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你好嘛
1、魏徵
魏徵,現作「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貞觀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鉅鹿郡下曲陽縣(現晉州市)。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建立「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
2、王圭
王珪(570-639年),字叔玠,扶風郿(今陝西眉縣)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南梁尚書令王僧辯之孫。隋文帝開皇十三年,入召秘書內省,授為太常治禮郎。受叔父王頍牽連,逃遁終南山。
唐朝建立後,歷任世子府諮議參軍、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成為隱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後因楊文乾事件被流放嶲州。
3、尉遲恭德
尉遲敬德(585年-658年12月26日),名融(後世誤載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陽(今山西省平魯區)人,民間傳說他本姓胡。唐朝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遲敬德純樸忠厚,勇武善戰,一生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時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官至右武侯大將軍,封鄂國公。
晚年謝賓客不與通,於顯慶三年(658年)去世,冊贈司徒、幷州都督,諡號「忠武」,陪葬昭陵。
4、秦瓊
秦瓊(?—638年),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將。初為隋將,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因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
後隨裴仁基投奔瓦崗軍領袖李密,瓦崗敗亡後轉投王世充,因見王世充為人奸詐,與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
投唐後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是乙個能在萬馬軍中取敵將首級的勇將,但也因此渾身是傷。唐統一後,秦瓊久病纏身,於貞觀十二年(638)病逝。生前官至左武衛大將軍、翼國公,死後追贈為徐州都督、胡國公,諡曰「壯」。
貞觀十七年被列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5、安祿山
安祿山(703年—757年),營州(今遼寧朝陽)人,本姓康,名軋犖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個突厥族巫婆。相傳,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禱扎犖山(突厥尊扎犖山為戰鬥之神),遂於長安三年(703)正月初一感應生子,故名扎犖山。
2樓:新不
唐太宗:房玄齡(善謀)、杜如晦(善斷,就是善於判斷)、魏徵
唐玄宗:姚崇、宋璟
3樓:
唐太宗任用的最著名的賢臣就是魏徵,唐玄宗任用的賢臣有張九齡、賀知章
4樓:舒柔
唐太宗:房玄齡,杜如晦,魏徵
唐玄宗:姚崇、宋璟 ,楊國忠(因為楊貴妃的關係)
5樓:霧中觀雲人自知
唐太宗重用魏徵、房玄齡、杜如晦,聽取規勸,調整統治政策,出現了「貞觀之治」;唐玄宗在開元年間,重視**的使用與考核,任姚崇、宋景等為相;出現了「開元盛世」。
唐太宗,唐玄宗重用的賢臣
6樓:你好嘛
1、魏徵
魏徵,現作「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貞觀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鉅鹿郡下曲陽縣(現晉州市)。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建立「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
2、王圭
王珪(570-639年),字叔玠,扶風郿(今陝西眉縣)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南梁尚書令王僧辯之孫。隋文帝開皇十三年,入召秘書內省,授為太常治禮郎。受叔父王頍牽連,逃遁終南山。
唐朝建立後,歷任世子府諮議參軍、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成為隱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後因楊文乾事件被流放嶲州。
3、尉遲恭德
尉遲敬德(585年-658年12月26日),名融(後世誤載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陽(今山西省平魯區)人,民間傳說他本姓胡。唐朝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遲敬德純樸忠厚,勇武善戰,一生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時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官至右武侯大將軍,封鄂國公。
晚年謝賓客不與通,於顯慶三年(658年)去世,冊贈司徒、幷州都督,諡號「忠武」,陪葬昭陵。
4、秦瓊
秦瓊(?—638年),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將。初為隋將,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因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
後隨裴仁基投奔瓦崗軍領袖李密,瓦崗敗亡後轉投王世充,因見王世充為人奸詐,與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
投唐後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是乙個能在萬馬軍中取敵將首級的勇將,但也因此渾身是傷。唐統一後,秦瓊久病纏身,於貞觀十二年(638)病逝。生前官至左武衛大將軍、翼國公,死後追贈為徐州都督、胡國公,諡曰「壯」。
貞觀十七年被列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5、安祿山
安祿山(703年—757年),營州(今遼寧朝陽)人,本姓康,名軋犖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個突厥族巫婆。相傳,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禱扎犖山(突厥尊扎犖山為戰鬥之神),遂於長安三年(703)正月初一感應生子,故名扎犖山。
歸納唐太宗和唐玄宗時期經濟發展的共同原因
唐太宗 政治方面 知人善任,虛懷納諫。貞觀一朝,人才濟濟。革新政治。貞觀時期,在隋制基礎上,進一步革新 完善制度和法律。革新政治。貞觀時期,在隋制基礎上,進一步革新 完善制度和法律。重議門第,打擊門閥士族,提高寒門出身的功臣的地位 經濟方面 輕搖薄賦,勸課農桑。貞觀時,多次減免租稅,興修水利,促進生...
概括唐玄宗政治改革的主要原因概括唐太宗唐玄宗在政治經濟民族外交實時
1,為了重新統一北方,唐玄宗採取了很多措施,為收復北方領土做準備.這主要是對唐明皇調馬圖,於兵制進行了改革.原來的府兵制由於均田制的破壞,致使農民逃亡,影響了軍隊的兵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對於軍事不太重視,到了唐玄宗做了皇帝時,士兵逃跑現象極為嚴重,軍隊戰鬥力也很低,無法和強悍的突厥軍隊抗衡.在公元...
唐太宗李世民的手下有哪些出名的人
唐太宗手下出名的人首選就是魏徵,他是當時著名的諫官,主要負責對皇帝的處事方式進行中肯的評價和規勸,深得李世民的敬重,他常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朕得魏徵,猶如得一鏡。另外還有兩個出名的人就是秦瓊和尉遲恭,專門在李世民宮門守護安全的將領,後來唐太宗不捨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