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李清照聲聲慢中愁的句子: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即這情形,怎能用一個愁字寫得盡呢!這是對前文的概括,概括了“乍暖還寒、晚來風急、舊時雁過、滿地黃花、梧桐秋雨”等情景,這些情景,浸滿了作者悽苦的哀愁,然而作者的哀愁又何止這些呢?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
身世之痛,家國之痛,孤獨之病等等,僅用一個“愁”字又如何包括得盡,概括得了。正如她的詞作《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中所寫: “只 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全詞至此,戛然而止,既是收,又是放,自然而又別緻,可謂言盡而意無窮,欲說又休,罷、罷、罷!愁情似水長,箇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
綜觀全詞,作者以通俗自然的語言、鋪敘的手法寫景抒情,而抒情又比較含蓄曲折,心中極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這一愁情作者卻始終不說破,只是極力烘托渲染,層層推進,營造出一種“一重未了一重添”的悽苦氛圍,給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間。全詞寫來儘管沒有一滴淚,然而給人們的感黨卻是“一字一淚,滿紙嗚咽”。這比直寫痛哭和淚水漣漣更為深刻、悽酸,也更能感染人。
要注意的是,這首詞中作者抒發的那種非比尋常的悽苦哀愁,格調看起來雖顯低沉,但分析此詞不能脫離作者所生活的環境和時代氛圍。聯絡作者的遭遇,可知作者這一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種閨怨閒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國土淪喪、人民流離失所、朝政腐敗這樣一個社會背景之下產生的,這就使這首詞的感**彩有了一個時代依託,有了一定的現實性和社會意義。因此,我們可以說《聲聲慢》這首滿含悽苦情的詞。
堪稱千古絕唱!
原文聲聲慢
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賞析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為抒發家國身世之愁而作.這首詞最大的特點是成功地運用了疊字.開篇三句十四個疊字,表達出三種境界.
“尋尋覓覓”,寫人的動作、神態;“冷冷清清”,寫環境的悲涼;“悽悽慘慘慼戚”,寫內心世界的巨大傷痛.同時,這幾對疊字還造成音律的迴環往復,加強了詞作的**性.第二個特點是借物抒情.
上闋用“淡酒”、“晚風”、“過雁”,下闋用“黃花”、“梧桐”、“細雨”,都準確而形象地表達出內心的愁情,最後逼出“怎一個愁字了得”的強烈感情,突然作結,沉痛無限.全詞語言樸實,感受細膩,巧用疊字,滿紙嗚咽,動人心絃.最後以“怎一個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徑獨闢之筆.
自庾信以來,或言愁有千斛萬斛,或言愁如江如海(分別見李煜、秦觀詞),總之是極言其多.這裡卻化多為少,只說自己思緒紛茫複雜,僅用一個“愁”字如何包括得盡.妙在又不說明於一個“愁”字之外更有什麼心情,即戛然而止,彷彿不了了之.
表面上有“欲說還休”之勢,實際上已傾瀉無遺,淋漓盡致了.
這首詞大氣包舉,別無枝蔓,逐件事一一說來,卻始終緊扣悲秋之意,真得六朝抒情小賦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語的樸素清新的語言譜入新聲,又確體現了倚聲家的不假雕飾的本色,誠屬難能可貴之作了.
唐宋古文家以散文為賦,而倚聲家實以慢詞為賦.慢詞具有賦的鋪敘特點,且蘊藉流利,勻整而富變化,堪稱“賦之餘”.李清照這首《聲聲慢》,膾炙人口數百年,就其內容而言,簡直是一篇悲秋賦。
《聲聲慢》這首詞中直接抒寫"愁"的句子有哪些
2樓:唐糖堂堂愛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欲以酒暖身,借酒澆愁,可是酒的滋味卻又那麼淡。
“淡酒”無力,怎麼能抵擋住那一陣緊似一陣的急風,更何言消去心中的愁苦呢?這裡酒味為何那麼淡?是酒淡嗎?
不是。酒性依舊是烈的,只是因為作者的愁太重了,酒入愁腸愁更愁,滿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壓不住心愁,。自然就覺得酒味淡了。
李清照在前期詞作《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中也寫到過為驅寒消愁曾飲酒之事,然而卻是“濃睡不消殘酒“。酒力顯得那麼大,讓作者濃濃地睡了好長時間都沒有消下去,這裡的酒力之所以大,是因為作者此時沒有什麼切入肌骨的愁病,有的只是作為一個年青貴族女子的閒愁,閒愁不痛,所以才會有“濃睡不消殘酒”之說。兩相對比,一個“淡”字,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淒涼,心境是何等的悽苦。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本欲借酒澆愁,可誰想“舉杯消愁愁更愁”,反而勾來了自己一陣陣的傷心,正當作者獨自對酒傷心傷神之時,猛然間抬頭看到南飛的大雁,再細看,那大雁不就是自己以前曾多次看到過的大雁嗎?不就是曾為她和丈夫捎過信箋的大雁嗎?
而今大雁依舊,人卻不是那兩人了,也不會再有什麼書信捎來了,真乃“物是人非事事休”。尤其是“雁過也”這句話,不僅寫得有形,而且有聲,渲染出了一種哀哀欲絕的悽苦氛圍,讓我們彷彿與作者一同聽到了長空中那南飛雁一聲聲淒厲的哀鳴。這哀鳴,聽來猶如杜鵑啼血,讓人心痛,心酸,心碎!
而作者的心情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即這情形,怎能用一個愁字寫得盡呢!這是對前文的概括,概括了“乍暖還寒、晚來風急、舊時雁過、滿地黃花、梧桐秋雨”等情景,這些情景,浸滿了作者悽苦的哀愁,然而作者的哀愁又何止這些呢?
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身世之痛,家國之痛,孤獨之病等等,僅用一個“愁”字又如何包括得盡,概括得了。正如她的詞作《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中所寫:
“只 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如何理解李清照《聲聲慢》中的“愁”字
3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為抒發家國身世之愁而作.上闋用“淡酒”、“晚風”、“過雁”,下闋用“黃花”、“梧桐”、“細雨”,都準確而形象地表達出內心的愁情,最後逼出“怎一個愁字了得”的強烈感情,突然作結,沉痛無限.全詞語言樸實,感受細膩,巧用疊字,滿紙嗚咽,動人心絃.
最後以“怎一個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徑獨闢之筆.自庾信以來,或言愁有千斛萬斛,或言愁如江如海(分別見李煜、秦觀詞),總之是極言其多.這裡卻化多為少,只說自己思緒紛茫複雜,僅用一個“愁”字如何包括得盡.
妙在又不說明於一個“愁”字之外更有什麼心情,即戛然而止,彷彿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說還休”之勢,實際上已傾瀉無遺,淋漓盡致了.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即:這情形,怎能用一個愁字寫得盡呢!這是對前文的概括,概括了“乍暖還寒、晚來風急、舊時雁過、滿地黃花、梧桐秋雨”等情景,這些情景,浸滿了作者悽苦的哀愁,然而作者的哀愁又何止這些呢?
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身世之痛,家國之痛,孤獨之病等等,僅用一個“愁”字又如何包括得盡,概括得了。
全詞至此,戛然而止,既是收,又是放,自然而又別緻,可謂言盡而意無窮,欲說又休,罷、罷、罷!愁情似水長,箇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
綜觀全詞,作者以通俗自然的語言、鋪敘的手法寫景抒情,而抒情又比較含蓄曲折,心中極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這一愁情作者卻始終不說破,只是極力烘托渲染,層層推進,營造出一種“一重未了一重添”的悽苦氛圍,給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間。全詞寫來儘管沒有一滴淚,然而給人們的感黨卻是“一字一淚,滿紙嗚咽”。這比直寫痛哭和淚水漣漣更為深刻、悽酸,也更能感染人。
要注意的是,這首詞中作者抒發的那種非比尋常的悽苦哀愁,格調看起來雖顯低沉,但分析此詞不能脫離作者所生活的環境和時代氛圍。聯絡作者的遭遇,可知作者這一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種閨怨閒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國土淪喪、人民流離失所、朝政腐敗這樣一個社會背景之下產生的,這就使這首詞的感**彩有了一個時代依託,有了一定的現實性和社會意義。因此,我們可以說《聲聲慢》這首滿含悽苦情的詞。
堪稱千古絕唱!
4樓:匿名使用者
下片“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詞意,把兩種內容融而為一,筆更直而情更切。最後以“怎一個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徑獨闢之筆。自庾信以來,或言愁有千斛萬斛,或言愁如江如海(分別見李煜、秦觀詞),總之是極言其多。
這裡卻化多為少,只說自己思緒紛茫複雜,僅用一個“愁”字如何包括得盡。妙在又不說明於一個“愁”字之外更有什麼心情,即戛然而止,彷彿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說還休”之勢,實際上已傾瀉無遺,淋漓盡致了。
李清照《聲聲慢》,李清照的詩詞聲聲慢
聲聲慢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乙個愁字了得?聲聲慢 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聲聲慢賞析,李清照 聲聲慢 賞析
上片從乙個人尋覓無著,寫到酒難澆愁 風送雁聲,反而增加了思鄉的惆悵。於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轉入自家庭院。園中開滿了菊花,秋意正濃。這裡 滿地黃花堆積 是指菊花盛開,而非殘英滿地。憔悴損 是指自己因憂傷而憔悴瘦損,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謝。正由於自己無心看花,雖值菊堆滿地,卻不想去摘它賞它,這才是 如今有誰堪...
聲聲慢李清照詩詞,李清照的詩詞聲聲慢譯文
聲聲復慢 李清照 尋尋覓制覓,冷冷清清,悽 bai悽慘慘戚戚。乍暖du 還寒時候,最難將 zhi息。三杯兩盞淡酒,怎dao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乙個愁字了得!譯文 我到處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