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中國消防救援
1、孔子:儒家思想仁,克己復禮,寧所不欲勿施與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2、孟子:儒家思想性本善,仁政,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3、荀子:儒家思想性惡論。
4、商鞅:法家家想依法治國。
5、老子:道家思想小國寡民,無為而治。
6、莊子:道家思想清淨無慾。
7、墨子:墨家思想非攻,兼愛,尚賢。
8、兵家,代表人物:孫武、孫臏。作品:《孫子兵法》、《孫臏兵法》。
9、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
10、縱橫家,代表人物:鬼谷子、蘇秦、張儀。主要言論傳於《戰國策》、《鬼谷經》。
11、雜家,代表人物:呂不韋 作品:《呂氏春秋》。
一、墨家學派創始人是墨子。墨子名翟,是戰國初期魯國人。
墨子的主張和儒家是針鋒相對的。反對世卿世祿制度,主張尚賢,任用官吏要重視才能,打破舊的等級觀念,使“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
代表墨翟思想的有《墨子》一書,是他的**根據受課筆記編撰而成的。他主張“兼愛”、“非攻”。
二、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人,約與孔子同時,出身於沒落貴族。反映他思想的書為《老子》,又名《道德經》,大約是戰國人編纂的。
老子把“道”抽象化,概括未普遍的無所不包的最高哲學概念。在他看來,道是凌駕於天之上的天地萬物的本原。他還提出“天發威,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利“天命”的絕對權威。
老子的哲學利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矛盾兩方可以互相轉化,轉化的途徑是守靜,政治上提倡“無為而治”。無為是指不妄為,不胡作非為,為所欲為。
2樓:手機使用者
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中國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
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幼年生活貧困。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子。
50歲時任魯國司寇,攝行相事。後同學生周遊列國,終不見用。晚年致力教育事業,傳**有3000人,著名者72人。
政治上主張“正名”,認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名實相副,以鞏固等級名分和社會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對苛政。倫理思想上宣傳“仁”。
“仁”是符合等級制度的言行規範,又是維護家長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養恭、寬、信、敏、惠的總稱。教育思想上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知新”。重視因材施教。
現存《論語》集錄孔子言行。
2.老子:中國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
一說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曾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書的史官),後隱退著《老子》一書。他把宇宙萬物的本體看做“道”,認為它是超越時空靜止不動的實體,是產生整個物質世界的總根源。
他在觀察社會和自然變化時,又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認為一切事物都存在於正反兩方面的對立之中,它們互相依存,互相轉化。政治上他主張“無為”,企圖緩和尖銳的社會矛盾,回到“小國寡民”的幻境之中。老子的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3.墨子:(約前468-376年)春秋末戰國初思想家、學者,墨家學派創始人。
魯國人(滕州),墨子出身平民,自稱“北方之鄙人”(《呂氏春秋·愛類》),人稱“布衣之士”(《呂氏春秋·博志》)和“賤人”(《渚宮舊事》),漢代王充甚至說:“孔墨祖愚,丘翟聖賢。”(《論衡·自紀》)曾為宋國大夫,自詡“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墨子·貴義》),是同情“農與工肆之人”的士人。
曾師從史角之後,傳其清廟之法。又學於儒者,習孔子之術,稱道堯舜大禹,明於《詩》、《書》、《春秋》,因不滿儒家禮樂煩苛,於是棄周道而用夏政。宣揚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而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
4.孫子:孫武字長卿,春秋末年齊國人,生卒年月未見史載,約與孔丘同時期。
孫武以自著兵法十三篇晉見吳王闔廬,得到重用,任為將軍,幫助吳王經國治軍,“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史記·孫吳列傳》),由孫武草創,後經其門**整理而成的《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簡稱《孫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兵書,也是現存最早的一部兵書。詞約意豐,內容博大精深,揭示了戰爭的一些一般規律。
十分強調政治、經濟在戰爭中的作用;它強調戰術的靈活性,提出“兵無常勢”,“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思想貫穿於全書始終。
3樓:小小婉
孔子,老子,孫子,莊子,韓非
中國古代思想家有哪些?
4樓:鯉魚躍農門
1、生命的大智者——老子
老子(傳說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陽,漢族,楚國苦縣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傳他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鬍子,所以被稱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東周國都洛邑任守藏史。他博學多才,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到洛陽向老子問禮。
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並在函谷關前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
2、永遠的“至聖先師”——孔子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漢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分子。
3、積極而瀟灑的退守者——莊子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漢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又說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民權縣境內)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
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4、民本思想的先驅者——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漢族,山東鄒城人。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
父名激,母仉氏。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言行的儒家經典著作。
5、不是“醇儒”的荀子
荀子(xunzi)(前313年-前238年)名況,字卿,後避漢宣帝諱,改稱孫卿。戰國時期趙國猗氏(今山西新絳)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時人尊稱“荀卿”。他曾經傳道授業,戰國末期兩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韓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
6、“大一統”的設計者——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董子,漢代思想家,政治家。為儒學取得正統地位作出巨大貢獻。廣川人(今河北景縣),漢族。
是西漢一位與時俱進的思想家,西漢時期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提出其哲學體系的基本要點,並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武帝所採納。
7、理學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是宋**學的集大成者,他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後”,提出“存天理,滅人慾”。朱熹學識淵博,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
其詞作語言秀正,風格俊朗,無濃豔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語看得出都經過斟酌推敲,比較講究。但其詞意境稍覺理性有餘,感性不足,蓋因其注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
8、“致良知”說的宣導者——王守仁
王陽明 (1472-1529),漢族,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因被貶貴州時曾居住於陽明洞,世稱陽明先生、王陽明。是我國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和軍事家,是朱熹後之另一位大儒,“心學”流派的集大成者。
9、民主思想的啟蒙者——黃宗羲
黃宗羲(1610-1695) 漢族,字太沖,號南雷,尊稱為南雷先生,晚年自稱梨洲老人,學者稱梨洲先生。浙江餘姚人。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
黃宗羲學問極博,思想深邃,著作巨集富,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清初五大師”。
10、被遺忘的隱居思想家——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 中國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學家。字而農,號溳齋,學者稱船山先生。湖南衡陽人,漢族。
字而農,號姜齋,別號一壺道人,是明清之際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與方以智,顧炎武,黃宗羲同稱明末四大學者。晚年居衡陽之石船山,學者稱“船山先生”。
5樓:手機使用者
1、生命的大智者老子
2、永遠的”至聖先師”孔子
3、積極而瀟灑的退守者莊子
4、民本思想的先驅者孟子
5、不是“醇儒”的荀子
6、“大一統”的設計者董仲舒
7、理學集大成者朱熹
8、“致良知”說的宣導者王守仁
9、民主思想的啟蒙者黃宗羲
10、被遺忘的隱居思想家王夫之
6樓:夢雪萱
中國古代思想史上最有成就和影響最大的思想家是:老子、孔子、孟子、莊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守仁、黃宗羲、王夫之。
1、生命的大智者——老子
老子(傳說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陽,漢族,楚國苦縣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傳他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鬍子,所以被稱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東周國都洛邑任守藏史。他博學多才,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到洛陽向老子問禮。
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並在函谷關前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
2、永遠的“至聖先師”——孔子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漢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分子。
3、積極而瀟灑的退守者——莊子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漢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又說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民權縣境內)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
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4、民本思想的先驅者——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漢族,山東鄒城人。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
父名激,母仉氏。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言行的儒家經典著作。
5、不是“醇儒”的荀子
荀子(xunzi)(前313年-前238年)名況,字卿,後避漢宣帝諱,改稱孫卿。戰國時期趙國猗氏(今山西新絳)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時人尊稱“荀卿”。他曾經傳道授業,戰國末期兩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韓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
6、“大一統”的設計者——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董子,漢代思想家,政治家。為儒學取得正統地位作出巨大貢獻。廣川人(今河北景縣),漢族。
是西漢一位與時俱進的思想家,西漢時期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提出其哲學體系的基本要點,並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武帝所採納。
7、理學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是宋**學的集大成者,他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後”,提出“存天理,滅人慾”。朱熹學識淵博,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
其詞作語言秀正,風格俊朗,無濃豔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語看得出都經過斟酌推敲,比較講究。但其詞意境稍覺理性有餘,感性不足,蓋因其注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
8、“致良知”說的宣導者——王守仁
王陽明 (1472-1529),漢族,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因被貶貴州時曾居住於陽明洞,世稱陽明先生、王陽明。是我國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和軍事家,是朱熹後之另一位大儒,“心學”流派的集大成者。
9、民主思想的啟蒙者——黃宗羲
黃宗羲(1610-1695) 漢族,字太沖,號南雷,尊稱為南雷先生,晚年自稱梨洲老人,學者稱梨洲先生。浙江餘姚人。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
黃宗羲學問極博,思想深邃,著作巨集富,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清初五大師”。
10、被遺忘的隱居思想家——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 中國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學家。字而農,號溳齋,學者稱船山先生。湖南衡陽人,漢族。
字而農,號姜齋,別號一壺道人,是明清之際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與方以智,顧炎武,黃宗羲同稱明末四大學者。晚年居衡陽之石船山,學者稱“船山先生”。
春秋時期出自戰役的成語有哪些,春秋時期有三種著名戰役,說出相關成語
道聽途說 春秋時代,齊國有個人叫毛空,他愛聽那些沒有根據的傳說,然後再把自己聽到的津津有味地講給別人。有一次,毛空聽到乙隻鴨和一塊肉的事,他覺得非常稀奇,便告訴給艾子。他說 有乙個人,養了乙隻特別能生蛋的鴨,那鴨一天能生一百多個蛋。他見艾子笑了,又說 那天,從天上掉下一塊肉,那塊肉長有三十丈,寬有十...
描寫思想的詩句有哪些描寫思想家的詩句
描寫思鄉的詩句,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月夜憶舍弟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 出塞二首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 春望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 卜運算元 我住長江頭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賀知章 回...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哲學家中國著名的哲學家有哪些?
您好!1.生命的大智者老子 老子 傳說前600年左右 前470年左右 姓李名耳,字伯陽,漢族,楚國苦縣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 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傳他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鬍子,所以被稱為老子 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東周國都洛邑任守藏史。他博學多才,孔子周遊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