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楚爭霸共爆發11次大戰,為什麼楚國只贏了兩次呢

2022-02-22 12:03:06 字數 1303 閱讀 2935

1樓:睿俊曼

在春秋這一歷史階段,齊桓公率先稱霸,成為春秋五霸之首。不過,在齊桓公之後,齊國卻迅速失去了中原霸主的寶座。而在春秋末期,則是吳國和越國相繼稱霸中原。

至於中間的很長一段時期,基本上都是晉國和楚國之間的較量,也即晉楚爭霸。

截至西元前546年,晉楚第二次弭兵之會前,晉楚之間共爆發了11次較大的戰役。值得注意的是,在這11場戰爭中,晉國贏了9次,楚國卻只贏了2次。並且,對於楚國贏下的兩次戰爭,集中在楚莊王在位期間。

那麼,問題來了,晉楚爭霸共有11次大戰,結果楚國只贏了兩次,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根據《史記》、《春秋》、《左傳》等史料的記載,這11場晉楚戰爭先後為:城濮之戰、北林之戰、柳棼之戰、穎北之戰、邲之戰、晉楚繞角之役、晉伐蔡攻楚破沈之戰、鄢陵之戰、彭城之役、焦夷之戰、湛阪之戰。

當然,在這11場大戰中,城濮之戰、邲之戰、鄢陵之戰是最為關鍵的是,也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比如在城濮之戰中,就誕生了「退避三舍」等歷史典故。對於這11場大戰,楚國僅僅贏了兩場,分別是邲之戰、北林之戰,都是楚莊王在位期間發生。

至於餘下的9場,全部都以晉國獲勝為結束。

既然是晉楚爭霸,為什麼晉國勝多敗少,楚國卻勝少敗多呢?對此,在筆者看來,究其原因,很晉國和楚國兩個諸侯國的實力差距存在直接的關係。

在春秋時期,楚國的疆域主要分為在長江流域,包含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雖然楚國在疆域完全可以和晉國相提並論,甚至超過了晉國,但是,楚國所在的地區,在春秋時期人口稀少,在生產力等方面都落後於中原地區。對此,直到唐宋之前,中原地區的人口、經濟都是強於南方地區的。

而佔據中原地區的晉國,在人口、兵力數量上都要強於楚國。

進一步來說,因為中原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心,所以人才也集中在該地區。對此,就戰國時期,地處中原地區的魏國就因為人才眾多等因素,所以得以迅速崛起。

而在春秋時期,晉國因為地處北方中原,所以也是人才眾多。比如晉文公在位期間任用狐偃、先軫、趙衰、賈佗、魏犨等人,並設立三軍六卿,使晉國國力大增。其中,就先軫、魏犨等將領,都在晉楚爭霸中立下赫赫戰功,特別是先軫,就在城濮之戰中指揮晉軍戰勝了楚國。

除此之外,晉國作為姬姓諸侯國的大國,還擁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

2樓:在西湖滑滑梯的櫻桃

因為晉國和楚國這兩個國家實力差距有一點大,晉國在人口和兵力上都比楚國強很多。

3樓:三棵樹

因為當時晉國和楚國的實力差距非常大,楚國的人口稀少,生產力也落後,晉國處於中原地區,人口多,導致楚國打不過晉國。

4樓:小自信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楚國的實力不夠,還有就是楚國的統治者戰略部署做的不完善所造成的結果。

晉楚爭霸的詳細情況,晉楚爭霸會重點介紹哪一戰役

西元前575年春,楚共王遣公子成赴鄭,以汝陰之田 今河南省郟縣 葉縣間 許鄭,鄭遂投楚叛晉。同年夏,鄭子罕率兵攻宋。當鄭伐宋不久,晉國準備興師伐鄭,一方面出動四軍,一方面派人前往衛 齊 魯乞師,準備協同作戰。鄭成公聞訊,向楚國求救。楚共王決定出兵救鄭,以司馬子反 令尹子重 右尹子革統領三軍,會同蠻軍...

晉楚城濮之戰各自勝敗原因

晉國bai軍力雄厚,自身軍力遠多du於楚軍,還有齊 zhi秦聯軍dao。而楚國的聯軍是蔡國回 申國和息國,明答顯不在乙個水平。晉國是重耳親自壓陣,狐毛 狐偃 胥臣 先軫 郤臻 欒枝等名臣名將雲集,可謂三軍齊備,鬥志高昂,團結一致。楚國方面,楚成王沒有來,不想打這仗,楚國就子玉乙個人。晉國的總指揮先軫...

《晉楚城濮之戰》中的戰爭運用了什麼樣的描寫方式?晉國勝利的原因是什麼

1 本篇描寫戰爭不是孤立地描寫戰爭過程,而是把戰爭與雙方的政治 外交活動結合起來寫,從而展示戰事發展的因果關係和戰爭勝負的原因。2 作者還借人物主口表達了一些發人深省的軍事思想,如 有德不可敵 少長有禮,其可用也 等。3 具體描寫戰爭過程時,能以簡練的筆墨逼真地傳達出戰場上的氣氛,清楚地交待交戰的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