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壞蛋老公他媳婦
1. 器樂合奏
傳統的民間器樂合奏,依其不同的組合,可以分六類:鑼鼓樂,嗩吶鑼鼓樂,鼓吹樂,絲竹鑼鼓樂,絲竹樂,弦索樂。
a. 鑼鼓樂:鑼鼓勢磅礴 熱烈且酣暢 十番十樣錦 威風響八面
這種和樂但存,樂隊以單一色的打擊樂器組成,少數情況下,可以加一兩種有音高的樂器,如十面雲鑼等。
b .吹打樂:吹打地域廣 嗩吶笙笛管 鼓為群音長 坐行節奏緩
在這種合奏**中,雖然有明確的主奏樂器,但打擊樂依然有很重要的地位。
c .鼓吹樂:鼓吹薦朝會 僧道有古傳 和笙伴篳篥(音bili) 大曲套十三
一種以吹奏樂器為主,少量打擊樂助奏的民間合奏。他的分布比任何民間樂種都更加廣泛。
d .絲竹樂:絲竹生水鄉 清雅尚柔婉 幽深得古韻 華麗制新篇
以絲弦與竹管類樂器組成樂隊演奏的**,主要流傳南方各地。樂隊規模不大,少則五人,多則十人。代表有江南絲竹,廣東**,潮州弦詩,福建南音等。
e. 弦索樂:弦索品種少 中洲遺微瀾 潮州箏曲譜 《胡笳》聲久遠
僅用絲弦樂器演奏的**。其品種頗少,流傳也不廣。只有弦索雅樂,中洲古樂和潮州箏譜三類。線索雅樂是指19世紀初蒙古族人榮齋收錄的「弦索備考」。
2 .器樂獨奏
在傳統器樂的演奏活動中,獨奏形式很少見。只介紹古琴,琵琶,箏,笛,二胡等樂器。
a .琴:古琴文人樂 歷經三千年 曲目煙波浩 人文海蘊涵
古琴,在中國**中,常常為了強調某些樂器,樂種才有很長的歷史,都習慣加乙個「古」字,如古箏,古樂等。其實,最古老的樂器,都以乙個單字稱呼。如琴,笙,壎,瑟,簫,笛等。
關於這件樂器的歷史,曾有很多傳說和文獻記載,太長,不說了。但神農削桐為琴,舜做五弦之琴還是請朋友自己檢視。
b. 琵琶:琵琶馬上鼓 隋唐成大觀 聲器鹹流美 於今更璀璨
最初記載為枇杷或枇杷,彈弦樂器,在古代,琵琶一詞曾做多種彈撥樂器的統稱。「枇杷本出自胡中,馬上所鼓也」-東漢。唐「敦煌琵琶譜,五弦譜現今還在演出。
c. 箏:施弦高且急 名取箏箏然 南北多流派 雅俗同一源
箏的稱呼來自這件樂器的音響效果,古人說:施弦高且急,箏箏然也」,快而目者,真奏之聲。箏最早為竹製的五弦樂器,漢魏演變為十二弦,唐以後為十三弦。
明清至今,先後由十五弦,十六弦增加到二十一弦,二十五弦。代表曲目有「寒鴉戲水,昭君怨,黃鸝詞,柳青娘,鳳求凰」等。
中國傳統樂器
中國傳統樂器
d .二胡:二弦馬尾弓 陽剛陰柔兼 聲名播中外 明月映二泉
二胡是中國拉弦樂器的代表,與琴,箏,琵琶等樂器相比,歷史是最短的,但自明清以來,用途極廣。到20世紀發展也最快,因此,它已經成為中國樂器藝術的代表之一。民間二胡多稱為胡琴,南胡,胡胡等。
二胡音域寬廣,音質音色甜美,左右手技巧多樣,陽剛陰柔兼而得之。
e .笛:流水落梅花 均孔七調翻 北吹五梆子 南奏花六板
笛子為竹製管伸,管身開有吹孔,膜孔,兩個出氣孔及六個按音孔。一律用橫吹姿勢演奏。代表曲目:五梆子,喜相逢,放風箏,掛紅燈等。
中國民族樂器
古樂器一般都具有雙重功能——表現性和實用性。即是說這些樂器既是表現**的工具,又是勞動生產的工具,或是生活用具。如在《呂氏春秋·古樂篇》中記載有:
「帝堯立,乃命質為樂。質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作歌,乃以麋革置缶而鼓之,乃拊石擊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獸。」文中所說用生活器皿——缶,蒙上麋鹿之皮而成鼓。
而「拊石擊石」則是先民們將狩獵的石器,敲擊成聲,以伴奏化裝成百獸的原始舞蹈。又在《漢書·楊惲傳》:「酒後耳熱,仰天拊缶,而呼烏烏。
」這一記載,描述了人們酒後興趣大發,一面敲擊盛酒用的器皿缶,一面仰天歌唱。古時的石磬可能導源於某種片狀石製工具。可以這樣設想,先氏們在長期勞動過程中,逐漸發現某種石製片狀工具能夠發聲,可以作為樂器,於是發明了磬。
樂器的實用性不僅表現在某些樂器原來是生產工具或生活用器,並且人們用它們來傳遞一些特定的生活資訊。如擊鼓出征、鳴金收陣、晨鐘暮鼓、打更報時、鳴鑼開道、擊鼓公升堂等。在中國有些少數民族至今仍保留著以吹奏口弦傳遞愛情的資訊,口弦成了表達愛情的工具和信物。
葫蘆絲
樂器的發展與社會生產力的發達和提高有著密切的關係。由石磬演變成金屬的磬和出現金屬的鐘,在石器時代是絕無可能,只有當人類掌握了較高的冶煉技術才成。也只有當養蠶業和繅絲業的發明和發展,才可能產生「絲附木上」的琴、瑟、箏。
先秦時期的樂器,見於文獻記載的有近70種。僅在《詩經》一書中提及的即有29種,打擊樂器有鼓、鐘、鉦、磬、缶、鈴等21種,吹奏樂器有簫、管、壎、笙等6種,彈弦樂器有琴、瑟等2種。由於樂器品種的大大增加,於是在周代時產生了根據製作樂器的不同材料而分為:
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稱作「八音」分類法。
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大墓的地下**殿堂中,儲存了124件古樂器。無論是重達五千多斤的樂器巨人——64件編鐘,或是在造型、製作和彩繪都很精緻的鼓、排簫、笙、瑟等,都向我們揭示了春秋戰國時中國**文化高度發展的狀況,它是中國古代樂器光輝創造的見證。
自秦漢以來,又不斷湧現出新樂器。如秦時出現了一種新型的彈弦樂器——「百姓弦鞀而鼓之」。弦鞀是一種圓形音箱、直柄的琵琶,後至漢代發展成四弦十二柱的「漢琵琶」,又稱「阮咸」。
中華民族是乙個善於吸收的民族,自漢以來,廣泛吸收了大量的外來樂器。如漢武帝(西元前140—前87年)時張騫通西域時傳入的橫吹(亦稱橫笛);漢靈帝時傳入豎箜篌(曾稱胡箜篌;約在公元350年前後的東晉時,從新疆、甘肅一帶傳入了「曲項琵琶」,明代傳入了揚琴和嗩吶等。這些外來樂器,經過不斷地改進,使它們逐漸成為中國民族樂器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員。
在中國樂器發展史中,值得注意的是拉弦樂器的出現大大晚於打擊樂器、吹管樂器和彈弦樂器。據文獻記載,唐代(公元618—907年)才出現以竹片軋之的「軋箏」和「奚琴」(在宋時作「嵇琴」)。宋時的嵇琴用馬尾弓拉奏,並出現了「胡琴」的名稱。
如宋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中雲:「馬尾胡琴隨漢車,曲聲猶如怨單于。」自元代之後,在奚琴、胡琴的基礎上發展成各種型別的拉弦樂器。
中國的「吹、打、彈、拉」四大類樂器,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階段。新中國成立後,對傳承樂器的音質不純、音律不統
一、音量不平衡、轉調不方便、固定音高樂器之間的音高標準不統
一、在綜合樂隊中缺少中低**器等不足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績,並湧現了許多成果。
2樓:妹子
中國民族樂器按演奏方法可分為 吹奏樂器 包括:笙、蘆笙、笛子、管子、巴烏、嗩吶、簫、壎、葫蘆絲 彈撥樂器 包括:箜篌、阮、古琴、古箏、琵琶、柳琴、秦琴、月琴,揚琴 拉奏樂器 包括:
艾捷克、馬頭琴、二胡、中胡、高胡、四胡、京胡、板胡、擂琴三弦 打擊樂器 包括:編鐘、雲鑼、磬、鼓、鑼、鈸、木魚參考資料: http:
//zh.wikipedia.***/wiki/%e4%b8%ad%e5%9b%bd%e6%b0%91%e6%97%8f%e4%b9%90%e5%99%a8
希望採納
中國傳統樂器有哪些
3樓:賽爾皮卡
中國傳統樂器舉例:
1、琵琶。是彈撥樂器首座, 撥弦類弦鳴樂器。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
2、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現在也出現了小古箏、可攜式古箏、迷你古箏、半箏、新箏、十二平均律轉調箏。
3、冬不拉。又名東不拉、東布拉,是北亞和中亞地區的哈薩克族的傳統彈撥樂器,在哈薩克、蒙古、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以及中國新疆、中國東北大興安嶺地區的哈薩克族、鄂倫春族中尤其流行。
中國自古就是乙個器樂藝術十分發達的國家。樂器按照各自使用的物質材料分為八種類別: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稱為八音。
樂器分為四類:吹,拉,彈,唱。依器成組和 傳播在民間 合奏用儀式 獨奏娛雅間器樂儀式的表演方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合奏,一是獨奏。
在中國傳統生活中,器樂合奏大多數都用於民間習俗和信仰儀式活動中。獨奏在封建時代多半是文人以古琴,琵琶,簫等自娛,或在民俗場合中由嗩吶,管子,笛演奏者作即興演出,與合奏相比,形式,品種都要少一些。
參考資料
4樓:流韻年華
1、笛子:笛子,是古老的中國樂器,也是中國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中國傳統**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中國竹笛,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於兩者之間的中音笛。
笛子常在中國民間**、戲曲、中國民族樂團、西洋交響樂團和現代**中運用,是中國**的代表樂器之一。
在民族樂隊中,笛子是舉足輕重的吹管樂器,被當做民族吹管樂的代表。大部分笛子是竹製的,但也有石笛、玉笛及紅木做的笛子,古時還有骨笛。不過,製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為竹笛聲音效果較好,製作成本較低。
2、簫:簫,分為洞簫和琴簫,皆為單管、豎吹,是一種非常古老的中國古代吹奏樂器。簫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
它一般由竹子製成,吹孔在上端。按「音孔」數量區分為六孔簫和八孔簫。六孔簫的按音孔為前五後一,八孔簫則為前七後一。八孔簫為現代改進的產物。
3、笙:笙,是中國傳統古老的吹奏樂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並且對西洋樂器的發展曾經起過積極的推動作用。
笙屬於簧片樂器族內的吹孔簧鳴樂器類,是世界上現存大多數簧片樂器的鼻祖。發音清越、高雅,音質柔和,歌唱性強,具有中國民間色彩。
4、嗩吶:嗩吶,是中國民族吹管樂器的一種,也是中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樂器。
嗩吶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製,呈圓錐形,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著乙個銅製的喇叭口,所以俗稱喇叭。在台灣民間稱為鼓吹,在廣東地區又被稱為嘀嗒 ,是廣東「八音」樂器中的一種。
嗩吶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經過不斷發展,豐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現力,已成為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並用於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
5、琵琶:琵琶,是彈撥樂器首座, 撥弦類弦鳴樂器。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
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
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
「琵琶」二字中的「珏」意為「二玉相碰,發出悅耳碰擊聲」,表示這是一種以彈碰琴弦的方式發聲的樂器。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也就是說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挑。
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裡對所有魯特琴族彈撥樂器的總稱。中國琵琶更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現時的日本琵琶、朝鮮琵琶和越南琵琶。
6、柳琴:柳琴,彈弦樂器。又稱柳葉琴、金剛腿、土琵琶。中國傳統樂器。原流行於蘇、魯、皖等省。現流行於全國各地,以山東臨沂及蘇北一帶為主。
屬唐代以來在民間流傳的梨形音箱彈弦樂器之一種,其外形、構造、奏法均與阮相似。最早的柳琴,構造非常簡單,由於柳琴的外形非常民間化,中國老百姓親切地稱它「土琵琶」。
7、三弦:又稱「弦子」,中國傳統彈撥樂器 ,其他少數民族也有類似三弦的樂器。柄很長,音箱方形,兩面蒙皮,弦三根,側抱於懷演奏。
音色粗獷、豪放。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於民族器樂、戲曲**和說唱**。現代三弦是在傳統三弦基礎上改進而來,大三弦分60型、80型大三弦,分別於2023年和2023年研製成功,故而得名。
8、阮:阮是一種中國傳統樂器,阮咸的簡稱。相傳西晉阮咸善彈此樂器,因而得名。
四弦有柱,形似月琴。始於唐代,元代時在民間廣泛流傳,成為人們喜愛的彈撥樂器,有了廣闊的音域和豐富的表現力。
9、雲鑼:雲鑼,出現於唐代,元代開始大為流行,是漢、藏、蒙古、滿、納西、白、彝等族使用的敲擊體鳴樂器。古名雲轍,又名雲璈,民間又稱九音鑼。藏族稱丁冬、丁噹。
是鑼類樂器中能奏出曲調的樂器。常用於民間**、地方戲曲和寺廟**中。流行於內蒙古、雲南、**和漢族廣大地區。
中國傳統禮儀,中國傳統禮儀有哪些?
中華大地素有 禮儀之邦 之稱。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 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喜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 冠 婚 喪4種人生禮儀 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 政治類包括祭天 祭地 宗廟之祭,祭先師先聖 尊師鄉飲酒禮 相見禮 軍禮等 生活類包括五祀...
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資料
中國書法 篆刻印章 中國結 京戲臉譜 皮影 武術 秦磚漢瓦 兵馬俑 桃花扇 景泰藍 玉雕 中國漆器 紅燈籠 宮燈 紗燈 木版水印 甲骨文 鍾鼎文 漢代竹簡 茶 中藥 文房四寶 硯台 毛筆 宣紙 墨 四大發明 豎排線裝書 剪紙 風箏 佛 道 儒 法寶 陰陽 禪宗 觀音手 孝服 紙錢 樂器 笛子 二胡 ...
中國傳統美學的中國傳統美學的定義
我國傳統審美的特點如下 一,意向思維,由於中國哲學重視心理情感,必然以主體的情感意識的主要內容,不同於西方以外界事物為物件從而獲得認識的觀照 中國美學是建立在主客統一基礎上的,主體不是以客體作為認識物件,從而形成物件化 或邏輯化 或公理化的觀照 而是面向主體自身,進行內在體驗的。這審美觀 在一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