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綵鳳九霄
興化縣,設立於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直屬福建路興化軍。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正是南唐後主李煜亡國降宋三年後中毒身亡之際,迫於形勢的原南唐清源郡節度使、仙遊楓亭人陳洪進歸順宋朝,獻出泉州、漳州兩郡一十四縣(含莆田、仙遊、同安三縣)。由於陳洪進長期養精蓄銳需要耗費大筆軍餉,於是制定了一系列的稅收政策大刮民財,最終激起了以仙遊古邑(今遊洋鎮)人林居裔為首的農民起義,延續近兩年,震動宋廷。戰事平息後,宋太宗翻覽地圖,認為遊洋“地險民頑,欲以德化之”,決定在此單獨設軍立縣,加強控制,並親自取名“興化”,即興天子之德,以感化頑民之意。
說起“興化人”、“興化米粉”,多數鄉親只知道歷史上的福建省“興化府”或者今天的江蘇省“興化市”,而不知莆田、仙遊二縣還有個兄弟叫“興化縣”。然而,這種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歷史上確實存在了長達471年,跨越宋、元、明三朝,構成興化“文獻名邦”美譽的歷史有機組成部分。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泉州府仙遊縣遊洋鎮一帶林居裔造反失敗,宋太宗為強化其統治,事屬權宜劃莆田、仙遊、福清、永泰四縣各一部分地設立興化縣,和泉州府莆田縣、仙遊縣一同歸屬福建路興化軍。興化軍治所、興化縣治所暫時設在遊洋鎮。古興化縣行政區域範圍包括莆田縣的大洋、新縣、莊邊、白沙;仙遊縣的鐘山、遊洋、象溪、石蒼;永泰縣南部和福清縣南部的一小部分。
2樓:匿名使用者
江蘇興化,屬泰州,建於公元920年,早於福建興化所以後改為莆田。。你這個,不懂
3樓:肇帆戴齊敏
現存的古太原縣城(今晉源街道辦事處所在地),是坐落在晉陽古城遺址上的一座明代早期縣城。它傳承了2500多年晉陽古城文脈,是晉陽古城的延續。它沿用了晉陽古城“城池鳳翔餘”的建築格局,俗稱“鳳凰城”。
它依託龍山,展示著古晉陽龍鳳呈祥之靈氣,處處體現著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的和合交融,保持了我國漢唐文化與傳統的地域民俗文化,是一座依山傍水、設施完備的城池。
4樓:mrhs驀然回首
1.據《**續修興化縣誌》,
有哪些地名在古代十分風雅,而現在被重新命名後就失去雅緻了
5樓:林顧姝
比如襄陽,前幾年竟被弄成了個“襄樊”,
這是一個“神”一般的命名,
天下人神共笑,後來又改了過來。
真是拿歷史、文化當兒戲。
6樓:匿名使用者
先說“地名”的定義。大致而言,這裡所討論的地名,乃現在的地級市一級的地名,如石家莊,駐馬店,棗莊等等。縣級政區和省級政區名稱不在討論範圍。
而地級市這一級,對應古代的便是統縣政區。所以,我們討論的是自古以來統縣政區名稱的變化。
再拋結論:古代典雅地名的消失對應的就是行政區劃的變動。特別是統縣政區的郡→州,州→府,府→地區,三次大的變動,對地名的影響尤甚。
開始詳述:
一、秦統一,推郡縣制,奠定秦漢統縣政區的地名基礎
秦統一六國,將郡縣制推廣到全國,漢承秦制,也基本沿襲郡縣制。至漢武帝,郡縣制成為了我國地方基本政治制度。所謂郡縣,即以郡統縣,統縣政區稱郡,即某某郡或某郡,其中以三字郡名為多數。
題主和其他答主所提到的許多古代典雅地名,如汝南、豫章;另有朔方、漁陽、上谷、會稽、廬江、南海……等等,皆是郡名。即汝南郡、豫章郡、朔方郡、漁陽郡……少數兩字郡名的有南郡、東郡、陳郡等等。
這些郡名,肇基於戰國時代,定型於秦統一,而後在兩漢魏晉時代逐漸增加擴充套件,即漢代以後人口增加、經濟發展、加之南方開發,新的郡一直在增加。在此時,基本不存在地名變更的問題,至多也就是出現了一些新的郡名而已。
二、州郡縣**制糜爛,隋唐重建州縣二級制,是為第一次地名大變動
魏晉南北朝以降,尤其是北魏南樑開始,整個地方政區制度開始混亂,基本表現為州郡數量的**式增長:由原來漢代十餘州-數十郡-千餘縣變成了數十州-數百郡-千餘縣的地步。州郡數量的增加使得行政效率極大降低,原來金字塔型的統御結構變成了垂直樹狀,對於**集權非常不利。
所以,隋代重新統一以後,釜底抽薪,罷天下諸郡,改州郡縣**製為州縣二級制【隋代大部分時間是州縣二級制,少部分時間是郡縣制,但隋書地理志以郡縣制為準,故大家一般都認為隋代是郡縣二級制。】。統縣政區變成了州(後來又恢復成了郡)。
在隋代郡縣制時期,大體上地名還是原來那些地名,增加了一些新郡名,少部分改名。
以今河北地區為例:
西漢時有涿郡、漁陽郡、右北平郡、上谷郡、河間國、中山國、信都郡、趙國、渤海郡、平原郡、清河郡、魏郡、鉅鹿郡等諸郡;
隋代時則有涿郡、漁陽郡、北平郡、上谷郡、河間郡、博陵郡、信都郡、趙郡、渤海郡、平原郡、清河郡、襄國郡、武安郡、武陽郡、魏郡、汲郡。
基本上還保留了原來的地名結構。
唐初,又罷天下諸郡,改郡為州。【注意,此時的州,已經不是漢代幽州、冀州等統郡的作為高層政區(等於現在的省)的州,而已經降了一級,變成了直接統縣的作為統縣政區的州(等於現在的地級市)】
州的命名,起源自禹貢九州,都是單名,如雍州、兗州、徐州等等。沿襲而來,唐代統縣政區的州名也都是單名。這和之前複名的郡名大為不同。
所以,自此一改,某某郡變成了某州,上古時代優雅的郡名,基本上都消失了。
還是以河北地區為例:
隋代時則有涿郡、漁陽郡、北平郡、上谷郡、河間郡、博陵郡、信都郡、趙郡、渤海郡、平原郡、清河郡、襄國郡、武安郡、武陽郡、魏郡、汲郡;
唐代則變成了:平州、冀州、幽州、滄州、易州、莫州、瀛洲、定州、深州、趙州、邢州、洺州、貝州、相州、魏州、博州等等……
除了魏郡、趙郡這幾個單名郡的名字改為了魏州、趙州之外,其它的全變了。
當然,郡名並不是這麼一下子就消亡的,到了宋代,基本上每個州都還保留有自己的郡名(雅名)。
三、明清省府縣**制,是為地名第二次大變動
唐代的州縣二級制維持了一百多年便堅持不下去了,變成了道州縣**制,到了宋代則是路州縣虛**制。不過州作為統縣政區,基本上變化不大,除了偶爾新增之外,名稱沒有多大的變化。這一點和秦漢以後的郡一樣。
但是,元代一統,由於它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征服王朝,因此在行政制度上也頗具特色。具體而言就是一團亂。省-路-府-州-縣,名義上五級,但是其中可以胡亂搭配,導致了很大的混亂。
明代建立以後,基本上確定了省府縣**制的框架。高層政區是如今大家熟悉的省,統縣政區則由州變成了府。
府原來是比較高階的州。唐代府比較少,如京兆府長安、河南府洛陽、太原府太原。到了宋代府增多了。
而明代開始,府直接替代州成為了統縣政區。如此一來,那些單名的州就消失了,變成了複名的府……
來來來,再以河北地區為例:
唐代有平州、冀州、幽州、滄州、易州、莫州、瀛洲、定州、深州、趙州、邢州、洺州、貝州、相州、魏州、博州等等;
到了明代,變成了:永平府、順天府、保定府、河間府、真定府、順德府、廣平府、大名府等等
等於又重新重新整理了一遍。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河間這個名字,消失了數百年以後,由郡名重新變回了府名,再次榮登統縣政區名的寶座。河間郡→滄州→河間府。
另外,有時候從某州改為某某府時,就是直接在後面加了個府字。如:廬州→廬州府。
四、**以後撤府,共和國以後設立地區,地名再次變動
**以後,府被撤銷,地方上是省縣兩級制,府的地名全部消失。共和國建立,因為省縣兩級制管轄不方便,所以在省之下設立派出機構“地區”,一般稱為某某地區,駐於某縣,管轄附近數縣。我們以安徽省為例:
清代,安徽省之下為:廬州府、六安州、安慶府、池州府、徽州府、寧國府、太平府、和州、滁州、泗州、潁州府。
2023年皖南皖北行署區之下有:合肥市、蚌埠市、淮南市、蕪湖市、安慶市、宿縣地區、阜陽地區、六安地區、滁縣地區、巢湖地區、安慶地區、徽州地區、池州地區、宣城地區。
“地區”之名,**大致有二:一為沿用原府名,如:安慶府→安慶地區、徽州府→徽州地區;
二、以駐地縣名命名,如:阜陽地區(原潁州府)駐阜陽縣、宿縣地區(大致原鳳陽府)駐宿縣、宣城地區(原寧國府)駐宣城縣。前一種地名不變,後一種則發生了變化,而且讓人感覺變俗氣了很多。
改革開放以後,各地掀起了撤地建市(撤銷地區,建立地級市)的風潮,這其中也就必然帶來了一些原來的縣名變成了地級市名。如:阜陽市、宣城市。
當然,在這一階段過去的一些地名還是保留了許多的。
至於說為什麼很多地名在古代十分風雅,而現在被重新命名後就失去雅緻。從上可以看到,郡名州名府名相對都比較雅緻,但是縣名就一般了。所以如果是由縣名提升為地級市名的地方,一般都會比較俗,而近代以來新起的地名,尤其是2023年後的,就更俗氣了一些。
就不多說了。
最後舉幾個地名變遷的例子:
①京兆尹(西漢)→京兆郡(隋)→京兆府(唐)→西安府(明)→西安市/西京(**)
【京兆→西安】
②恆山郡(秦)→真定國(西漢)→恆山郡(隋)→恆州(唐)→真定府(明)→正定府(清)→石門市(1925 注:駐所遷移)→石家莊市/石家莊地區(1947)→石家莊市(1978)
【恆山→真定→恆山→恆州→真定→正定→石門→石家莊】
③吳郡崑山縣(隋)→蘇州華亭縣(唐)→秀州華亭縣上海務(北宋)→松江府華亭縣上海鎮(南宋)→松江府上海縣(元)→松江府上海縣(清)→江蘇省上海縣(**)→上海特別市(1927)→上海市(1930)→至今
【(吳)→(蘇州)→松江→上海】
④餘杭郡(隋)→杭州(唐)→臨安府(南宋)→杭州府(明)→杭州市/杭縣(**)→杭州市/臨安地區(1949)→杭州市(1960)
【餘杭→杭州→臨安→杭州→杭州】
最後介紹一個神地名:長沙
⑤長沙郡(戰國楚)→長沙郡(秦)→長沙國(西漢)→長沙郡(東漢)→長沙郡(三國)→長沙郡(西晉)→長沙郡(東晉)→長沙郡(南朝宋)→長沙郡(南朝齊)→長沙郡(南朝梁)→長沙郡(南朝陳)→長沙郡(隋)→潭州(唐)→潭州(宋)→天臨路(元)→長沙府(明)→長沙府(清)→長沙市(1933)→至今
【長沙→潭州→天臨→長沙】
大同地名的來歷,大同府的地名來歷
w晴天去看海 隋開皇年間為防禦突厥進攻,在大同川即今內蒙烏拉特前旗北建大同城。唐末沙陀人內徙,大同遂僑置於此,意為 天下大同 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中國首批13個較大的市之 一 中國九大古都之 一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國雕塑之都等。 蛋黃西瓜 遼承...
西安周至縣恢復使用原地名“盩恢”,這個名字在古代有什麼寓意
淺唱幸福 一 景色宜人 這個名字代表了景色優美的意思,根據當地的景色來命名的,這個地方到現在為止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當時是因為當地特殊的景色,來起的這個名字,南面依靠著秦嶺,北邊挨著渭水,可以說是西安西面的大門,這個名字也有著對當地人美好願望,原有的名字因為書寫困難,後來經過研究決定,才改成了...
找一本古言,男主姓顧,是國公府世子,女主姓姜,排行第七。男主
我也找了很久,終bai 於找到了。du 盛寵之嫡妃攻略 內容簡zhi介 眼前這dao男人,有著一雙如淵專似海的眼睛。他身份尊崇,屬權勢滔天。她處處避讓,依舊逃不開他的掌心。揹著本世子私下議親,阿瑗,這筆賬要如何清算?男人伸手環住她腰身,俯身而下,唇瓣輕觸她鼻尖。膽子不小。本世子看上的女人,只能屬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