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季風是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的,而熱帶季風的形成還與氣壓帶、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有關。陸地比熱容小,海洋比熱容大,所以在夏季陸地升溫快,海洋升溫慢,陸地形成熱低壓,海洋形成冷高壓,氣流從海洋吹向陸地,形成暖溼的夏季風;冬季陸地降溫快,海洋降溫慢,陸地形成冷高壓,海洋形成熱低壓,氣流從陸地吹向海洋,形成冷乾的冬季風。
在亞洲,夏季,太平洋海面溫度低,氣流下沉,地面附近氣壓高,而亞洲大陸溫度高,氣流上升,地面附近氣壓低,所以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形成東南季風 冬季,太平洋海面溫度高於陸地,所以海面氣壓低於陸地,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形成西北季風。 積極影響;夏季雨熱同期,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夏季風帶來的降水有利於緩解旱情。
消極影響;夏季風帶來大量的區域性降水可造成洪澇。夏季風來得晚,退得早可造成旱災。冬季風帶來寒潮,沙塵暴,降溫天氣。
下雪等災害天氣。
2樓:
亞洲季風氣候主要是由於海陸熱力差異和氣壓帶風帶季節性移動導致。亞洲季風有兩個子系統,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東亞季風主要由於海陸熱力差異形成,南亞季風主要由於氣壓帶風帶季節性移動形成。
但是,青藏高原對亞洲的季風形成影響巨大,只是沒什麼研究資料。
3樓:網際網路舊聞
季風氣候:是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或氣壓帶風帶隨季節移動而引起的大範圍地區的盛行風隨季節而改變的現象,稱季風氣候。
亞洲的季風氣候,受亞歐大陸和太平洋影響,季節性風向變化以及大氣運動變化形成。
分析亞洲季風氣候形成的原因
4樓:瓊樓登高人為峰
亞洲季風氣候形成的原因是:亞洲是位於地球上最大陸塊一亞歐大陸的東部,與面積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緊密鄰接,以及高空行星環流的季節變化和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遂形成亞洲特有的季風環流系統。冬夏海陸熱力差異,引起海陸大氣活動中心(即高低氣壓活動中心)的季節變化,使季風風向發生有規律的季節轉換。
亞洲瀕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洋和陸地的熱力性質差異明顯。冬季,風從亞歐大陸北部的蒙古、西伯利亞高壓中心吹向太平洋,形成寒冷乾燥的偏北風,也就是冬季風;夏季,亞洲的內陸升溫快,氣壓低,太洋升溫慢,氣壓高,於是溼熱的氣流從太平洋、印度洋吹向亞洲大陸,形成偏南風,也就是夏季風。
亞洲季風氣候對亞洲的影響就是:雨熱同期,對農作物和森林的生長有利,因為在作物生長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時候能有充足的水熱**;氣溫年較差大,冬季氣溫低,可減少病蟲害;季風不穩定,降水量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常常造成旱澇災害,尤其是各種颱風,容易造成農業、漁業減產和破壞。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大部分地區位於北溫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適宜人類居住與生存。大陸性季風氣候是中國氣候的主要特點。每年9月至次年4月,幹寒的冬季風從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吹來,寒冷乾燥,南北溫差甚大。
每年的4月至9月,暖溼的夏季風從東部和南部海洋吹來,普遍高溫多雨,南北溫差甚小。中國從南至北呈現出赤道帶、熱帶、**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六個溫度帶;降水量從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差異很大,東南沿海可達1500毫米以上,西北內陸只有200毫米以下。
形成原因
關於季風的成因問題,有人認為是海陸間熱力差異以及這種差異的季節變化造成的;有人則認為是由行星風帶的季節位移所致。我國的一些氣候工作者認為,季風現象是海陸分佈的熱力作用、大氣環流的季節變化和具體地形等三因子共同影響下的綜合現象。例如印度季風之所以特別顯著和穩定,是由於海陸分佈所引起的季風和行星風帶的季節變化正好是一致的。
冬季印度在冷高壓的南面,又處於信風帶的位置上,因此印度東北季風特別穩定;夏季印度在熱低壓的南面,又處於赤道槽北移時西南風經過的地方,因此,西南季風也特別穩定。
由於亞洲是位於地球上最大陸塊一亞歐大陸的東部,與面積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緊密鄰接,以及高空行星環流的季節變化和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遂形成亞洲特有的季風環流系統。冬夏海陸熱力差異,引起海陸大氣活動中心(即高低氣壓活動中心)的季節變化,使季風風向發生有規律的季節轉換。
冬季,亞洲陸地輻射冷卻很快,形成乾冷的西伯利亞高壓(又稱蒙古高壓),在北太平洋麵上為冷溼的阿留申低壓,二者都非常發育,尤其是前者勢力十分強大,幾乎控制全部亞洲大陸。它是大陸反氣旋的中心和乾冷的極地大陸氣團源地,也是冬季大陸季風的源地。由於冬季副熱帶高壓與大陸高壓連成一片,二者複合,勢力強大,成為亞洲大陸冬半年氣候的主宰。
高壓乾冷氣流向外吹散,在太平洋沿岸冬季盛行西北風,印度洋沿岸為東北風,這就是東亞和南亞的冬季風,具有晴朗嚴寒、乾燥等冬季高壓天氣特徵。冬季風為乾燥陸風,一般不易降水,但吹到日本的西北風,能形成大風雪。侵入長江以南地區的曖海變性極地大陸氣團,能形成冬春陰暖或降雨天氣。
青藏高原,冬季阻擋西風氣流,使之分為南北兩支,形成北脊南槽的環流形勢。由於高原北面高壓脊的存在,十分有利於冬季風的南下,使冬季風影響加強,造成我國冬季的寒冷氣候;而高原南面的低壓槽,由於槽前帶來大量的暖溼氣流,對我國南方天氣氣候的影響也很大。又由於高原的阻擋,使高原北側的南疆和河西一帶,冬季乾冷;而南側印緬一帶冷空氣活動少,冬季乾暖。
青藏高原在冬季又是個冷源,這將加強高原鄰近地區的下沉氣流,從而也就加強了冬季季風環流。
夏季,亞洲大陸為熱低壓所控制,低壓中心在印度西北、伊朗南部和阿拉伯,且與赤道低壓連為一體。這時夏威夷高壓西伸北進,勢力最強,範圍最大,因此就形成了從北太平洋高壓的西部邊緣吹向亞洲東部的東南季風。這就是東亞的夏季風,它是源於熱帶海洋氣團的暖溼氣流,夏季時對亞洲大陸影響最大。
亞洲南部,這時由於行星風帶北移,赤道低壓移到北半球,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跨越赤道後轉為西南風,這就是南亞的夏季風。當西南季風到達孟加拉灣再向北推進時,受阻於青藏高原而分為兩支:一支沿喜馬拉雅山向西,進而維持了印度西北部的熱低壓;另一支沿山脈走向,流向我國,擴大了西南季風對我國的影響範圍。
夏季時青藏高原對周圍自由大氣來說是熱源,這必然要加強高原鄰近地區的季風低壓,從而起了加強夏季風的作用。
回答者:油漆工 - 舉人 四級 3-17 16:39
季風氣候
季風氣候是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混合型。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溼氣流的影響,高溫潮溼多雨,氣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來自大陸的乾冷氣流的影響,氣候寒冷,乾燥少雨,氣候具有大陸性。
在季風氣候條件下,夏季暖熱,冬季寒冷。因此,氣溫年較差比海洋氣候大。最冷月出現了1月,表現出大陸性氣候特點,最熱月出現在7~8月,秋季氣溫高於春季氣溫,又表現出海洋性氣候特點。
例如長沙,年較差24.6℃,最冷月1月平均溫度4.7℃,最熱月為7~8月。
從月平均值來看,7月平均為29.3℃,8月平均28.7℃,7月只比8月高0.
6℃,實際上在1951~2023年的30年中,有1/3的年份是8月溫度高於7月,況且從平均最高溫度看,則以8月最熱,為31.2℃。再以南京為便,年較差為26.
0℃,1月最冷,平均2.0℃,最熱也在7~8月,7月平均28.0℃,8月平均27.
8℃,從1951~2023年30年間,有14年是8月平均溫度高於7月,平均最高溫度也是8月最熱,為30.5℃。
在季風氣候條件下,夏季潮溼多雨,冬季乾燥少雨。例如長沙年降水量1390毫米,3~8月就佔71%;南京年降水量1031毫米,4~9月佔74%;在季風氣候條件下,降水量的多少,雨季的早晚,完全決定於季風進退的早晚和強弱。例如,長沙的雨季就比南京早一個月,到華北,雨季只6~8月,甚至只有7~8月是雨季。
雨季的長短與夏季風控制有關係。在季風氣候條件下,雨量極不穩定,逐年變化很大。在長沙,多雨年比少雨年的雨量多兩部,南京則多三倍,北京更超過五倍。
所以,在季風氣候條件下,水旱災害頻繁,是對人們生產和生活極不利的一面。
季風氣候的高溫與多雨時期基本一致,雖然不免有悶熱難熬之苦,卻對發展農業十分有利。因為在作物生長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時候能有充足的雨水**。
6樓:匿名使用者
(1)分佈
亞洲大陸的南部和東部,是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地區,由低緯向高緯,依次分佈著熱帶季風氣候、**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其中,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佈在印度半島、中南半島以及菲律賓群島北部;**帶季風氣候主要分佈在中國、韓國和日本等國的南部;溫帶季風氣候分佈在亞洲東部的中國、朝鮮、日本等國的北部以及俄羅斯的東部太平洋沿岸地區。
(2)成因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是亞洲季風氣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亞洲季風氣候的形成與其位置有關。從東亞來講,處在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瀕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洋和陸地的熱力性質差異明顯。
冬季,風從亞歐大陸北部的蒙古、西伯利亞高壓中心吹向太平洋,形成寒冷乾燥的偏北風,也就是冬季風;夏季,亞洲的內陸升溫快,氣壓低,太洋升溫慢,氣壓高,於是溼熱的氣流從太平洋、印度洋吹向亞洲大陸,形成偏南風,也就是夏季風。冬季風風力強勁,影響範圍較大,受其影響,東亞大部分地區冬季低溫少雨;夏季風盛行時,東亞的降水自沿海向內陸逐漸減少,東部沿海地區高溫多雨。
(3)影響
亞洲東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與夏季風的強弱有著密切的關係。一般來說,夏季風強的年份,從海上帶來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風弱的年份,降水就少。如果降水過多,就可能造成洪澇災害;反之,降水過少,就可能造成旱災。
因此,亞洲東部和南部常受季風影響的地區易發生旱澇災害。
7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位於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瀕臨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所以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很明顯.受大陸氣團和海洋氣團的交替影響,導致季風氣候很明顯,很具有代表性,像其他地方只是成為季風與溼潤氣候,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季風氣候.
以上為了說明亞洲季風氣候顯著的主要原因是海陸人力性質差異
8樓:涼涼看社會
亞洲季風氣候的形成,主要受海陸位置的影響:亞洲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受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其東部和南部形成了典型的季風區。
亞洲氣候特點:
1、南北跨的緯度多,熱量條件相差大;
2、東西跨的經度多,降水條件差異大;
3.地形複雜,地形類形多樣,海拔高差大。
受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亞洲的氣候具有複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和大陸性氣候分佈影響的特點。
亞洲(asia)是亞細亞洲的簡稱,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洲。其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
亞洲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東西時差達11小時。(注意不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和大洋分別是南極洲和北冰洋)面積達4400萬平方千米。
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氣候基本特徵是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性氣候典型,氣候型別複雜。在地理上習慣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長期以來,亞洲一直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
目前有大約42億人居住在亞洲,佔世界人口比例超過60%。
季風氣候的形成原因分析亞洲季風氣候形成的原因
樓上的說的太煩了.兩者是一樣的.有季風控制下的氣 候應該就是季風氣候.是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的.因為海洋的比熱容 比陸地的大,所以夏天時,陸地比海洋更熱,產生熱力環流 大氣的基本運動方式 風就從海洋上吹過來 近地面 冬天陸地更冷,所以風從陸地上吹向海洋.這就形成了季風.而吹這種風的地區形成了季風氣...
讀亞洲季風形成示意圖,回答問題小題1 A圖表示月份的氣壓形勢,氣壓中心名稱是
小題復1 1 亞洲制 高壓 蒙古 西伯利亞高壓 小題2 7 亞洲低壓 又叫印度低壓 小題3 西北 冬季風 東南 夏季風 小題4 西南 東北 小題5 西南 由氣壓帶與風帶的季節移動形成 試題分析 小題1 根據a圖亞歐大陸形成高壓中心判斷 a圖表示1月份的氣壓形勢,氣壓中心名稱是蒙古 西伯利亞高壓。小題...
季風水田農業的區位因素有哪些亞洲季風水田農業的區位因素和特點?
水稻種植業種勞動密集型農業勞動強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勞動來精耕細作東亞 東南亞 南亞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水稻單產高亞洲水稻種植區世界人口密集地區人均耕地少故里種植水稻緩解人口對土地壓力和對糧食需求 裡熱帶雨林氣候熱帶 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充足 水稻集平原和丘陵區 水稻集大河下游平原水源充足 區位優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