅走愚昧,屬精神文明。在西方語言體系中,文明 一詞 於古希臘 ...

薪酬管理的意義,薪酬管理背景以及意義 作用和意義是有哪些

薪酬永遠是乙個平衡的問題。從企業角度而言,內部公平性和外部競爭性的平衡是薪酬管理的關鍵,所謂內部公平性,就是根據不同職位不同人員對企業貢獻價值不同,給出合理的薪酬回報 而外部競爭性的要求是與同行業同地區其他企業相比,員工的薪酬水平不致於落後於競爭對手而導致人員流失或士氣下降。從員工角度而言,內部公平...

洋務運動興起的背景和意義

背景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 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 意義 引進西方近代科技,培養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觀上刺激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對外國的經濟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 對中國封建經濟的瓦解起到一定推動作用。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是指1861年 咸豐十年底開始 至1894年,清朝 內的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的 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