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鄉愁》的讀後感,余光中《鄉愁》讀後感 急

2021-07-13 15:12:19 字數 4725 閱讀 5306

1樓:

最早讀到余光中的詩是《鄉愁》,“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讀著這樣質樸的詩句,內心便不由怦怦亂跳,多麼熾熱的赤子子心啊!再細品其詩,更為詩人深藏不露的詩歌才華所折服。讀了《鄉愁四韻》後,對詩人的詩情和詩人又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更敬佩詩人對渴望祖國統一執著的嚮往和追求之情。

全詩採用直抒型的抒情方式。這種抒情方式雖然看起來較為簡單,但也很容易寫成空泛、概念化、含義淺露的口號而失去詩意。這就要求詩人對景、對形、對社會的事物作特別有致而深刻的觀察,也更強調所選意象的典型化和構思的巧妙。

採用這種抒情方式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詩人必須具備充沛的激情,二是詩人須具備高度駕馭詩歌意象的能力。這兩點,余光中先生無疑都是符合的。

2樓:葉詡網機

---《鄉愁》有感

餘先生回憶起當年寫這首詩時的心境,時光流轉,彷彿近在眼前。他說:“寫《鄉愁》,我用的是孩子的視角,一種近乎童話的天真。

我想,做一個詩人應該懷著廣泛的同情。不設防、不世故,好的詩人應該一輩子天真,在這種前提下,所有的比喻都成為可能。”

我對他的話感受很深,在剛剛考上大學要來廣州就讀的那年,我在車上,隔著朦朧的玻璃窗,看著父親母親追著車子的身影,眼淚悄然而下。那時候,我是那麼的真切的體會到從來沒有離開過家的我,今天終於要離開了。明明知道還能回來,但是,原來離開家的感覺竟然是那麼的深沉,就像有千斤重的墜子在拽著我的心,無法拯救自己,無法掙脫那莫名的愁苦......

然而,餘先生的鄉愁當然遠遠在我之上,那時是上個世紀70年代初,他居住在臺北,離開祖國大陸足有20年了,擔心有生之年回鄉無望。他是那麼的驚恐,那麼的害怕在他的有生之年都無法回到祖國,回到自己的故鄉。然而卻又是那麼的彷徨失措,因為他沒有辦法啊!

就在這樣一種無限悵惘的情緒下,他把自己的相思、情意寄託在郵票、船票、墳墓、海峽上,因為那是唯一使他與母親、新娘、祖國聯絡起來的工具啊,也是他的相思唯一可寄託之處啊!這讓我想起了一首詩,李之儀的《卜運算元》“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在這首詩裡面,長江水就是唯一使男女主人公聯絡起來的物,藉著著滾滾的長江水,他們彼此之間找到了寄託相思之物,在男女主人公的心裡,其實是有著萬般的無奈,然而卻又那麼的由衷的感謝這唯一能緊密彼此的長江水啊!

多麼的讓人心痛,為之惋惜的同時卻又不得不跟著男女主人公一起去感謝、讚美這長江水!相思並不叫人心痛,叫人心痛的偏偏是無處話相思......讀著余光中的鄉愁,就有一種心痛,揪心的痛,至少我是如此,他用孩子般純真的心寫出了滄桑的惆悵與孤苦,如果你沒有離開過家鄉,那麼,你就永遠不能夠明白,在巧妙文字的背後,其實是一種深沉,一種落葉無法歸根的深沉。

在我看來,欣賞文字不僅僅欣賞它的巧妙,更注重它所帶給人的感受。餘先生的詩在乍看之下,讓人佩服它的寓情於物所選的“物”是那麼的工整,巧妙,久久回味之下卻發現巧妙之下涵蓋的是那麼深沉的孤苦與無奈。但是,這又讓我想到了更孤苦更無奈的是“惆悵此情難寄”之人。

相比之下,餘先生還是幸運的,因為他的相思還找得到可寄託之物,也還有可相思之人。

3樓:夢尋千里_錦柔

鄉愁,是中國詩歌一個歷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題,余光中多年來寫了許多以鄉愁為主題的詩篇,《鄉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長、音調動人的一曲。

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臺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客觀上具有以往任何時代的鄉愁所不可比擬的特定的廣闊內容。余光中作為一個離開大陸三十多年的當代詩人,他的作品也必然會烙上深刻的時代印記。《鄉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有如百川奔向東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了,正如詩人自己所說:“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

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白玉苦瓜》序)詩人的《鄉愁》是我國民族傳統的鄉愁詩在新的時代和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的變奏,具有以往的鄉愁詩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擷取和提煉上,這首詩具有單純而豐富之美。鄉愁,本來是大家所普遍體驗卻難以捕捉的情緒,如果找不到與之對應的獨特的美的意象來表現,那將不是流於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墮入抽象化的空泛。《鄉愁》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了四個意象:

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它們是單純的,所謂單純,絕不是簡單,而是明朗、集中、強烈,沒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亂的蕪蔓之感;它們又是豐富的,所謂豐富,也絕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張力,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

在意象的組合方面,《鄉愁》以時間的發展來組合意象,可稱為意象遞進。“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啊” “而現在”,這種表時間的時序語像一條紅線貫串全詩,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前面三節詩如同洶湧而進的波濤,到最後轟然而匯成了全詩的九級浪。

《鄉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矚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現為結構美,一表現為**美。《鄉愁》在結構上呈現出寓變化於統一的美。

統一,就是相對地均衡、勻稱;段式、句式比較整齊,段與段、句與句之間又比較和諧對稱。變化,就是避免統一走向極端,而追逐那種活潑、流動而生機蓬勃之美。《鄉愁》共四節。

每節四行,節與節之間相當均衡對稱,但是,詩人注意了長句與短句的變化調節,從而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鄉愁》的**美,主要表現在迴旋往復、一唱三嘆的美的旋律,其中的“鄉愁是——”與“在這頭……在那(裡)頭”的四次重複,加之四段中“小小的” “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在同一位置上的疊詞運用,使得全詩低迴掩抑,如怨如訴。而“一枚”“一張”“一方”“一灣”的數量詞的運用,不僅表現了詩人的語言的功力,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

《鄉愁》,有如**中柔美而略帶哀傷的“回憶曲”,是海外遊子深情而美的戀歌。

4樓:榮攬滿園

淡淡的憂愁,深深的眷戀

余光中《鄉愁》讀後感 急~~~

5樓:

從小吟詠著余光中的《鄉愁》長大,相望著的那一方的土地,滿溢著我們的思念,更迴盪著憂愁。同一片月光下的我們何時才能舉杯共邀明月,言歡共飲長江水。然而,在四川省及周邊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在哀痛與悲傷面前,讓我們強烈的感受到“脣齒相依,手足相連”的血脈親情,那是一種發自心靈的統一。

同文同種,脣齒相依的骨肉親情,在大災難面前,愈加強烈。從5月12日汶川**的災情-災區以及受災民眾,成為臺灣社會的焦點。臺灣同胞們都紅著淚眼互問:

“我們可以為災區做點什麼?”臺胞們的捐贈救災行動蔚然成風,催生出一幅幅感人畫面。大量人力物力湧向中國,為中國的每顆受傷的心,滴血的翅膀帶來一份慰藉與撫慰。

來自臺胞們急切的捐款的**繫著這一頭,在那一頭,成千上萬的那一頭也在急切地等待著,繫著這頭,繫著那頭,而**服務的這一頭,恨著自己為什麼就只有兩隻手!此刻臺商都動員起來,很多臺商捐了又捐,在這一刻他們決不計較著生命的豪華奢侈的投資,在生命的禮遇面前,所有世人同逝者默哀,向生命的尊嚴致敬。平凡人的愛心,則從四面八方如洪水般匯聚而來,在陰霾裡化作縷縷溫暖的陽光,輕撫著大陸同胞的心坎。

20多位臺灣的飛行員,舍小家顧大家,紛紛主動請纓上陣,一個堅定的信念是鷹的誓言,要馳騁昨天的廢墟。迴旋的氣流,記錄下你一次次最美的弧線。紅十字會的愛心團隊也在第一時間來到這片滿目瘡痍的黃土地上,青銅的光輝下,在奔跑,再爭奪,這片黃土地上每個人生的權力。

放飛著一隻鴿子的心,帶上溫暖與祝福,去尋找那一顆顆恐懼又膽小的心,一路陪著天使來到天堂,在純淨與美麗中尋找快樂。從不放棄過自己的諾言,從不背棄過自己的信念-將愛傳播下去。在地獄邊上,中國的戰士不孤獨。

在浸染著陰霾與紅色的世界裡,有無數條黃色的絲帶瀟灑的飄揚,有著那一條條不屈的錚錚鐵骨漢子,一根根不彎的凜冽的脊樑。同一個信念,同一個誓言:希望必將與中國同在。

6樓:服部工藤哀

你和我一樣。。。。。。。。。我也是來找余光中《鄉愁》讀後感。。。。。。。。。。。。。。。我也五年級。。。。。。。。。。。。。。。。。。。。。。

余光中的鄉愁

7樓:百度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精品教育

鄉愁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進而對詩歌作出正確的評價。

2、通過對詩歌層次的分析,體會作品的結構美;通過對詩歌詞語的分析,感受作品的語言美 ;通過對詩歌深情的朗誦,欣賞作品的**美;通過對詩歌線索的分析,理解作品的意境美。

3、分析本詩獨創的意象和精巧的構思。

教學重點:

反覆誦讀詩歌,體會詩人對祖國真摯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

分析本詩獨創的意象和精巧的構思。

教學方法:朗讀法、啟發、**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2023年臺灣的一個深夜,一輪明月高高掛在天空,如水的月光推開窗櫺灑滿房間。有一位詩人倚窗而立,抬頭遠眺遠方,不禁淚眼朦朧,於是一首小詩便從他的筆尖流淌而出。

二、誦讀欣賞

1、教師朗讀課文,小小的一首詩融入了作者濃濃的鄉愁。這位詩人就是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那我們就一起走進余光中那濃情似霧的鄉愁。

2、你感覺詩人是懷著一種怎樣的感情來寫下這首詩呢?

生回答如:惆悵悲傷眷戀深情。(一縷縷鄉愁向我襲來)

3、同學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語調和語速來讀這首歌?

惆悵緩慢的

4、師生一起來讀讀詩歌,老師大聲學生小聲跟讀。

5、語調和語速都是技巧對朗讀來說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要讀出詩歌的情韻。余光中筆下的鄉愁十分具體形象。作者用了哪些物件來表達的?師板書:

鄉愁余光中,鄉愁余光中歌詞

鄉愁 是台灣著名詩人余光中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創作的一首膾炙人口小詩。這是一首懷念祖國 渴望回歸大陸的愛國詩章,它以民謠的歌調深沉而憂鬱地傾訴了詩人對祖國統一的強烈願望 一 詩的意蘊 全詩共四個小節,呈現給我們的是四幅鮮明而又具體的生活畫面。第一小節 把鄉愁化作郵票,表現對母親的思念。郵票 象徵幼年求...

余光中的《鄉愁》余光中的鄉愁全詩?

閱讀此詩,首先呈現給讀者的是四幅鮮明而又具體的生活畫面。第一小節 幼年求學,母子分離,借書信以慰別情 第二小節 成年後,告別新婚妻子,離鄉背井,天各一方 第三小節 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 第四小節 同胞難得相聚,國家不能統一。同時,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濃郁而又強烈的感情,詩人的鄉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說出來...

《鄉愁》余光中余光中《鄉愁》的原文是什麼?

鄉愁 是詩人余光中漂泊異鄉,遊弋於海外回歸中國後所作的一首現代詩。詩歌表達對故鄉,對祖國戀戀不捨的乙份情懷。詩歌中更體現了詩人余光中期待中華民族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原文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鄉愁 余光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