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並非出自司馬遷,而是出自左丘明的左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追求三不朽是中國古代士人的夢想與理想狀態,當然能達到者鳳毛麟角。加上評判標準不同,意識形態變遷,自然眾口不一,毀譽紛紜,難以統一。
有一種說法,中國歷史上達到這一標準的只有兩個半人:孔子、王陽明、曾國藩(半個)。當然只是坊間流傳之論。
文人重立德、能立言,而復能立功者較少,故而人們習慣於從立有軍功的文臣中尋找,如此說來,諸葛亮應該算乙個,范仲淹應該算乙個(先樂後憂,是其德也;「胸中有數萬甲兵」「軍中有一範,敵軍驚破膽」,是其功也),王陽明(心學大師,又有軍功而被封新建伯),曾國藩應該算乙個,***應該算乙個。達摩的故事是附會出來的,不能算數;老子虛靜自持,生前默默無聞,其道德思想被後世敷衍引申,不能算做他開創道教。孔子周遊天下,**眾多,又有入世經歷,可以算乙個。
關於曾國藩評價不一,竊以為文正公應該可以算乙個,附上時人的一副輓聯: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2樓:仰芷容
因為這樣的偉人,古往今來就沒幾個。。。基本上你都列出來了
孔子、老子的功德中國歷史上少有人能比,我們驕傲的「中華文化」,他們是最偉大的創始與傳承者啊。
你沒有列出的,是孔子之前的人,黃帝、神農雖不可考,但是堯、舜、禹還是可考的,立功、立德當然沒有問題,立言,只能說那時的東西留下的太少了。《論語》最後講了幾句,實在太偉大了:
堯曰:「諮,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週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
寬則得眾,信**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達摩應該算,不過,前面你列的都是中國人。。。
為中國佛教做出最偉大的貢獻的,當屬玄奘啊,立德、立功、立言,無論從哪一點來說都是很了不起的。現今流傳最廣的《心經》就是他翻譯的,什麼「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從古人的標準來看 曾國藩是千古完人 立德立功立言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4樓:靈台叩問
無有一法可立,是真立。
比如父母生養了孩子,然後每天都在嘴邊念叨著:是我生養了你,我對你有養育之恩。等我老了你得報答我。執著這個功德相,就已經不是功德了。何言立呢?
德是使萬物休養生息的土壤,功是萬物欣欣向榮的現象。至於言不可立。試問有哪一句話是永恆正確的真理呢?對於適合他的人說才對,對不適合他的人說就是廢話了。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什麼意思
太上 最上,最高。立德 樹立德行。立功 建樹功績。立言 建立學說。人生最高的境界是樹立德行,其次是建功 立業,再次是著書立說。指樹立德行 功業 言論皆為不朽之事,但首要的是樹立 德行。這句話出自 左傳 襄公二十四年 魯 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沒,其言立,其是之謂乎!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