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獻血火柴人
龍飛於天、天馬行空、馬踏飛燕、鳶飛戾天、萬戶飛天
2樓:匿名使用者
世界上最早的飛車
根據《蘇州府志》記載,在我國清朝時期(公元十七世紀),蘇州地區有位能工巧匠徐正明,用了近十年的時間,造出來一架帶旋轉飛翼的「飛車」。人坐在「飛車」的椅子上,用腳踩踏板,通過機械傳動旋翼,「飛車」居然離地一尺多高,騰空越過一條小河。
徐正明的「飛車」造好以後,沒有得到外界的贊助支援,其妻也頗有怨言,家境日益貧困艱難,沒辦法再繼續改進他設計的「飛車」。他死後,其妻悲憤欲絕,一氣之下就把那架「飛車」給燒了。可惜世界上最早的人力飛行器,就這樣湮沒失傳了。
根據上述簡單歷史記載,估計徐正明造出的「飛車」是一架靠人腳力量驅動的旋翼***。沒能最後完善的技術原因估計有三條:1.
古代使用的材料主要是鐵與木材,想必機身不輕。2.***都有個離地後的機身反作用力的自轉問題,估計當時沒能妥善解決。
3.***的氣動效率本身就比較低,人體的力量又太小,所以至今都沒能人研製出成功的人力***來。
據說我國明朝就有了「竹蜻蜓」這樣的旋翼玩具,後人拿它加以放大,用以研製人力直公升飛機不是沒有可能。根據上述記載「--離地一尺多高,騰空越過一條小河。」,估計他在踩動「飛車」時,短時間的瞬間力量很大。
很可能是在居高臨下的河堤上,拼命起飛,在半滑翔的狀態下,越過了一條十幾公尺寬的小河。
現在的科技已經比明清時代要進步許多,連普通老百姓都可以買到鋁合金、不繡鋼和塑料、環氧樹脂等輕強材料,還有許多現成的運動器材與配件可以模仿和借用。在比古人如此優越許多的條件下,國人有沒有可能造出一架靠人力驅動的「飛車」出來,重複驗證古代傳說中的徐正明,哪怕能飛越個十幾公尺的水平距離也成。
本馬自幼迷戀航空飛翔,多年來私下自習航空原理,曾設計單人飛行器無數;深知在目前普通條件下,一般人在短時間內的最大力量,最多也只是夠自製「人力飛機」勉強起飛的,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力量去維持繼續飛行;故把這類「人力飛機」叫做「跳跳蟲」。一般人的所謂成功,也就是在起飛後滑翔跳躍得比較遠點而已。
去年是人類的「航空百年」紀念年,南京市的老吳還將自製的水陸兩棲飛機試飛成功。一般個人要靠私人力量來搞一架標準的超輕型飛機比較困難,但要是搞一架能載人公升空的超輕型特種飛行器還是有可能做到的。人力飛機是超輕型飛行器種類中的品種之一,其運動性質與自行車有點近似之處,如果加上小型發動機就是超輕型飛行器,
我還知道中國古代的一些關於飛行的故事。如:
3樓:大大大大倩倩
明朝的士大夫萬戶。
14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2隻大風箏,然後叫人點火發射。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風箏的力量飛起。不幸火箭**,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為標準,最早嘗試飛天的應是約600年前的萬戶飛天。西方學者考證,萬戶是世界上第乙個想利用火箭飛行的人。
萬戶考慮到加上風箏的上公升的力量飛向前方,這是很少有人能想到的。為紀念萬戶,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以這位古代的中國人命名。
4樓:北府虎賁
第乙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
5樓:匿名使用者
在我國清朝時期(公元十七世紀),蘇州地區有位能工巧匠徐正明,用了近十年的時間,造出來一架帶旋轉飛翼的「飛車」。人坐在「飛車」的椅子上,用腳踩踏板,通過機械傳動旋翼,「飛車」居然離地一尺多高,騰空越過一條小河。
6樓:匿名使用者
魯班騎木鳥在天上遨遊,嫦娥奔月,列子御風而行。 還有 《射鵰英雄傳》裡郭靖把自己綁在風箏上攻下撒馬爾罕城
7樓:崔龍飛
神舟五號2023年11月20日~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無人試驗飛船飛行試驗獲得了圓滿成功。2023年初至2023年底又相繼研製並發射成功了神舟2~4號無人試驗飛船,獲得了寶貴的試驗資料,為實施載人航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神舟-5飛船是在無人飛船基礎上研製的我國第1艘載人飛船,乘有1名航天員,在軌執行1天。
整個飛行期間為航天員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同時將航天員的生理資料、電檢視像傳送地面,並確保航天員安全返回。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推進艙和附加段組成,總長8860mm,總重7840kg。飛船的手動控制功能和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分系統為航天員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飛船由長征-2f運載火箭發射到近地點200km、遠地點350km、傾角42.4°初始軌道,實施變軌後,進入343km的圓軌道。飛船環繞地球14圈後在預定地區著陸。
神舟-5飛船載人航天飛行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的願望,是中華民族智慧型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國航天事業在新世紀的一座新的里程碑。神舟六號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是中國神舟飛船系列之一。「神舟六號」與「神舟五號」在外形上沒有差別,仍為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的三艙結構,重量基本保持在8噸左右,用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進行發射。
它是中國第二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也是中國第一艘執行「多人多天」任務的載人飛船。神舟七号全國政協委員、載人航天火箭系統顧問組組長、「神舟」五號火箭總指揮黃春平表示,「神舟」七号發射時間將推遲半年左右,原定2023年的發射計畫將拖後到2023年。與「神舟五號」、「神舟六號」不同,「神舟」七号火箭在研製上的關鍵點是太空衣和氣閘艙。
因為「神舟」七号將實現太空行走,航天員能否從艙內氣壓驟然適應真空環境,氣閘艙和太空衣扮演了重要角色,還要出艙,三名航天員,乙個要出艙行走,乙個在軌道艙迎接,返回艙還要留人,最終堅持了下來,成功完成這一計畫!神舟七号於2023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發射公升空。飛船於2023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成功將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三位太空飛行員帶回地球,神舟七号飛船共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鐘。
編輯本段【飛船簡介】王兆耀2023年9月24日下午14時30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神舟七号」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總指揮部新聞發布會上,受「神舟七号」載人航天飛行總指揮部的委託宣布:9月25日21時07分至22時27分直接發射,進行載人航天飛行。屆時中國航天員將首次出艙進行太空行走。
當前,氣閘艙等核心技術難關已被攻克,整船已進入綜合測試階段,用於發射神舟七号飛船的長征二號f火箭預計在2023年12月底前完成全箭**。據悉,「神舟七号」時的太空行走對航天員的考核要求更高。由於航天服內的壓力比正常情況下低,有可能會使人體組織內的氮氣釋放,在血管內形成氣栓,導致減壓病,甚至危及人的生命。
因此航天員在穿好航天服以後,必須在氣閘艙內充分吸氧,協助工作的航天員回到內艙(即軌道艙),關閉內艙門,然後氣閘艙開始洩壓到真空,與飛船外的真空狀態保持一致,此時航天員可以出艙活動。而完成艙外任務回到艙內時,還要對航天服進行一定的減壓,再對氣閘艙充氣。「航天員出艙活動是一項高難度、高風險的活動。
」專家介紹,「神舟七号」時的太空行走要求航天員必須在地面做充分的試驗和訓練,其地面訓練一般在乙個對比重有一定要求的中性水池裡進行。這種水池通常建在大型的試驗房裡面,把太空飛行器放在水池中,利用水的浮力模擬太空的失重現象,然後航天員在水池裡面進行出入艙和艙外操作訓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慶偉表示,未來的神舟七号飛船,不會是神舟六號的簡單重複,突破許多關鍵技術。
發射神舟七号飛船的仍然是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此前這種火箭已經成功地將六艘神舟飛船送入太空,具有成熟的技術基礎。目前新一枚運載火箭元器件的採購與生產已經,火箭總設計師荊木春說,這一次他們將採用質量更高的元器件。針對前幾發火箭的飛**況,科研人員還將對這枚火箭進行區域性改進,來進一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
此外,他們還考慮在火箭上增加一些攝像頭。從神舟七号開始,我國進入載人航天二期工程。在這一階段裡,將陸續實現航天員出艙行走、空間交會對接等科學目標。
整個二期工程的所有發射任務全部由長二f火箭擔任.
中國古代的一些關於飛行的故事,要名稱
8樓:羅伯特熊
女媧補天
夸父逐日
列子御風
嫦娥奔月
精衛填海
你還知道哪些中國古代的一些關於飛行的故事 故事名稱 例如嫦娥奔月,鯤鵬展翅,九天攬月 急急急!!
9樓:夏末涼城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中國古代的一些關於飛行的故事?
中國古代關於飛行的故事有那些,中國古代的一些關於飛行的故事?
1 魯班的故事 木匠的祖師爺是魯班,手藝巧奪天工,非常高明。魯班和墨子論道,魯班拿出他的發明 乙隻木鵲,它可以連飛三天而不落地。墨子卻說 這木鵲還不如乙個普通工匠頃刻間削出來的乙個車轄,車轄一裝在車軸上,車子就可以負重五十石東西 而你的鵲有何實際作用呢?木匠做的東西,有利於人的稱為巧,無利於人的只能...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有哪些短一些,《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有哪些
熱情的 是道理,不是講的什麼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有哪些 阿沾 1 揠苗助長 有個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國人,一天下來十分疲勞但很滿足,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 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兒子聽說後急忙到地裡去看苗 的情況 然而苗都枯萎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為禾...
關於古代城池問題,關於中國古代的城池的一些問題
首先 古代的城池並沒有現代的這麼大,就拿最大的京城來說 北京 先在北京占地無容置疑是全國最大的城市,但在明清時期,北京城只有現在2號線地鐵圈的那麼點大,在加上外城也就是整個二環那麼大,快馬加鞭 半個小時可以從城北到城南。再者 古代的通訊不是全部靠吼,還有烽火台之說,每個城門都有烽火台,只是想必郊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