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寫芙蓉樓送辛漸時的歷史背景

2022-03-25 23:33:51 字數 6100 閱讀 3298

1樓:娛樂解說課

時代背景:

這組詩大約作於天寶元年(742)王昌齡出為江寧(今南京市)丞時。王昌齡開元十五年(727)進士及第;開元二十七年(739)遠謫嶺南;次年北歸,自歲末起任江寧丞,仍屬謫宦。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

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這兩首詩當為此時所作。

原文:《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其一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其二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白話譯文

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裡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汙。

往丹陽城南望去,只見秋海陰雨茫茫;向丹陽城北望去,只見楚天層雲深深。高樓送客,與友人依依惜別,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盡興。四周一片寂靜,對著寒冷江天,只有高懸的明月照我心。

作品鑑賞:

這兩首詩所記送別的時間和情景是「倒敘」。第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送別友人的情景;第二首寫第一天晚上在芙蓉樓為友人餞行之事。

第一首寫平明送客,臨別託意。」寒雨連江夜入吳」,迷濛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江寧一帶,此地是三國孫吳故地),織成了一張無邊無際的愁網。夜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離別的黯淡氣氛。

那寒意不僅瀰漫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沁透在兩個離別友人的心頭上。」連」字和」入」字寫出雨勢的平穩連綿,江雨悄然而來的動態能為人分明地感知,則詩人因離情縈懷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見。 但是,這一幅水天相連、浩渺迷茫的吳江夜雨圖,正好展現了一種極其高遠壯闊的境界。

中晚唐詩和婉約派宋詞往往將雨聲寫在窗下梧桐、簷前鐵馬、池中殘荷等等瑣物上,而王昌齡卻並不實寫如何感知秋雨來臨的細節,他只是將聽覺、視覺和想象概括成連江入吳的雨勢,以大片淡墨染出滿紙菸雨,這就用浩大的氣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開闊意境。清晨,天色已明,辛漸即將登舟北歸。詩人遙望江北的遠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將隱沒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在遼闊的江面上,進入詩人視野的當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蕩的江水本來是最易引起別情似水的聯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勝數。 然而王昌齡沒有將別愁寄予隨友人遠去的江水,卻將離情凝注在矗立於蒼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為友人回到洛陽,即可與親友相聚,而留在吳地的詩人,卻只能像這孤零零的楚山一樣,佇立在江畔空望著流水逝去。

乙個」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線,自然而然牽出了後兩句臨別叮嚀之辭:」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第二首說的是頭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時的情景。先從「秋海陰」、「楚雪深」寫起,以景起興。第三句是點題:

高樓送客,依依惜別,心情悲愁,酒不盡興。末句以景結情:寒江寂寂,惆悵如不盡之江水;明月高照,友情像明月一樣地純真。

全詩融情入景,以景結情,主要還是抒情,堪稱一絕。

作者簡介:

王昌齡 (698— 757),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王昌齡早年貧苦,主要依靠農耕維持生活,30歲左右進士及第。

初任秘書省校書郎,而後又擔任博學巨集辭、汜水尉,因事被貶嶺南。

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

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

有文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代表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閨怨》等。

2樓:bleach之記憶

【寫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於開元二十九年以後。王昌齡當時離京赴江寧(今南京市)丞任,辛漸是他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

這詩原題共兩首,這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離別的情景。另一首為「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說的是頭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時的情景。

王昌齡寫《芙蓉樓送辛漸》的背景是怎樣的?

3樓:噼里啪啦

這是王昌齡貶為江寧(今南京市)丞後寫的送別詩。它含蓄地反映了詩人遭受打擊的憤懣和孤寂心情。詩一開始就描繪寒雨入吳,客路孤寂的氛圍,然後一筆宕開,寫臨別致意,請辛漸問候家鄉親友,詩人借玉壺冰心自喻,表白自己堅守操守的信念。

詩寫得十分含蓄深沉,寫送別而不言別,著重表現詩人的高潔,藉以表達被貶的幽怨。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的時代背景

4樓:匿名使用者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釋]

1.芙蓉樓:潤州(今江蘇鎮江)的城樓。辛漸: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連江:潤州在長江邊。這句是說,夜裡長江上下了寒雨。吳:春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

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楚

山。 4.洛陽:今河南洛陽,是辛漸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純潔。玉壺:冰在玉壺之中,進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解說]

一夜寒雨過後,詩人在芙蓉樓與友人話別,這時只有晨光映照著遠處的山巒。

他囑咐朋友,如果遠方的親友問起我,請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傳達給他們。

【背景】:

這是王昌齡貶為江寧(今南京市)丞後寫的送別詩。它含蓄地反映了詩人遭受打擊的憤懣和孤寂心情。詩一開始就描繪寒雨入吳,客路孤寂的氛圍,然後一筆宕開,寫臨別致意,請辛漸問候家鄉親友,詩人借玉壺冰心自喻,表白自己堅守操守的信念。

詩寫得十分含蓄深沉,寫送別而不言別,著重表現詩人的高潔,藉以表達被貶的幽怨。

5樓:清茶半盞

時代背景:

這組詩大約作於天寶元年(742)王昌齡出為江寧(今南京市)丞時。王昌齡開元十五年(727)進士及第;開元二十七年(739)遠謫嶺南;次年北歸,自歲末起任江寧丞,仍屬謫宦。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

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這兩首詩當為此時所作。

原文:《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其一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其二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白話譯文

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裡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汙。

往丹陽城南望去,只見秋海陰雨茫茫;向丹陽城北望去,只見楚天層雲深深。高樓送客,與友人依依惜別,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盡興。四周一片寂靜,對著寒冷江天,只有高懸的明月照我心。

作品鑑賞:

這兩首詩所記送別的時間和情景是「倒敘」。第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送別友人的情景;第二首寫第一天晚上在芙蓉樓為友人餞行之事。

第一首寫平明送客,臨別託意。」寒雨連江夜入吳」,迷濛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江寧一帶,此地是三國孫吳故地),織成了一張無邊無際的愁網。夜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離別的黯淡氣氛。

那寒意不僅瀰漫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沁透在兩個離別友人的心頭上。」連」字和」入」字寫出雨勢的平穩連綿,江雨悄然而來的動態能為人分明地感知,則詩人因離情縈懷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見。 但是,這一幅水天相連、浩渺迷茫的吳江夜雨圖,正好展現了一種極其高遠壯闊的境界。

中晚唐詩和婉約派宋詞往往將雨聲寫在窗下梧桐、簷前鐵馬、池中殘荷等等瑣物上,而王昌齡卻並不實寫如何感知秋雨來臨的細節,他只是將聽覺、視覺和想象概括成連江入吳的雨勢,以大片淡墨染出滿紙菸雨,這就用浩大的氣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開闊意境。清晨,天色已明,辛漸即將登舟北歸。詩人遙望江北的遠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將隱沒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在遼闊的江面上,進入詩人視野的當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蕩的江水本來是最易引起別情似水的聯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勝數。 然而王昌齡沒有將別愁寄予隨友人遠去的江水,卻將離情凝注在矗立於蒼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為友人回到洛陽,即可與親友相聚,而留在吳地的詩人,卻只能像這孤零零的楚山一樣,佇立在江畔空望著流水逝去。

乙個」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線,自然而然牽出了後兩句臨別叮嚀之辭:」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第二首說的是頭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時的情景。先從「秋海陰」、「楚雪深」寫起,以景起興。第三句是點題:

高樓送客,依依惜別,心情悲愁,酒不盡興。末句以景結情:寒江寂寂,惆悵如不盡之江水;明月高照,友情像明月一樣地純真。

全詩融情入景,以景結情,主要還是抒情,堪稱一絕。

作者簡介:

王昌齡 (698— 757),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王昌齡早年貧苦,主要依靠農耕維持生活,30歲左右進士及第。

初任秘書省校書郎,而後又擔任博學巨集辭、汜水尉,因事被貶嶺南。

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

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

有文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代表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閨怨》等。

6樓:小薇薇

1、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於開元二十九年以後。作者被貶為江寧縣丞,辛漸是他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

2、原文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3、注釋

芙蓉樓:原名西北樓,在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據《元和郡縣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潤州》丹陽:

「晉王恭為刺史,改創西南樓名萬歲樓,西北樓名芙蓉樓。」丹陽在今江蘇省西南部,東北濱長江,大運河斜貫,屬鎮江市。

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這首詩是作者在江寧做官時寫的。

寒雨:秋冬時節的冷雨。

連江:雨水與江面連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吳:古代國名,這裡泛指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江蘇鎮江一帶為三國時吳國所屬。

平明:天亮的時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漸。

孤:獨自,孤單一人。

冰心,比喻純潔的心。玉壺,道教概念妙真道教義,專指自然無為虛無之心。

譯文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裡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汙。

4、簡析

」寒雨連江夜入吳」,迷濛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今南京一帶,此地是三國孫吳故地。),織成了一張無邊無際的愁網。夜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離別的黯淡氣氛。

那寒意不僅瀰漫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沁透在兩個離別友人的心頭上。」連」字和」入」字寫出雨勢的平穩連綿,江雨悄然而來的動態能為人分明地感知,則詩人因離情縈懷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見。 但是,這一幅水天相連、浩渺迷茫的吳江夜雨圖,正好展現了一種極其高遠壯闊的境界。

中晚唐詩和婉約派宋詞往往將雨聲寫在窗下梧桐、簷前鐵馬、池中殘荷等等瑣物上,而王昌齡卻並不實寫如何感知秋雨來臨的細節,他只是將聽覺、視覺和想象概括成連江入吳的雨勢,以大片淡墨染出滿紙菸雨,這就用浩大的氣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開闊意境。清晨,天色已明,辛漸即將登舟北歸。詩人遙望江北的遠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將隱沒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在遼闊的江面上,進入詩人視野的當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蕩的江水本來是最易引起別情似水的聯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勝數。 然而王昌齡沒有將別愁寄予隨友人遠去的江水,卻將離情凝注在矗立於蒼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為友人回到洛陽,即可與親友相聚,而留在吳地的詩人,卻只能像這孤零零的楚山一樣,佇立在江畔空望著流水逝去。

乙個」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線,自然而然牽出了後兩句臨別叮嚀之辭:」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芙蓉樓送辛漸》是誰寫的,《芙蓉樓送辛漸》的寫作背景

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迷濛的煙雨在夜幕中籠罩著吳地,與浩邈的江水連成一片,天亮時我將送你啟程,而我卻要獨自留下,如同這形單影隻的楚山。如果洛陽的親友詢問我的情況,請你一定轉告他們,我的一顆心如晶瑩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貯藏在玉壺中一般。王昌齡 69...

古詩《芙蓉樓送辛漸》作者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 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來到鎮江正是乙個滿江寒雨的夜晚,黎明送別好友更顯得楚山影孤形單。遠在洛陽的親友如果問起我的情況,就說我心地純潔像玉壺中的冰一樣。古詩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詩的構思新穎,描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

《芙蓉樓送辛漸》詩人王昌齡與辛漸分別時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

辛漸 王昌齡,我就要回洛陽了,您千萬要保重身體啊,今日在此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有什麼東西或者信件需要我捎給你的家人嗎?王昌齡 辛漸呀,謝謝你的惦記,我會保重的,你在那邊也好好保重,如果在洛陽有親友詢問我的情況,麻煩你對他們說我很好,謝謝啦!再見!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的品質?唐代詩人王昌齡在芙蓉樓...