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賞析 急,《遊終南山》賞析

2022-03-09 21:11:51 字數 5527 閱讀 7426

1樓:天邊的遠星

簡單賞釋:王維的詩都是對大自然的客觀欣賞.深層人生觀是一種天人合一的思想.

《遊終南山》賞析

2樓:匿名使用者

韓愈在《薦士》詩裡說孟郊的詩「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奡」。「硬語」的「硬」,指字句的堅挺有力。這首《遊終南山》,在體現這一特點方面很有代表性。

沈德潛評此詩「盤空出險語」,又說它與《出峽》詩「上天下天水,出地入地舟」,「同一奇險」,也是就這一特點而言的。

欣賞這首詩,必須緊扣詩題《遊終南山》,切莫忘記那個「遊」字。

就實際情況說,終南儘管高大,但遠遠沒有塞滿天地。「南山塞天地」,的確是硬語盤空,險語驚人。這是作者寫他「遊」終南山的感受。

身在深山,仰望,則山與天連;環顧,則視線為千巖萬壑所遮,壓根兒看不見山外還有什麼空間。用「南山塞天地」概括這種獨特的感受,雖「險」而不「怪」,雖「誇」而非「誕」,簡直可以說是「妥帖」得不能再妥帖了。

日和月,當然不是「石上生」的,更不是同時從「石上生」的。「日月石上生」一句,的確「硬」得出奇,「險」得驚人。然而這也是作者寫他「遊」終南山的感受。

日月並提,不是說日月並「生」;而是說作者來到終南,既見日公升,又見月出,已經度過了幾個晝夜。終南之大,作者遊興之濃,也於此曲曲傳出。身在終南深處,朝望日,夕望月,都從南山高處初露半輪,然後冉冉公升起,這不就象從石上「生」出來一樣嗎?

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王灣的「海日生殘夜」,杜甫的「四更山吐月」,都與此同一機杼。孤立地看,「日月石上生」似乎「誇過其理」(《文心雕龍。誇飾》),但和作者「遊」終南山的具體情景、具體感受聯絡起來,就覺得它雖「險」而不「怪」,雖「誇」而非「誕」。

當然,「險」、「硬」的風格,使它不可能有「四更山吐月」、「海上生明月」那樣的情韻。

「高峰夜留景,深谷晝未明」兩句的風格仍然是「奇險」。在同一地方,「夜」與「景」 (日光)互不相容;作者硬把它們安排在一起,怎能不給人以「奇」的感覺?但細玩詩意,「高峰夜留景」,不過是說在其他地方已經被夜幕籠罩之後,終南的高峰還留有落日的餘輝。

極言其高,又沒有違背真實。從《詩經。大雅。

崧高》「崧高維嶽,駿極於天」以來,人們習慣於用「插遙天」、「出雲表」之類的說法來表現山峰之高聳。孟郊卻避熟就生,抓取富有特徵性的景物加以誇張,就在「言峻則崧高極天」之外另闢蹊徑,顯得很新穎。在同一地方,「晝」與「未明」(夜)無法並存,作者硬把二者統一起來,自然給人以「險」的感覺。

但玩其本意,「深谷晝未明」,不過是說在其他地方已經灑滿陽光之時,終南的深谷裡依然一片幽暗。極言其深,很富有真實感。「險」的風格,還從上下兩句的誇張對比中表現出來。

同一終南山,其高峰高到「夜留景」,其深谷深到「晝未明」。一高一深,懸殊若此,似乎「誇過其理」。然而這不過是借一高一深表現千巖萬壑的千形萬態,於以見終南山高深廣遠,無所不包。

究其實,略同於王維的「陰晴眾壑殊」,只是風格各異而已。

「長風驅松柏」,「驅」字下得「險」。然而山高則風長,長風過處,千柏萬松,枝枝葉葉,都向一邊傾斜,這只有那個「驅」 字才能表現得形神畢肖。「聲」既無形又無色,誰能看見它在「拂」?

「聲拂萬壑清」,「拂」字下得「險」。然而那「聲」來自「長風驅松柏」,長風過處,千柏萬松,枝枝葉葉都在飄拂,也都在發聲。說「聲拂萬壑清」,就把視覺形象和聽覺形象統一起來了,使讀者於看見萬頃松濤之際,又聽見萬壑清風。

這六句詩以寫景為主,給人的感受是:終南自成天地,清幽宜人。插在這中間的兩句,以抒情為主。

「山中人自正」裡的「中」是「正」的同義語。山「中」而不偏,山中人「正」而不邪;因山及人,抒發了讚頌之情。「路險心亦平」中的「險」是「平」的反義詞。

山中人既然正而不邪,那麼,山路再「險」,心還是「平」 的。以「路險」作反襯,突出地歌頌了山中人的心地平坦。

硬語盤空,險語驚人,也還有言外之意耐人尋味。讚美終南的萬壑清風,就意味著厭惡長安的十丈紅塵;讚美山中的人正心平,就意味著厭惡山外的人邪心險。以「即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收束全詩,這種言外之意就表現得相當明顯了。

賞析古詩<<鍾南山>>

《遊終南山》的賞析,要求從題目、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感情、寫作手法上賞析。急用!!

3樓:匿名使用者

欣賞這首詩,必須緊扣詩題《遊終南山》,切莫忘記那個「遊」字。

就實際情況說,終南儘管高大,但遠遠沒有塞滿天地。「南山塞天地」,的確是硬語盤空,險語驚人。這是作者寫他「遊」終南山的感受。

身在深山,仰望,則山與天連;環顧,則視線為千巖萬壑所遮,壓根兒看不見山外還有什麼空間。用「南山塞天地」概括這種獨特的感受,雖「險」而不「怪」,雖「誇」而非「誕」,簡直可以說是「妥帖」得不能再妥帖了。

日和月,當然不是「石上生」的,更不是同時從「石上生」的。「日月石上生」一句,的確「硬」得出奇,「險」得驚人。然而這也是作者寫他「遊」終南山的感受。

日月並提,不是說日月並「生」;而是說作者來到終南,既見日公升,又見月出,已經度過了幾個晝夜。終南之大,作者遊興之濃,也於此曲曲傳出。身在終南深處,朝望日,夕望月,都從南山高處初露半輪,然後冉冉公升起,這不就象從石上「生」出來一樣嗎?

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王灣的「海日生殘夜」,杜甫的「四更山吐月」,都與此同一機杼。孤立地看,「日月石上生」似乎「誇過其理」(《文心雕龍。誇飾》),但和作者「遊」終南山的具體情景、具體感受聯絡起來,就覺得它雖「險」而不「怪」,雖「誇」而非「誕」。

當然,「險」、「硬」的風格,使它不可能有「四更山吐月」、「海上生明月」那樣的情韻。

「高峰夜留景,深谷晝未明」兩句的風格仍然是「奇險」。在同一地方,「夜」與「景」 (日光)互不相容;作者硬把它們安排在一起,怎能不給人以「奇」的感覺?但細玩詩意,「高峰夜留景」,不過是說在其他地方已經被夜幕籠罩之後,終南的高峰還留有落日的餘輝。

極言其高,又沒有違背真實。從《詩經。大雅。

崧高》「崧高維嶽,駿極於天」以來,人們習慣於用「插遙天」、「出雲表」之類的說法來表現山峰之高聳。孟郊卻避熟就生,抓取富有特徵性的景物加以誇張,就在「言峻則崧高極天」之外另闢蹊徑,顯得很新穎。在同一地方,「晝」與「未明」(夜)無法並存,作者硬把二者統一起來,自然給人以「險」的感覺。

但玩其本意,「深谷晝未明」,不過是說在其他地方已經灑滿陽光之時,終南的深谷裡依然一片幽暗。極言其深,很富有真實感。「險」的風格,還從上下兩句的誇張對比中表現出來。

同一終南山,其高峰高到「夜留景」,其深谷深到「晝未明」。一高一深,懸殊若此,似乎「誇過其理」。然而這不過是借一高一深表現千巖萬壑的千形萬態,於以見終南山高深廣遠,無所不包。

究其實,略同於王維的「陰晴眾壑殊」,只是風格各異而已。

「長風驅松柏」,「驅」字下得「險」。然而山高則風長,長風過處,千柏萬松,枝枝葉葉,都向一邊傾斜,這只有那個「驅」 字才能表現得形神畢肖。「聲」既無形又無色,誰能看見它在「拂」?

「聲拂萬壑清」,「拂」字下得「險」。然而那「聲」來自「長風驅松柏」,長風過處,千柏萬松,枝枝葉葉都在飄拂,也都在發聲。說「聲拂萬壑清」,就把視覺形象和聽覺形象統一起來了,使讀者於看見萬頃松濤之際,又聽見萬壑清風。

這六句詩以寫景為主,給人的感受是:終南自成天地,清幽宜人。插在這中間的兩句,以抒情為主。

「山中人自正」裡的「中」是「正」的同義語。山「中」而不偏,山中人「正」而不邪;因山及人,抒發了讚頌之情。「路險心亦平」中的「險」是「平」的反義詞。

山中人既然正而不邪,那麼,山路再「險」,心還是「平」 的。以「路險」作反襯,突出地歌頌了山中人的心地平坦。

硬語盤空,險語驚人,也還有言外之意耐人尋味。讚美終南的萬壑清風,就意味著厭惡長安的十丈紅塵;讚美山中的人正心平,就意味著厭惡山外的人邪心險。以「即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收束全詩,這種言外之意就表現得相當明顯了。

遊終南山註解、翻譯及賞析

4樓:匿名使用者

韓愈在《薦士》詩裡說孟郊的詩「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奡」。「硬語」的「硬」,指字句的堅挺有力。這首《遊終南山》,在體現這一特點方面很有代表性。

沈德潛評此詩「盤空出險語」,又說它與《出峽》詩「上天下天水,出地入地舟」,「同一奇險」,也是就這一特點而言的。

欣賞這首詩,必須緊扣詩題《遊終南山》,切莫忘記那個「遊」字。

就實際情況說,終南儘管高大,但遠遠沒有塞滿天地。「南山塞天地」,的確是硬語盤空,險語驚人。這是作者寫他「遊」終南山的感受。

身在深山,仰望,則山與天連;環顧,則視線為千巖萬壑所遮,壓根兒看不見山外還有什麼空間。用「南山塞天地」概括這種獨特的感受,雖「險」而不「怪」,雖「誇」而非「誕」,簡直可以說是「妥帖」得不能再妥帖了。

日和月,當然不是「石上生」的,更不是同時從「石上生」的。「日月石上生」一句,的確「硬」得出奇,「險」得驚人。然而這也是作者寫他「遊」終南山的感受。

日月並提,不是說日月並「生」;而是說作者來到終南,既見日公升,又見月出,已經度過了幾個晝夜。終南之大,作者遊興之濃,也於此曲曲傳出。身在終南深處,朝望日,夕望月,都從南山高處初露半輪,然後冉冉公升起,這不就象從石上「生」出來一樣嗎?

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王灣的「海日生殘夜」,杜甫的「四更山吐月」,都與此同一機杼。孤立地看,「日月石上生」似乎「誇過其理」(《文心雕龍。誇飾》),但和作者「遊」終南山的具體情景、具體感受聯絡起來,就覺得它雖「險」而不「怪」,雖「誇」而非「誕」。

當然,「險」、「硬」的風格,使它不可能有「四更山吐月」、「海上生明月」那樣的情韻。

「高峰夜留景,深谷晝未明」兩句的風格仍然是「奇險」。在同一地方,「夜」與「景」 (日光)互不相容;作者硬把它們安排在一起,怎能不給人以「奇」的感覺?但細玩詩意,「高峰夜留景」,不過是說在其他地方已經被夜幕籠罩之後,終南的高峰還留有落日的餘輝。

極言其高,又沒有違背真實。從《詩經。大雅。

崧高》「崧高維嶽,駿極於天」以來,人們習慣於用「插遙天」、「出雲表」之類的說法來表現山峰之高聳。孟郊卻避熟就生,抓取富有特徵性的景物加以誇張,就在「言峻則崧高極天」之外另闢蹊徑,顯得很新穎。在同一地方,「晝」與「未明」(夜)無法並存,作者硬把二者統一起來,自然給人以「險」的感覺。

但玩其本意,「深谷晝未明」,不過是說在其他地方已經灑滿陽光之時,終南的深谷裡依然一片幽暗。極言其深,很富有真實感。「險」的風格,還從上下兩句的誇張對比中表現出來。

同一終南山,其高峰高到「夜留景」,其深谷深到「晝未明」。一高一深,懸殊若此,似乎「誇過其理」。然而這不過是借一高一深表現千巖萬壑的千形萬態,於以見終南山高深廣遠,無所不包。

究其實,略同於王維的「陰晴眾壑殊」,只是風格各異而已。

「長風驅松柏」,「驅」字下得「險」。然而山高則風長,長風過處,千柏萬松,枝枝葉葉,都向一邊傾斜,這只有那個「驅」 字才能表現得形神畢肖。「聲」既無形又無色,誰能看見它在「拂」?

「聲拂萬壑清」,「拂」字下得「險」。然而那「聲」來自「長風驅松柏」,長風過處,千柏萬松,枝枝葉葉都在飄拂,也都在發聲。說「聲拂萬壑清」,就把視覺形象和聽覺形象統一起來了,使讀者於看見萬頃松濤之際,又聽見萬壑清風。

這六句詩以寫景為主,給人的感受是:終南自成天地,清幽宜人。插在這中間的兩句,以抒情為主。

「山中人自正」裡的「中」是「正」的同義語。山「中」而不偏,山中人「正」而不邪;因山及人,抒發了讚頌之情。「路險心亦平」中的「險」是「平」的反義詞。

山中人既然正而不邪,那麼,山路再「險」,心還是「平」 的。以「路險」作反襯,突出地歌頌了山中人的心地平坦。

硬語盤空,險語驚人,也還有言外之意耐人尋味。讚美終南的萬壑清風,就意味著厭惡長安的十丈紅塵;讚美山中的人正心平,就意味著厭惡山外的人邪心險。以「即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收束全詩,這種言外之意就表現得相當明顯了。

有關終南山的詩詞描寫終南山的詩詞有哪些?

1 宋 賀鑄 題毗陵僧舍二首之二 原文選段 古寺不掛寰瀛圖,終南山翁何處至。釋義 古老的寺廟沒有懸掛著全國的地圖,終南山的那個老翁哪兒來的呢?2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原文選段 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釋義 我留戀巍峨的終南山,還要回首仰望清澈的渭水之濱。3 唐 吳筠 翰林院望終南山 原文...

到終南山旅遊如何住,終南山旅遊有住宿嗎?

遊走天下 終南山是山脈,不是一座山,其中翠華山是它的一座山峰,那裡風景不錯,可以在三森國際家居坐927路在西安翻譯學院下車,然後做上山的車,有些927也可直接上山 或 在長安客運公司或長安汽車站坐4 04路,五臺景區下。長安終南山 終南山,又名中南山,又稱太乙山,位於西安城南25公里。早在1937年...

想去終南山出家好嗎

我有個朋友是這樣。總是擔心現在投入過多。感情公升溫太快。到後期的時候。稍微的冷淡都會讓對方覺得有疏離感。於是。一直想法設法不那麼在意對方。以為這樣的感情也許可以細水長流。但可惜姑娘不這麼想。女生可能會覺得還沒到以後現在的感情就這麼淡了。更何況將來呢。於是爭吵什麼的。就不斷了。甚至到最後還沒等到男孩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