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龍貓小淘
那些老弱病殘的叛軍一直將唐軍引誘到靈寶西原的峽道中,而崔乾佑早已經在南山上埋伏了一萬伏兵。
2樓:
很多士兵都丟掉了盔甲和**,想要跳入黃河逃命,結果有幾萬人被淹死在波濤洶湧的黃河之中,頓時間絕望的哭喊聲驚天撼地,這場實力懸殊的戰役最終以叛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3樓:
雖然唐軍有十八萬兵力,卻被安祿山的兩萬叛軍打敗。其中不得不承認當時的戰略是有效的,利用一部分比較弱的兵力去分散唐軍的注意力,然後派精英部隊突襲,最終唐軍只有八千多人逃回了長安。
安祿山和史思明叛亂之後,有很多願意為他們效力的勇士,這些人多是北方的胡人部落,還有一些對安祿山忠心不二的唐兵,他們早就想見識一下黃河南邊的富饒之地了,因此在作戰中個個以一敵十,很快便攻陷了唐朝的東都洛陽。洛陽城被安祿山叛軍攻陷後,長安的唐玄宗意識安祿山背叛了自己。命令哥舒翰帶領18萬唐軍出城門迎敵,與安祿山叛軍戰鬥到底。
結果,這些唐軍士兵被引向了一條不可逆轉的道路。
安祿山見唐軍人數眾多,於是便打算在靈寶西原伏擊這些唐軍,靈寶南部靠山,北面是黃河,確實是乙個適合伏擊的好地方。安祿山在勘探完地形之後,便將伏擊的任務交給了大將崔乾佑。崔乾佑派三千多老弱病殘的士兵去引誘哥舒翰的唐軍,哥舒翰樹下的士兵見到安祿山的軍隊稀稀拉拉、三五成群,紛紛嘲笑叛軍根本不會打仗。
哥舒翰看到叛軍士兵個個毫無鬥志,也開始有些輕敵了,他下令十五萬大軍兵分兩路前去追擊叛軍,還讓剩餘的三萬士兵在黃河岸邊的高地上擂鼓助陣。
那些老弱病殘的叛軍將唐軍引誘到峽道中,山上的伏兵立即居高臨下地向他們發起攻擊,巨石和木頭不斷從山上滾下,唐軍頓時間亂了陣腳,就在這個時候,崔乾佑又在峽道的出口處放出濃煙,唐軍以為叛軍都在濃煙之中,於是便紛紛向濃煙之中射箭,直到把弩箭全部射盡。濃煙散去正當哥舒翰準備率軍突圍的時候,崔乾佑事先埋伏好的八千名同羅騎兵加入了戰場,他們從南山迂迴到峽道之中,對突圍的唐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這場實力懸殊的戰役最終以叛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4樓:短暫旅遊
因為安祿山見唐軍人數眾多,於是便想在靈寶西原伏擊這些來勢洶洶的唐軍,靈寶南部靠山,北面是黃河,確實是乙個適合伏擊的好地方。
5樓:來自法光寺長身玉立 的梨
公元755年的冬天,黃河以北的土地凜冬已至,在大唐帝國的東北部的邊疆重鎮范陽,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胡人將領安祿山與同鄉史思明在此地起兵造反,以討伐奸相楊國忠的藉口,率領十五萬各族大軍南下,影響中國歷史程序的安史之亂就這樣爆發了
6樓:二妞在家
可能是當時的唐軍雖然人多,但是士氣不行,而且與地理環境有一定的關係,導致最終的失敗。
7樓:情感諮詢達人兮月
安祿山和史思明叛亂之後,手下立即聚集了一幫願意為他們以死相拼的勇士,這些人多出身於北方的胡人部落,還有一些對安祿山忠心不二的唐兵,他們早就想見識一下黃河南邊的富饒之地了,因此在作戰中個個以一敵十,很快便攻陷了唐朝的東都洛陽。
安史之亂的主要戰役,詳細一點
8樓:奚卉
范陽(今北京)起兵
唐朝的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圍剿戰
武牢關,潼關保衛戰
常山一戰血戰
長安拉鋸戰
經過:公元755年11月,安祿山以接到唐玄宗密令讓其討伐當朝宰相楊國忠為由,從範陽(今北京)起兵,率20萬大軍大舉南下,拉開了安史之亂的序幕.大批步騎兵在華北,河北,中原平原上向南進發,一路上遮天蔽日,煙塵滾滾.
當時唐朝已有100年沒有戰爭了,訊息傳到了長安,唐玄宗十分震怒與驚訝!命高仙芝,封常清及哥舒翰這些名將率唐軍前去平定叛亂.但安祿山推進速度急快,戰爭開始後安史軍順利度過黃河,乙個月即攻破唐朝的東都洛陽。
(今河南洛陽)從北京經河北到河南這一路上幾乎沒有遭到有效的抵抗.在河北河南前線,倒是當時的文人,著名的大書法家顏真卿組織起抗擊安祿山的隊伍,河北24郡中有17個郡都參加了戰鬥,但其弟顏杲卿卻因寡不敵眾在常山一戰中戰敗並被安祿山俘獲最後被殘忍的殺害了.之後,唐軍與安史軍在武牢關,潼關的戰鬥中互有勝敗,但最終長安淪陷.
而安祿山則在公元756年於洛陽稱帝,國號"大燕".好在757年其被兒子所殺,但安祿山之子又與史思明一起繼續向唐朝進攻.最後其子又被史思明所殺,使得安史軍內部出現了瓦解.
唐軍則在此前後先後收復長安,洛陽,常山等被安史軍攻占的城市.
安史之亂的戰火席捲北京,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等地區,使中原全部深陷於戰火中.向南最遠到達了安徽交界一帶,向東則止於山東.向西則到達了陝西,向北則止於北京.
當時的大詩人李白,杜甫等人都飽受安史之亂的摧殘!李白避難於今江西九江的廬山,但最後參加了唐玄宗之子永王李琳的軍隊參加平叛,並因此坐牢.杜甫則被安祿山的軍隊抓住了關在長安一年,但萬幸的是安史軍看他不像啥大人物,就把他放了.
安史之亂使唐朝由強盛走向了衰敗,開元盛世那種時代則永不會再來了.而李白也於公元762年去世了,沒有看到戰爭結束的那一天.安史之亂則於公元763年以史朝義(史思明之子)的兵敗自殺而宣告結束!
席捲大唐帝國的這場長達8年的戰爭終於被平定了!唐朝則因這場戰爭許多地區成為了廢墟,人口也銳減了。楊貴妃也因自己的乾兒子被迫死去,楊國忠最後則被唐軍士兵殺死了......
9樓:就是愛大笑
安祿山起兵
安祿山 唐朝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當時國家承平日久,民不知戰,河北州縣立即望風瓦解,當地縣令或逃或降。安祿山從范陽起兵,長驅直入,至十二月十三日攻占東都洛陽,僅用了三十五天時間。
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就控制了河北大部郡縣,河南部分郡縣也望風歸降。
唐玄宗於同年十一月十四日得知了安祿山反叛的訊息,相當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陽、平盧節度使,準備防守;接著任命他的第六皇子榮王李琬為元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東征。天寶十五年占領長安、洛陽,進入安史之亂的最高峰。
長安失守
唐玄宗於十一月十五日派使畢思琛往東都洛陽募兵防守。安祿山的大軍雖然遇 上阻礙,但由於楊國忠的無能,使安祿山於同年十二月十二就攻入洛陽。東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盧奕不肯投降,被俘後為安祿山所殺,河南尹達奚珣投降安祿山。
負責守衛洛陽的安西節度使封常清、高仙芝採以守勢,堅守潼關不出。可是因為唐玄宗聽了監軍宦官的誣告,以「失律喪師」之罪處斬封常清、高仙芝。天寶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改元聖武。
唐室處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後,任命哥舒翰為統帥,鎮守潼關。由於地勢之險,唐室本可利用此一優勢暫時死守,保衛京師。可是由於唐玄宗想盡快平定亂事被楊國忠痛恨哥舒翰因此借刀殺人挑唆皇上,迫其領20萬大軍出戰,最後以慘敗收場。
潼關一破,都城長安震驚,失陷在即。
馬嵬兵變
唐玄宗於六月十三日凌晨逃離長安,到了馬嵬坡(今陝西興平市西北23裡)途中將士飢疲,六軍不發,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請殺楊國忠父子和楊貴妃。楊國忠被亂刀砍死,玄宗命令高力士縊死楊貴妃。後兵分二路,玄宗入蜀。
肅宗即位
太子李亨於公元756年在靈州(今寧夏靈武市區)自行登基,是為唐肅宗,後世史家認為「馬嵬之變」是一場「有計畫的兵變」。郭子儀被封為朔方節度使,奉詔討伐。次年郭子儀上表推薦李光弼擔任河東節度使,聯合李光弼分兵進軍河北,會師常山(河北正定),擊敗安祿山部將史思明,收復河北一帶。
安祿山被殺
安祿山原患有眼疾,自起兵以來,視力漸漸減退,至此又雙目失明,看不見任何物體。同時又患有疽病,性情變得格外暴躁,對左右侍從稍不如意,非打即罵。稍有過失,便行殺戮。
他稱帝後,常居深宮,諸將很少能面見他議事,都通過嚴莊轉達。嚴莊雖受親重,也時而遭安祿山鞭撻。宦官李豬兒常為安祿山穿衣解帶,服侍左右,挨打最多,怨氣也大。
安祿山寵幸的段氏,生下一子名慶恩,也受祿山寵愛,常想以慶恩代慶緒。安慶緒時常擔心被廢,嚴莊也恐怕宮中事變於己不利,於是,嚴莊與安慶緒、李豬兒串通一氣,謀害安祿山。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五日 (1月29日) 夜,安慶緒與嚴莊、李豬兒串通,三人悄悄進入安祿山住所。侍衛見是嚴莊和安慶緒,誰也不敢動。於是嚴莊、安慶緒持刀站立在帳外,李豬兒手持大刀直入帳內,對準躺在床上的安祿山腹部猛砍一刀。
安祿山平時總把佩刀放在床頭防身,事前已被李豬兒偷偷拿走,這時他挨了一刀,知大事不好,急忙去摸刀,**還摸得著?他氣急敗壞地搖著帳竿大聲喝叫:「賊由嚴莊。
」在喊叫聲中,血和腸從腹部流出數斗,很快死於非命。卒年五十五歲。安慶緒當即在其床下挖了乙個數尺深坑,用氈子裹著安祿山的屍體,連夜埋在坑中。
並誡令宮中嚴加保密。
第二天早晨,嚴莊對部下宣告說:安祿山病危,詔立安慶緒為太子,軍國大事皆由太子處分。隨即即帝位,尊祿山為太上皇,然後發喪。
安慶緒殺父安祿山後,自立為帝,年號載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陽,留蔡希德等繼續圍太原。同年,長安為唐軍收復,安慶緒自洛陽敗逃退至鄴(今河北臨漳),其部將李歸仁率精銳及胡兵數萬人,潰歸範陽史思明。
史思明復叛
因契丹、同羅等族組成的精兵大部歸史思明,在安慶緒殺父稱帝後,對史思明收其潰散的殘部不滿。欲找機會除掉史思明。
史思明自圍攻太原被李光弼擊退後,回到范陽駐守,安慶緒封他為媯川王,兼范陽節度使。范陽本是安氏老窩,安祿山從東京和西京所掠珍寶,多半都運往這裡存放,已是堆積如山。漸漸地,史思明恃富而驕,欲將范陽佔為自己所有,也不想再被安慶緒節制。
史思明向唐廷奉上歸降書,願以所領13郡及兵8萬降唐。唐肅宗得報大喜,封他為歸義王,兼范陽節度使。但史思明「外示順命,內實通賊」,不斷招兵買馬,引起唐肅宗警覺。
唐朝廷策劃消滅他,不料計畫外洩,史思明復叛,與安慶緒遙相聲援。
史思明稱帝
乾元元年(758年)安慶緒為郭子儀等統兵20餘萬所圍困,後增至60萬,但由於肅宗的孱弱和猜忌,諸軍不設統帥,以致戰事久拖不下,次年春,叛軍得史思明之助,大敗唐 九節度使之60萬大軍,其圍遂解。宦官魚朝恩讒毀,子儀被召還長安,解除兵權,處於閒官。不久安慶緒被史思明所殺,史思明接收了安慶緒的部隊,兵返范陽,稱「大燕皇帝」。
平定亂事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軍內訌,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內部離心,屢為唐軍所敗。寶應元年 郭子儀(762年)十月,唐代宗繼位,並借回紇兵收復洛陽,史朝義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僕固懷恩率朔方軍追擊史朝義。
廣德元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獻莫州投降,送史朝義母親及妻子於唐軍。史朝義率五千騎逃往范陽,史朝義部下李懷仙獻范陽投降。史朝義無路可走,於林中自縊死,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結束。
唐廷任命田承嗣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節度使,李懷仙為盧龍(今河北北部)節度使,李寶臣為成德(今河北中部)節度使,薛嵩為相衛節度使,此後唐朝進入藩鎮割據的局面。
安史之亂最後怎樣被平反的,安史之亂最後是怎麼平定的?
唐肅宗至德二載 757年 正月安慶緒殺父安祿山,自立為帝,年號載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陽,留蔡希德等繼續圍太原。同年,長安為唐軍收復,安慶緒自洛陽敗逃退據鄴 今河北臨漳 其部將李歸仁率精銳及胡兵數萬人,潰歸範陽史思明。因契丹 同羅等族組成的精兵大部歸史思明,安慶緒謀除史思明,史思明遂以所領13郡及兵8萬...
安史之亂。安祿山與吐蕃人的關係,安史之亂後,吐蕃人到長安住了15天,都做了什麼事情?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您可以看看這幾個 希望您能找到您滿意的答案 希望您對我的回答滿意 謝謝 安史之亂後,吐蕃人到長安住了15天,都做了什麼事情?安史之亂後,吐蕃人在長安呆了15天,都幹了些啥?唐代玄宗時期,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後,吐蕃人到長安15天,都幹了些啥?第二個就是為...
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是什麼,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及影響
唐玄宗是一位有才能的君主,他曾任用姚崇 宋璟 韓休 張九齡等賢能之臣,造就了被稱為 開元之治 的盛唐治世。但他後期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漸漸疏於管理國家,讓 口蜜腹劍 的丞相李林甫小人得志,又信任安祿山這樣的野心家,加上縱情聲色,在納楊貴妃後,放縱楊國忠等外戚與宦官干政,最終造成了安史之亂的爆發。安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