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由來關於屈原的傳說,端午節的來歷 關於屈原

2021-04-03 09:10:40 字數 4763 閱讀 3336

1樓:聖誕老東東

端午節源於紀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西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

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擴充套件資料

端午節的習俗:

1、拴五色絲線:在端午節節這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繫上五色絲線以驅邪。傳統之俗,用紅綠黃白黑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繫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頸項上,自五月五日繫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

2、端午食粽:端午食粽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粽,即「粽籺」,俗稱「粽子」,屬「籺」的其中一種。

「籺」是逢年過節時用來拜神祭祖的貢品,籺有很多品種,不同的節日會做不同的籺,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習俗。

3、放紙鳶:紙鳶,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紙鳶稱為「放殃」。

4、打午時水:午時水,即是在端午日午時於井裡打上來的水。端午節"打午時水」是盛行於南方沿海一帶的傳統習俗。

重午日的午時,陽上加陽,古人把打上來的午時水視為大吉水,這天的午時陽氣最盛,端午日午時驅邪最佳,具有辟邪、淨身、除障的效果。

2樓:小公主帶你解文化

吳越民族圖騰祭說;惡月惡日驅避說都是端午節

來歷的說法,其實端午節的來歷遠不止這幾種,還有很多,不過在眾多說法之中最受大眾肯定的就是紀念屈原之說,也就是說端午節是用來紀念屈原的。

戰國末期的楚國人屈原是個飽讀詩書的詩人,同時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可惜他勢力單薄無力變法,所以兩次遭人離間被楚王被流放,最終在江南聽到楚國被秦國打敗的訊息後投身滾滾江河之中。

屈原愛民如子,禮賢下士,所以深受江南百姓愛戴,百姓知道屈原投江之後便紛紛前往去救屈原。一些水性好的人則划船在江上尋找打撈,一些則在岸邊倒雄黃酒入江,因為百姓害怕水中蛟龍吞食屈原屍體所以將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用藥將水中蛟龍水獸藥暈。

可是尋找了好久都不見屈原屍體,後來一條暈死的蛟龍浮上水面,人們看到這蛟龍的龍鬚上僅有一片屈原的衣襟,人們憤怒不已,便把那蛟龍扒了皮,抽了筋,並把蛟龍的筋做成手鍊給小孩佩戴。

雖然白般努力,但是終究屈原還是被大江吞噬,所以百姓為了紀念屈原,便把那天定為端午節,這便是端午節的來歷。

3樓:lwd和

屈原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為了讓魚兒蝦子們不吃,他就包起了粽子扔進河裡,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傳說。

4樓:匿名使用者

傳說有個愛國詩人屈原,他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絞,但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最後投江自盡。為了防止屈原的身體被魚蝦吃掉,附近的居民們用粽子往下投。這就是屈原的傳說。

5樓:匿名使用者

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它倡導

6樓:匿名使用者

傷心致極,抱石投冮。(壓縮版)

7樓:匿名使用者

屈原的傳統不過是有方法

8樓:玉壺心

百姓們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把自己家的公尺團丟在河裡

9樓:匿名使用者

每為紀念屈原而生的動物記。

10樓:匿名使用者

不告訴你?我讓你們認真想一想。

11樓:匿名使用者

哈哈哈哈?生日快樂啦資料庫

12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五月初五,不是五月五日。

端午節的來歷(關於屈原) 30

13樓:困難解決局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節日的由來是相傳戰國時。

14樓:聖誕老東東

端午節源於紀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西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

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擴充套件資料

端午節的習俗:

1、拴五色絲線:在端午節節這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繫上五色絲線以驅邪。傳統之俗,用紅綠黃白黑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繫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頸項上,自五月五日繫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

2、端午食粽:端午食粽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粽,即「粽籺」,俗稱「粽子」,屬「籺」的其中一種。

「籺」是逢年過節時用來拜神祭祖的貢品,籺有很多品種,不同的節日會做不同的籺,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習俗。

3、放紙鳶:紙鳶,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紙鳶稱為「放殃」。

4、打午時水:午時水,即是在端午日午時於井裡打上來的水。端午節"打午時水」是盛行於南方沿海一帶的傳統習俗。

重午日的午時,陽上加陽,古人把打上來的午時水視為大吉水,這天的午時陽氣最盛,端午日午時驅邪最佳,具有辟邪、淨身、除障的效果。

15樓:匿名使用者

聊聊關注成為第417位粉絲

端午節源於紀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西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

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

16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初源於古代百越地區對龍圖騰的崇拜與信仰。後源於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公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

端午龍星既「得中」又「得正」,處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龍德顯揚。

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端午節關於屈原的傳說100字

17樓:匿名使用者

屈原本為楚國重臣,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主張楚齊聯合,共抗秦國。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

懷王二十四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後來曾經被召返。懷王三十年,楚懷王不聽屈原勸阻,執意入秦,被扣留,後來客死秦國。

楚頃襄王即位後昏庸無道,聽信令尹子蘭的讒言,再次驅逐屈原。

前278年,秦兵南下,攻破楚都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投汨羅江而死。

18樓:弒

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19樓:凱先森i我宣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

邊去憑。

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

拿出為屈原準備的

、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

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

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

為所食,人們想出用

葉,外纏彩絲,發展成。

關於端午節的習俗和屈原的傳說,端午節的由來關於屈原的傳說

端午節的習俗 中國絕大部分地區都有包粽子的習俗,不過也有部分地區存在差異。除了包粽子,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比如喝雄黃酒,懸艾,賽龍舟,佩香囊,掛鐘馗像等等。在河北省就有著端午節忌打井水的說法,說這樣是為了避免井毒,另外,端午節還有吃櫻桃桑椹的習俗,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而在山東省鄒平縣則端...

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節日的由來是相傳戰國時。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云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 今湖北秭歸 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由來,20字

在歷史上,端 bai午節是為 du了紀念屈原,這個zhi說法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dao據傳,屈原身投汨羅專江後,當屬 地的老百姓聽到訊息馬上划船撈救,一直到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候,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船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