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寺廟一般是不分等級的,有一種情況就是。
這個被評為aaaa的寺廟,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寺廟,被國家重點保護的寺廟。
所以國家會給aaaa的等級。但決定不會是佛教內部自己定級別的。
希望lz滿意~~
佛教寺廟裡的職務有那些?稱謂是什麼?負責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寺廟職務性身份稱謂如下:
上座:原始佛教將僧人依戒臘年限之長短分為下座(10年以下)、中座(10年至20年)、上座(20年以上)。後轉而為寺院職務之稱。
上座為一寺之長,主要是弘講佛法,作僧中表率。唐代以後稱為方丈或住持。也用於對有德行之僧或僧臘較高者的尊稱。
寺主:位居上座之下,負責一寺實際事務。唐代以後也稱寺監或監院。
維那:位居上座、寺主之下,管理眾僧雜務,調和僧眾糾紛,辨別度牒真偽等。又負責僧眾紀律事務。唐代以後維那成為叢林八大執事之一,主要負責宗教儀軌、佛事唱念等。
住持:為一寺之長,有護持佛教令久住世之意。
方丈:即住持。因其所居之處為「方丈」室,故而得名。
首座:為全寺修行之模範,掌禪堂中號令之權。
西堂:為西堂首座,輔助方丈教導修行的僧人。
後堂:為後堂首座,負責後堂修行之事務。
堂主:居首座之下,負責禪堂、念佛堂之事務。
監院:負責協助方丈或都寺監理寺院總務。古稱監寺、院主、主首、寺主,後為特尊住持而改稱此名,俗名當家。大寺可設數名監院。
當家:為監院之俗稱。
知客:為客堂負責人,掌管全寺接待事宜。大寺可設數名知客。
僧值:又稱糾察,管理清規執**況及僧眾威儀。
典座:為廚房、齋堂負責人,管理僧眾伙食及信徒供齋等事務。
寮元:為雲水堂負責人,管理來寺掛單僧侶的事務。
衣缽:為方丈室負責人,幫助住持處理一些日常事務。
書記:掌管寺內文書往來之事。
化主:一、指叢林中負責向施主募化的僧人。
二、意為教化之主人,通常指叢林之住持。
侍者:指服侍住持之僧人。大叢林住持可有多位侍者,分為燒香侍者、書狀侍者、請客侍者(幫助接待客人)、衣缽侍者(幫助掌管住持錢物)、湯藥侍者(負責住持的飲食、醫療雜務)、衣物侍者(幫助漿洗衣物)等。
此外,大叢林中通常還設有副寺(管財會)、直歲(管農作)、知藏(亦名藏主,管藏經樓)、知浴(又名浴主,管浴池)、知殿(又名殿主,管殿堂香火、衛生)、莊主(管莊田、領地)、園主(管菜地,或稱菜頭)、塔主(管理塔院)、門頭(負責門衛)、磨頭(管理磨坊)、淨頭(管環衛)、毛頭(管理發)、司庫(又名庫頭,掌管倉庫)、參頭(司掌法事禮儀)等等。
擴充套件資料
佛教職務性身份稱謂在中國特別多,也很重要。自南北朝建立僧官制度以來,各個朝代按行政區劃設立了許多的僧官,名目繁多,如僧正、僧主、沙門統、昭玄統、僧錄、僧統等等,現已不適用了。近代社團組織興起,佛教界也建立了各級佛教協會和居士林等組織,於是佛教徒中有了會長、副會長、秘書長、林長、幹事、主任等頭銜,這與各界沒什麼差別,故不需贅述。
人們遇到比較多、易於混淆的是負責寺院管理的和從事佛教法務的職務性稱謂,下面就略作介紹。
早期佛寺的管理一般由上座、寺主、維那三綱負責。自唐代禪宗大興,百丈禪師創立叢林清規以來,天下風行,叢林制度日益健全,寺院執事也越來越多,按東西兩序排列,大叢林的執事可多達48位甚至上百位,方丈以下主要的有四大班首(首座、西堂、後堂、堂主)、八大執事(監院、知客、僧值、維那、典座、寮元、衣缽、書記)
3樓:匿名使用者
寺院的組織,在唐代由三綱(上座、寺主、維那)共同負責全寺事務。到了宋代,寺主改稱住持,世俗又稱住持為「方丈」。
除住持外,設有四大班首、八大執事等。
四大班首是指導禪堂或念佛堂修行的,四大即是首座、西堂、後堂、堂主。首座為全堂修行的模範,掌禪堂中號令之權。東為主位,西為賓位。
本寺住持為主人,相當於東堂首座。
輔助住持修行的稱為西堂首座,分住後堂責任的稱後堂首座,簡稱後堂,堂主是在首座之下負責禪堂或念佛堂事務的。
八大執事是專管全寺各項事務的。1、監院(庫房負責人):綜理全寺事務,掌管全寺經濟。
2、知客(各堂負責人):掌管全寺僧俗接待事宜。3、僧值(糾察):
管理僧眾威儀。4、維那(禪堂負責人):掌管宗教儀式的法則。
5、典座(廚房、齋堂負責人):管理大眾飯食齋粥。6、寮元(雲水堂負責人):
管理一般雲遊來去的僧侶。7、衣缽(方丈室負責人):輔助住持照應庶務,調和人事。
8、書記:職掌書翰文疏。
4樓:wgt行者恭通
住持是住持,方丈是方丈,方丈可以是住持但是住持不一定是方丈。
古代寺廟裡面人物等級是怎樣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方丈(寺主。院主。住持和尚,主持僧)
長老(退院
高僧)知事(執事,班首,舊規稱為「頭首」)任各種職司。
西序班首:首座。西堂。後堂。堂主。書記。知藏。參頭。祖侍。燒香。記錄。聖僧侍者。
執事:殿主。寮元。鐘頭。鼓頭。印房。夜巡。清眾。香燈。司水。耆宿。閒住。護病。打掃。行者。淨頭。
東序班首:都監寺。監院。
維那。副寺。庫頭。
知眾。知客。照客。
悅眾。典座。值歲。
知浴。監收。衣缽。
湯藥。侍者。莊主。
執事:化主。寮元。
寮主。副寮。延壽堂主(即近代的涅盤堂主)。
淨頭。公尺頭。飯頭。
茶頭。園頭。磨頭。
水頭。炭頭。菜頭。柴頭。
古代寺廟的僧人有等級嗎?他們有自己的徒弟嗎?他們對自己的徒弟自稱什麼?
6樓:潛川如斯
沒有等級,或者說,佛教強調是修行的境界(稱為果位),只有果位的區別,沒有等級的區別。
僧人出家後,受具足戒,戒臘十年(類似於工齡,即出家的時間)以上,可以收徒。
我們可以這樣來劃分:
最高果位:佛
果位:菩薩
果位:緣覺
果位:聲聞(分四層,最高為羅漢)
————以上四層,為聖人果位;以下為凡人果位最高果位:比丘/比丘尼
果位:沙彌/沙彌尼
果位:式叉摩那女
果位:優婆塞(男居士)/優婆夷(女居士)
寺廟和尚分幾個等級
7樓:love生活
寺廟和尚等級劃分如下:
1、住持:因他在寺院住的地方叫方丈,因此又叫方丈。這是職務,職稱叫和尚、大和尚、堂頭和尚、長老。
2、座元:是個對外職稱,又叫第一座。由本寺住持的師兄弟或法兄弟擔任,但他們往往不住在本寺院。
3、首座:是個職務,職稱也可以叫「和尚」,他是住持的**人。
4、西堂:是個對外職稱,乃是其它寺院退隱住持或長老在我寺長期居住而得的榮譽尊稱,因本寺住持住東院,他住西院故名。
5、後堂:是個職稱,由寺院的年高臘長的老和尚擔任,引導大家的修學,起模範作用。
6、堂主:既是職務又是職稱,由本寺的真修實證的大德擔任,負責帶領大家的修學或寺院核心領導、管理。有些「堂主」不是這個意義上的堂主,比如念佛堂的「堂主」就是念佛堂的香燈。
7、都監:是個職務,是寺院戒律監察機構的主管,負責監督、檢察各部門(班首、執事)的工作,他的職稱往往是堂主級別的,也有後堂級別的。有的寺院住持或首座親自兼任都監職務。
8、監院:是個職務,負責處理寺院日常事務,由於各寺院的行政體制不同,所以他職責範圍有大小,對管委會、諮議委負責(或對住持直接負責的),其他執事以他為首。本來按他的職務是八大執事之一,但是職稱往往是堂主級別。
9、維那:是個職務,負責寺院佛教儀式法則和一部分紀綱司法,職稱原則上是堂主級別。
10、知客:是個職務,負責寺院外交、應接和一部分內務,他的職稱或書記或堂主不等。客堂是個辦公的綜合機構,知客、糾察等同時在裡面辦公,不是糾察是副知客或比知客職務職稱低。
11、糾察:又叫僧值,負責寺院監督、糾正僧人行為舉止,現在往往又兼管治安消防工作。職稱書記或燒香。
12、書記:既是職務又是職稱,負責寺院文化、教育、宣傳方面的工作。職稱書記或燒香。
13、典座:職務,負責寺院集體生活以及相關方面的工作。職稱是燒香級別。
14、衣缽:職務,住持(當家)辦公室的秘書長。職稱是燒香級別。
15、方丈助理:職務,協助方丈處理寺事務或交辦的任務。職稱是書記級別。
16、寮元:是個職務,負責住宿方面的工作。職稱是燒香級別。
擴充套件資料:
住持:是佛教和道教廟宇寺院領導者的職務稱謂。
住持是廟宇寺院的當家職務,是「當家」職務的另一種稱呼,能乘此職者,首先他是常常住在這個廟宇或寺院的常住僧人或道士,就如我們所說的他是這個單位的固定工,而才具備了入選住持職務的首要條件。
如娘娘廟的大當家某某道長就是娘娘廟的住持,還有二當家,三當家。但住持職位,目前還還未聽過稱為二住持和三住持的。
道教全真派也設有住持一職,在道觀或道院中掌管大小事務,佛教和道教的住持是寺院和道觀的當家、負責人。漢傳佛教名詞。原為久住護持佛法之意,是掌管乙個寺院的主僧,佛教傳入中國後借用這一名詞。
8樓:匿名使用者
初出家的,叫做沙彌(意思是勤加策勵,息惡行慈),生年滿二十歲,受了比丘戒,稱為比丘(意思是乞士──上乞佛法,下乞飲食。
中國人誤傳為「德比孔丘,故稱比丘」,那也是笑話)。受了比丘戒的五年之內,不得做出家同道之師;五年之後,若已通曉戒律。
始可以所學的特長作師,稱為軌範師,梵語叫做阿闍梨耶,受人依止,教人習誦;到了十年之後,可作親教師;到了二十年之後,稱為上座;到了五十年以上,稱為耆宿長老。
凡是出家當和尚的人都要剃光頭發,這在佛教中叫做剃度。
剃度**
在尼泊爾和印度交界的乙個釋迦族部落裡,王子喬達摩·悉達多離家修行,7年後覺悟成佛,開始在恆河流域佈教,廣收門徒。
佛教認為世界是虛幻的,人生是苦難的,只有斷除一切煩惱修行成佛,才能達到永恆的幸福。佛祖釋迦牟尼最初對迦葉等5人說法時,親手為他們剃去了頭髮,表示接受他們做自己的**。
和尚剃髮有三重含義,一是按佛教的說法,頭髮代表著人間的無數煩惱和錯誤習氣,削掉了頭髮就等於去除了煩惱和錯誤習氣;二是削掉頭髮就等於去掉人間的驕傲怠慢之心;去除一切牽掛,一心一意修行。
在我國古代,人們把頭髮看得十分重要,認為頭髮是從父母那裡得到的,必須保護好,不能有損害,否則是對父母的不敬。
而佛教要求斷除這些無謂的親情牽掛;三是為了區別印度其他的教派教徒。當時的印度,教派林立。可人們一見到剃光頭的就知道是佛教徒了。
後來剃頭就成了加入佛門的一種儀式。
印度佛教剛剛傳入中國時,其他儀式還沒有發展起來,所以只要剃掉頭髮,披上類似袈裟的粗布衣服就可以當和尚了。
那叫戒疤,表示受過戒.也不是每年乙個.是三個,六個,九個或十二個。
古代宮中的職位表分五類,古代宮中女子的職位表。
皇室,王侯,將軍丞相,勳爵,其他 加地方官及其小吏和辦事員 天子 皇帝 諸侯,xx,士大夫,奴隸 古代宮中女子的職位表。依次是 皇后 正一品 貴妃 淑妃 賢妃 德妃 從一品 夫人 正二品 妃 從二品 昭儀 昭媛 昭容 淑儀 淑媛 淑容 修儀 修媛 修容 正三品 貴嬪 從三品 婕妤 正四品 容華 從四...
古代私塾有哪些職位,古代的私塾先生待遇如何,他們都教哪些知識?
私塾只有一位老師,一般叫先生,學生們叫夫子,就是現在所說的老師。基本簡介 私塾是私學的一種,清代地方儒學有名無實,青少年真正讀書受教育的場所,除義學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辦的學塾裡。因此清代學塾發達,遍布城鄉。以經費 區分,一為富貴之家聘師在家教讀子弟,稱坐館或家塾 二為地方 村 宗族捐助錢財 學...
古代的大學士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
古代的大學士相當於現在的常委。大學士,為輔助皇帝的高階秘書官。又稱內閣大學士 明及以後 殿閣大學士等,也有協辦大學士。明清時流行的中堂一稱,一般是指大學士或首輔大學士。大學士一職乃唐中宗時,原職為協助皇帝批閱奏章,起草詔書等。唐景龍二年 708年 置修文館 後改弘文館 昭文館 大學士,至德二年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