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傳統節日意義回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2021-03-04 06:30:40 字數 5215 閱讀 8077

1樓:匿名使用者

在伊斯蘭教曆中,每年9月為「齋月」,齋月期間,全體穆斯林都要進行一

個月的齋戒,這期間,人們只在每天的黎明前、日落後各用一次餐,中間不吃不喝,禁絕一切飲食,這稱之為「把齋」。艱苦的乙個月的「把齋」目的,在於體驗飢餓和乾渴的滋味,從而做到心地善良、道德純正,從心靈深處培養起同情和救濟弱者、窮人的感情來。堅持一月的「把齋」後,回民們在這個月的最後乙個夜晚看到一輪新月,標誌著齋月結束,新的乙個月開始,大家熱烈慶賀 「開齋」,這一天是伊曆10月1日,這就是「開齋節」。

這一天,全村老幼齊聚清真寺,聽「吾師臺」講經,集體頌讀古蘭經,集體舉行「禮拜」儀式。「散拜」後,人們互送「油香」,互訪親友,相約聚餐。

古爾邦節又叫宰牲節,在每年的齋月後70天舉行,即伊曆12月10日。古爾邦節源於宗教典故:相傳古代阿拉伯聖祖易卜拉欣年老無子,他向「安拉」許願,如晚年得子,願將愛子殺死以祀禮,後來他果然晚年得到了乙個兒子,「安拉」為考驗他的忠誠而令他還願,他雖悲痛萬分但仍舉刀砍向兒子,「安拉」及時制止了他,並送給他乙隻羊替為祭品。

從此以後,穆斯林們每到這一天都要宰牲獻祭,以示效仿易卜拉欣忠於「安拉」。而宰殺後的牲畜肉是不能**的。也不能獨家享用,要把一部分獻送給村里的清真寺,一部分送給鄰舍、親友及村里的窮人,只剩餘一小部分自己準備家宴。

聖紀節是紀念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節日。傳說穆罕默德誕辰和逝世都在伊曆3月12日這一天,這一天也就成為穆斯林們緬懷和紀念這位偉人的節日,聖紀節也稱為「聖誕節」。為了更廣泛傳揚「穆聖」的豐功及精神,巍山21個回族村過聖紀節的時間並不一致,而是前後相繼,在回曆3月前後,一村過了一村過。

每個村舉行聖紀節時,全村村民都會聚於清真寺,聽「吾師臺」講讀《古蘭經》,講穆罕默德的傳教精神,鼓勵回民們團結進取、艱苦創業。這一天,全村老少都身著節日盛裝,其他回族村也都派出代表到該村慶賀。

聖紀節後一天的姑太節,是穆斯林為紀念穆罕默德的大女兒法蒂麥而設的節日。相傳法蒂麥從小就關心公眾疾苦、樸素勤勞,長大後嫁給穆罕默德的「十大將」之首的阿里大賢,仍保持善良的心靈和勤儉的本份,穆斯林中流傳著許多關於她的美德的故事。人們把法蒂麥作為穆斯林婦女的榜樣來而頌揚,並設立了這個節日。

這一天回族村寨的婦女都組織起來,穿上節日盛裝,由所有婦女湊錢準備一餐豐盛的大餐,邀請村里的鰥寡孤獨及貧困戶聚餐,之後婦女們才自己歡宴,以學習法蒂麥的善良和勤儉。

2樓:匿名使用者

開齋節伊斯蘭教主要節日之一。阿拉伯語「爾德·菲圖爾」的意譯。波斯

語稱「肉孜節」。與「宰牲節」、「聖紀」並稱為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

中國通用漢語的穆斯林視開齋節為盛大節日,稱之為「大爾德」。時間是伊斯蘭教曆十月一日。是日早晨沐浴盛裝,喜氣洋洋地赴寺參加會禮,並按規定交納開齋捐(即索德蓋·菲退勒),藉以完善全月齋功,賙濟貧窮,共度佳節。

會禮結束時,互道「色蘭(目)」,表示節日祝賀,並依禮俗宴請賓客,互贈節日食品。穆斯林有的在家誦讀《古蘭經》,祈求真主賜福;有的遊墳誦經,悼念亡人。新疆地區突厥語系及其他語種的各民族穆斯林稱此節為「小爾德」。

此間除舉行上述儀式外,還依照民族習俗歡歌載舞,以示慶賀。

開齋節是中國回、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柯爾克孜、東鄉、保安、撒拉等少數民族的盛大節日。

宰牲節伊斯蘭教主要節日之一。阿拉伯語「爾德·烏祖哈耶」的意譯,亦稱「古爾邦節」。意為「獻祭」、「獻牲」,亦為朝覲功課的主要儀式之一。

中國通用漢語的穆斯林又稱「忠孝節」。時間是伊斯蘭教曆十二月十日,即朝覲的最後一天。是日,通用漢語和突厥語系及其他語種的各族穆斯林,盛裝赴寺參加會禮。

禮畢有條件者宰牲,其中乙份牲肉施散窮人,乙份饋贈親友,乙份留為自用,並游墳誦經,宴請親友。有的地區穆斯林在節日前齋戒10日,與「萊麥丹月」30天齋相比,少其三分之二,故有「小爾德」之稱。中國新疆地區突厥語系及其他語種的各族穆斯林,特別重視此節日,是日除盛裝參加會禮、宰牲宴請賓客外,還舉行豐富多彩的文藝聯歡和民族體育活動,歡慶歌舞延續數日,故稱為「大爾德」(即大節日)。

節日嘉儀

伊斯蘭教在開齋節與宰牲節(即古爾邦節)期間的禮儀之一。亦稱「節日的穆斯泰哈布」。特指在兩大節日清晨早起、沐浴、刷牙、用美香、穿戴整潔盛裝,以及往返清真寺時選擇不同路線,途中低念或高念大讚詞,按規定交納「菲退爾」,並進行施捨等慶祝活動。

聖紀節伊斯蘭教傳統節日之一。阿拉伯語「茂魯德節」的意譯,與開齋節、宰牲節並稱為伊斯蘭教三大節日。亦稱「聖紀」。

據傳,阿拉伯太陰曆元年(象年)三月十二日(公曆571年4月20日)為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誕生之日。希吉萊歷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公曆632年6月8日)又是先知穆罕默德歸真之日,故稱「聖忌」。穆斯林習慣上把生日和歸真日合併紀念,亦稱「聖會」。

屆時,中國大多穆斯林聚眾舉行紀念活動,誦經、讚主贊聖,宣講穆聖傳教歷史和聖訓以及個人生平事蹟等。還要宰牛羊集體設宴慶賀,表示對穆聖的緬懷。而「茂魯德」意為「穆聖誕辰」,系新疆地區突厥語系穆斯林對「聖紀日」的稱謂。

阿舒拉伊斯蘭教紀念日之一。阿拉伯語音譯,意為「第十」。時在伊斯蘭教曆一月十日。

遜尼派穆斯林認為,此日與伊斯蘭教誕生前的阿丹、努哈、易布拉欣、優努斯、爾撒等10位先知的重大活動有關,是貴重吉祥的日子。中國伊斯蘭教「格迪目」等派的穆斯林,根據先知努哈於此日拯救人類之飢的典故,舉行誦經祈禱、齋戒和吃雜豆粥等活動以示紀念。什葉派穆斯林因其第三代伊瑪目海珊於此日遇難而定為哀悼日。

故穆斯林在清真寺或家中隆重舉行紀念、祈禱儀式,朗誦悼念海珊的詩歌。伊朗還舉行盛大的集會遊行,以示哀悼。

公升 霄伊斯蘭教紀念日之一。阿拉伯語「公尺爾拉吉」的意譯,原意為「梯子」,亦稱「登霄」或「登霄之夜」。為穆聖夜行公升霄紀念日。

穆斯林於此節日夜誦經、禮拜、宣講教義,並在當日齋戒,以示紀念。

白拉特夜

伊斯蘭教紀念日之一。阿拉伯語音譯,意為「贖罪之夜」。時為伊斯蘭教曆八月十五日之夜。

教法認為,此夜真主開啟恕饒之門,總結每個人一年的功過是非,更換記錄一年活動大事的"文捲",故又稱「換文卷之夜」。穆斯林大多在此夜禮「副功」拜,誦《古蘭經》和祈禱詞。第二天齋戒。

並在八月一日至十五日請阿訇念「討白」做祈禱,稱「轉白拉特」,以示悔過贖罪,祈求真主恕饒一年的過錯,賜予新一年的幸福。

法圖買(太太)紀念日

伊斯蘭教紀念日之一。亦稱「法蒂瑪」忌日。時為伊斯蘭教曆九月十四日。

此日系先知穆罕默德愛女、第四任哈里發阿里之妻法圖買的歸真之日,故稱「法圖買(太太)忌日」。由於她從小受到父母良好訓導,聰穎賢惠,品學出類拔萃。她將自己所有的學識奉獻聖教事業,盡力推動和弘揚伊斯蘭教發展。

又以種種高尚的德性陶冶婦女,成為女中豪傑,受到伊斯蘭世界的普遍尊崇,故稱「聖女」。什葉派則尊稱為「聖母」。中國大部分地區的穆斯林及婦女常在此日集會於清真寺,誦經贊聖,講述她的生平事蹟和高尚的品格懿德,以益於女穆斯林仿效其言行,作敬主尊聖,熱衷聖教事業,敬孝老人,侍奉丈夫,教養兒女成才,組建幸福美滿家庭的賢妻良母。

蓋德爾伊斯蘭教紀念日之一。阿拉伯語音譯,意為「高貴的夜間」。指齋月第27日夜晚或後10日的某一夜。

《古蘭經》稱:「真主在高貴的夜間確已降示了它。」「高貴的夜間,勝過一千個月」。

據此,穆斯林認為在該夜做善功,可以得到真主回賜一千個月的善功。故此夜穆斯林多徹夜不眠,進寺禮拜祈禱,誦讀古蘭、講述教義,頌讚主讚聖詞和博施財物等活動。中國穆斯林將該夜慶祝活動稱「坐夜」或「守夜」。

3樓:匿名使用者

閉齋。。齋月是指伊斯蘭曆的9月,它尊貴過一年中的任何乙個月,在這個月裡,穆斯林人人應當爭先為善,戒絕為惡。

回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4樓:天問

回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肅、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雲南、山東也有不少聚居區。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

其先民主要是13世紀蒙古人3次西征後大批東遷的「回回」人,以及遠在唐宋時期僑居中國東南沿海的穆斯林「蕃客」,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並吸收了漢、蒙古、維吾爾族等生活習俗,逐漸形成了回回民族。 漢語為回族的共同語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動中,回族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詞彙,在邊疆民族地區,回族人民還經常使用當地少數民族的語言。 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點。

在內地,回族主要與漢族雜居;在邊疆,回族主要與當地少數民族雜居;大都分布於水陸交通線上,因此經濟文化較為發達。 回族主要從事農業,有的兼營牧業、手工業。回族還擅長經商,尤以經營飲食業突出。

回族的節日

回族民間節日主要有: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古爾邦節、阿述拉節、聖紀節等。

開齋節開齋節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之一,也是回族的盛大節日。在我國,有的民族稱開齋節為肉孜節。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代·菲吐爾」的意譯。

按伊斯蘭教規定,回曆每年分十二個月,單月為三十天,雙月為二十九天,每年較公曆少十一天,三年相差一月餘。因此,按公曆計算,伊斯蘭教的節日並沒有固定的時間。但回曆每年九月為齋月,齋月期間,穆斯林只許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

老弱病殘、孕婦和小孩可以不用守齋(守齋亦稱封齋或把齋),婦女在月經期間也可以不用守齋。在齋月裡,按伊斯蘭教教義要求,穆斯林要做到靜性寡欲,白天戒絕飲食,即使是不守齋的,也要盡力節制自己的食慾,決不允許在公共場所吃喝。齋月的開始和結束,均以見新月為準。

齋月有時二十九天,有時三十天。經過乙個月的封齋,完成了,「真主」規定的「使命」,於伊斯蘭教教曆的十月初開齋,故稱開齋節。據伊斯蘭教有關經典的記載、伊斯蘭教創立的初期,在封齋滿月時,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曾率領穆斯林步行到郊外公共曠野,舉行禮拜,穆罕默德沐浴後,身著整潔服裝,並散發「菲吐爾」(開齋)錢,從此以以後,穆斯林便把這一天作為節日,隆重慶祝。

目前,世界各國穆斯林都要在開齋節這一天舉行禮拜和其他慶祝活動。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在開齋節的這一天,都要沐浴更衣,聚集在附近的清真寺禮拜,然後開始節日活動。人們身著民族服裝、熙熙攘攘。

走親串鄉,互相贈送節日禮品。家家戶戶準備杏仁、杏乾、油香、油炸果子、茶、瓜果等食品,有的人家還備有奶茶、五香茶(用茶葉、構札、杏仁、冰糖、杏乾泡的茶)等親友和客人,男女老少成群結伴遊玩,很多青年男女匯集一起、唱歌跳舞。

古爾邦節

即獻牲節,在回曆十二月十日。節日當天不吃早點,到清真寺做過禮拜之後宰牛獻牲。獻牲的牛羊,要體態端正,無缺損,宰後的牲畜按傳統分成三份,乙份施散濟貧,乙份送親友,乙份留自己食用,但不能**。

阿述拉節

西北部回族節日,即時要選用當地的五穀雜糧,摻上牛羊雜碎煮熟食用,節日期間宴請客人必備手抓羊肉,其次是用雞肉做成的各種菜餚。

聖紀節聖紀節,亦稱聖忌節,冒路德節,為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之一。相傳穆罕默德(約570一632年)誕辰和逝世都在伊斯蘭教曆的3月12日,穆斯林為了紀念伊斯蘭教聖人(創始人)穆罕默德建立的伊斯蘭教,在他誕辰和逝世的這天舉行集會。以後,逐漸成為伊斯蘭教的節日。

節日活動多由清真寺主持。屆時,穆斯林要穿戴整齊,到清真寺沐浴。更衣、禮拜,聽阿匐們念經,講述穆罕默德的歷史和建立伊斯蘭教的功績。

然後休息、遊玩一天。

回族有哪些節日風俗,回族有什麼傳統節日

只是路過 風俗習慣.回族服裝大體與漢族相近,但在頭飾上仍保留著古老的傳統,回族男子一般戴白色無沿小帽,表示清潔不染 婦女一般戴 蓋頭 遮住兩耳 脖子和頭髮,只將面孔露出。青年婦女一般戴綠色的,蓋頭較短,只批到肩上 老年婦女一般戴白色的,蓋頭較長,直披到腰際。在回族的聚居區都建有清真寺。清真寺一般主要...

回族所有的節日是什麼,回族有什麼傳統節日

因為信仰伊斯蘭教,回族每年主要過三個重大節日,即開齋節 古爾邦節和聖紀節,節日均以伊斯蘭教曆計算。每年教曆九月為齋月,男滿十二周歲 女滿九周歲以上的回民,都要封齋。齋戒期滿,逢開齋節,這一天從拂曉開始起來,洗大淨 沐浴淨身,換上新衣服,到清真寺會禮。古爾邦 一般在開齋節後70天舉行。節前家家打掃衛生...

回族人的傳統節日和習俗

簡介回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肅 新疆 青海 河北以及河南 雲南 山東也有不少聚居區。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其先民主要是13世紀蒙古人3次西征後大批東遷的 回回 人,以及遠在唐宋時期僑居中國東南沿海的穆斯林 蕃客 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並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