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喝水不喝水喝
巧用“口訣”解答《經濟常識》計算題
在近幾年的高考中,政治部分頻頻出現經濟常識計算題,尤其是關於商品價值量的計算,雖說資料不大,計算過程也不太複雜,但是學生在解答這種試題時仍是頭疼不已,面對考題無從下手。此類計算題的口訣,在理解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正確運用,則能有效解答問題。口訣是:
“提高加,降低減;正比乘,反比除”,先算加減,後算乘除。試舉例說明如何運用這一口訣。
【例1】(2023年北京文綜卷第33題)2023年某商品價值為1元。2023年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5%,其它條件不變,該商品的價值: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解析】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5%,按照口訣“提高加”,可以得出1+25%,又知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根據口訣“反比除”可得出1÷(1+25%)=0.80元,因此選b。
【例2】(2023年高考文綜四川卷第24題)假設某國2023年生產m商品10億件,單位商品的**為10元,m商品價值總額和**總額均為100億元。如果2023年從事m商品的勞動者數量增加10%,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10%,其他條件不變,則2023年m商品的價值總額和**總額分別為:
a.100億元和110億元 b.110億元和110億元
c.110億元和121億元 d.121億元和121億元
【解析】勞動者數量和社會勞動生產率均增加或提高10%,“提高加”,得出“1+10%”;價值總額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無關,與勞動者的數量成正比,“正比乘”,所以2023年m商品的價值總額為100×(1+10%)=110億元。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總額不僅與勞動者的數量成正比,而且跟社會勞動生產率成正比,根據口訣“提高加,正比乘”,所以2023年m商品的**總額為:100×(1+10%)×(1+10%)=121億元。
故選c。
【例3】(2008全國文綜卷ⅰ卷第25題)假設2023年某國一單位m商品,其價值用該國貨幣表示為15元。如果2023年生產m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50%,且該國的貨幣價值貶值2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2023年一單位m商品的價值用貨幣表示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解析】此題曾是最難的計算題,不知難倒了多少老師和學生,如果運用口訣,則能輕而易舉搞定這一題。
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50%,“提高加”,得出“1+50%”;由於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反比除”;貨幣貶值20%,意味著貨幣購買力降低,“降低減”,得出“1-20%”;貨幣貶值,通俗地說就是貨幣不值錢了,要買到同樣多的商品需要花更多的錢,即貨幣貶值(降低),花錢更多(提高),故二者成反比,“反比除”。所以2023年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單位m商品的價值是:[15元÷(1+50%)]÷(1-20%),計算可知m=12.
5元。故選b。
【例4】(2023年高考政治海南卷2)假設某國生產m商品的企業只有甲乙兩家。2023年甲企業的產量為10萬件,每件商品的生產時間為6小時:乙企業的產量為8萬件,每件商品的生產時間為10小時。
如果2023年甲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20%,其他條件不變,則2023年m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
a.5小時 b.7小時 c.7.5小時 d.8小時
【解析】生產m商品的企業只有甲乙兩家,那麼他們生產m商品的平均時間就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了。而不管社會勞動生產率怎麼變,價值總量是不變的。我們先把**總量算出來:
10×6+8×10=140萬小時。2023年甲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20%,“提高加”,得出“1+20%”;由於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單位時間內生產商品數量成正比,“正比乘”,即10×(1+20%)。其他條件不變,用價值總量除以m商品數量就是m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了:
140÷[(10×(1+20%)+8]=7小時。故選b。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做好這部分計算題的關鍵是思路清晰,知識掌握準確,尤其是知識間的具體關係,加上巧妙利用口訣,結合題意,一定能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把分數拿到手。
以上回答你滿意麼?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2樓:花誥
紙幣購買力涉及很多因素,比如物價以及貨幣總發行量。嚴格上說紙幣購買力和通貨膨脹率沒什麼必要聯絡。但就你提問來說,那就下降百分之二十。那道題肯定還有其他條件吧
樓下說的口訣是最直接的 搞懂那個口訣 計算題就沒什麼難的了
高中政治經濟生活的計算題。
3樓:虎嘯龍吟
巧用“口訣”解答《經濟常識》計算題
在近幾年的高考中,政治部分頻頻出現經濟常識計算題,尤其是關於商品價值量的計算,雖說資料不大,計算過程也不太複雜,但是學生在解答這種試題時仍是頭疼不已,面對考題無從下手。此類計算題的口訣,在理解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正確運用,則能有效解答問題。口訣是:
“提高加,降低減;正比乘,反比除”,先算加減,後算乘除。試舉例說明如何運用這一口訣。
【例1】(2023年北京文綜卷第33題)2023年某商品價值為1元。2023年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5%,其它條件不變,該商品的價值: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解析】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5%,按照口訣“提高加”,可以得出1+25%,又知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根據口訣“反比除”可得出1÷(1+25%)=0.80元,因此選b。
【例2】(2023年高考文綜四川卷第24題)假設某國2023年生產m商品10億件,單位商品的**為10元,m商品價值總額和**總額均為100億元。如果2023年從事m商品的勞動者數量增加10%,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10%,其他條件不變,則2023年m商品的價值總額和**總額分別為:
a.100億元和110億元 b.110億元和110億元
c.110億元和121億元 d.121億元和121億元
【解析】勞動者數量和社會勞動生產率均增加或提高10%,“提高加”,得出“1+10%”;價值總額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無關,與勞動者的數量成正比,“正比乘”,所以2023年m商品的價值總額為100×(1+10%)=110億元。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總額不僅與勞動者的數量成正比,而且跟社會勞動生產率成正比,根據口訣“提高加,正比乘”,所以2023年m商品的**總額為:100×(1+10%)×(1+10%)=121億元。
故選c。
【例3】(2008全國文綜卷ⅰ卷第25題)假設2023年某國一單位m商品,其價值用該國貨幣表示為15元。如果2023年生產m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50%,且該國的貨幣價值貶值2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2023年一單位m商品的價值用貨幣表示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解析】此題曾是最難的計算題,不知難倒了多少老師和學生,如果運用口訣,則能輕而易舉搞定這一題。
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50%,“提高加”,得出“1+50%”;由於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反比除”;貨幣貶值20%,意味著貨幣購買力降低,“降低減”,得出“1-20%”;貨幣貶值,通俗地說就是貨幣不值錢了,要買到同樣多的商品需要花更多的錢,即貨幣貶值(降低),花錢更多(提高),故二者成反比,“反比除”。所以2023年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單位m商品的價值是:[15元÷(1+50%)]÷(1-20%),計算可知m=12.
5元。故選b。
【例4】(2023年高考政治海南卷2)假設某國生產m商品的企業只有甲乙兩家。2023年甲企業的產量為10萬件,每件商品的生產時間為6小時:乙企業的產量為8萬件,每件商品的生產時間為10小時。
如果2023年甲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20%,其他條件不變,則2023年m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
a.5小時 b.7小時 c.7.5小時 d.8小時
【解析】生產m商品的企業只有甲乙兩家,那麼他們生產m商品的平均時間就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了。而不管社會勞動生產率怎麼變,價值總量是不變的。我們先把**總量算出來:
10×6+8×10=140萬小時。2023年甲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20%,“提高加”,得出“1+20%”;由於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單位時間內生產商品數量成正比,“正比乘”,即10×(1+20%)。其他條件不變,用價值總量除以m商品數量就是m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了:
140÷[(10×(1+20%)+8]=7小時。故選b。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做好這部分計算題的關鍵是思路清晰,知識掌握準確,尤其是知識間的具體關係,加上巧妙利用口訣,結合題意,一定能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把分數拿到手。
4樓:允仟兒
一、關於商品價值量的計算問題
一)知識儲備:商品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與個別勞動時間、個別勞動生產率無關。商品價值總量與個別勞動時間成反比,與個別勞動生產率成正比;與社會勞動生產率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無關。
商品價值總量=商品價值量×商品數量。 商品使用價值量即商品數量。
二)例題分析:
(全國大綱ⅱ)假設某企業2023年的生產條件屬於社會平均水平,生產一件甲種商品的老多耗費為6元,產量為10萬件。2023年該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50%,其他條件不變,那麼,該企業生產甲種商品的個別價值、社會價值和價值總量分別為
a.4元、4元、60萬元 b. 6元、8元、90萬元 c. 4元、6元、90萬元 d. 8元、6元、120萬元
解:因為2023年該企業勞動生產率 (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50%;所以該企業商品的個別價值為6/(1+50%)=4元,社會價值即單位商品價值量與個別勞動時間無關,所以不變為6元;價值總量=6×10(1+50%)=90萬元。故選c
二、關於紙幣發行量的計算問題
一)知識儲備:流通中實際所需貨幣量的計算公式:流通中實際所需貨幣量=商品**總額/貨幣流通次數=(待售商品數量×商品**水平)/貨幣流通次數。
無論發行多少紙幣,它的總體購買力都只能與實際所需的金屬貨幣量一致。紙幣的貶值程度即紙幣貶值率的計算公式是紙幣貶值率=(1-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紙幣發行量)×100%
例如,一個國家某個時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是100億元,實際發行的紙幣是200億元,紙幣貶值率=(1-100/200)×100%=50%。
物價因紙幣貶值而全面**。紙幣貶值率越高,物價**率也就越高。物價**率的計算公式是:
物價**率=(紙幣發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1)×100%
例如,一個國家某個時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為100億元,實際發行的紙幣是200億元,物價**率=(200/100 -1)×100%=100%。
還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通貨膨脹率=(現期物價水平—基期物價水平)/基期物價水平(****率是從低到高,以基期物價水平為基數);
紙幣貶值率=(現期物價水平—基期物價水平)/ 現期物價水平(貶值是由高到底,以現期物價水平為基數)
例如,一個國家去年的商品平均**100元,今年商品的平均**150元,那麼,通貨膨脹率=(150—100)/100=50%,紙幣貶值率=(150-100)/150=1/3
二)例題分析:
(2010全國大綱ⅰ).假設某國2023年甲產品的總產量是100萬件,每件產品價值用貨幣表示為10元。2023年生產甲產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在貨幣價值不變和通貨膨脹率為20%的不同情況下,甲產品2023年的**分別是
a. 5元, 6元 b. 10元 12元 c. 20元 24元 d. 8元 16元
解析:價值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所以在貨幣價值不變的情況下.2023年商品**為10/2=5;通脹率為20%,設**為x,依公式 (x-5)/5=20% x=6元 故選a
某一時期,流通中所需貨幣量為5萬億元,由於生產發展,貨幣需要量增加20%,但實際執行結果卻使流通中的貨幣量達到8萬億元,這時貨幣的貶值程度為 ,原來標價15元的m商品,現在**是多少 。
a 28%,22元 b 25%,20元 c 22% ,18元 d 25%, 18.75元
解析:按照題目要求,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為:5×(1+20%)=6(萬億元),而實際發行了8萬億元,因而一元貨幣等於6/8=0.
75元的購買力,貶值程度為1-6/8=1/4,貨幣貶值程度為25%。也可直接用公式:貨幣貶值率=(1-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紙幣發行量)×100%,(1—6/8)×100%=25%。
貨幣貶值程度為25%,即現在的1元相當於原來的0.75元,1:0.
75=x:15 x=20元 此答案為b項。
如何理解高中政治經濟生活單元的關係
四個單元,前三個單元,是分析經濟活動的四大環節,生產 分配 交換和消費 最後乙個單元,討論經濟活動的機制 市場配置資源 國際環境和奮鬥目標。高中政治經濟生活 高中政治經濟生活 生產決定消費的例子,就是那四個點每個舉個例子並解釋一下 生產決定消費物件 比如以前的皇上就只可能騎寶馬不可能開寶馬,這就是因...
高中政治經濟生活第四單元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國家巨集觀調控的手段 分為 經濟手段 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經濟手段是國家為了回實現經濟政策目標所採取的答方法,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國家在巨集觀調控中最常用的經濟手段。所以你是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分不清麼,其實題幹說的很清楚了,經濟手段就是遵循市場規律,而行政手段有點強制性的感覺,直接干預,下強制性的法...
高中政治 必修一經濟生活必修二政治生活必修三文化生活必
首先在思想的改造上,哲學是最有用的,且在考試分數上佔大頭並容易犯理解上的錯誤,所以哲學擺在第一位 經濟生活是大題必考,對時事的把握也比較重要 政治和文化可以說是同等地位 即4 1 2 3 這是我當初學習的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正如哲學中所言,辦事情要抓矛盾主要方面,也不能忽視矛盾的次要方面 這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