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訴訟與審判制度有哪些,請問漢代審判制度特色

2021-05-01 05:31:21 字數 2490 閱讀 8877

1樓:易書科技

(一)訴訟的限制

根據漢律,有兩種訴訟方式:一是由封建官吏代表國家糾舉犯罪;二是由當事人自己直接向封建官府控告。

漢律一方面強迫人們告奸,另一方面又對訴訟權加以限制。在下列情況下不准告訴:

第一,禁止越訴或直接告訴,必須按司法管轄逐級告訴。

第二,禁止卑告尊、奴告主。根據「親親得相首匿」的原則,除大逆謀反外,一般不准卑幼告尊親長,否則按「幹名犯義」論處。

(二)審判制度

根據漢律對被告進行審訊,稱為「鞫獄」。兩漢司法機關審理案件的基本方法,即《周官》所說的「五聽」之法。在審訊過程中,把被告的口供看做是進行判決的根據,因此進一步確立了刑訊逼供的制度。

漢朝還規定了請求複審的制度,漢律稱之為「乞鞫」。官吏判決以後,如果當事人不服,可以請求重新審理。但複審須在一定期限內進行。

據史籍記載,漢時乞鞫期限是三個月,如果犯人在三個月內不提出複審的要求,過三個月以後即不得再行提出。

必須指出,在漢代雖有「讀鞫」和「乞鞫」的規定,但官吏並不立即複審,經常無限制地拖延時日,以至「有罪者久而不論,無罪者久繫不決。」讀鞫和乞鞫雖為必經的程式,但經常流於形式,封建訴訟制度的本質和封建官僚主觀武斷的審判作風,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實事求是地查明案情,改變錯誤的判決。

漢代地方司法機關享有很大的審判權,對於一般刑事案件都可以自行判決而不必請示上級司法機關。但對於死刑案件和疑難案件,地方司法機關判決後,則必須上報廷尉轉呈皇帝批准後才能執行。

(三)錄囚與行刑制度

1.錄囚

錄囚,是封建時代上級司法機關通過對囚犯的審理,檢查下級司法機關審判的案件是否合法,以及有無差錯,以便發現冤獄隨時平反的一種制度。這是封建統治者恤刑省刑、寬待囚犯的一種表示。自漢代開始,錄囚即成為常制,作為封建國家「恤刑」的重要措施而代代相傳。

2.行刑

漢代除錄囚制度以外,還對斷獄和行刑的時間作出限制。即凡被判處死刑的,立春不能執行,須等到秋後處決。

封建統治者制定這樣的法律規定,主要有兩點理由:第一,春天萬物生長,秋季草木凋零,所以秋季執行死刑,是順應時節,「敬順天時」,表現出宗教上的迷信色彩:第二,秋季判案行刑,不耽誤農時,有利於農業生產。

漢代統治者關於立秋斷獄與行刑的立法,雖然夾雜有許多迷信的成分,但基本上還是有關司法審判與農業生產關係的正確總結,因而一直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承用。

(四)司法官吏的法律責任

兩漢王朝的統治者為了保證法律的正確執行,防止治獄官吏貪贓枉法,對官吏在審判方面的法律責任也有明確的規定。漢律「出罪為故縱,人罪為故不直」。出罪與人罪都分為全部或一部分,並且根據罪行的性質,規定了不同的刑罰。

西漢初年,為了緩和社會矛盾,實行輕罰省刑的政策。及至漢武帝以後,由於階級矛盾日益激化,加強了司法鎮壓,於是「緩深故之罪,急縱出之誅」。凡被認定為故縱人罪的,尤其是故縱謀反罪的,必定要加重處理。

縱放死罪的,均要以死罪相抵。

漢律雖然對故縱的處罰很重,但對故不直的處理則不同。西漢時期,對於故意人人死罪的,也不一定都處以死刑。例如漢宣帝時郡太守故人罪達十人,錯判他人以死刑,僅給以免官的處分,這不就是以事實告訴治獄的官吏:

寧肯錯殺,也不能錯放嗎?

東漢接受了西漢時期「緩深故之罪,急縱出之誅」而造成大量冤獄的教訓,對故人人罪殺無辜者,也予以嚴厲處理。但是由於漢後期政治腐敗,其司法冤獄比西漢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封建**時代,若想達到治獄的公平,即使是在法律限度的公平,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請問漢代審判制度特色

中國古代訴訟審判制度的特點和規則? 20

2樓:cwy淡淡微笑

清朝刑事審判制度的特點主要體現在秋審和朝審制度上。重點掌握好秋審制度,朝審可以看作是秋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漢代法律內容的變化和特點

漢朝的審判制度中,如果被告人不服判決而申請上訴複審,這一行為被稱為什麼

3樓:彼岸的暗夜

漢朝的審判制度中,如果被告人不服判決而申請上訴複審,這一行為被稱為乞鞫.

乞鞫須在判決宣讀以後才受理。

《周禮·秋官·朝士》:「凡士之治有期日,國中一旬,郊二旬,野三旬,都三月……期內之治聽,期外不聽。」

《秦簡·法律答問》:「以乞鞫及為人乞鞫者,獄已斷乃聽,且未斷猶聽也?獄斷乃聽之。"漢時乞鞫的期限,是宣判後3個月內。

對《周禮·秋官·朝士》上述引文,漢鄭司農注:「若今時徒論決滿三月不得乞鞫。」

曹魏時廢除秦漢時准許犯人家屬乞鞫的制度。

《晉書·刑法志》引《魏新律序》:「二歲刑以上,除以家人乞鞫之制。」

唐律對犯人家屬只告示罪名,不許犯人家屬乞鞫。

明清律亦同,並規定:「其囚家屬在三百里之外,止取囚服辨文狀,不在具告家屬罪名之限。」

4樓:女神**

乞鞫 qǐ jū

乞鞫是秦漢時期的一種再審訴 訟 制 度:當事人不服判決,可以在法定時間內請求複審,即漢代的案件複審制度。複審期限為三個月。

漢·王符 《潛夫論·述赦》:「被冤之家,乃甫當乞鞠,告故以信直,亦無益於死亡矣。」

訴訟時效制度與除斥期間制度的區別簡答題

除斥期間和訴訟時效有點像 但不同的就是除斥期間失去的不只是勝訴權,還有就是內實體的權利。比如,別人容欠你錢不還,過了 訴訟時效 你就沒有在法院的勝訴權,但不代表事實他不欠你錢,只是法律不保護你的權利了,但是過了 除斥期間 就代表他根本不欠你錢了 訴訟時效和除斥期間的區別。1 立法精神不同。除斥期間制...

漢族與漢朝有什麼關係,漢族的由來跟漢朝有什麼關係?

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 華夏 或 諸夏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炎黃子孫。漢 原指天河 宇宙銀河,詩經 雲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漢朝是中國發展史上的第乙個 時期,漢族在這一時期得名,漢族由於文明程度較高,在中國各兄弟民族中一直處於主導地位,這是歷...

行政強制有哪些制度,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有哪些

行政強制法 第九條規定 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包括 一 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 查封場所 設施或者財物 三 扣押財物 四 凍結存款 匯款 五 其他行政強制措施。制度大概只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兩個,程式和相關規定行政強制法都有啊。參見2012年1月1日實施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 它是專門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