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賺錢,如何和佛教的貪,不違背

2021-05-03 22:57:28 字數 2080 閱讀 5795

1樓:匿名使用者

《優婆塞戒經》中有講: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先學世事,既學通達,如法求財。

若得財物,應作四分:一分供養父母、己身、妻子、眷屬,二分應作如法販轉,留餘一分,藏積俟用。如是四事,汝能作不?

此處四分應是分作四分,非是等分。

送禮、送錢辦事是「不淨施」這個在大智度論上有說。若犯因果,還得自受。

就像有人總是以吸菸作為辦事的藉口,其實不吸菸也是一樣辦事。只是你沒習慣而已。不同的是有些人喜歡喧嘩,有些人喜歡寧靜。

世法便是順行,生生不息。佛法便是逆覺,法法覺真。如果乙個人喜歡有為,喧嘩之事,就像很多鳥落在枯樹枝上一樣,總有一天會折斷的。

至於做事與不做事,這個要看在什麼角度上來說。臨命終時很多人會覺悟到很多事其實是不必去做的。

2樓:萬瑞豐播經機

賺的錢都是命裡該有的,不送禮也一樣能得到,通過不正當手段反而會減少

只要做的是正業,如法經營,佛菩薩會加持的。我們公司就是佛化企業,只做佛教產品,售後、研發花費超過同行一大截,一樣做的很好。

3樓:匿名使用者

最重要的是不違本心,攤開來說,即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佛教戒律等,這樣的話,送禮送錢又何煩

4樓:是劉玉萍

只要不做違反法律的事和不欺騙你所掙錢的一方,不貪念,心中沒有歪風邪氣就可以了。關鍵要誠實的

5樓:低調v的魚

為私就是貪,為公就是德。出家人四大皆空,遍滿虛空的七寶都受得,何況區區錢財。

6樓:匿名使用者

按照佛家說法,命中有財,只要取之有道,來自有方,不違背道德法律法規,都能發財。反之無財,巧取豪奪,得到的財也一樣丟失。有許多**汙吏,就是前車之鑑。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7樓:李不要腳

你好,我覺得你有這個觀念就已經不對了。平常心即是佛心,你是既想過好生活,又想有佛的庇佑,這是不可能的。信佛有兩種,一種是自了漢,就是只管自己,是羅漢果。

一種是普度他人,是菩薩果。做生意並不違背佛的觀念,自利利他,便的佛的種子。

8樓:亥永元

我理解的是,佛家說的貪,是那些昧著良心的事,比如你建築質檢,你送禮了,為了多賺錢,就用不合格的材料,導致以後的建築出危險,害人性命。

9樓:火之勢

做一些有意義的事,這些事能幫助人?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傳播一種好的思想?

培養好的習慣?在社會中,如果你信佛,你做的事是有意義的,那麼這就是順天意的,順天意者,天助也。**菩薩會幫你的,也會吸引很多貴人來。

要有這個正信,你說不送禮啥事辦不成,這個心態要修正哦。

關於送禮與送錢,可以自己把握,如果你做的事,很大的意義,你會因為這個而不做嗎?送完後,提**者回向下就好了,願菩薩保佑專案能順利進行,願**者早日棄惡向善。

10樓:南無蓮花尊豐佛

有什麼辦不成的。。。不辦就不辦。抵制歪風邪氣。

-----------------------------------

南無阿彌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11樓:匿名使用者

阿彌陀佛,方法是隨緣,是慈悲,是喜捨。

12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時總有信豬的攪亂

13樓:匿名使用者

佛門捷徑就是戒定慧,有戒律才會有定心,有定心才有智慧型。至於做生意,重要的是有一顆大悲心,把眾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生意不僅不能傷害眾生,還要時刻想著「願那些我愛的、我恨的一切眾生全部得到安樂。至於我自己的利益,我能不能辦成事,那是次要的。

」要向母親一樣憐愛一切眾生。這都辦不到,只是一昧向佛索求,那只能算是和佛做生意,還沒有提公升到信佛這一高度。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14樓:十色光之歌

不慳貪·······就是···不貪得無厭就可以

15樓:青衫一道人

活著就是貪生!自殺就是貪死!你怎麼辦?

聖嚴法師:佛教徒應以怎樣的態度來賺錢

怎樣培養做生意的頭腦,如何培養自己做生意的頭腦

多和做生意的人接觸,生意頭腦在我看來是先天七分,後天三分 如何培養自己做生意的頭腦?內斂,固本。所謂內斂,要學會如何控制自己情緒與性格,做到坐懷不亂,泰山壓於回 頂而面不改色,沉穩,不可張揚,思答維清晰。這樣才可學習如何經商。所謂固本,乃指鞏固心之本 外之財.心之本就是要你博學多才,通曉經濟學說,法...

工作與和自己做生意的差別,打工和自己做生意的區別

棒子 工作就是每天按時上下班,幫別人打工,每個月拿著死工資,自己做生意就是自己要承擔風險,做的好的話比上班收入高,但是小紅象上做生意就沒什麼風險,收入還比較可觀的。 打工生涯的成果是越老越貶值,尤其到了40 50春秋段,幾乎是事業最悲慘的階段,時刻瀕臨深淵,猶如趟地雷陣,動輒下崗失業。如果你選擇了創...

生意人是怎樣做生意的,做生意怎樣和別人搞好關係

不全是上面朋友所說的那些,人 20氣聖,30而立,40不變,50知天命 20歲是奮鬥的年齡寧可多勞少得也要不停的努力去做.其實在努力的同時你就會有豐富的經驗並不一定非要讓自己很虛偽,只要目的能達到為什麼不讓別人也快樂些呢?30是大部分人成功的年齡,這個時候的商人無論從身心還是頭腦都是最發達的時期.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