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按詞的長短規模分,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一90字)和長調(91字以上,最長的詞達240字).一首詞,有的只一段,稱為單調;有的分兩段,稱雙調;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稱三疊或四疊.
宋詞中的小令詞是什麼概念啊,介紹一下,宋
2樓:瀟灑的走天蠍糧
慢詞的介紹:
慢詞是宋詞的主要體式之一,它與小令一起成為宋代詞人最為常用的曲調樣式。慢詞的名稱從“慢曲子”而來,指依慢曲所填寫的調長拍緩的詞。《詞譜》卷十慢詞“蓋調長拍緩,即古曼聲之意也。
”“慢曲子”是相對於“急曲子”而言的,慢與急是按照樂曲的節奏來區別的。
宋初的詞主要是小令。在柳永以後,長篇的慢詞才開始流行。
“慢曲子”又稱“慢遍”,王建《宮詞》說:
“巡吹慢遍不相和,暗裡看誰曲較多。”《詞源》卷下說:“慢曲不過百餘字,中間抑揚高下,丁、抗、掣、曳,有大頓、小頓、大住、小住、打、掯等字。
真所謂‘上如抗,下如墜,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鉤,累累乎端如貫珠’之語,斯為難矣。”顯然,由於曲調變長、字句增加、節奏放慢,與小令相比慢詞在**上的變化更加繁多,悠揚動聽。於是,這也就適宜表達更為曲折婉轉、複雜變化的個人情感。
柳永的貢獻:
唐五代時期,詞的體式以小令為主,慢詞總共不過十多首;到了宋初,詞人擅長和習用的仍是小令。與柳永同時而略晚的張先、晏殊和歐陽修,僅分別嘗試寫了17首、3首和13首慢詞,慢詞佔其詞作總數的比例很小;而柳永一人就創作了慢詞87首、調125首,是第一個大量創制慢詞的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從根本上改變了唐五代以來詞壇上小令一統天下的格局,使慢詞與小令兩種體式平分秋色,齊頭並進。
柳永還是兩宋詞壇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據統計,在宋詞880多個詞調中 ,屬於柳永首創或首次使用的就有一百多個。詞至柳永,體制始備,令、引、近、慢、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長調短令,日益豐富。形式體制的完備,為宋詞的發展和後繼者在內容上的開拓提供了前提條件。
柳永的生平:
柳永(約984年—約202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鹹平五年(2023年),柳永離開家鄉,流寓杭州、蘇州,沉醉於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2023年),柳永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一心填詞。
景祐元年(2023年),柳永暮年及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餘杭縣令、曉峰鹽鹼、泗州判官等職,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於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宋詞中的小令詞是什麼概念啊,介紹一下!!
3樓:匿名使用者
我只能簡單點回答.初步欣賞是足夠用的
詞的體式,即體裁(不是題材)格式
按照詞的字數多少從體式上可分為三類,依詞的字數多少分為,小令,中調,長調。58字以內為小令,59-90字為中調。91字以上為長調。
但也有人提出此分法不甚科學,如詞中稱“令”者不一定都是58字以內,如《百字令》是一百字。再如《臨江仙》《七娘子》二詞既有58字型也有60字型的,這就很難以將其劃入小令中或是中調中的。
以下是詞的其他一些概念注意區分
詞的調式
詞調是指詞的腔調,中國古樂中共有84宮調,而唐宋詞所用只有28個宮調。唐宋時,詞與曲結合。以節奏的緩急區分樂曲。
節奏舒而緩者稱為慢調,簡稱“慢”。慢曲與急曲比,聲調長了。因此慢詞的字數,句數就隨之增加了。
如字數最少的《卜運算元慢》也有89個字。而《卜運算元》僅44個字。慢調與前面提到的長調共同處是字數較多,區別長調是依詞的長短而分,而慢調是依曲的急緩而別的。
“慢,令,引,近”是詞的四種調式。“慢”既慢曲,每片8拍。令為令曲,小令每片4拍。
“引”和“近”每片6拍。
詞的調式變化還可體現在“轉調”上,方式有“偷聲”“減字”“攤破”等
詞的格律
慨括起來有如下幾點:
1.定段,定句,定言;
定段是指每首詞由一段,兩段或三段等構成的。
定句是指每首詞是由幾句組成的。
定言是指每句由幾言或幾個字組成。
2.平仄,在整首詞中,每個字的平仄都有具體規定且落到每字。
3.對仗,絕大部分詞不要求對仗,不要求對仗的地方可對可不對,但少量的詞一些地方是要求對仗的。要求對仗的地方必須對仗。
4.押韻,詞的韻比詩韻要寬。詩韻中《佩文韻府》中共106部,而詞韻中《詞林正韻》共十九部。詩韻只可押平韻。詞韻可押平韻也可押仄韻,也可換韻。
5.章法,以句號為單位,句號內承接,句號間遞轉。一個句號相當於格律詩一聯。
6.疊字,疊句,疊韻,有一部分詞要求在一定位置有疊字,疊韻,疊句的要求。
宋詞中的小令詞是什麼概念
4樓:貝奕琛穰汝
小令 曲以地域分,有南曲、北曲;以作用分,有散曲、劇曲。散曲無科白,劇曲有科白。所謂科白,即動作和賓白。
散曲又大別為散套和小令。散套聯合同宮調或管色相同之曲而成、首尾一韻;小令大多數為只曲,每首各自為韻。小令有以下四種:
一、尋常小令:指單闋之曲,為曲中至簡者,與詩一首、詞一闋相當。如黃鐘節節高、賀聖朝。
二、摘調小令:指從套曲中摘出之曲調,有如詞中之摘遍,所摘之調必是套中精粹者。如中原音韻作詞十法所附定格四十首中之「雁兒落帶得勝令」,題下注一「摘」字即是。
三、帶過曲:即作者填一調畢,意猶未盡,再續拈一他調或二他調,而其間音律又適能銜接。北帶北如正官脫布衫帶小梁州,南呂罵玉郎帶感皇恩、採茶歌,南帶南如雙調朝元歌帶朝元令,南北兼帶如南中呂紅繡鞋帶北紅繡鞋。
四、集曲:即集合數調之美聲而腔板可以銜接者次為一新曲,此南曲為盛。如仙呂九迴腸乃集解三酲首至
七、三學士首至合、急三槍四至末而成。另一種集曲乃以一曲保留百尾而犯以他調,此亦南曲為盛,如仙呂二犯桂枝香乃合桂枝香首至
四、四季花四至合、皁羅袍五至
八、桂枝香九至末而成。(曾永義)
宋詞小令 與 元曲小令 的區別
5樓:匿名使用者
元曲中的“小令”是指單支的曲子,相當於一首單調的詞。
而它與宋詞的小令不同,宋詞的小令也稱短調,一般專指一首詞字數在五十八字以內的;一首五十九字到九十字的詞稱為“中調”,九十字以上的稱為“長調”,都不能稱為“小令”。
但曲中所謂“小令”,並不計字數的多少,只要是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單調曲子都稱“小令”,如長達百字的《百字折桂令》等也稱為小令。
宋詞小令賞析
6樓:匿名使用者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註釋】
1、雨疏風驟:雨點稀疏,風聲急緊。
2、試問卷簾人:試問,問一問看,這兩個字顯示出一種關切的心裡情態。捲簾人,指侍女。
3、知否、知否:兩字迭用,口氣極溫婉,含有一種嗔怪和糾正之意,顯示出大詞人很有教養,溫文厚道的大家閨秀性格。
4、綠肥紅瘦:綠葉繁茂,紅花調殘。以“紅”“綠”兩種顏色指待紅花綠葉,文字精省,有視覺上的色彩感。
以“肥”“瘦”二字形容綠葉和紅花的盛衰及其不同的命運,有擬人化的效果,形象而又有人情味。可知在女詞人心中海棠也和自己一樣是有生命、有感情的。辛棄疾《粉蝶兒》:
“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繡,一枝枝不教花瘦。”
【解讀】
詩詞的最高境界,應以明澈如水的語言含有無限意蘊和情思。這首詞明白如水,全是白話和口語,通過與捲簾人的對話而隱含著很深的感情,而對這種感情本身則不著一字。昨夜驟然襲來的風雨,無疑使女詞人極其敏感、多情的心靈經受了一番折磨。
她知道春天的腳步已經走遠了,最嬌豔的花朵也要面臨凋落的命運了。她惜春,傷春,為這些美好事物的消逝而感傷不已,只有借酒澆愁。一覺醒來發問,正顯示出心事:
經受一夜風雨摧殘之後,海棠花的命運如何。有趣的是捲簾人和女詞人的對話,形成心裡性格上的絕妙對照。大詞人敏感。
細膩、多情的心靈與捲簾侍女的憨厚、淡漠、毫不在意都得到顯示。“試問”、“卻道”、“應是”六字很妙,把女主人的心裡變化、溫柔嗔怪和教養一筆撥出。這首小令很受人們讚美,“當時文人莫不擊節稱讚,未有能道出之者“
7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說清楚點 是哪首 這樣問不到答案的
唐詩宋詞中的「花」意象,唐詩宋詞中的愛情
花是古典詩詞中經常出現的意象。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 浣溪沙 是在講憂愁無法排遣。此外有感嘆時光流逝的 流水落花春去也 李煜 浪淘沙 還有對紅顏易老 生命無常的感嘆,如 不是愛花即欲死,只恐花謝老相催。杜甫 江畔獨步尋花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純金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林黛玉 葬花吟 ...
唐詩宋詞中的愛情,唐詩宋詞中愛情詩有哪些
1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代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譯文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相互思念卻很茫然,無法相見。不想讓自己去思念,自己卻難...
求宋詞名句急,求宋詞中的 千古名句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李清照 宋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李清照 武陵春 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 醉花陰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 一剪梅 王昌齡 出塞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許渾 咸陽城東樓 山雨欲來風滿樓 李賀 雁門太守行 黑雲壓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