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無關風月
豫劇, 也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因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叫“河南謳”。在豫西山區演出多依山平土為臺,當地稱為“靠山吼”。
因為河南省簡稱“豫”,所以解放後定名為豫劇。是河南省的主要劇種之一。豫劇產生於明末清初,初時以清唱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因而發展非常迅速。
豫劇起源已經很難考證,說法不一。一說明末秦腔與蒲州梆子傳入河南後,與當地民歌、小調相結合而成,一說由北曲絃索調直接發展而成說一說是在河南民間演唱藝術,特別是自明朝中後期,在中原地區盛行的時尚小令基礎上,吸收"絃索"等藝術成果發展而成。
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河南省已流行梆子戲。據當時的碑文資料記載內容,明皇宮是"當年演劇各班祈禱宴會之所,代遠年湮,亦不知創自何時。於道光年間(1821-1850)河工決口,廟宇沖塌,瓦片無存",可見在道光之前,梆子戲就早已存在。
這些記述與藝人間的傳說相符。據一些老藝人追憶,他們在2023年前後學藝時,曾聽師傅說起河南的"內十處",即祥符(今開封)、杞縣、陳留(今併入開封)、尉氏、中牟、通許、儀封、封(今併入蘭考)、封丘、陽武(今併入原陽)和"外八處即淮陽、西華、商水、項城、沈丘、太康、扶溝、鹿邑,明清區代即流行"河南謳"。河南梆子在流傳過程中,在不同形成祥符調(開封一帶)、豫東調(商丘一帶)、豫西調(陽一帶)、沙河調(漯河一帶)等不同風格。
據藝人相傳,豫劇最早的傳授者為蔣門、徐門兩家,蔣門在開封南面的朱仙鎮,徐門在開封東面的清河集,都曾辦過科班。後在開封一帶的,形成祥符調;傳至商丘一帶的,形成 豫東調;流入洛陽的一支,發展為豫西調;流入漯河的一支,被稱為沙河調。
辛亥革命以後,河南梆子更多地進入城市演出。當開封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慶茶社、澄懷茶社、慶茶社、東火神廟茶社、同樂茶社等,均爭相邀聘河南子班社,義成班、天興班、公議班、公興班等因而活躍一時。此後,鄭州、洛陽、信陽、商丘等城市相繼出現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戲園。
在農村,則每逢迎神賽會必演雙在一些地區,所演多屬河南梆子。
20年代末到30年代,河南梆子的發展進入一個的階段。這一時期,開封相國寺先後建立了永安、永樂、永民、同樂四個河南梆子劇場,許多著名藝人如陳素真、王潤枝、馬雙枝、司鳳英、李瑞雲、常香玉、趙義庭、彭海豹等,雲集於開封。2023年初,以樊粹庭為首成立了豫聲戲劇學社,改永樂舞臺為豫聲劇院,陳素真所在的杞縣戲班和趙義庭所在的山東曹縣戲班均參加了該學社。
豫聲戲劇學社革除了舊戲班的一些不合理制度,對錶演和舞臺美術等進行革新,並演出由樊粹庭創作的《義烈風》、《霄壤恨》、《塗血》等劇目。抗日戰爭爆發後,於2023年,採"醒獅怒"之意,改學社為獅吼劇團。
常香玉在2023年隨周海水班社到開封,演出於醒豫舞臺。2023年成立中州戲曲研究社,演出由王鎮南編寫的《六部西cxy廂》、《哭長城》等古裝戲和揭露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罪行的現代戲《打土地》。《打土地》是豫劇編演現代戲的開始。
與此同時,永安舞臺的王潤枝、馬雙枝、鼓海豹、楊金玉等也演出了不少傳統劇目。名角雲集,促進了豫東調、豫西調的合流,促進了河南梆子的發展和提高。2023年日本侵略軍佔領開封后,獅吼劇團、周海水的泰乙班,以及常香玉等團體和演員先後到西安,並以西安為中心,在西北城鄉演出,擴大了豫劇的影響和流行地區。
2樓:三本呦
代表人物就是常香玉了,豫劇朗朗上口,河南地區比較熱愛
豫劇的由來
3樓:匿名使用者
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 是在河南盛行的時尚小令(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北曲絃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藝術後發展而成的。
清朝乾隆年間,河南已流行梆子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職業豫劇表演團體在大陸相繼成立,新編曲目、劇目大量出現。河南梆子被官方正式命名為“豫劇”
19世紀50年代中期,全國許多省、市、自治區普遍建立豫劇職業演出團體,使豫劇已成為中國境內流佈較廣的戲曲劇種之一。
2023年,臺灣豫劇團首次以義大利著名歌劇《杜蘭朵公主》開創豫劇跨文化劇目,演出造成空前轟動。
4樓:楊子電影
2023年,王義成在《京報》副刊《戲劇週報》上發表《豫劇通論》一文,文章中的豫劇是對河南省所有劇種的統稱。2023年秋,洛陽、開封、蘭州、西安四地的民間報界方以此稱謂專指河南梆子。2023年末,豫劇教育家李戰在蘭州組建甘肅第一個豫劇表演團體“新光豫劇團”。
2023年,創辦豫劇歷史上第一所學校“私立新光豫劇學校”,這是最早使用“豫劇”名稱的組織機構。
豫劇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調、河南謳,豫西山區則稱之為靠山吼。它是我國梆子聲腔劇種中極為重要的一支,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主要流行於河南省,在全國各地都有流傳。豫劇傳承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已成為河南很有影響的戲曲劇種。
豫劇在生成和發展時期,汲取了崑腔、吹腔、皮簧及其他梆子聲腔劇種的藝術因素,同時廣泛吸收河南民間流行的**、曲藝說唱和俗曲小令,形成了樸直淳厚、豐富細膩、富於鄉土氣息的劇種特色。
5樓:匿名使用者
豫劇的起源原來有三種說法:
一說:明末秦腔與蒲州梆子傳入河南後,與當地民歌、小調相結合而成;
二說:由北曲絃索調直接發展而成;
三說:是在河南民間演唱藝術,特別是自明朝中後期,在中原地區盛行的時尚小令基礎上,吸收“絃索”等藝術成果發展而成。
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和大量資料證實,特別是相關人員在編修《中國戲曲志·河南卷》的過程中,各方面的專家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和論證,結論為河南梆子最早的誕生地是在河南開封和開封周圍各縣。
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憑藉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歡迎。因其**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擴充套件資料
豫劇唱腔的藝術特點
豫劇因各地語音差異,在**上形成帶有區域特色的藝術流派。清末民初,洛陽等地的豫劇多用下五音,而開封等地的豫劇多用上五音,形成鮮明對比。為了區別,豫劇藝人將洛陽等地的唱腔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稱開封各地的唱腔為豫東調(又稱祥符調)。
新中國成立後,豫劇專家又把豫東調細分為祥符調、豫東調、沙河調。這一劃分得到廣泛認同,即以開封為中心的祥符調;以商丘為中心的豫東調;以洛陽為中心的豫西調;流行於豫東南沙河一帶的沙河調,又叫“本地梆”。
其中祥符調、沙河調、豫東調多用上五音,豫西調多用下五音;如今祥符調和沙河調都已經沒落,豫東調與豫西調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
祥符調祥符調發源於開封,是豫劇的母調。為標準的中州音韻,是最正宗的豫劇唱腔。男腔高亢激越、古樸醇厚;女腔莊重大方、委婉俏麗。
祥符調唱詞通俗易懂,多為7字句或10字句,唱功有“寧唱十句戲,不道一句白”的藝諺流傳小生多用假嗓,老生用真嗓、假嗓等,旦角多用假嗓,丑角多用真嗓和假嗓,淨多用疙瘩腔,風格清新典雅、悠揚婉轉。
豫西調豫西調(西府調),發源於洛陽。 聲音低沉,吐字清晰,字字入耳,生旦淨醜多用真嗓,真嗓後挫下壓;適合演悲觀、憤慨,**深沉、悲壯。
6樓:匿名使用者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
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舊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由於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曾叫“河南謳”。
“豫劇”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劇種,直到2023年秋,開封、蘭州、西安三地報界方以此稱謂專指河南梆子。
新中國成立後,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經過幾代老藝術家的不斷改革和創新,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正式更名為“豫劇”。豫劇在安徽北部地區稱梆劇,山東、江蘇的部分地區仍稱梆子戲。
7樓:貞觀之風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故稱豫劇。
因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叫“河南謳”。在豫西山區演出多依山平土為臺,當地稱為“靠山吼”。
因為河南省簡稱“豫”,所以解放後定名為豫劇,是河南省的主要劇種之一。
8樓:匿名使用者
豫劇:(英文:yu opera)起源於中原(河南),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
近幾年,豫劇跟隨河南衛視,河南豫劇院,臺灣豫劇團等演出團體走過了世界諸多國家,如到澳大利亞、義大利、法國、加拿大、委內瑞拉、紐西蘭、德國、英國、美國、泰國、巴基斯坦等國家演出,被西方人稱讚是“東方詠歎調”,“中國歌劇”等。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故稱豫劇。豫劇從清朝末期至今已經形成四大聲腔,即祥符調(以開封為中心)、豫東調(以商丘為中心)、豫西調(以洛陽為中心)、沙河調(以沙河流域為中心,即河南東南部、安徽北部等地)。
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憑藉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歡迎。因其**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據文化部統計,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北京、山西、陝西、四川、甘肅、青海以及新疆、臺灣等省市區都有專業豫劇團分佈。全國(省級
一、二團,市級
一、二團,縣級
一、二團等)共有豫劇團300多個,民營豫劇團1300多個,從業人數10萬多人。
2023年,豫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被國家文化部直接管理收編167個院團。
拓展資料:
藝術解析:
豫劇用唱的方式最為常見,豫劇唱腔鏗鏘有力,富有熱情奔放的陽剛之氣,具有強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劇質樸通俗、本色自然,更緊貼老百姓的生活。另外,豫劇節奏鮮明強烈、矛盾衝突尖銳、故事情節有頭有尾、人物性格大稜大角。
再加上曲調詼諧歡快,使得豫劇不僅適合演出輕鬆的喜劇,它的恢巨集大氣還適合演帝王將相的大場面戲,豫劇調委婉動聽,吐字清晰,唱腔悲涼故很適合演悲情戲。豫劇在關鍵劇情上一般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暢、節奏鮮明、極具口語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暢、易被觀眾聽清,顯示出特有的藝術魅力。
河南豫劇名家經典唱段有哪些,河南豫劇經典唱段有哪些?
崔家女一陣陣我淚如梭 陳素真演員 豫劇 三上轎 選段今日裡我顧不得閨閣端儀 陳素真演員 豫劇 宇宙鋒 選段女子們哪一點不如兒男 常香玉演員 豫劇 花木蘭 選段花將軍變成花家的女郎 常香玉演員 豫劇 花木蘭 選段 從今後再莫說你治家有言 常香玉演員 豫劇 拷紅 選段恨上來罵法海大如禽獸 常香玉演員 豫...
豫劇,哪個選段比較好聽,河南豫劇選段有那些比較好聽好唱的。
花木蘭 朝陽溝 都是經典的選段,而且廣為流傳,深受群眾喜愛,旋律純樸,朗朗上口。望不吝採納,謝謝。 抬花轎 七品芝麻官 花木蘭 金水橋 珍珠塔 河南豫劇選段有那些比較好聽好唱的。 豫劇皇后陳素真的 春秋配 宇宙鋒 三上轎 梵王宮 等。豫劇大師常香玉的 紅娘 斷橋 花木蘭 大祭樁 等。豫劇大師崔蘭田的...
河南淮陽的歷史,河南淮陽的歷史 5
今河南周口市的淮陽縣,古稱陳州,是中國歷史傳說中伏羲氏建都之地。淮陽城北有 太昊陵 俗稱 人祖廟 太昊陵 每年農曆二月二至三月三為 人祖廟會 當地人又稱 二月會 這期間,每天有炎黃子孫十萬人云集淮陽,在伏羲陵和女媧觀前朝祖進香,祈盼國運昌盛,民富國強。太昊陵 人祖廟會 的原始主題是祭祀人祖伏羲和女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