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中的月光是否是全詩的靈魂為什麼

2021-03-05 09:17:14 字數 5485 閱讀 2488

1樓:匿名使用者

《春江花月夜》出自唐代詩人張若虛

原文如下: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擣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白話譯文: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公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微小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江邊上什麼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麼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

遊子像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哪家的遊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麼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台。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擣衣砧上,拂不掉。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昨天夜裡夢見花落閒潭,可惜的是春天過了一半自己還不能回家。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裡,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不知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盪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2樓:鬆鬆

3、《春江花月夜》中月光是否是全詩的靈魂?為什麼?(6)

是,她作為一條線索貫穿全詩的是中,全詩以月公升開頭以月落收尾,在月的照耀下寫了許多的景象如潮水花林等,展現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月是詩中的情景相容之物。

3樓:匿名使用者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

<春江花月夜>中的"月光"是否是全詩的靈魂,為什麼?

4樓:飛竹柴

不完全是,說「詩的線索」還差不多

應該是: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就這樣輕鬆地,將我們引領進了乙個唯美的春江花月夜。春 江 花 月 夜,每個字都蘊含著美的遐思,每個字都浸透的美的體味。那醉人的明月,那灩灩的湖水,那潔淨的天空,那汀上的白沙,詩人用唯美的文字,描繪了一幅唯美的畫卷。

這一美景,不僅成為詩人記憶中難以磨滅的印記,也感動了千年間的一代代人,沉澱在中華文明的血液裡,成為永恆的經典。「色不迷人人自迷,景不醉人人自醉」,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沉醉在這個虛擬的場景,沉醉於這春江花月夜。

如果詩人就此打住,僅僅將一幅圖畫展給世人即沉默無語。也許,這首詩也只能名噪一時,很快湮沒於歷史的風雨中。詩人的高明之處,更在於他沒有沉迷於眼前的美景而流連忘返,而是興起乙份對人對明月,對千古宇宙的深思冥想。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世代的變化無窮,正如同江中明月的千古不變。詩人的心都是晶瑩剔透的,也是脆弱敏感的。

他們常常易於發現美,又從美之中聯想到人生的短暫,歲月的無情。想起了李白的「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瀟灑飄逸的詩仙,性情狂傲不羈,面對明月面對自然時,心頭也不免有些感慨與落寞;想起了蘇軾的《前赤壁賦》,豪放派的代表領袖,官場的落魄者,卻在人之與自然的渺小中,得到了乙份釋然與安慰。

從「白雲一片去悠悠,清風浦上不勝愁」開始,詩人敘寫了遊子和思婦的離愁別緒,明靜的詩境中融入了詩人淡淡的哀傷。詩人從千古的冥思中回到現實,想到了天涯遊子,想到了閨中思婦,中間的轉換絲毫沒有突兀之感。「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詩人徐徐停下手中的筆,卻讓讀者人掩卷長思,那其中的意蘊,那美妙的回憶,詩已盡卻味無窮。

「落月搖情滿江樹」,這結句的「搖情」——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將月光之情,遊子之情,詩人之情交織成一片,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讀者心上,情韻裊裊,搖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與藝術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模山範水的景物詩,「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的哲理詩,抒兒女別情離緒的愛情詩。詩人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憑藉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盡情讚嘆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把對遊子思婦的同情心擴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合起來,從而匯成一種情、景、理水交溶的幽美而邈遠的意境。詩人將深邃美麗的藝術世界特意隱藏在惝恍迷離的藝術氛圍之中,整首詩篇彷彿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裡,吸引著讀者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

記得周國平說過:詩人與哲學家是相通的。他本人就是乙個鮮活的例子,有著哲學家和詩人的雙重身份。

這句話在張若虛身上再次得到了驗證。傳說中,當年他就是憑藉著一首完美的《春江花月夜》而「孤篇橫絕,竟為大家」,當之無愧。

《春江花月夜》中為什麼說「月」是全詩的靈魂?

5樓:匿名使用者

1.為什麼說"月"是全詩的靈魂?

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中心,春、江、花、夜都是在月光下展現出來的。全詩以月公升起,以月落結。開篇八句點題:

將春、江、花、月、夜逐字吐出;最後八句收題:將春、江、花、月、夜逐字抹倒收回。中間由景生情,轉情換意,蟬聯而下,若斷若續,纏綿悱惻,章法靈活而不紊亂。

詩情圍繞著明月的初公升、高懸、西斜、下落的過程而。在月光下的江流、芳甸、花林、飛霜、沙汀、白雲、青楓、扁舟、高樓、玉戶、閒潭、落花、海霧、江樹以及長夜不眠的思婦和漂泊天涯的遊子間的相思之情等,交織構成了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春江月夜圖。而在這種神話般迷離優美的藝術氣氛中,詩人對大自然美好景物的讚美,對人生、宇宙哲理的探索,以及對人間純真愛情的歌頌都十分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情景交融,收到十分完美的藝術效果。

《春江花月夜》為什麼說「月光」是全詩的靈魂

6樓:

「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觸處生神,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間經歷了公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過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去、扁舟、高樓、鏡台、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遊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

這幅畫卷在色調上是以淡寓濃,雖用水墨勾勒點染,但「墨分五彩」,從黑白相輔、虛實相生中顯出絢爛多彩的藝術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體現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1.「月」是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起到通貫上下,觸處生神的作用2.

「月」的意義是它詩中情景兼融之物,跳動著詩人的脈搏

7樓:俎州鮮于哲瀚

作者以月光統攝群象,將江流

《春江花月夜》寫了五種景色,為什麼說「月光」是全詩的靈魂?

8樓:匿名使用者

「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觸處生神,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間經歷了公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過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去、扁舟、高樓、鏡台、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遊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

這幅畫卷在色調上是以淡寓濃,雖用水墨勾勒點染,但「墨分五彩」,從黑白相輔、虛實相生中顯出絢爛多彩的藝術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體現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1.「月」是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起到通貫上下,觸處生神的作用

2.「月」的意義是它詩中情景兼融之物,跳動著詩人的脈搏

9樓:匿名使用者

為什麼說"月"是全詩的靈魂?

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中心,春、江、花、夜都是在月光下展現出來的。全詩以月公升起,以月落結。開篇八句點題:

將春、江、花、月、夜逐字吐出;最後八句收題:將春、江、花、月、夜逐字抹倒收回。中間由景生情,轉情換意,蟬聯而下,若斷若續,纏綿悱惻,章法靈活而不紊亂。

詩情圍繞著明月的初公升、高懸、西斜、下落的過程而。在月光下的江流、芳甸、花林、飛霜、沙汀、白雲、青楓、扁舟、高樓、玉戶、閒潭、落花、海霧、江樹以及長夜不眠的思婦和漂泊天涯的遊子間的相思之情等,交織構成了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春江月夜圖。而在這種神話般迷離優美的藝術氣氛中,詩人對大自然美好景物的讚美,對人生、宇宙哲理的探索,以及對人間純真愛情的歌頌都十分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情景交融,收到十分完美的藝術效果。

在春江花月夜中,為什麼說月光是全詩的線索和靈魂

10樓:納蘭子澈

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觸處生神,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間經歷了公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過程。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沙、扁舟、高樓、鏡台、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遊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這幅畫卷在色調上是以淡寓濃,雖用水墨勾勒點染,但「墨分五彩」,從黑白相輔、虛實相生中顯出絢爛多彩的藝術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體現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為什麼說《春江花月夜》一詩的靈魂是月光?其中如何體現了浩渺深邃的宇宙意識

11樓:匿名使用者

《春江花月夜》中包括了人生中最美好的良辰美景,由春天、夜晚、江水、花樹、明月構成了一幅清麗優美的畫卷,其中春、江、花、夜只是背景,明月才是詩人極力渲染的意象。在《春》詩中,月的意象美好純淨,月光所極之處,萬物無不染上那乙份純淨、清幽,體現出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 《春》詩中的月色極開闊,也極清麗,「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一輪明月從春江上冉冉公升起,這個意象是如此的闊朗和美麗,讓人有面對神奇造化時的屏息之感。

明月朗照之下,灩灩的水波,花草叢生的芳甸,如同披上霜雪的花樹,銀色的沙灘,一切是如此的清麗出塵,神秘朦朧。

詩人在這江天一色的月色下,內心變得澄明清淨,心與自然有了一種靈性的交流。偉大的詩人屈原曾有過《天問》,表現了人類對於自然宇宙的不息探索,一千多年後的張若虛也發出了對宇宙的的疑問,這充分體現了中國詩人所特有的「宇宙意識」。聞一多先生曾強調詩中所體現的宇宙意識,認為「在神奇的永恆面前,作者只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聞一多《唐詩雜論·宮體詩的自贖》)。

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全詩和詩意

原文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

春江花月夜全詩有幾個韻腳,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全詩

八個。分別是 eng,an,en,ou,ai,en,a,u.平生明,甸霰見,塵輪人,悠愁樓,徊台來,聞君文,花家斜,霧路樹。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全詩 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

求春江花月夜全詩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 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