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為什麼會被大家稱作“散裝的江蘇”呢

2021-06-08 19:45:44 字數 4737 閱讀 1808

1樓:旅愛

最近,江蘇又在網上“火”了一把,主要是因為江蘇省的各個城市喜歡“各自為政”,讓很多網友感覺江蘇特別“散”,因此被大家戲稱為“散裝江蘇”。又因為江蘇省一共有13個地級市,所以也有很多網友開玩笑把它們說成是“十三太保”。

眾所周知,江蘇位於我國的華東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自古以來就是富庶之地。直到現在,江蘇省的綜合實力也是在全國數一數二的,尤其是在全省經濟“均衡發展”這一方面,做得尤其突出,相信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

江蘇一共有13個地級市,全部都進入了全國“百強市”,也是唯一一個全部地級市都進入“百強市”的省份,可以這樣說,不管江蘇省的哪個城市放到其他省去都可以“獨當一面”。因此,江蘇省各個城市之間互相不服氣也就不難理解了,畢竟個個有底氣,個個都是“高手”。

再加上長江從江蘇省中間穿過,將江蘇分成了“蘇南”和“蘇北”兩個部分。雖然“蘇北”的經濟實力並不弱,但相比於“蘇南”,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另外,“蘇南”和“蘇北”不管在文化、語言、傳統、風俗上都差異非常大,自然也就互相不肯認“老鄉”了。

況且,在“蘇南”地區,不僅蘇州、無錫、南京這些大城市幾乎都“富可敵省”,並且連好多縣級市的實力都特別強,比如江陰、張家港、宜興、崑山等等,它們都是全國頂尖的縣級市,通常連自己所屬都地級市都不怎麼“待見”,甚至有人說江蘇“十三太保”,恐怕算得太少了。

不過,“散裝江蘇”只是大家開玩笑的一種說法。實際上,江蘇省“形散神不散”,各個城市之間的良性競爭是有助於大家共同進步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江蘇省綜合實力這麼強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又有網友說,江蘇其實“散是十三星,聚是蘇大強”,也是相當形象啦!

2樓:雨南壘

這是因為江蘇省的方言五花八門。第一,以蘇錫常地區和啟海地區為代表的吳方言。第二,以寧鎮地區和蘇北地區為代表的江淮官話。

第三,以徐州宿遷贛榆為代表的中原官話。第四,以南通市區為代表的吳語江淮官話混合方言。哈哈,江蘇省的方言夠複雜吧?

大家一定認為江蘇省吳方言和江淮官話的劃分一定是長江吧?no!江蘇省的方言劃分是犬牙交錯,長江並不是劃分吳語和江淮官話這兩大方言的分界線。

問江蘇人“你是**人?”,為何他們只說地名不說省份呢?

3樓:千經不盡理復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江蘇的朋友,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相信當你問他"你是**人"的時候,他一定會回答你,我是"南京人","徐州人","蘇州人"等等,不會有人直截了當的說,我是"江蘇人"。

按理說我們出門在外,當別人問到我們是**人的時候,我們一定會說省份,而不是地名,但江蘇人卻是說地名,不說省份,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01:南北難分江蘇省

江蘇是個好地方,淮河下游,毗鄰黃海,但江蘇地圖看起來卻是個"長條兒",而恰巧流經的淮河又是南北方的分界線,這就讓江蘇人民有一種南北難分的錯覺。

你說咱們主食是米飯還是麵食呢?好像多多少少都有。

江蘇既是個稻米大省,在北部也會有種植小麥的習慣,好像對江蘇人來說,米飯還是麵食,自己隨便挑!不僅僅是飲食方面,因為秦嶺淮河的南北分界線,江蘇省的氣候也是南北不一。

既有**帶季風也有溫帶季風,往南一點的城市不僅年年梅雨,更會遭遇颱風,而北一點的城市卻是氣溫偏低,雨量不大,有些年份甚至會出現乾旱。也正是這種地理上的差異,古往今來江蘇都很難合成一個省。

02:古往今來非一家

早在夏商周時期,江蘇就已經分屬於不同的部落和諸侯國了,夏朝時隸屬九州中的徐州和揚州,到了商後期又**出了徐、吳等諸侯國。到了春秋時期,江蘇又被齊、魯、宋、吳、楚等國管轄,直到戰國後期,江蘇才完全的被楚國管轄。

而後來歷經許多朝代,江蘇也始終是分割的,一邊屬於南邊的江南,一邊又歸屬北面的山東,不難看出,江蘇省的**是有歷史淵源的。而這種**的歷史一直延續到了清朝,直到清朝時江蘇才真正的將北面山東部分疆域划來。

與南邊江南省劃清界線,正是這種長期的**,讓江蘇各地域之間的認同感不強。清朝又是為何將江南省分開,又將這塊長長的版圖合成一個省呢?其一,江南省未分開時,兩省倚重不同,江蘇重商,安徽重農,清朝統治者想要在治理上提高效率。

農是農,商是商,加強治理。

其二,清朝時江南省是主要的財政收入依仗,而清初時外部勢力對清朝虎視眈眈,東南有南明,西南有藩王,如若不分省,江南省一旦被攻下後果不堪設想。

儘管近代江蘇已然成了一個省份,但由於**的歷史過長,江蘇的文化氛圍也受到了影響。而文化之間的差異又進一步導致了江蘇的隔閡感。

03:吳儂楚韻不相近

長久以來的**讓江蘇省的文化更加多元,江蘇省古來以蘇州為中心形成吳文化,以徐州為中心又形成淮海文化,而最終南北相容在中部地帶又醞釀了淮揚文化,可以說江蘇省文化各有特色。以蘇州為中心的的吳文化,有著長江流域所特有的清新軟糯。

聽聽吳儂軟語,這大概就是以蘇州為中心的江蘇南部所有的特色。以徐州為中心的淮海文化,由於接近中原地區,這裡的楚風漢韻都是北方方言,口音濃厚,而這裡也因為戰爭的侵蝕,讓古來的傳統楚漢文化遭到破壞。

而中部地區既受到來自北面的楚風漢韻影響,也受到來自南邊的吳儂軟語的影響,又形成了獨特的淮揚文化。吳儂楚韻不相近,其實就連江蘇南北地區的差異也因此而變得極大。由於南面受水文化的影響較大,與北面單一淮海入海口差異較大,而這種差異又造成了經濟上的不同。

04:南北懸殊此消彼長

雖然江蘇省是中國的經濟大省,但是地方發展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甚至更是分為蘇南,蘇北。從全國城市gdp中更是不難看出,蘇南是江蘇省發展的主力,它主要是以蘇州為代表。蘇州也是江南水鄉,屬於園林建築,可以說是優雅、精緻的代名詞。

如今看來,江蘇省蘇北並不如蘇南富庶,但在歷史上,江蘇南北的差距可是與現在相反。古時候"煙花三月下揚州",蘇北又有著京杭大運河加持,將淮河的江北與北方交往牽線,而中國古都大部分又都在北方,自然蘇北的經濟更加發達。

時隔百年,為何蘇南蘇北的經濟又發展成如今這樣參差不齊呢?一方面,京杭大運河在歷經幾個朝代之後,運河經濟衰落,而黃河又年年氾濫,導致蘇北地區農業發展並不好,作為小農經濟起家的中國,農業受阻,又如何去發展經濟呢?

另一方面,新中國成立之後,改革開放政策的推行,讓上海等地區先一步的發展起來,而蘇南又憑藉著緊鄰上海的地理優勢,也藉機發展。上海的發展成果輻射到周邊的其他城市,蘇州、常熟等就成了最大的受益者,蘇南的經濟必然迅速發展。

但蘇南、蘇北的經濟差異也是相對而言的,作為江蘇省的兩個部分,他們自然是相比較的,但是放在全國發展當中,這兩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也都是名列前茅。

05:同一個江蘇

為什麼江蘇人在外很少說自己是江蘇人?相信看的上述你已經有了答案,那就是江蘇人對自己家鄉有著更加的熱愛與認同感。江蘇的13個城市,其實雖然有著南北的差異,但是他們如明珠一般都在江蘇的發展大局中綻放出自己的光芒。

雖然總被外省人戲稱為"散裝江蘇",但這也許就是江蘇獨到的魅力。江蘇人民熱愛自己的家鄉,當有人問起從何而來,他自然會報上自己家鄉的大名,因為他們知道,即便是不說出自己來自江蘇,就是說出他們家鄉的大名,名字也是無比響亮!

4樓:陌上小桑樹

在我國歷史上的很多朝代都以**上國自居,而從皇帝到普通的百姓,大家都認為我國地大物博,無所不包,無奇不有。雖然以我們現代人的角度來看,這句話存在了一定的誇張成分,但是事實上的話,我國的確當得起地大物博這個詞。

我國南北跨度之大,從熱帶到寒帶無所不包,不僅僅是氣候,各種地形,我國也是應有盡有。很多朋友喜歡出國旅遊,其實在我國的話已經能夠看到這世界上的很多風景。而正因為我國的地獄太過遼闊,所以也會出現一些看起來比較奇怪的事情。

首先我想問一下,如果說大家出門兒的話,別人問你是**的人,你會怎麼說?想必大家應該都是說,哎,我是山東的,我是河南的,都是報省份,然後如果說別人對你有興趣,或者說人家正好是你的老鄉,才會接著具體地問道,你是哪個市還是哪個縣?

但是有這樣一個省份,別人問他們是哪的,人家都是直接報市、報縣很少直接報省的。這個神奇的省份就是江蘇的,如果說你問到一些江蘇人是**的,人家可能會告訴你,我是南京的,我是蘇州的,或者說我是徐州的。但就是很奇怪,人家就是不說他是江蘇的。

南北差異大

江蘇各市的百姓對於江蘇省的歸屬感低的問題其實由來已久,我們首先就可以從氣候上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通常情況下我們一個省的話,一般的氣候差異都不會很大,尤其是南北之間的差異,也就是說這個省要麼是男方要麼是北方,但是江蘇就很奇怪,一半南方一半北方。

以前不是一家

目前我們這些省份的話,其實在歷史上很多時候大家都是已經是一個省份了。但是江蘇卻不一樣,早在夏商周的時期,江蘇各地就屬於不同的部落和諸侯國。而且在後邊呢很多朝代,江蘇也是一分為二,分屬於兩個不同的省份。

直到清朝時期才將南北合併為一。

文化差異

我們常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江蘇更是如此。蘇州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吳文化的發源地。徐州的話則形成了著名的淮海文化,包括現在大家所熟知的淮揚菜,其實也是從淮海文化發展而來的。

也正是因為多方面的原因,所以江蘇省的各式對於江蘇這個名字的歸屬感比較低。尤其是江蘇省的省會南京,在整個江蘇的存在感竟然還沒有蘇州高。甚至有人笑稱南京為徽京。

5樓:橘子樹開花的季節

因為江蘇省太大了,有很多個城市,所以只能說地名不能說省份了。

6樓:匿名使用者

只說地名不說省份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江蘇各地經濟發展不均勻,繼而導致江蘇人民不願意被他人誤解自己來自窮地方(尤其是富區)。

7樓:秋風體育

因為江蘇每個地方的人都不覺得自己是江蘇人,畢竟每個地方的文化習俗不同。

江蘇省美術館舊址為什麼重建

江蘇省美術館的前身是 國立美術陳列館 於1936年建成,是20世紀中國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國家美術館。新中國成立以後,在此基礎上成立江蘇美術陳列館,1960年更為現名。新建一個現代化的江蘇省美術館,是幾代美術館人的共同心願。2004年,新館建設正式列入 文化大省建設規劃 專案,並將在建館七十華誕之際奠...

歷年江蘇省藝術省考考了什麼,具體的,素描 色彩分別考了什麼很急急急急

難道無餘 素描半身像,色彩靜物 風聽語聲 素描 半身像,有坐姿的,有站姿的,男女老少不限,角度不限,常考的是俯檢視,四分之三或是三分之二側檢視。半身像主要是考對於頭像和手的刻畫,江蘇省統考最講究光和影的效果還有體塊關係還有就是最基礎的比例關係。色彩 靜物組合,蔬菜,水果,罐子,玻璃製品,不鏽鋼,花類...

現在江蘇的高考制度是什麼樣的,江蘇省的現行高考制度是怎樣的?江蘇的朋友進

愛莉丶 江蘇高考制度至少三年會保持穩定 13日,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沈健作客人民網。在訪談中,沈健介紹,江蘇省高考制度至少三年會保持相對穩定。沈健介紹,高考制度的改革,必然對高等教育的專業人才的選拔和基礎教育,特別是高中階段的基礎教育的改革產生重大的影響,社會廣泛關注。江蘇省在2008年在全國率先實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