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二戰期間,讓德國人感到奇怪,蘇聯為何士兵越打越多

2021-06-20 01:02:34 字數 5915 閱讀 7775

1樓:匿名使用者

所以在整個二戰期間,德國人都十分的感到奇怪,也是有很多的原因,蘇聯士兵越打越多,也是因為他們的動員能力十分的強。

2樓:尚宮女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已經過去了七十多年,但其慘烈程度至今想起來仍舊不寒而慄,這其中最為慘烈的又數蘇德戰爭,莫斯科保衛戰和紅場閱兵至今說起來都讓蘇聯人熱血沸騰,這其中蘊含著一個樸素的道理,即國家生死存亡之際,匹夫有責,只有團結所有能團結的人們,才能保衛國家,將失去的土地再奪回來,將侵略者趕出自己熱愛的土地。

實際上早在德國閃擊波蘭之前,德國和蘇聯之間就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當然德國也好,蘇聯也好,都沒有真的將這個條約放在心裡,都將其當作一個爭取時間的緩衝帶。德國不希望在它發動戰爭的時候遭到夾擊,而蘇聯則還沒有做好與德國開展的軍事準備。

要知道,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斯大林曾實行大清洗運動,很大程度上破壞了蘇聯的軍事體系,損失了很多有用之才,更沒有那麼多的訓練有素的將士,於是蘇聯希望又充足的時間來為將來的大戰做準備,所以這個條約對於蘇德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但是顯然,希特勒並沒有給蘇聯留下足夠的時間來做準備,實際上,在二戰開始的第二年,希特勒就已經開始為進攻蘇聯做準備,2023年的臘月,針對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被希特勒批准。

根據這個進攻計劃,以德國為首的軸心國會在第二年也就是2023年的五月對蘇聯發動軍事進攻,當時設定的戰爭時長為五個月,即在冬天正式來臨之前將蘇聯拿下來。但真正實行的時候又有改變,因為別的戰爭的拖累,針對蘇聯的戰爭一直到了六月底來開始,而攻下蘇聯來的時間被縮減到了三個月。

當時的希特勒對於三個月攻下蘇聯這件事是很有信心的,因為德國的軍備情況其實就擺在那裡,蘇聯在當時並不強悍,軍事相對落後,並且軍隊的各種建制都不完善,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建設起來,所以希特勒對於這場戰爭很有信心,況且德國在歐洲戰場上鮮有敗績,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希特勒的底氣。

但即便如此,在真正進攻蘇聯的時候,希特勒還是組織了550萬人的軍隊,力圖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將蘇聯拿下,因為德國對蘇聯的進攻屬於遠距離作戰,這就決定了後勤補給不會那麼到位,所以希特勒一開始要打的就是短時戰,三個月之內一定要拿下蘇聯。

蘇德戰爭的結局,我們都知道,那就是蘇聯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這個勝利也影響了整個的二戰。那麼蘇聯又是如何做到勝利的呢?

其實在德國開始進攻的時候,蘇聯組織起來的軍隊只不過才290萬,差不多是德國這邊的一半,再加上蘇聯的軍事能力並不如德國,這看起來似乎就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爭,戰爭的最開始也的確如此,德國迅速佔領了蘇聯的大面積土地,並開始圍攻莫斯科,莫斯科之戰成為蘇德戰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歷史上的很多事例告訴我們,一個有血性的國家一旦遭遇這樣的滅國戰,最開始可能會節節敗退,但到了退無可退的時候,人們就會團結起來,共同迎擊敵人,這個時候戰爭的局勢往往會發生改變,比如當年齊國匡章的滅燕之戰以及後來的燕國樂毅滅齊之戰。

蘇聯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眼看德國佔領了蘇聯的大面積國土,眼看蘇聯人就要無家可歸,愛國熱情在這個時候空前高漲,而斯大林也已經開始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來保衛蘇聯。

在這場大戰中,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平民加入到戰爭中去,甚至囚徒也沒組織成軍隊到戰場上去,還有女人。所以這個時候德軍突然懵了,因為蘇聯的士兵明明**慘重,人數理應越來越少,但偏偏蘇聯這邊的士兵卻越來越多,怎麼打也打不完。

希特勒自然也有調兵,但是人數上根本不可能和蘇聯相比,要知道蘇聯國內的人口遠遠大於德國的人口,就人數上來說,德國是必敗無疑的,而且德軍是遠距離作戰,對後勤補給的需要非常的大,蘇聯自然也知道這個事情,針對這一點,斯大林也做了部署。

在德國一步步侵入蘇聯國土的時候,斯大林下令在撤退的時候絕不能給德國留下後勤物資,能帶走的必須帶走,帶不走的就毀掉,決不能給德國提供任何的後勤支援,而且斯大林還召集平民組成一支支隊伍破壞德國的後勤補給。

後勤補給跟不上,而蘇聯人保家衛國的信念又是那樣強烈,加上蘇聯百姓源源不斷的加入戰爭中去,讓希特勒的進攻舉步維艱,原定的三個月計劃已經成為不可能,隨之而來的就是蘇聯的冬天。

那個冬天,對於沒有充足後勤補給的德軍來說格外冷,很多士兵被凍死,作戰的積極性也遭到了打擊。蘇聯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這是蘇聯勝利的第一步,之後還有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等等,蘇聯一步步取得勝利並開始收復失地,緊接著開始**,將柏林攻下,希特勒自殺。

希特勒原本想三個月滅點蘇聯,卻沒想到蘇德戰爭持續了近四年,而結果更是出乎他的意料。

3樓:天下將令

整個二戰期間,德國人感覺到奇怪,蘇聯為何士兵越打越多?

4樓:愛喝_柚子茶

首先蘇聯的人口非常多,在戰爭期間,蘇聯人不斷的招收新兵,他們不侷限於身強力壯的男人,而是連婦女和少數民族的人也招收在內,所以才會讓德國感覺蘇聯士兵越打越多。

5樓:ch陳先生

斯大林當政時期正值國家危急的關頭,當機立斷,打破了常規的軍人選拔模式。讓一些囚犯參加戰爭,並且開始動員女性,可以說是全民皆兵

6樓:匿名使用者

那是因為蘇聯在二戰期間邊打仗邊吞併周邊的小國比如,車臣,烏克蘭,哈薩克。黑山這些國家這些人最後都加入了蘇聯都成為了蘇聯的士兵。

整個二戰期間,德國人感覺到奇怪,蘇聯為何士兵越打越多?

7樓:l小柳聊聊天

整個二戰期間,蘇聯的士兵為何會越打越多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最生靈塗炭的一場戰爭,而蘇德戰爭又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縱觀整個二戰過程,蘇德戰場上的戰鬥毫無疑問是非常慘烈,實力碰撞也是最為強悍的。整場戰爭打下來,光蘇聯一方就損失了800多萬正規軍,可見,蘇德戰爭的強度和烈度是非常大的。

2023年6月,瘋狂的德國對蘇聯以及東歐地區發起了巴巴羅薩行動,也就是說,德國在2023年的時候公然的違背了此前與蘇聯簽訂的協約,悍然對蘇聯發動了攻擊。值得注意的是,德國當時是以閃擊戰的方式突然襲擊了蘇聯,至此,蘇德戰爭全面爆發。蘇德戰爭初期,蘇聯確實沒有做好準備,也沒有想到德國會突然對自己發動攻擊,導致蘇軍在戰爭初期**慘重,很快就丟掉了歐洲大部分領土,不過,等到蘇聯從這場戰爭當中緩過來之後,德軍就開始力不從心了,打到中後期的時候,德軍基上就只能處於防守作戰了。

在蘇聯人挺過了德軍的悶頭重擊之後,他們的軍隊人數不僅沒有絲毫的減少,反而呈現出越打越多的態勢,究其原因就在於當時的蘇聯的人口基數比較龐大,在二戰爆發的時候,蘇聯全國的總人口就達到了1.7億人,反觀德國,當時的總人口只有6000萬左右,可見,當時蘇聯的人口幾乎是德國的3倍,戰爭對於交戰的雙方來講本身就是一場消耗戰,而在戰爭當中出現**那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從這個角度來看,蘇德兩國人口數量上的差距,就決定了德國的動員兵力數量上是根本無法與蘇聯相比的,而在這一場巨大的消耗戰爭當中,誰的動員能力強,自然就更加有機會取得戰爭的優勢,從這個角度來看,德國發動對蘇聯的戰爭顯然就為自己的失敗埋下了伏筆,畢竟當時的德國面對的並不止是一個蘇聯,還有法國、英國、比利時、波蘭等等的國家。當然,希特勒當時也非常清楚這一點,因此,德國當時要想擴大勢力,並且減少損失的話,就只能採取閃電戰的策略了。

德國使用閃電戰在早期確實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戰果,因為,他們在39天之內就征服了法國,27天之內佔領了波蘭,5天之內就打敗荷蘭,最誇張的是,德國竟然一個小時之內就徹底佔領了丹麥,可見當時德國採取的閃電戰策略非常成功,當然,德國對這些小國家採取閃電戰確實取得了非常大的戰果,但蘇聯可不是一個小國家,想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佔領蘇聯的話,也就沒有那麼簡單了,畢竟蘇聯的戰略縱深非常大,這就使得蘇聯能夠在其國土範圍之內做出較大的戰略調整,這一點可以從蘇德戰爭前期就能夠看出。

蘇德戰爭爆發初期,蘇軍並不是一味的與德軍拼命,而是選擇了戰略後撤,看起來德軍似乎沒有花費多大力氣就佔領了大部分蘇聯的歐洲領土,但是,德國卻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原因很簡單,蘇軍當時戰略撤退就進一步拉長了德軍的戰線,因為,德軍每佔領一個地方都需要派兵去駐守,佔領的地方越多,德軍的兵力就會越分散,這樣一來,真正能夠投入大規模作戰的士兵數量就越來越少。

就這樣,德國往前推進的過程當中能打的士兵人數越來越少,而蘇聯的人**術本來就多,只要蘇聯高層釋出全國動員令之後,蘇聯境內的年輕人迅速投入戰場,這使得蘇聯一下子就增添了大量的士兵,這也就是為什麼,蘇德戰爭期間蘇軍士兵看起來越打越多,而德軍士兵越打越少的主要原因了。2023年以後,蘇聯開始發起了大規模**作戰,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地相繼被蘇軍重新奪回,每奪回一個地方蘇軍就在當地徵募本地人當兵,因此,蘇德戰爭進入後期之後,蘇軍的兵力自然是越打越充裕。

8樓:天下將令

整個二戰期間,德國人感覺到奇怪,蘇聯為何士兵越打越多?

9樓:鋼琴點點口重

整個二戰期間,德國人感覺到奇怪,蘇聯為何士兵越打越多的原因是蘇聯後期是全民抗戰。二戰後期蘇聯整個國力全部投入到對德國戰鬥中,把遠東防範日本的兵力都掉過去了。

10樓:阿呆說影個

主要是蘇聯人口多,動員的兵力多,所以感覺士兵越打越多。

11樓:wxj微笑天使

蘇聯軍隊是前赴後繼,讓德國人看著越打越多,他們不知道後面有多少人,只是感覺人多了,有點不明白。

二戰期間德國人感覺到奇怪,蘇聯為啥士兵越打越多?

12樓:歪史

2023年,德國為了全力進攻西歐、北歐等地方,和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隨後以閃電戰橫掃歐洲,法國和波蘭都都希特勒輕鬆搞定,野心膨脹的希特勒為了繼續擴大戰果,於2023年撕毀條約,向蘇聯進攻。

因為在西歐戰場的輕鬆勝利,滿心歡喜的希特勒和他的團隊制定了一個瘋狂的目標:6個月拿下蘇聯,希特勒妄想在當年聖誕節前德軍就可以攻下莫斯科,也就是6月22日開戰,12月25日之前結束戰鬥。

本來,希特勒計劃五月份攻擊開始,實際上因為亂七八糟的事情,德軍於6月底才開始戰鬥,時間的推遲不僅沒有讓德軍更改原計劃,反而把戰鬥結束的時間壓縮為三個月。

這個看起來狂妄、瘋狂的計劃在當時卻是希特勒和他的團結精確討論過的,他們事前也做了精心的準備,一向以嚴謹著稱的德國人還是一如往常的嚴謹,並沒有以為蘇聯弱小就忽視掉很多細節。

下面是戰爭結束後各國統計的**情況:

德國動員總兵力:1420萬(兵力最多時780萬),蘇聯動員總兵力:3460萬(兵力最多時1280萬)

德軍**情況:1180萬(死亡及失蹤380萬、被俘160萬、傷病約700萬),蘇聯紅軍**情況:2960萬(死亡及失蹤915萬、被俘446萬、傷病1832萬),另有約1740萬蘇聯平民及220萬德國平民死於戰爭

根據現在的資料,他們動員集結了將近600萬人的軍隊,對蘇聯發起了滅國式的攻擊,有著優良的軍隊、充足的準備,完善的後勤,然後突襲蘇聯,在前期,蘇聯損失慘重將近30個師被團殲、數十萬蘇軍成為俘虜,在基輔戰役中,蘇聯軍隊70個師血戰10天,蘇軍66萬餘人被殲滅,剩下的蘇軍編制也損失過半,傷殘者比陣亡的還多,現有的編制殘缺不全,看起來沒辦法應對德軍的後續攻擊。

蘇軍之所以一敗塗地,是在戰爭開始前,和德軍準備充足不一樣的是,蘇聯沒有預計到德國會這麼快的進攻,因為斯大林的原因,軍中大部分優秀的指揮官受到處分,一開始士氣低落,甚至倉皇而戰,結果就是被德軍團滅。

事情經行的比原來想的還容易,看起來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未必不可能。這時候蘇聯的現有力量已經無法支撐他們抵抗,所以德軍於11月就逼近莫斯科,蘇軍不得不組織莫斯科保衛戰。

因為蘇聯斯大林等高層坐鎮莫斯科,做出了誓死保衛的決定,放下了當初的大清洗,讓專業的軍事將領指揮戰役,德軍未能如當初預計的計劃佔領莫斯科,反而12月蘇軍利用嚴寒天氣發動反擊,使得德軍潰敗,數十萬精銳陣亡,不夠蘇軍的**更加慘重。蘇軍獲得勝利,摧毀了德軍的原本計劃。

雖然,莫斯科保衛戰勝利,但是蘇軍的情況不容樂觀,大量有生力量被殲滅讓希特勒認為勝利不日即到,因此再次抱著對勝利的期望繼續推進。

可是,事實上希特勒太過於樂觀,讓他詫異的是蘇聯正規軍大部分被消滅之後,他們的抵抗力量沒有減弱,士兵沒有減少,前線對峙的蘇軍不減反曾,後續蘇軍從蘇聯各個地方源源不斷地運抵前線。

在進入拉鋸戰之後,蘇軍在人數上超過了德軍,在早期蘇軍構建的工業體系這時候也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大量的**被運抵前線。整個蘇德戰爭期間,蘇聯動員了三千多萬軍隊。

蘇聯軍隊之所以越打越多,在於蘇聯的國情不一樣,早期的農業合作社能夠迅速的集結人員參軍,斯大林一聲令下,全民皆兵,其中有一半是婦女,和其他國家不一樣的是,蘇聯的女兵是直接扛起**在前線殺敵的,這和只用男人殺敵的國家相比,一下子多了好幾千萬軍隊。

德國人在二戰期間也互稱同志嗎,德國人為什麼在二戰時可以戰勝那麼多的國家?

希特拉不是騙人要搞社會主義,而是搞民族主義,想統一一戰後被瓜分的德國領土,實現統一的帝國夢.社會主義德國人民沒什麼興趣,支援希特拉是為了完成統一的夢想.他們不叫同志.翻譯有差別.戰爭就是這樣,勝利就是王,可以任意醜化失敗的。其實很多電影都是在醜化德國,把他貶 的一文不值.實際美國二戰的實力根本不是德...

二戰前期德國人為什麼要聽希特勒的話

狂熱的民族主義 很多國家都有的 一戰時德國戰敗,德國受到了制約 很多德國人在感情無法接受被人壓制的感覺 而當時希特勒利用了人民這一心理,煽動民族情緒。不過當時是打著民主的口號登上了國家元首的寶座。這也算是民主的在當時的漏洞。這也是後來很多西方國家都在制約國家領導權力這塊有了特別的法律。後來經濟危機席...

二戰前,德國人的尊嚴是怎麼被世界踐踏的

首先,更正一點,那是德國人自己踐踏的。威廉二世外交沒搞好,惹了一堆大塊頭把自己夾在中間暴打,最後身死國滅,還想要尊嚴?其次,幾個戰勝國沒把德國肢解了已經算是挺客氣的了,所謂 尊嚴被踐踏 只不過是當時德國人的被害妄想症而已。要是被侵略最後割地賠款,我們還同情一下,德國乙個主動挑起戰爭最後被狠狠修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