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四捨**入
分別是它山堰、鄭國渠、靈渠、都江堰。
1、它(tuō)山堰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水利工程。屬於在永江支流銀江上建設的儲鹽、儲光引水灌溉樞紐工程。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西南部,依山傍銀江鎮,漳西出口。
唐太和七年(公元833年)由縣長王元偉創立。與鄭國渠、靈渠、都江堰。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水利工程。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水利工程遺產。
2、鄭國渠是古代勞動人民修建的偉大工程。它屬於關中第乙個大型水利工程。位於涇河西北岸,陝西省涇陽縣西北25公里處。
西引靜水至羅水,東引羅水,全長300多英里(灌溉面積4萬公頃)。
3、靈渠,原名秦挖渠、零渠、鬥河、興安渠、湘桂渠。靈渠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西元前214年開鑿通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由東向西,連線興安縣東部的洋河(湘江源頭,由南向北流)和興安縣西部的大榮河(漓江源頭,由北向南流)。
4、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部。它位於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它建於秦始皇晚期(約西元前256-251年)。
這是蜀縣太守李兵父子在前人挖掘別嶺的基礎上組織的一項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引水魚口、飛沙堰、保品口等部分組成。
都江堰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遠離人民和沃土千里的水旱「天國」。截至目前,灌溉面積已達30多個縣市,近千萬畝。它是世界上最長、僅存、仍在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水利樞紐。
工程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型的結晶。
2樓:匿名使用者
芍陂(安豐塘)與都江堰、漳河渠、鄭國渠並稱為我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芍陂quèbēi 中國古代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又稱安豐塘。位於今安徽壽縣南。芍陂引淠入白芍亭東成湖,東漢至唐可灌田萬頃。
隋唐時屬安豐縣境,後萎廢。2023年後經過整治,現蓄水約7300萬立方公尺,灌溉面積4.2萬公頃。
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鎮,是中國建設於古代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勝地。通常認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於西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渠 靈渠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於西元前214年鑿成通航,距今已2023年,仍然發揮著功用。
鄭國渠 鄭國渠是最早在關中建設大型水利工程的,戰國末年秦國穿鑿,西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南韓水工鄭國主持興建,約十年後完工。位於今天的涇陽縣西北25公里的涇河北岸。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 300 餘裡(灌溉面積號稱4萬頃)。
3樓:
①都江堰(四川)
②靈渠(廣西)
③京杭大運河(北京——杭州)
④坎兒井(新疆)
這才是正解!!!支援正解,不要人云亦云。
4樓:武漢市君發快運
它們是鄭國渠 ,都江郾,京杭大運河,和浙江海塘
5樓:國榮與潤髮
四川都江堰(戰國)、陝西鄭國渠(戰國末期)、廣西靈渠(秦代)、浙江它山堰(唐代)
6樓:飄雙兒
我國是文明古國,科學技術在18世紀之前一直處於世界領跑地位,科技創新、發明一直佔世界總量的60%,偉大的水利工程數不勝數。代表作:鄭國渠、都江堰、靈渠、京杭大運河、錢塘江海塘
7樓:風塵絕
鄭國渠,都江郾,京杭大運河,和浙江海塘
8樓:夢梅夕雨
都江堰,靈渠,鄭國渠,它山堰
9樓:獨孤漢
它山堰與鄭國渠、靈渠、都江堰
10樓:匿名使用者
長城、都江堰、靈渠、大運河。
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是哪幾個?
11樓:匿名使用者
四大水利工程是:它山堰、鄭國渠、靈渠、都江堰。
一、它山堰
它(tuō)山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水利工程。屬於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鹹蓄淡引水灌溉樞紐工程。
位於浙江寧波市海曙區鄞江鎮它山旁,樟溪出口處。位於浙江省寧波市西南,唐代太和七年(公元833年)由縣令王元瑋建立。
它與國內的鄭國渠、靈渠、都江堰合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二、鄭國渠
鄭國渠,是古代勞動人民修建的一項偉大工程,屬於最早在關中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今天的陝西省涇陽縣西北25公里的涇河北岸。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 300 餘裡(灌溉面積號稱4萬頃)。
鄭國渠在戰國末年由秦國穿鑿。西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南韓水工鄭國主持興建,約十年後完工。
三、靈渠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西元前214年鑿成通航。
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
四、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西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
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
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型的結晶。
四大水利工程的歷史意義:
一、鄭國渠
鄭國渠修成後,大大改變了關中的農業生產面貌, 用注填淤之水,溉澤滷之地.就是用含泥沙量較大的涇水進行灌溉,增加土質肥力,農業,迅速發達起來,雨量稀少,土地貧瘠的關中,變得富庶甲天下 (《史記·河渠書》)。
二、它山堰
如今堰身大部分埋在沙土下,已無引灌作用。它山廟經重新修築後,增設了「它山堰水利陳列館」且在每年的農曆三月三和十月十(傳說王元偉築堰那年正好33歲,十月十日為他的生辰)恢復古廟會。
2023年10月13日凌晨,當地時間12日晚,在法國蒙彼利埃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6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公布了2023年入選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單。
三、靈渠
靈渠的鑿通,溝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為秦王朝統一嶺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證,大批糧草經水路運往嶺南,有了充足的物資**。
西元前214年,即靈渠鑿成通航的當年,秦兵就攻克嶺南,隨即設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將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
四、都江堰
都江堰的建立,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都江堰的建立,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
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標誌著中國水利史進入了乙個新階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型的結晶,是中華文化劃時代的傑作。
12樓:冰箱裡的可樂
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它山堰、鄭國渠、靈渠、都江堰。
一、它(tuō)山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水利工程。屬於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鹹蓄淡引水灌溉樞紐工程。位於位於浙江省寧波市西南海曙區鄞江鎮它山旁,樟溪出口處。
唐代太和七年(公元833年)由縣令王元瑋建立。它與國內的鄭國渠、靈渠、都江堰合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二、鄭國渠,是古代勞動人民修建的一項偉大工程,屬於最早在關中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今天的陝西省涇陽縣西北25公里的涇河北岸。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 300 餘裡(灌溉面積號稱4萬頃)。
三、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西元前214年鑿成通航。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
四、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西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
都江堰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型的結晶。
13樓:木痘j闖乒
歷代興修的水利工程 (1)戰國:秦國的都江堰、鄭國渠. (2)秦:
開通了秦渠、靈渠和江南運河. (3)兩漢:農田水利地區特色明顯.
①黃河流域以營建灌溉渠系為主,著名工程有六輔渠、白渠、龍首渠等. ②江淮、江漢之間以修治天然陂池為主,著名工程有六門陂. ③東南以排水築堤、變濕淤之地為良田為主,著名工程有鑑湖等.
④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築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兒井. (4)三國兩晉南北朝:曹魏興復了芍陂、茹陂等許多渠堰堤塘.
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處,都要通渠灌溉. (5)隋唐:開通大運河有利於農田灌溉.
唐朝設專官管理水利事業,各地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僅江南興建和修復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過了六朝的總和. (6)五代十國:興修水利工程,如安豐塘(南唐)、捍海塘(吳越).
14樓:第一名
它山堰、鄭國渠、靈渠、都江堰合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它山堰 位於寧波市鄞縣鄞江鎮西南它山旁,建於833年(唐太和七年)。它山堰長134.
4公尺,面寬4.8公尺,皆用長2至3公尺、闊0.2至0.
35公尺條石砌築,左右各36石級。堰面全部用條石砌築而成,堰身為木石結構,有逾抱大梅木枕臥堰中,歷乾餘年不腐,被稱為"它山堰梅梁"。修建它山堰的目的,是為了抵禦潮汐,使海水與江河分流,鹹淡阻隔。
江河水經過該堰分流兩道:一支入月湖,另一支入鄞江和奉化江,灌溉千畝良田,化水害為水利。它山堰與鄭國渠、靈渠、都江堰同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迄今千餘年,歷經洪水衝擊,仍基本完好,繼續發揮阻鹹、蓄淡、引水、洩洪作用。2023年12月28日,***公布它山堰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鄭國渠 鄭國渠首位於涇陽縣王橋鄉上然村北的仲山西麓,其東有仲山,嵯峨地形特點是西北微高,東南略低。
渠首充分利用這一地形,使幹渠沿北山南麓居於最高地帶向東伸展,分支灌溉。 鄭國渠首的兩個渠口相距很近,很可能是為了便於引水分先後期開鑿。鄭國渠是我國戰國時期繼西門豹治鄴建成漳水十二渠、秦蜀郡守李冰建成都江堰之後的又一大型水利工程,它從規劃、設計、施工以及用洪用沙方面都有許多獨到之處,是我國古代水利史上的首創。
靈渠 靈渠,建成於西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是跨越湘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古運河,位於湘桂走廊中心興安縣境內,與陝西的鄭國渠、四川的都江堰並稱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 郭沫若先生稱為:「與長城南北相呼應,同為世界之奇觀。
」 靈渠歷史悠久,設計精巧,全長37公里,由鏵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洩水天平和陡門組成。將海洋河水三七分流,三分入漓江,七分入湘江,溝通了長江、珠江兩大水系。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北方六國之後,又與西元前211年對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地區的百越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征服活動。
秦軍在戰場上節節勝利,惟獨在兩廣地區苦戰三年,毫無建樹,原來是因為廣西的地形地貌導致運輸補給**不上。所以改善和保證交通補給成了這場戰爭的成敗關鍵。秦始皇運籌帷幄,命令史祿劈山鑿渠。
史祿通過精確計算終於在興安開鑿了靈渠,奇蹟般的把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連線了起來,使援兵和補給源源不斷的運往前線,推動了戰事的發展,最終把嶺南的廣大地區正式地劃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圖。 都江堰 位於都江堰市區西1公里,是秦蜀郡守李冰率眾於西元前256年前後建立的一座運用水動力學原理,採用無壩引水建築形式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選擇具有得天獨厚自然條件的岷江出山口與成都扇形平原頂端結合部作堰址,鑿開玉壘山伸同江心的餘脈,形成堅固的、水量可控制的寶瓶口引水口;在岷江彎道江心作魚嘴分水堤,分水分沙;在魚嘴分水堤與寶瓶口引水口之間構作飛沙堰洩洪道,自動洩洪排沙。
都江堰三在主體工程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巧妙配合,聯合發揮了分水、導水、壅水、引水和洩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學的完整的調控自如的工程體系。都江堰建立以來,基本實現了水分"四六",外江洩走六成,既保證內江灌區用水需要,又防止災害發生。都江堰水利工程創造了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水利形式,直接影響了中國廣大地域。
這種工程形式展示了古代水利規劃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思想,被國外環境和水利專家譽為"親自然和水利工程"
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是哪幾個?
安豐塘位於壽縣縣城南30公里處,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之一 安豐塘 漳河渠 都江堰 鄭國渠 被譽為 神州第一塘 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塘堤周長25公里,面積34平方公里,蓄水量1億立方。放水涵閘19座,灌溉面積93萬畝。安豐塘古名芍陂,為春秋時期 楚相孫叔敖所造 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是...
中國古代四大名君,中國 古代 四大
以上說的大致同意,但有兩人,說他們能算四大明君之一,實不敢苟同。秦始皇雖有統一文字 貨幣 度量衡,以郡縣制取代分封制等功績,但是他的消極作用也不應忽視,他焚書坑儒,嚴重摧殘了中國文化 他推行法家誅族連坐 輕罪重罰的恐怖統治,造成了秦朝 赭衣塞路 犯人多到把路都堵上了 的現象,可以說秦亡未必亡於二世,...
中國古代的醫書有哪些,中國古代四大醫書,是哪四本書?
先秦 神農本草經 神農氏 皇帝內經 漢代 馬王堆漢墓醫書 黃帝內經素問 張仲景 傷寒雜病論 張仲景 金匱要略 唐代 孫思邈,千金方 明代 王叔和的 脈經 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 陶弘景 本草經集注 葛洪 肘後備急方 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蘇敬 新修本草 王燾 外台秘要 元丹貢布 四部醫典 太平聖惠方 王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