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超淺呼吸
首先要了解時代背景,多讀多練,當然最好還是買一本參考書目, 現在解讀魯迅的書很多的額
2樓:紫衣士
可以用一句話說它的內涵:無情激烈地揭露和審判這個世界的一切假醜惡.
魯迅的雜文可以從哪幾個方面解讀?
3樓:天清雁遠
魯迅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他從事文學創作主要是為了救治國人的靈魂,給我們的民族尋找一條出路。而他主要的文學作品就是雜文,所以解讀魯迅的雜文要首先了解魯迅先生的思想和文學創作的出發點,站在民族的高度來理解先生的創作。至於他犀利的語言只是表達自己思想的一種手段。
4樓:彩
語言,不只是人物的語言,他的犀利語言往往含著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要仔細揣摩他的深刻的批判性。還有他的象徵
5樓:匿名使用者
人物的語言,動作的描寫,還要結合當時的歷史環境
如何解讀魯迅先生《秋夜》中「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
6樓:wwwz時代
1 用了這樣的句子,如果慢慢體會,你會感覺到一種孤寂. 院子外邊其實什麼也沒有,除了棗樹還是棗樹. 這就有一種孤寂的感覺在裡面.
讀者看到院子外邊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是,必定以為院子外面還有別的東西,可是沒有,剩下的還是棗樹. 很單調,很孤單. 這種孤寂的感覺,如果用「院子外面有兩棵樹」來表現,肯定是達不到的.
2 另外表現的,就是對這種孤寂的不滿. 魯迅希望出現新鮮的社會現象,希望能有「別的樹」出現,可是沒有,魯迅很期待.
3 就語意學本身而言,魯迅在開篇第一句裡就已經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因素和情態狀況.分析如下:
4 魯迅沒有直說「我的後園有兩株棗樹」,而分成四個短句,後兩個短句還有重複之嫌.
5 在語調上,這是魯迅沉重心態的反映.他出門來到後園,第一眼看到了一株棗樹,接著掃視,又看到了一株棗樹——這也是作家的視野所及,錄為文字的一種客觀表現.另外,魯迅的語氣和文字,在這裡顯示為乙個徐緩的情態,為後文設下了伏筆.
彷彿表示:作家心中愁悶,需要到後園來靜一靜,尋找乙份暫時的安寧!
這是魯迅《秋夜》中的第一句話.給讀者先入為主的感受,門前只有兩棵樹,除了棗樹,還是棗樹,這渲染了一種孤寂悲涼的氣氛,也引導了全文的主要氛圍。
7樓:匿名使用者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為什麼非得過分揣摩作者的意思呢
8樓:盧氏道
這句話就是廢話,騙稿費的。
9樓:
這是一種心理描寫。
從字面上看,它似乎等同於「院子裡有兩棵樹」,但二者的心理作用是不同的。
原文是「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如果仔細體會,它傳達的是一種畫面感,彷彿乙個人,站在院子裡,看起來無所事事又似乎若有所思,好像要打發時間,他東打量、西打量,看看能不能從日常的景致中發現點什麼有意思的名堂。這時他的目光,就是先看看一棵樹,再轉臉看看另一棵樹。
這樣描寫,敘述者、場景、鏡頭移動、心理狀態都一一有了著落。
如果換成「後園有兩棵棗樹」,基本是園子狀態的客觀陳述,場景感、畫面感和心理都無從談起。當然,這要比「後園種著樹」還是要形象。
實際上,魯迅這篇文章,接下來還要寫景,但跟著就要寫出他心裡的驚奇,並引出議論。顯然,這是一種欲揚先抑的手法。比起直接發議論,是不是要高明?
所以,魯迅這一句微描寫,發力於無聲,於無形中見力道,極具心理和寫作功力,可見他的文學造詣。優秀的作家,往往有著縝密、細膩的心理觀察。而非如此,難以寫出這種細緻精到、考驗功力文本來。
魯迅的簡介與作品都有哪些 請幫我查一下謝謝
王仕節 魯迅的簡介與作品http baike.baidu.com view 2004.htm http www.wensou.com a8.htm 舞紫蝶 魯迅 1881年9月25日 1936年10月19日 中國文學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
幫我找一下新文化運動魯迅的作品,誰能幫我找乙個關於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故事。最好關於《新青年》的創辦。
我國及他個人的第一篇白話文 狂人日記 1918年,第一篇 狂人日記 以魯迅為筆名,載在 新青年 第四卷第五號內,掊容擊家族制度與禮教之弊害。1919年,一月發表關於愛情之意見,題曰 隨感錄四十 載在 新青年 第六卷第一號,後收入雜感錄 熱風 十月發表關於改革家庭與解放子女之意見,題曰 我們現在怎樣做...
誰能幫我翻譯一下,謝謝,誰能幫我翻譯一下
只翻譯重點 紅色帶部分的意思 去除皺紋的功能性化妝品。內有的看不清,要拍 容的清楚點兒 誰能幫我翻譯一下,謝謝。這段話出自莊子的齊物論,翻譯如下。人一旦稟承天地之氣而形成形體,就不能忘掉自身而等待最後的消亡。他們跟外界環境或相互對立 或相互順應,他們的行動全都像快馬賓士,沒有什麼力量能使他們止步,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