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話說有一天,諸葛亮到東吳作客,為孫權設計了一尊報恩寺塔。其實,這是諸葛亮先生要掂掂東吳的份量,看看東吳有沒有能人造塔。那寶塔要求可高啦,單是頂上的銅葫蘆,就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
孫權被難住了,急得面黃肌瘦。後來尋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銅葫蘆模型的人,便在城門上貼起招賢榜。時隔一月,仍然沒有一點兒下文。
諸葛亮每天在招賢榜下踱方步,高興得直搖鵝毛扇子。
那城門口有三個擺攤子的皮匠,他們面目醜陋,又目不識丁,大家都稱他們是醜皮匠。他們聽說諸葛亮在尋東吳人的開心,心裡不服氣,便湊在一起商議。他們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終於用剪鞋樣的辦法,剪出個葫蘆的樣子。
然後,再用牛皮開料,硬是一錐子、一錐子地縫成一個大葫蘆的模型。在澆銅水時,先將皮葫蘆埋在砂裡。這一著,果然一舉成功。
諸葛亮得到銅葫蘆澆好的訊息,立即向孫權告辭,從此再也不敢小看東吳了。“三個醜皮匠,勝過諸葛亮”的故事,就這樣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諺浯。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三個普通的人智慧合起來要頂一個諸葛亮。
其實,臭皮匠和諸葛亮是有絲毫聯絡的,“皮匠”實際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第“副將”這句俗語原意是指三個副 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後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竟把“裨將”說成了“皮匠”。
2樓:摩臻府國興
其實,臭皮匠和諸葛亮是有絲毫聯絡的,“皮匠”實際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第“副將”這句俗語原意是指三個副
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後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竟把“裨將”說成了“皮匠”。
3樓:幸福的女人逍遙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你如何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話,你如何看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話?
主要是強調集思廣益的重要性。語言就這樣,為了強調而已。三個臭皮匠幹皮匠活兒是比諸葛亮強,但若是出謀劃策,行軍打仗或者治理國家,一萬個皮匠也頂不了乙個諸葛亮。量再多還是頂不了質。看問題要弄明白人家要表達的意思,而不能望文生義,更不能從字面上簡單理解。同等的智力和不同等的智。前者三人比然超過,後者不會。...
請問俗語所說的「臭皮匠,頂過諸葛亮」是什麼意思
諸葛亮 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諸葛亮 181 234 三國時政治家 軍事家。字孔明。琅邪陽都 今山東沂南南 人。早年隱居隆中 今湖北襄樊 公元207年,劉備 三顧茅廬 請他出謀獻策,遂提出聯孫抗曹 重興漢室的建議,即 隆中對 後劉備據其策略,聯孫攻曹,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並占領荊州 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