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小金魚長了黑斑怎麼辦啊,金魚身上長黑斑該怎麼辦?

2021-05-02 08:25:25 字數 4321 閱讀 4142

1樓:卡卡永遠的諾

這是一種體表寄生蟲病,病魚體表及鰓蓋,下顎,等布滿黑斑,用手觸控有粗糙感,嚴重可引魚體變形。可用少量生石灰或用敵百蟲浸泡,每天一次,連續五天

2樓:匿名使用者

拿出去賣跟別人說是稀有品種很難買的那一種,,出**肯定有人賣。。賣完後再去買很多金魚......ok?

3樓:吾羽皋傑

可能是你的魚剛買沒多久

不適應環境

現在你要首先

換三分之一的水

水溫一定要和原來魚缸的水溫一樣

我看見現在很多朋友犯這種錯誤

以後每星期最少要換一次水

如果聞到水有腥味就更要勤換

健康的水是不會有味道的

第二加強光照

因為任何生物都需要光

缺乏光照

魚會產生**充血

或造成細菌大量繁殖侵入魚體

第三水中加入少許食鹽防止細菌感染

可以按照十公斤水放入半勺的量

四如果沒有過濾器的話請盡快購買

因為魚缸裡不能缺少過濾器

4樓:公良訪風區凝

我家的小魚也是那樣,不久就紛紛死去了,那個黑斑就是一種細菌在侵蝕你家的魚魚。你應該上花鳥魚蟲市場買一點可以抗菌的藥也可以在魚缸裡放一些鹽,起到殺菌的作用!

希望你家的魚魚不要像我家的一樣死去!~·~

金魚身上長黑斑該怎麼辦?

5樓:金魚

金魚身上長黑斑究竟是為什麼?

6樓:班芳卑雅緻

可能是你的魚剛買沒多久

不適應環境

現在你要首先

換三分之一的水

水溫一定要和原來魚缸的水溫一樣

我看見現在很多朋友犯這種錯誤

以後每星期最少要換一次水

如果聞到水有腥味就更要勤換

健康的水是不會有味道的

第二加強光照

因為任何生物都需要光

缺乏光照

魚會產生**充血

或造成細菌大量繁殖侵入魚體

第三水中加入少許食鹽防止細菌感染

可以按照十公斤水放入半勺的量

四如果沒有過濾器的話請盡快購買

因為魚缸裡不能缺少過濾器

金魚身上長霉斑,咋辦

為什麼魚兒長斑狀物?比如我家的黑色小金魚,身上一大片白斑,剛來時還沒那麼多呢…

7樓:殷安蝀

如果斑在頭部,而且很小像小豆豆,說明他長了追星---進入繁殖期了。如果全身都長,專還伴有白色絮狀物像白

屬毛一樣附著i在上面,那就是生了白斑病。用百分之三十的淡鹽水飼養一月左右,每天再用濃鹽水泡一會而,要在旁邊看,魚受不了了就馬上停止。一般經**可痊癒,病情重的到花鳥市場可以買到 (水黴淨),治白斑病很有效果,上面會有使用說明。

祝你的魚早日**!

8樓:林葦彤

這是很正常的啊 魚都會有的

我家養的金魚越長越小怎麼回事啊?

9樓:早橋月見

魚缸是非常有限的水體,除非夠大的魚缸還要經常換水,喂***的育成飼料才能長大一點,如果想讓魚長得又快又大,池子才是更好的選擇

10樓:手機使用者

呵呵!你養魚有點技術哈!

我家小金魚頭上長了白點怎麼辦!!

11樓:白色中的記憶

金魚白點病的**方法

此病要綜合**,只用藥收效不大,加強飼養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減少汙染,保持水溫恆定,公升溫比原水溫高2~3℃為佳。在沒有水草的情況下可適當投藥,水草對各種藥物敏感很快枯死。

熱帶魚常用驗方如下:

參考驗方1:早期可投入0.5%~1%食鹽,可取得一定效果。

參考驗方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劑灑全箱。用火柴棍蘸甲基藍結晶粉,涮入病魚箱內變色即可,都有較好效果。

參考驗方3:早期、中期,將紅汞放入水中,變成淡紅色即可,有很好的消滅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覆使用,因汞有毒,魚不易排出體外。

參考驗方4:中期、晚期,特效藥為硝酸亞汞,但魚對此藥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故一般情況下不採用。90×45×60(厘公尺)箱放綠豆粒大小一塊即可,此藥也不能反覆使用。

北京動物園**此病**率較高,一般損失不大。

金魚白點病的防治辦法

因小瓜蟲不耐高溫,一般25℃以上就會停止發育,當水溫公升至28~30℃時,就會自然死亡。因此對患白點病的熱帶魚來說,**並不太麻煩。只須將水溫維持在28~30℃左右,一星期以後,魚體表的胞囊就會全部脫落。

如果此時在輔以藥物**,效果會更好。用藥物**時,可在魚缸中用0.1ppm的硝酸亞汞作藥浴處理。

對病重的魚,可用2ppm的硝酸亞汞或0.5ppm孔雀石綠溶液侵洗病魚2-3小時。當病魚症狀消失後,要及時更換新水,以免時間太長引致魚的汞中毒。

預防此病只須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溫,引進新魚時先將新魚用高錳酸鉀溶液或鹽水浸泡消毒後才放入魚缸,一般就能杜絕白點病的發生。多採用小瓜蟲不耐高溫的弱點,提高水溫到32℃,再配備藥物**,通常**率可達90%以上。若**及時,**率可達100%。

用1%鹽水或慶大黴素浸泡15分鐘左右,一天一次,浸泡數天。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甲基藍溶液,每天浸泡6小時;或用28~30℃的百萬分之二(2ppm)的鹽酸奎寧藥液浸泡3~5天,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1)換水時應注意溫差過大,致使魚體「感冒」,讓病蟲乘虛侵害魚體。

(2)充分利用小瓜蟲在24小時後找不到寄主即可自行死亡這一弱點,飼養金魚的水,應經過曝曬或靜置2—3天後再使用。這是預防小瓜蟲病最好的方法之一。

(3)按每立方公尺水體用0.05—0.1克硝酸亞汞比例進行全池(缸)潑灑或者當水溫在15℃以下,可在50千克水中放入0.01克硝酸亞汞,將病魚浴洗0.5一l小時左右,然後用等溫新水過洗,再放回消毒過的新水池(缸)中,稍加綠水後靜養。但是要注意的是硝酸亞汞毒性大,應慎用。尤其小魚對藥液的抵抗力比大金魚弱,故藥液濃度要適當降低,浸洗時間要適當縮短。

(4)在10千克水中放人紅汞(即醫用紅藥水)0.5—1毫公升,浴洗病魚5—15分鐘。如果是成色,則可直接用紅汞搽擦區域性或周身。後用新水過洗,再放入乾淨新水中飼養,也可按l立方公尺水體(即l000千克)潑灑3—5(克)毫公升紅汞使池(缸)水濃度為3—5毫克/公升。

隔2—3天後視病情狀況,可改用上述浴洗法**一次,然後換入乾淨新水(嫩綠水)飼養,同時延長日照時間,適當提高水溫、停食、增氧,可獲得滿意療效。

(5)根據小瓜蟲不耐高溫的特點,放在太陽下曬,將水溫提高至30℃時,在魚的周身搽擦一次紅汞,再經新水過洗後撈人乾淨等溫嫩綠水中飼養、停食、曬陽1週後更換新水即見痊癒。

(6)在水溫20—26℃範圍內,每立方公尺水體(1000千克)用0.3克或0.4克孔雀石綠溶液浴洗病魚2小時,可以殺死小瓜蟲,對金魚也比較安全。

無論使用什麼藥物首先要提高水溫到30度。可利用小瓜蟲不耐高溫的方法,促使產生在魚體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長速度,使他們從魚體表面脫落。**藥物:

1。也可用5%鹽水浸泡數天;2。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甲基藍溶液,每天浸泡6小時;3。

用百萬分之零點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綠和百萬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處理,療效較好;4。或用28~30℃的百萬分之二(2ppm)的鹽酸奎寧藥液浸泡3~5天;5。

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硝酸亞汞藥液浸泡30分鐘;6。或用百萬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濃度的紅汞溶液浸泡5~15分鐘,每天2次

**待白點消失後,仍要用藥一段時間使未附著魚體的小瓜蟲死亡。

防治與**的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1:硝酸亞汞、孔雀石綠,是劇毒產品,會對人體產生巨大傷害,極易至癌。故不推薦使用,在其他病害的**上也應避免使用

注意事項2:孔雀石綠在化學上稱為鹼性綠,分子式為:c23h26n2,分子量為:

346.4,在工業上可用作綠色染料。但魚病**方面也應用很多(尤其漁場),可用於多種魚體外寄生蟲和病原體(包括:

黴菌、細菌、**與鰓部的吸蟲感染等等),臨床**已被證實有效的病症包括:白點病、水黴病、絲黴病、**黏液病等等。

注意事項3:紅汞是一種外用藥,浸泡也是一種外用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濃度和時間。在初期只是身體很少的部分,可以擦拭,但如果後期,全體皆是,那麼稀釋之後擦與浸泡是一樣的。

擦拭只是區域性,大可不必稀釋,因為擦拭是將魚先撈出,這樣的魚脫水時間不應該很長,稀釋擦之後馬上放入水中,藥效大失,療效不大。所以,區域性是可以擦拭的,但不應該稀釋,如果是全身,那麼應該浸泡。因為全身擦拭,魚鰓是很難擦到的,操作也很難,操作不慎還會對魚鰓造成外傷。

12樓:

先把水溫加到32度左右!放些鹽,白點病在超過30度的溫度下很難繁殖,所以可以先緩一下

我的金魚怎麼有白點啊,家裡的小金魚身上長了白點怎麼辦?

金魚進入秋冬季,由於晝夜溫差較大,很容易生白點,這種雖然不算是很嚴重的疾病,但如果照顧不好及 方法不當,那很容易造成金魚的死亡,嚴重時會影響整個水族裡的金魚,一些魚友提出白點病在 後還會反覆,下面將白點病的成因及 方法做一下詳細的介紹 白點病 這種病是由原生動物所引起,病原體名為白點蟲,它會深入 的...

我的小金魚得了白點病怎麼辦,我的小金魚好像得了白點病,怎麼辦?

蕢梅箕酉 最好將水溫保持在20度,然後放入食鹽!放入的量大約是1 1000。不良反應 如果用鹽過量,會發生爆缸現象。如果此顯現持續一分鐘以上,那請將水酌情換出部分,即可恢復。放入鹽後,魚類體表粘液增多屬於正常現象。三天換一桶水,一週後就正常了。不必擔心。水溫不要過高。金魚屬於冷水魚。如果突然將水溫增...

金魚身上長黑斑怎麼辦?什麼原因

金魚身上長黑斑究竟是為什麼?魚身上長黑斑的原因及防治 1 魚受到驚嚇會出現黑斑,一段時間後會消失的。2 水質不好或水質不適應,水質不好時應該加強換水,水質不適應該馬上把水換了,調節好水質。3 黑斑病。此病的症狀是 病魚身體瘦弱,色澤暗淡,病灶在鰓部時導致呼吸困難,漂遊於水面。車輪蟲寄生在 或鰓部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